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QE II会提前收官吗?
[打印本页]
作者:
jess6789
时间:
2011-5-24 03:06
标题:
QE II会提前收官吗?
据财新网采访美国新经济思维研究所主任约翰逊,他认为认为,QE II有可能在四五月提前收官;但也有可能出现第三轮量化宽松。详细采访内容如下:
我认为,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都将面临较高的通货膨胀,更高的物价水平,大部分金融炒家都借着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大肆借贷,然后将资金输入巴西或中国以及韩国等地,人民币不能够自由兑换所以中国情况好些。我们已经看到,像巴西政府已经采取了增税的手段,试图抗拒资本流入的影响,但仅获得了部分成功,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是,实际汇率高企,或者低名义汇率带来的是通胀上升,实际汇率仍是升值的。
这样的情况何时能够结束?美国经济增长正在逐步加速,近期的数据表现要更好一些,人们对此态度积极,那么,这个计划可能会在今年的四月或五月结束,我的看法是,他们或将停止一段时间的量化宽松政策。但如果经济开始反转,那么美国可能就要寻求开启第三轮量化宽松。
如果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经济还在恢复的过程中过快着手上调利率,那么原来由于QE II进入新兴经济体的资金就会回流,而杠杆作用会使得资本大规模流出,届时新兴经济体的泡沫可能会破裂。
我认为美国现在需要的是更注重投资端,而非消费层面的财政政策。需要做的不是减税,而是增加对基础设施、科学研究和教育、医疗领域的长期投入。唯有如此才会更有成效,我的意思是,当金融危机的影响完全过去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实业者,他们是税收的来源,也是创造就业的基础。那时候再转向注重刺激消费的财政政策,效果可能就不会那么糟了。
欧元未来的发展取决于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和爱尔兰这些国家。它们都缔约削减了财政预算;而像德国等状态尚佳的欧洲国家,预算在不断上升和扩大。因此,与其说欧洲正以一个集团的形式整体纾困,倒不如说,实际上欧洲以拉低表现好的为代价,推升表现较差的国家。是在其他一些推动下沉。为了保持社会稳定,这一情况必须改变。
欧洲正在进行财政一体化,以及银行业救助一体化,我认为,欧洲共同债券将获发行,这也为中国等有着巨大顺差的国家提供了除美元外,又一新的、可供大规模投资的选项。
欧洲几大核心国家正在寻求在救助希腊、葡萄牙,特别是爱尔兰的同时,如何“自保”。而我最为担心的一点是,从目前来看,欧洲对于银行业太宽容了。其实正常的程序是,如果银行涉险,当局马上予以关注,银行一旦发生损失,立刻就会有新的资金进行补充,银行的股东要为损失买单。但欧洲的做法恰恰相反,欧洲当局对于银行业过度保护,而把银行业造成的损失强加给公众。公众自然会对此作出反应,要么选择逃离政府,要么反叛甚至挑战政府,造成政治动荡。因此,是时候重新平衡一下银行业,他们必须付出更多的代价。
我相信,如果他们有能力支持爱尔兰,葡萄牙和希腊,他们就有能力让银行承担损失并进行资本重组。由于救助银行的资本并不会超过支援希腊的成本的十分之一。换句话说,如果在希腊救助上要花费10美元,那么只需要用1美元在银行业改革上。所以,我认为这样做反而可以省钱,而且银行业本身在政治上就很强势,他们也不会觉得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很显然现有金融模式已经失效,不但把大家引入歧途,甚至屡屡碰壁。我要说的是,在稳定的金融市场中,自由主义主张的金融去管制、不受约束的市场行为,已经在上世纪90年代的危机中被证实存在致命缺陷。中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尽管金融是剂灵药,但同样可以导致社会不稳定。
了解汇率历史的人都知道,汇率完全自由浮动时期,汇率水平随时可能会忽上忽下,从而造成出口行业卷入“繁荣—破产”的周期。可以说,汇率出现答复波动的时候,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极大地威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在政府允许的范围内,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要素流动必然更为频繁,汇率无论面临的是向上或者向下的压力,都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要素迁移。稳定的汇率水平,除了能够令社会稳定,还会起到平抑商品价格的作用,特别是食品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保持稳定。
据我所知,中国人均年收入为4000美元,而美国是45000美元,但是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篮子中,食品占比要远大于美国。因此,基本商品价格一旦出现波动,那么整个社会也会面临动荡的局面。也正因此,中国在控制汇率自由波动的幅度,更应谨小慎微。
我认为,无论是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最关键的是汇率水平是否恰当。而目前中国人民币的价格水平非常合理。只是来自外界的压力,特别是制造业的压力非常的强大。其实那些表现不错的经济体,更应该感谢中国,因为是中国使它们的通胀能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但是自从本次危机以来,这些经济体要么正在衰退,要么就是增长过于缓慢。由于压力大增,这些国家把发展缓慢的怒气都转向了中国,其实这取决于当权者要怎么去平衡这些怒气:要么在“家里”生闷气,要么就迁怒别的国家。
我认为,对于中国整个社会来说,食品价格的挑战,是最具有破坏性的。但是对中国领导人来说,中国内资银行如何在开放与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的过程中,与国外银行进行较量,是个颇为棘手的问题。
不过我认为,中国银行体系的债务规模,不会威胁破坏整个系统。我是说,即使非常悲观地看,即使面临非常大的损失,但由于中国的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仍然十分有限,储蓄率却非常高,外汇储备也非常高,所以损失也有限。因此,我认为中国需要的是认识到失衡,并做一些调整。我觉得中国完全有能力这样做,风险并不是很大。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