Board logo

标题: 一树梨花压海棠 合资券商的非和平崛起 [打印本页]

作者: jack87021    时间: 2011-5-22 11:00     标题: 一树梨花压海棠 合资券商的非和平崛起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2005年底至今,波澜壮阔的牛市注定成为券商乃至整个证券行业发展的分水岭。
刚过去的2007年,牛市带给国内券商的不仅是一个又一个刷新记录的高额利润,更重要的是实现盈利模式升级的战略时机。
作为券商四大传统业务,投资银行一直被各家券商冠以招牌业务来经营。受经纪业务、资产管理和自营投资信息披露公开性、透明度及三项业务本身特点的制约,本报先对信息披露相对公开充分的投行业务进行剖析,希望从一个侧面反映2007年证券行业的竞争新格局。 
“投行业务‘两级分化’的趋势非常明显。”1月8日,国都证券研究员邓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受到合资券商的有力冲击,国内部分老牌券商正在面临大项目“失守”的危机。
与此同时,由于几家竞争优势明显的券商在中小项目上“精心耕耘”,其他一大批中小券商将面临被赶出股票承销业务的尴尬。
从2007年A股市场的承销金额看,中金公司、中信证券(600030.SH)依旧排名前两位。但合资券商“异军”突起,已成为争夺大项目的有力竞争者。
Thomason Financial统计,截至12月13日,A股承销业务的三甲分别为中金公司、中信证券、银河证券,但合资券商瑞银证券和高盛高华分列第四和第七。
从承销数量看,国信证券、广发证券、平安证券排名前列。国都证券研究所给本报记者提供的一份统计表明,这3家券商的承销数量分别达17家、12家和11家。
集中度超九成
根据国都证券研究所提供的统计数据,2007年,中金公司以承销额134.468亿再夺承销排名第一的宝座。
排名第2-第8位的是,中信证券、瑞银证券、银河证券、中银国际、信达证券、高盛高华、海通证券(600837。SH)、国信证券及东吴证券。
值得注意的是,这10家券商的市场份额达92.9%,排名前5的市场份额为79.3%。其中,从第6名开始,每家所占的市场份额均不到5%。前5名中,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优势明显,2家公司所占市场份额均达20%以上,合计为48.5%。
国都证券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承销业务排名前10的券商所占市场份额为93.8%,前5名的市场份额为85.7%。
数据表明,2007年比2006年的集中度略有下降。但这并不能说明,投行业务集中度已就此开始走下坡路。
“以上统计的市场份额主要是按照承销金额计算的。”邓婷告诉本报记者,近两年来,随着市场行情的转好,一大批央企纷纷登陆A股,给主打大项目战略的券商带来了一个提高行业集中度的有利条件。
在她看来,从承销数量的角度看,国内投行业务的集中度并没有达到顶峰。
数据表明,2007年,排名前10 的券商只拿到了155家承销项目中的77家。而本轮牛市启动前的2005年,承销数量排名前10名的券商承销的数量仅39家。
邓婷认为,随着证券行业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投行业务集中度还将体现在承销数量上。
“根据欧美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随着竞争的逐步加剧,不管是从承销金额还是承销数量看,排名靠前的券商都将具有绝对优势。”证监会发行部权威人士曾向本报记者指出,目前,欧美市场的投行业务,基本上已被排名前6的券商所垄断。
“两极分化”
除市场集中度有望继续“加强”外,邓婷认为,2007年,投行业务表现出来的“两极分化”趋势更值得关注。
她认为,以大项目战略为主的投行阵营中,老牌投行已开始真正受到来自合资券商的冲击,大项目的争夺在2008年将出现更加激烈的场面。
2007年,瑞银证券挖角银河证券中石油项目投行团队的消息让市场第一次近距离接受了合资券商的汹涌冲击。
尽管ThomasonFinancial与国都证券研究所的统计结果不太一样,但作为会管券商的银河证券,2007年在高端项目上竞争失落的事实难以掩盖。
“主要是中石油项目‘跑了’,要不然,我们应该会毫无争议的排在前3名。”银河证券一位内部人士如此告诉本报记者。
另外,作为老牌券商,国泰君安证券2007年跌出前5的事实也让人唏嘘不一。2006年,国泰君安证券还排在中信证券之后,位列三甲。
邓婷指出,目前,作为有外资大投行背景的合资券商,除有独特的国际专业优势外,其与国内各级政府及各个企业的关系并不比一些国有大型券商差,因此,未来的大项目竞争,合资券商身影绝不能小视。
如果把主打大项目的竞争看作一极,中小项目的竞争应该是股票承销的另外一极。
邓婷指出,随着央企陆续上市,大项目越来越少,这种依靠市场,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优质投行,必将在市场竞争中彰显其价值。
“近几年的数据显示,国信证券、广发证券等几家券商的市场竞争能力正在逐步显现。”邓婷认为,与主打大项目的投行相比,这部分券商经过市场的选择后,已经积累了充足的竞争优势,随着时间推移,市场份额将会逐渐提高。
“中小项目承销的集中度肯定会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接近监管层的权威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7年,66家保荐机构中只有39家参与了承销业务的事实表明,很多保荐机构已经面临被赶出投行业务的“尴尬”。
自2006年再融资启动以来,拥有保荐代表人数量排名靠后的保荐机构中,至少有10家机构没有完成过1单IPO或者再融资项目。
转战“并购市场”
国都证券研究所的统计显示,2007年,39家承销机构共完成承销金额4727.94亿元,其中IPO承销收入约为88.92亿元。
“对于2008年的承销市场,我们依旧看好。”宏源证券(000562。SZ)研究所胡颖指出,2008年IPO融资规模大概为3000亿-4000亿元,和2007年的IPO融资情况大体一致,能为证券公司带来的承销收入为60亿-100亿元。再融资市场也能为证券公司带来约40亿元的收入。
考虑到电信业几家巨头都没有在A股上市,以及大批红筹即将回归的因素,邓婷也认为,2009年券商的投行业务可以继续看好。
但是,面对未来央企证券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实,邓婷认为,2009年之后,券商投行部门必须面对大项目逐步减少的事实。
在这种大背景下,目前,证券公司主要以IPO、公开增发以及配股等承销收入为主的投行业务模式将面临巨大挑战。
“转战以控制权为主要交易目的并购市场,是未来国内投行业的必然选择。”邓婷指出,2008年,大小非减持将迎来一个新高潮,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必将频繁而激烈。在这种背景下,证券公司以财务顾问的方式在其中将起到重大作用。
邓告诉记者,欧美资本市场的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资产证券化达到一定程度后,股票承销的额度和数量必然减少,此时,投行业务转战并购市场将是必然的。
可以佐证的是,美国著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和美林、高盛的业务收入来源中,并购市场中的财务顾问收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不过,平安证券北京投行部的一位高层告诉本报记者,“财务顾问业务在国内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已是业内共识,但券商在这一领域内还面临投资咨询公司、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外资投行等各类机构的竞争。”目前,只要股票承销业务还没有断档,财务顾问的角色将不会被优质投行所重视。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