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外资投行加速布局A股市场 [打印本页]

作者: cora2010    时间: 2011-5-23 02:20     标题: 外资投行加速布局A股市场

业务量猛增推动中国投行业务收入创新高
汤姆逊金融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的IPO以及亚洲企业的并购浪潮使得2007年亚洲地区(日本除外)的投行业务收入增长34%,总计137.4亿美元,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其中,投资银行业务费收入排名前五位的交易均与中国企业公开上市有关,排名前三位的交易包括中信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国中铁的IPO。
根据Dealogic的统计,2007年,中国共进行240宗IPO,筹资额达620亿美元,较2006年跃升16%。其中,内地的IPO规模自2001年以来首次超越香港。众多大型国企的回归与市场走牛,使得中国A股市场总市值突破30万亿元,增幅达268.68%。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预计,在红筹股回归、创业板开设、央企整体上市等推动下,2008年沪深总市值将突破50万亿元,证券化率有望挑战200%,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总市值可望跻身全球四强。
与此同时,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也相当迅猛,已成为亚太地区(日本除外)第二大债券发行国,市场份额为21.7%,仅次于韩国(占34.7%)。根据Dealogic的统计,2007年中国的债券交易量达创纪录的380亿美元,较2006年的222亿美元增长超过70%。
在并购业务方面,源于中国经济增长强劲、行业重组、政策导向与市场流动性过剩等诸多因素,2007年中国并购交易总额从上年的618亿美元增至1038亿美元,增幅达68%。普华永道的研究报告显示,内地企业为寻求扩张而买下本地竞争对手,导致国内交易大幅增长,交易金额和数量占比均超过50%。同期,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在中国的并购额为73亿美元。
中投公司向摩根士丹利投资50亿美元,更使2007年成为中国并购交易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此项交易使中国企业和政府在海外的收购额首次超过了海外买家在中国的收购额。汤姆逊金融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买家斥资近250亿美元收购海外公司,比2006年高出60%,更是2004年的7倍。同期,世界其他地区的投资者收购中国公司的支出为215亿美元。
2007年,亚太区对外并购额也创下了4330.7亿美元的纪录,较2006年的1871亿美元增长了一倍多,对美国公司的并购总额增长了13.9%。高盛亚太区(日本除外)并购业务主管雷俊(Johan Leven)表示,过去4年,亚洲并购市场规模扩大了3倍,并且还会继续增长。由于亚洲公司能通过银行贷款和股市进行再融资,且外汇市场走势对它们也很有利,现在亚洲公司很有优势。2007年,亚洲金融交易费用为投资银行创造了32亿美元收入,其中并购交易占42%,股票资本市场占37%。此外,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澳门和韩国在内的北亚在亚太区中的收入比重最高,约占51.9%,随后是澳大利亚和东南亚。
华尔街投行倚重中国市场
自2007年初开始的次级债危机愈演愈烈,导致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持谨慎态度。为此,大型投行更多将业务拓展的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高盛由于45%的收入来自于美国以外,因此在信贷危机中受损最小,扩大了在华尔街投行中的领先优势。近年来,高盛的亚洲业务收入已超过其欧洲业务—增长主要源自中国规模巨大的民营化交易。该公司一些最大的客户也来自亚洲,包括活跃在全球舞台上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和淡马锡。
为了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各大投行正密切关注中国企业融资需求的发展趋势:“A+H”上市路线的确定,使它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内地大型企业;同时,不断壮大的中国民营企业日益成为投行争夺的海外上市目标客户,为此,各大投行正在聘用具有私人股权投资者理念的“创业型”银行家。
在美林中国区主席刘二飞看来,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黄金年代,不管经济形势如何走,投资银行只要有个平衡的业务模型便可以应付自如:“市场向好,就多做融资;不好,就多做投资。”尽管如此,刘二飞坦言,投行业是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各家公司产品与服务的差异仅仅体现在操作执行上,任何一次创新都很快会被别人仿效,业务策略的先发优势非常短暂,唯有企业文化的形成、品牌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他认为:“策略是容易的,品牌和文化的塑造才是最难的。”
美资投行谋求合资方式进入中国
根据WIND的统计,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瑞银证券、银河证券、中银国际证券和高盛高华位列2007年内地承销费收入前六名,其承销收入超过全部券商承销收入的70%。其中,身为合资投行的瑞银证券与高盛高华,作为国内证券市场的新生力量,发展迅猛,已出现在大盘新股发行保荐人前列,成为国内大型券商的强劲对手。2007年,瑞银证券在A股市场参与主承销了中国石油、中国中铁、西部矿业、中海集运和太平洋保险等IPO项目,合计承销收入达11.94亿元;同期,高盛高华参与主承销了中国平安和宁波银行IPO项目,承销收入为3.29亿元,均跻身券商承销费排行榜前十名。
不过,与瑞银证券相比,高盛高华无论主承销新上市公司家数还是承销收入,都难以令人满意。同时,尽管高盛是交通银行和中国石油海外上市的保荐人,而在这两家公司的A股发行中,高盛高华仅作为财务顾问参与了交通银行的上市,更缺席了中石油的上海IPO,反而让后发的瑞银证券参与其中。
随着中国证券主管部门对合资券商审批的重新启动,越来越多的外资投行希望进军内地市场。摩根士丹利与瑞士信贷已分别与华鑫证券、方正证券签署合作备忘录,有望在新的一轮审批中率先过关,成立合资投行。
2007年以来,摩根士丹利中国业务收入增长了两倍。在以摩根士丹利、高盛和美林(简称MGM)为代表的华尔街三大投资银行中,该公司的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业务最为突出,因此在华尔街有“中国行”之称。2007年12月,摩根士丹利在上海和中国华鑫证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拟设立的合资投行中至少持股33%。按照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规定,该公司不能同时在中国持有两家合资公司的股份,为此,摩根士丹利正在谋求出售其在中金公司34.3%的股权。摩根士丹利还计划未来两年在中国内地、台湾地区和韩国推出零售基金管理业务,此举意味着该公司投资管理部将加快进军亚洲的脚步。迄今为止,摩根士丹利一直将重点放在亚洲的机构基金管理及地产、私人股权投资和对冲基金等另类投资业务上。
另一大美资投行摩根大通,2007年在中国业务上也有长足进步。2007年6月,在《机构投资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公布的年度“亚洲研究团队排名”中,摩根大通亚洲研究团队获得总分第一名,花旗与瑞银并列第二,高盛、里昂证券的研究团队位居其后。同时,摩根大通旗下龚方雄和李晶率领的研究团队蝉联中国研究的第一名。2007年9月,摩根大通还获准与中山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组建合资公司,该公司可以借此在内地提供期货交易及结算服务。2007年10月,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成立,摩根大通国际客户资金与安全服务部门主管黎拓(Peter Rupert Lighte)从伦敦调遣至中国,出任该公司董事长,霍康(Carl E. Walter)担任摩根大通(中国)总行行长;两人均在中国拥有20多年的经验,能说流利的汉语。
为了避免和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对手正面交锋,美林则更关注直接投资业务领域规模较小的交易,通过向中小企业提供资本支持、向对冲基金等投资者提供顾问服务赚取收入。在美林环太平洋地区首席运营官兼投行业务主管达米安.丘尼拉利(Damian Chunilal)看来,制定正确的中国和印度战略,是亚太区投行业务高管的工作重心。
跟随摩根士丹利、高盛和美林等同行的脚步,花旗集团近年积极投资中国房地产市场:2006年11月,以7亿元收购北京西直门地带标志性建筑—西环广场南北两侧T1、T3两栋办公楼,并在上海参股徐房集团,投入2000万美元,以共同开发的形式参与徐汇区“建业里”改造工程的公寓项目部分。
2007年1月,花旗集团亚太区企业与投资银行部任命原瑞银集团董事总经理张文东为中国投行团队的董事总经理。他曾任瑞银中国投行业务主管,负责中国的业务发展和战略制定。在瑞银之前,张文东曾是罗盘创业投资合伙公司(Compass Venture Partners)的合伙人与中国银行投资银行部直接投资主管。他的投行生涯始于1991年,曾在摩根士丹利中国香港、内地和纽约工作长达9年,负责包括寻找、发展和执行投资银行和私人股权投资交易。
欧陆金融巨头探索全方位出击
近年来,包括瑞银集团、瑞士信贷与德意志银行在内的欧洲大陆的三大金融巨头,秉承的均为投资银行、私人银行与资产管理相结合的“三位一体”业务模式。
2007年2月,瑞银证券在获得中国内地A股的保荐牌照后,正式营业。相比摩根士丹利与高盛在华的合资金融机构,蜕变自北京证券的瑞银证券幸运地成为首家获得“全牌照”的合资券商,其业务范围涵盖包括证券承销、资产管理、研究与经纪等全部业务,首开中国准许外资机构拥有内地证券公司管理权的先河。
2007年7月,瑞银证券在中国A股承销的第一家企业西部矿业在上海证交所上市,集资8.14亿美元,西部矿业的股价在上市首日飙升144%。同年11月,该公司参与了中国石油总额达89.6亿美元的A股IPO。紧接着,在12月的中铁股份与太平洋保险集团的“A H”上市交易中,瑞银证券均跻身于主承销商之列。至此,该公司在正式启动内地投资银行业务的第一年即以11.94亿元的承销费收入跻身于业内前三名,仅次于中金公司与中信证券。
在国际投资银行中,瑞士信贷以擅长发售超大型首次公开上市项目著称:该公司是唯一一家参与2003、2005、2006年全球与中国最大IPO项目的投行,先后协助中国人寿、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登陆海外资本市场。只是在2007年,瑞信在中国企业海外IPO业务上才被瑞银和摩根士丹利赶超。
作为2003年至今协助亚洲企业赴美IPO数量最多的投资银行,瑞信对客户的选择非常审慎,因而,经该公司协助的民营企业上市后的股价表现出色,代表性的公司包括:百度、分众传媒、无锡尚德、新东方教育与如家连锁酒店等。
瑞信在亚洲资本市场也具有相当实力:该公司在2006-2007年间,是香港联交所排名第一的证券交易商,同时被《机构投资者》评为亚洲头号股票交易商。相对于MGM这样的华尔街投资银行,瑞信中国业务的优势在于拥有商业银行业务牌照,可以提供商业贷款与杠杆融资;而和瑞银、德意志银行这样的欧洲全能银行相比,瑞信中国业务的优势在于其私人股权投资业务(崇德投资)的支持。
德意志银行的亚洲增长战略与其他投资银行有所不同:该行在17个国家建立本地业务,而不是像多数公司那样,将人员集中在新加坡和香港等地区金融中心。德意志银行在亚洲有1.06万名员工,其中约40%在这些金融中心以外的地区工作。
德意志银行预计,在金融服务领域,整个亚太区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服务的需求将会增长。该行认为,在构建针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复杂衍生品时,与欧美相比规模仍较小的亚太区资本市场的预期增长将会达到极致。
尽管高盛、摩根士丹利与美林等投资银行直接入股企业或为重大并购交易提供顾问服务的盈利模式已人所共知,但德意志银行则将自己定位为“机构”中介,从事冷门的“流动”业务,包括买卖债券、外汇和衍生品等产品。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