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小板将率先恢复IPO 科技型中小企可走绿色通道
[打印本页]
作者:
Sportsman
时间:
2011-5-28 02:13
标题:
中小板将率先恢复IPO 科技型中小企可走绿色通道
第四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日前在深圳拉开了帷幕。谁都知道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轻骑兵”,而融资难正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绊马索”,但这老生常谈的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不过这次论坛却有不同寻常的味道。
日前中小企业板率先完成股改,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历史上第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全流通板块”,而12月1日登陆的中小板指(资讯 行情 论坛)数也成为第一个全流通指数。
更早之前,新的《证券法》、《公司法》修订完毕,删除修改了一些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条文。而被创业人士期待很久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也与日前出台,给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带来了福音。
时至今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已经和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挂上了钩。在论坛上,围绕自主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来自国家各部委、中小企业和中介机构的人士济济一堂,纵论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大计。
从种种迹象看,中小板将在明年初率先恢复发行新股,并实现新老划断,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将从股权融资难开始破冰!
中小板将率先恢复发新股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董事长陈耀先在论坛上对比了中国和印度中小企融资环境的差别。“2003年福布斯最佳200家小企业中,有18家印度企业上榜,而中国上榜企业只有1家。印度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远超中国主要因素之一,是印度有20余家证券交易所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其中大多数是面向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
而在国内,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实在太少。之前深交所推出“创业板”的计划夭折,最后拿出了“四不像”的中小板,门槛跟主板没有区别,到目前上市企业只有50家。
虽然已经率先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但中小板目前仍面临新股发行再融资暂停的问题。著名学者刘纪鹏比喻为中小板虽已“结婚”,但不能“生仔”的困境。尽管“新老划断”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但在论坛上,证监会高管开始频吹暖风。
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主任杨华表示,今年的股改一开始把中小板作为集中试点,目前中小板市场已经完成股改,方便了中小板发挥创新机制,中小板可以率先设立风险退出机制。
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更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股改,对改革进展较快的地区和公司实行政策倾斜,择机恢复中小企业板的融资功能。广东省副省长宋海也在会上强调,目前率先实施“新老划断”,恢复发行新股的条件已经具备。
12月3日,在中山大学的一个论坛上,深圳创投同业公会秘书长王守仁透露,“预计新股发行规则明年1月份就会出来。”
科技型中小企上市可走“绿色通道”
在众多“嗷嗷待哺”的中小企业中,高科技型中小企未来将在上市融资中受到偏爱。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周正庆在发言中提到,“目前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中,虽然普遍具备了一定的科技含量,但是从总体上看,其高科技的特点并不鲜明,有必要加大科技型企业上市的规模数量”。
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和创新基金的数据库显示,按照“最近一年净资产和总收入均超过3000万元,连续两年以上盈利”的标准,5万家企业中有4015家企业达到了这个标准。在4015家企业中,有2197家企业基本符合现有的发行上市条件。此外,从资产规模、收益水平及盈利能力等三个方面,目前有722家重点高科技企业,可以直接作为重点追踪和扶植的对象。
刘鸿儒建议,要建立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的发行审核制度。科技部和证监会联合制定科技企业认定标准,认定企业可以通过“专场发审会“等发审“绿色通道”进行形式审核,快速上市,迅速做大中小企业板。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马颂德认为,开辟中小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条件已经成熟。马颂德建议绿色通道需要考虑以下内容:适当缩短或取消中小企业上市之前为期一年的辅导期;适当放宽保荐家数限制,加快中小企业批量上市的步伐;企业在通过证监会发行部初审以后,必要时可以组织专场发审会;企业股票发行和上市适当分开等。
刘鸿儒提出,根据新《公司法》和《证券法》,在总结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制定不同于传统企业的发行上市门槛。不仅通过中小企业板支持进入高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而且通过开辟创业板,调整发行上市门槛支持处于启动期的企业。此外,还可以参考国外的做法,为中小企业板实行小额公募再融资便利,对1000万元以下的小额再融资可以大大简化程序。
记者了解到,“绿色通道”已经进入操作阶段。在论坛期间,深交所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签订“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合作备忘录。科技部火炬中心和创新基金管理中心、深交所与六个城区——深圳市、宁波市、无锡市、东莞市和北京中关村(资讯 行情 论坛)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科(资讯 行情 论坛)技园区签署了合作协议。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