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华泰证券:博弈资本市场十五年 [打印本页]

作者: 阿玛尼    时间: 2011-5-28 08:41     标题: 华泰证券:博弈资本市场十五年

时光荏苒,十五年沧桑一瞬。伴随着中国证券资本市场的成长与发展,沉浮与悲欢,华泰证券凭借着睿智、诚信、稳健和创新,在市场的一次次博弈中走向成熟,走向壮大。由此,也从一个地方性券商跃升为在全国具有较大规模、较大品牌影响力的券商——
2006年5月26日,是华泰证券特殊的纪念日——她迎来了15周岁生日。十五年,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成长和青春;而十五年,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周期来说,则意味着成熟和蓬勃。
今日的华泰证券,已形成证券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固定收益证券业务为基本架构的较为完善的业务体系,以及研究咨询、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和风险管理等强有力的业务支持体系,证券交易量、净资产收益率等项业务指标连续多年雄居国内券商前列。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2005年底,华泰证券的净资本20.81亿元,在行业中列第4名,净资产24.98亿元,在行业中位列第四。
当中国资本市场起步之时,对于许多证券公司而言,谁能充分利用政府支持证券业发展的政策资源,谁就能获得生存和发展。作为省属证券公司,华泰证券在江苏这块热土上得到了迅速发展——
掌握生存先机:在政策资源的博弈中起步
十五年前,南京三元巷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两张拼凑在一起的办公桌前,7个从银行转行过来对“证券”知之甚少的创业者,开始了华泰证券的前身——江苏省证券公司的筹建。而许多人对股票及证券市场的认知与学习,从那时才刚刚开始。
1990年12月30日,经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而设立的一家注册资本金仅有1000万的小公司;1991年5月26日,“江苏省证券公司”在南京正式宣告开业。
“可以说,是我们培养了南京的第一代股民,并把‘股票’这个陌生的词语带进了百姓生活,点燃了他们的投资激情。”华泰证券党委书记、总裁潘剑秋追溯起创业最初的情形,依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是一段“五味俱全”创业历程。
那时候买股票是需要起大早排队的。每天凌晨,位于南京水西门银都商厦的江苏证券营业部门口,就开始有人排队了。证券公司开门时依次发进场序号。由于场地有限,当时营业部一般只发200个号牌,有号牌的才能有资格进证券公司买卖股票。股民买卖股票时,需要填写报价单,然后排队到交易窗口。证券公司营业部的交易员再与证券公司派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场内交易员——“红马甲”电话连线,从而完成交易。
每天股市休市后,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还要对白天的交易进行汇总结算,通常都要忙到深夜十一点以后才能下班,员工们都习以为常了。而当公司最后一批员工下班的时候,最早的一批股民,又已经开始带着小板凳来排队领号了。
1992年,中国股市开始了真正的春天。
证券市场特有的融资功能,开始吸引国内大批企业关注的目光。企业发行股票上市,渐渐成为热门。
这是一组令华泰证券深感自豪的数字:十多年来,华泰证券作为主承销商先后成功地完成了35家公司股票、债券发行工作,累计为企业募集资金105.79亿元,并完成了近百家公司股票上市的推荐、副主承销工作。其中,2002年、2003年该公司主承销项目数量连续两年(并)列全国第3名。
江苏作为东部经济发达省份,企业众多,渴望上市融资的企业很多。统计显示,在江苏上市的87家公司中,由华泰证券主承销的有28家,募集资金82.487亿元。其中包括像南京钢铁、苏州高新、宁沪高速、江苏悦达、宏图高科、江苏舜天等一批知名企业。承销上市公司股票带来的丰厚回报,不仅为华泰证券自身的日后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为推动江苏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早期的股票证券市场,从制度到规则,一切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对证券公司来说,能否用足政策上的空间,不只是在早期中国资本市场上赢得生存的最先“博弈”,也是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必要的“根基”。
1993年2月,华泰证券公司作为主承销商,在全国首次采用了“无限额”的认购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江苏第一只股票——太极实业。这种无限额认购方式,就是公开发售认购证,每张2元钱,摇号中签认购。而此前,国内股票都是通过先发售一定限额的认购证形式来进行,排队购买股票认购证,一度成为各大证券公司门前一景。而华泰的创新,为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事实上也成了后来我国资本市场上资金申购摇号中签“认购模式”的最早雏形。
1994年6月,江苏证券公司经批准改制为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人民币20200万元,公司更名为“江苏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改制和第一次增资,无疑是华泰证券成长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1995年2月,华泰证券经财政部批准,获国债一级自营商资格,成为我国国债发行采取承购包销方式以来,唯一一家担任主干事的省级金融机构。
从中国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时段”。
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至今令人难忘的一幕。1994年4月,上海股市曾从1558点一路滑落至777点附近,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动了一场“777保卫战”。随着其时证监会负责人“四不政策”的托市,股市很快出现了反弹行情。可惜不久,政策托市失败,大盘又拐头向下,至7月底,上海股市一度跌到了324点。为此证监会出台了“三大救市政策”,深沪股市又强劲反弹,结果重新跃上了1040点。
国内的一些经济学家曾据此坦言,早期的中国证券市场,虽然试图遵循着资本市场的基本规律,但是由于制度设计上的不足,加之体制上的先天缺陷和人们对资本市场培育认知上的偏差,都强化了政策对整个市场的巨大掌控作用。因此“政策市”既是人们的“戏称”,同时,也是对中国早期证券市场特征的形象而又准确的描述。
与其他的证券公司不同,华泰证券的创新有着自己的定位,他们不追求政策和法规的超前,不崇尚违背资本市场公平公正原则的探索,更多的是塑造健康的投资理念,为投资者提供完善的服务,为企业架构良性的融资平台。
早在1994年,当时的江苏证券就在全国率先开通了远程交易终端。动因就是因为当时江苏证券营业部特别少,离营业部较远的投资者因路途遥远难以操作,而远程交易的开通则为投资者解决了这一难题。
据介绍,从行情、模式、交易速度来看,那时的远程终端除了通信方式,已经具备了日后网上交易的形态。时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实地考察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华泰证券在远程交易上尝到了甜头。1996年,作为偏居南京的华泰证券,却越过上海的许多全国性券商和本地重量级券商,承担了上交所无形席位试点工作。这是对传统交易手段的一大改革。
华泰证券无锡营业部的发展故事颇具代表性。这家营业部1993年开业时,无锡已经有了两家先行者。据曾任该营业部总经理的吴建党回忆, 1995年,该营业部在无锡地区率先大规模推出电话委托,一举改变了原来现场交易柜台排长队的困境,无锡地区投资者如潮水一般涌向华泰证券,该营业部的客户一下就突破了一万户。如今,华泰无锡解放西路营业部已经在无锡的14家证券公司营业部中排名第一,这是华泰证券发展壮大历程中的一个缩影。
潘剑秋在回忆华泰证券的发展历程时表示,“我们公司每到发展的关键时刻,都能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省国资委、江苏证监局等部门对公司的发展也始终给予指导和帮助,这是华泰证券能够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不断做强做大最重要的支撑”。
在业内巨大利润的诱惑面前,不少证券公司逐步在市场的逐利中迷失方向。此时,华泰证券的决策者则适时汲取失误的教训,始终力求稳健发展,追求阳光下的最大利润——
规避风险:在完善制度和机制的博弈中提速
历史往往有着让人料想不到的落差。15年前的一幕至今让华泰人难以忘怀。
1991年5月26日。江苏证券成立大会。
其时,“先行一步”的浙江证券老总以老大哥姿态热心地前来祝贺,并作了精彩发言。应该说他的讲话,对于刚刚起步的江苏证券人来说,无异于是一堂难得的专业知识辅导课。
如今,这位当年的“老大哥”——浙江证券——在市场的激流中已不复存在。而当初后进的“小兄弟”——华泰证券已经成长为业内巨子,并正雄心勃勃地进行着收购兼并,在国内证券市场上谋篇布局。
弱者淘汰,优者发展。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博弈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而这正从一个侧面昭示了资本市场残酷而又无情的规律。
审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真正大规模的“淘沙”,始于1996年。颇有意味的是,这一年也正是中国股市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的开始。在这之后的5年之中,伴随着行情向纵深发展,国内上市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大证券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市场发展的规律显示:在牛市到来之时,往往也是弱质企业孕育危机之时。今天人们已经对此看得清楚:1996年的中国证券市场就是这样一个希望与危机并存,狂欢与死亡同在的历史时期。
1995年,华泰证券“国债回购”走了麦城,巨额资金面临无法收回的困窘,公司遭遇生死考验。为此全公司动员,发动员工奔赴全国各地去清欠。经过全体员工的艰难努力,大部分的资金被收回,但也遗留下不小的资金窟窿。
“国债事件”之痛,给华泰人上了一堂刻骨铭心的风险教育课。
1997年起,华泰证券现任董事长吴万善和总裁潘剑秋走上了公司的最高领导层。吴万善自副总裁、总裁而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潘剑秋则是党委书记、副总裁而党委书记、总裁。两人工作中相互搭档,也始终相互支持、相互补位。这种稳定的格局一直保持到现在。领导班子的稳定和高度一致,在华泰稳健成长的过程中显然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我们追求风险可控下的合理收益,追求阳光下的利润。”吴万善十分坦诚地说:“注重规范,抵制诱惑,是华泰证券‘固其根本,浚其源泉 ’的关键所在”。“从华泰证券的发展历史看,之所以能经受住证券市场风风雨雨的考验,与我们始终坚持规范管理是分不开的。”潘剑秋也坦言:“风险不可控的业务,我们坚决不做。绝不允许为短期利益的诱惑和侥幸心理的驱动,去踩政策的红线,去铤而走险。”
实践证明,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扩张阶段,是否真正重视风险控制,是否真正具有风险控制能力,已成为市场博弈中决定券商成败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风险对于证券业来说总是如影随形。自1996年这一轮股市行情以来,中国股市上相继爆出的“蓝田股份”、“亿安科技”、“银广厦”等等券商与上市公司勾结欺骗投资者的事件,由此引发的巨大金融风险,可谓触目惊心。多家证券公司也伴随着这些丑闻轰然倒塌。
面对这样的现实,华泰证券决策层则时刻保持着一份理智和警醒:对证券公司的领导班子来说,最大的风险是决策失误,最难防范的是道德风险,最致命的是制度缺陷。这些一旦发生,都有可能给公司带来致命性的结局。对此,华泰证券决策层的选择是“以制度来约束决策失误,以流程控制防范道德风险”。并由此,形成了华泰证券“高效、诚信、稳健、创新”的经营风格。
在国家实行银证分离的大背景下,1997年,华泰证券的大股东也由中国人民银行转为江苏省财政,公司再一次增资扩股,资本金扩大一倍达到4.04亿元,并且被定位省属大型企业。
华泰由此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而公司内部的科学管理体系也随之开始建立并逐步完善。
真正实现“规范”,需要有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作为前提。对此,华泰证券借鉴海内外成功券商的成功经验,构建了“四层”有机结合的内控组织体系:公司董事会层面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公司经营管理层面的风险控制委员会,公司职能部门层面的风险管理部和稽查部,公司业务部层面的风险控制组织。
实际上,“规范”,也是华泰证券人始终遵循的一条“铁律”。2001年,股市进入牛市末端的疯狂状态,华泰证券一家营业部的经理抵制不住暴利诱惑,违反内部管理规定,进行了违规操作。这次冒险虽然为公司赚了上千万元的利润,但公司还是毫不犹豫地对他作了严厉处理。
盈利为何还要被处理?“他们确实为公司赚了钱,但是他们的违规行为给公司带来了巨大风险。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公司的风险就不可控制。”吴万善直言不讳。
现在看来,细究许多倒闭的证券公司,起因往往正是发端于这种侥幸中的“小违规”。
同样是在2001年,整个股市牛气冲天,市场进入非理性状态。许多证券公司一片盲目乐观。而华泰证券的决策者却从过热的态势里,察觉到了“异常”中的危机。公司领导层不止一次地告诫公司全体员工要规范经营,稳健发展,并且要有过几年苦日子的思想准备。在经营策略上,则采取了一系列可控性的应对举措。
随后降临证券市场的漫长“严冬”验证了这一判断。许多个原本颇具实力的证券公司,或因为判断的失误,或因为自身的违规操作,而轰然倒塌,其中不乏一些比华泰起步早实力强的省级券商甚至国家级的券商。
当市场步入低谷时,公司之间的博弈也最为艰难。因为它考量的既是企业的生存力,也考量着决策者的智慧、胆识和眼力。华泰证券在中国股市进入漫长冬季之时,以其前瞻的眼光率先“转型”,从单一股票经纪的模式中走出来,进而创造了业界新的奇迹——
理念转型:在低谷的博弈中抢先一步
从2001年6月开始,中国股市进入了连续4年的漫漫下跌行情,遭遇了一个漫长的“冬季”。
市场佣金水平和保证金利率不断下降,客户保证金连创新低,导致经纪业务收入和利润每况愈下。市场交投清冷,经纪业务收入锐减,众多证券公司面临生存危机。
华泰并不是业内最早开始代销基金的证券公司,但提起代销基金,业内人士几乎无人不知,这项业务成了华泰证券的一个品牌。
华泰缘何会突然加大代销基金的力度?分管经纪业务的副总裁马昭明一语道破其中缘由:“最直接原因就是,公司近年来的市场交易量所占份额有所下降。其根源就在于,华泰证券的客户80%是中小散户,与目前全国约40%是机构投资者的情况极不适应。”
的确,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从2003年开始,我国证券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基金业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期,证券市场已经从个人投资为主步入了机构时代,这将直接导致散户所产生的交易量所占比例不断下滑。
许多经济学家也认为,今后的个人投资者投资证券市场,如果没有专业知识,最好通过各种投资基金间接投资资本市场,这既可避免专业知识缺乏带来的盲目和损失,同时又能满足个人投资的愿望。
面对市场的微妙变化,华泰代销基金,抢先一步抓住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并由此形成了特有的“品牌效应”。
潘剑秋笑言:“如果说华泰从上个世纪末着力推广网上交易是经纪业务的第一次革命,那么,代销基金则是拉开了经纪业务第二次革命的序幕。”
华泰证券在基金销售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个人销售超千万的明星,华泰代销基金的报道成为不少同行学习的教材,前来华泰洽谈合作的基金公司络绎不绝。
2005年,华泰证券成功发行华泰紫金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华泰紫金2号产品目前已经通过中国证监会的评审,计划在7月份开始销售。
透过这些创新实践,人们不难看出,华泰的决策者们已经在经营理念转型中快人一步,成为推动公司在熊市时期得以持续跃升的内在“引擎”。
每一项新的业务拓展,都蕴藏着新的利润空间;而每一个业务中的难点,往往也是高利润率回报的增长点,这是华泰证券人在现实创新实践中的真切感悟。
2001年以来,股市持续下跌,显露出证券行业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这其中除了市场层次欠缺、交易品种单一、缺乏有效规避系统性风险的手段等体制性问题外,证券公司还存在着业务模式单一、经营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不足等问题。专家认为,国内券商盈利过分依赖于市场行情,基本上都属于“靠天吃饭”。尽管股权分置改革拉开了我国力求从根本上解决股市制度性痼疾的序幕,但这并不能在一夜之间解决中国股市存在的所有问题。
面临新的经营困局,更新其经营理念也就显得尤为迫切。华泰决策层敏锐地感觉到,改造公司的盈利模式,将为公司实现专业化管理、集团化运作、风险隔离以及吸收境外券商先进经营管理技术提供新的契机。
产品创新,仅仅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化形态。企业要想获得持久的发展动能,其创新必须要覆盖组织、管理、机制和经营模式等各个方面。全力把创新的思维和理念向企业内部“价值链”的不同层面延伸,这是华泰证券多年来始终坚守的路径。
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华泰证券专门成立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新合规办公室、创新产品设计办公室、组织与管理创新办公室,在各主要业务部门设立了创新工作小组,其他部门确定专人为创新工作人员,全公司上下协同开展创新工作。
对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多年来华泰证券也一直在不断进行探索创新。1994年,华泰证券在江苏金融行业中率先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
美世咨询管理公司,是为亚太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战略层面和操作层面人力资源咨询的著名国际公司。2003年,华泰证券专门聘请该公司对现有的组织框架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对所有的岗位进行评估,在同行中较早地引进了国际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建立起与国际证券业前沿接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2005年下半年,为了保持公司组织模式适应公司战略扩张的需要,华泰证券又一次启动了组织管理模式创新工程,借鉴海内外同行的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公司实际,对组织体系进行了适时调整,进一步增强其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响应能力。
华泰证券经营方式的创新同样令人关注。从暴利时代走向稳步经营,这是今后所有证券公司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证券公司由“坐商”向“行商”转型,重塑企业的“业务价值链”,这也成为华泰证券“转型”的切入口。
华泰转型显然非常适时。潘剑秋在年度工作会议上指出:“高质量的客户服务是经纪业务发展的根本,华泰经纪业务就是要最终实现从原来的交易通道服务转向增值服务的转变。”基金,实际上是华泰营业部提供给客户实现增值的一个金融产品,华泰证券还正着手与银行、保险、期货等合作,扩大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途径和领域,并提供多元化的增值产品。
华泰麾下各营业部的定位悄悄发生变化。目前,华泰证券正通过加强营销体系建设,着力推动营业部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营销中心与区域客户管理中心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增值服务。
专家们认为,这种转型不只是证券经纪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证券公司应对新的挑战和新的竞争环境的革命性跨越。
中国的资本市场在经历了一场“洗牌”和裂变后,正在步入一个规范期。尽管许多证券公司在漫长的熊市中历经了惨痛的损失,但人们依然积极参与到这一智慧的博弈之中。面向未来,华泰证券频频出击,并确立了更高层次上的战略目标——
打造“证券航母”:抒写智慧博弈的新章回
2005年底,无疑是中国证券市场真正“触底”的时候。牛市的脚步已经铿锵可闻。
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洗牌”和裂变。尽管许多证券公司在漫长的熊市中历经了惨痛的损失,但人们依然还是积极参与到这一智慧的博弈之中。面向未来华泰频频出击,并确立了更高层次上的战略目标——打造“证券航母”。
进行新一轮多种优势资源的整合,是华泰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的现实选择之一。
利用公司优良的经营状况和优质资产,率先赢得国家的政策资源。2005年3月,经中国证券业协会“从事相关创新活动证券公司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华泰证券获得了创新试点资格,位列全国为数不多的优质券商之列。这是一张“整合”业内好资源的入场券。
在行业洗牌中"攻城略地",利用现有实力,抢先占有不可多得的证券网点资源是其另一个现实选择。
华泰在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对汕头信托、中行沈阳分行信托、南通信托等所属信托投资公司的证券营业部和江苏省证券交易中心、江苏产权交易中心等经营机构进行收购和整合。
但最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华泰去年托管、收购亚洲证券。当时,华泰证券只有34家营业部,而亚洲证券是48家营业部。华泰证券接到中国证监会指令,对亚洲证券进行托管后,有业内人士对华泰“以小吃大”表示担忧。但事实证明,这一担忧是多余的,华泰证券托管、收购亚洲证券已经成为证券业内的一个成功案例,受到了多方的赞誉,不仅扩大了华泰的规模,更是提升了华泰的市场品牌。
这一系列收购的背后,展露出的是华泰打造一个证券控股集团的“战略谋划”。
控股南方基金,是华泰证券做的一笔被业内公认的好买卖。2003年9月,“南方基金公司易帜,华泰证券成为第一大股东”标题充斥着各种经济报道的头版。南方基金,1998年3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国内首家规范的基金管理公司,是中国新基金业的起始标志。截至2005年12月,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四只封闭式基金和六只开放式基金,管理资产规模约700亿元人民币,为国内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因为南方基金的身份,它的股权转让自然成为业内关注的一个焦点。华泰证券持有南方基金45%的股权,这体现了华泰证券决策者的智慧和魄力。
与国际大公司联手,着力提升自身与国际级大鳄的竞争力,是华泰又一个明智的选择。
从国内证券市场的现状来看,无论在规模、品种上,还是制度环境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不言而喻的。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一方面将促使中国证券市场竞争局面变得更加激烈,另一方面,也将会给国内证券市场带来充裕的资金、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成熟的金融产品与创新技术以及良好的市场制度等。正是着眼于这一战略谋划,华泰与美国国际集团(AIG)进行合作,与其下属的AIG GLOBAL INVESTMENT CORP.(以下简称AIGGIC)共同发起设立了友邦华泰基金管理公司。2005年,AIGGIC和华泰证券已分别把股权提高到49%。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令人欣喜的讯息频频传来:沪深股市一路走牛,其中沪市从年初的1163点开盘,目前已成功突破1600点大关。它意味着新一轮波澜壮阔的行情已经悄然展开。这些都必将给中国的资本市场带来新的巨大的发展空间。
面对新的态势,华泰证券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宏伟目标:在以后的发展中将继续实施规范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战略,以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业务创新为基础,进一步发挥品牌优势和服务优势,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和持续发展能力,使之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和较好声誉的证券控股集团。
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谋划。
——第一阶段,从今年到2007年,经纪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分别跻身行业前5名和前10名,介入期货市场,收购控股期货公司,设立专门的直接投资公司。在投行非承销业务方面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提高利润贡献率。资产管理业务方面要形成以资产管理费、业绩报酬费、账户咨询费和理财顾问费等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使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成为公司稳定的收入来源。继续通过在业内的收购兼并,扩大公司总体规模。适时进行债券融资,满足公司扩张的资金需要。设立香港子公司,探索涉足国际资本市场业务。
——第二阶段,从2008年到2009年,经纪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稳定在行业前5名的地位。设立投资银行子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和经纪业务子公司,服务模式形成特色,业务快速增长。集团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并公开上市,部分子公司公开进行股权或债权融资。
——第三阶段,从2009年到2010年,确立总体市场地位(盈利能力进入行业前5名),完成证券控股集团基本架构,集团公司成为独立的后台系统,营运中心独立运作。
华泰正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起点上。
纵观今天的中国资本市场,在经历诸多的波折之后,一方面在步入规范的轨道;另一方面,也在兑现对外开放的承诺。能够经受“生死之劫”而得以生存的券商,其实力早已不是过去的那些券商可比,加之越来越多的外来竞争对手的进入,无一不昭示着一个更加严峻的现实:未来的博弈需要更多的人才,需要融入更高的智慧。因此,未来博弈也会更加激烈。
而华泰证券人正以其特有的自信,立志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抒写出新的历史章回。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