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外资博弈“不设限” [打印本页]

作者: stronger    时间: 2011-5-29 03:10     标题: 外资博弈“不设限”

国机械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徐工机械正飘扬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他们深刻地感受到,似乎在一夜间,外资并购的风向变了。
国际著名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凯雷正准备以3.75亿美元收购徐工机械85%的股权。
但就是这桩较净资产溢价近70%的“好姻缘”,却受到了舆论的广泛质疑。
今年3月“两会”期间,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提出“要谨慎对待垄断性跨国并购”,全国工商联亦指出,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考虑,“外资并购要有底线”。
随后,“外资购并威胁中国产业安全”的言论渐成燎原之势,“廉价收购”、“垄断”、“恶意收购”等词语,渐成部分媒体相关报道的主旋律。
目前凯雷收购徐工机械一案迟迟未能获批,更引发了外资对中国政府对并购可能设限的疑虑,大量进行中的外资并购项目不得已处于停滞之中。
但同时,一些外资并购项目却“鸭子划水”,相继完成了收购。
4月11日,日本味之素宣布,公司以18.4亿港币的价格收购了淘大食品集团。
5月11日,全球涂料巨头——美国PPG工业公司宣布收购上海森普实业有限公司。
5月12日,全球最大的电器零售商百思买(BestBuy)宣布以1.8亿美元成功收购江苏五星电器约66%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资并购国资行业龙头几被叫停的情况下,一些外资,乃至民营龙头企业,却相继纳入外资巨头的囊中。并购涉及领域不仅包括重工业、机械制造领域,更包含零售、消费品等。
根据WTO协议,大多数行业现已对外资完全放开。显然,行政命令并不能阻碍外资并购的频频发生。以味之素并购淘大为例,其交易就是通过公开竞标拍卖得来,政府并无权干涉。
尽管目前舆论对外资并购的担忧,主要集中在“外资收购民族品牌”。但跨国公司固然不是慈善家,但也不是吸血鬼。外资并购之所以在中国展开,只是跨国公司盈利冲动,仅此而已。
时间巧合
目前理论界一般将外资并购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营型资本并购,跨国公司收购国内企业,目的是为了经营,扩大在中国的市场占有份额;另一类则是资本型并购,并购后进行资本重组,通过海外上市的方式,赚取资本经营利润。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既有经营型并购,同时也有资本型并购。前者如味之素购买淘大、PPG收购森普等,后者如高盛集团购买双汇集团股份,凯雷收购徐工机械,乃至在房地产领域频发的并购,都属于资本型并购。
由于多重因素的巧合,2006年对经营型并购、资本型并购来说,都是一个“好年头”。
首先,根据我国加入WTO后各行业承诺的开放时间表,今年恰好是各行业全面开放的最后一年。而年初国家对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解禁,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也为外资的进入扫除了政策障碍。
对跨国公司并购而言,在美元不断贬值的情况下,收购中国企业不失为资产增值保值之道。
日前,股神巴菲特决定以40亿美元收购以色列私营金属切割工具商IMC公司80%的股份,巴菲特认为,由于美国严重的赤字问题,未来美元汇率还可能大跌,所以他需要寻找合适的投资对象以回避美元可能贬值的风险。
2004年,美元贬值论就开始烦嚣尘上,随后凯雷、高盛等投资机构便在国内大肆收购资产,原因就是规避美元贬值风险。但其中很多交易都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如徐工科技的收购案中,凯雷早在2004年就开始着手了。
PPG亚太区企业并购总监杨世豪也表示,在收购森普的案例中,PPG就前后洽谈了一年多,直到最近才完成。
“不设上限”
此外,随着中国市场重要性的逐渐凸显,跨国企业开始展开对全球资源配置的重新整合。
在外资并购的背后,潜藏着跨国企业对全球资源配置的重新整合。
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合伙人王强就认为,1979年至今,外资投资中国的金额已到5600亿美金。如果说10年前,跨国企业在华业务只占全球营收很小比例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国市场进一步的成熟,跨国企业在华业务可能占全球业务的很大部分。此外由于WTO协议的实施,原来壁垒重重的行业开始对外资开放,由此外资并购的发生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PPG全球建筑涂料业务发展总监孔豪威表示,PPG的大师漆产品虽然早在1993年便进入中国市场,但当时公司重点是开拓北美市场。而如今PPG的策略是在全球发展建筑涂料市场,中国市场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收购是最快的扩张方式。”PPG工业公司CEO邦奇(Bunch)说道。在涂料领域,亚太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而中国又是亚洲地区增长最快的市场,对PPG而言,中国市场已是必须占领的市场。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全球的制造业都在向这里转移,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个趋势。”在邦奇脑海里,已经有一个清晰的中国规划:15年前,PPG在中国所创造的价值,90%来自进口,10%是来自本土制造;现在,60%的价值来自本土生产,40%的价值来自进口;5-7年后,中国制造的价值将造就PPG中国公司90%的价值。
而对日本最大的味精制造商味之素而言,中国同样也是必须要占领的市场。在以18.45亿港币收购淘大后,味之素不仅是取得“Amoy(淘大)”品牌,更重要的是要透过淘大,取得在中国的中华调味料与冷冻食品事业。
味之素(中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前田宏一表示,以全世界的酱油类调味品市场来看,在收购淘大后,味之素在酱油类调味品市场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已位居前3。而从大陆液体调味品市场来看,淘大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5%,仅次于李锦记。收购淘大,意味着即便是在最具中国特色的调味品市场,味之素仍是要抢当第一。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外资对中国市场几乎是全力以赴。2001年,中国实际利用的407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中,并购投资只占5%~6%,此与全球跨国并购高达80%的比例相距甚远。在外资并购热情被压抑多年的情况下,热情一旦释放,资金自然蓬勃而出。
在完成对森普的收购后,PPG全球建筑涂料业务发展总监孔豪威就对记者表示,PPG在中国的收购还将继续,并且并购金额“不设上限”。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第一季度PPG为关闭欧美制造工厂和进行重组,花费了5000万~7000万美元的费用。
不设上限的并不仅是PPG一家,例如高盛在拥有雨润食品集团的13%股权后,又携手鼎晖斥资20.1亿元购得双汇集团整体国有产权。在房地产领域,高盛刚刚完成了一桩价值7000万美元以上的酒店式公寓的收购。
“融化的冰棒”
尽管外界对外资并购抛出了“廉价收购”等评价。但在投资界看来,今年发生的外资并购都是溢价收购,并且价格高的令人惊讶。
今年1月,名不见经传的福建雪津啤酒,卖出了58.86亿元的天价,这是迄今中国啤酒业数额最大的一宗收购案。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雪津以哈啤一半的产量、一半的净资产,却卖出比哈啤还要高的身价。
在一个个收购案例水涨船高下,目前啤酒的并购金额居高不下。甚至有业界人士开始认为,“并购还不如自己在当地盖一个厂划算。”
而在银行领域,如果说前两年还停留在小幅溢价的情况,如美洲银行入股建行时溢价15%,恒生银行入股兴业银行溢价80%,汇丰银行收购交通银行19.9%股权时溢价86%,而最近收购溢价开始大幅上涨,如在对广发银行竞购的过程中,花旗和法国兴业银行报出的溢价都在220%以上,GE入股深发展时的溢价高达200%,远高于新桥参股深发展时的溢价60%。
目前,外资并购中的高溢价对资本市场带来了价值重估的机会。在国内投资者恐惧时,外资却抛出了令人惊讶的“高价”,从这个角度看,外资的溢价收购恰恰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标尺来判断公司的价值。
外资并购的价格如此之高,而被收购方尽管“靓女先嫁”,却总有“融化的冰棒”情怀,担心资产会像夏天里的冰棒一样融化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外资并购的频发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并购受阻后,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就曾面对媒体公开表示,“如果审批不能完成,引进外资的改制就算失败了。”王民认为,徐工一方面需面对外资巨头冲刺中低端市场的努力,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大量的民营企业对市场的蚕食。徐工实在有些不堪重负。
而博世收购威孚案例中,尽管业内对此非议颇多,认为由于与博世的一纸协议,威孚退出了技术进步的行列,且永远不得进入中国符合欧III排放标准及以上的产品领域。但在威孚看来,“国外的水平太高了,我们就是做两辈子也赶不上博世的水平”。
被PPG收购的森普实业总裁王迅也觉得,“森普若要求得更大发展,单靠自己力量是不可能的。”
“斩首行动”?
此轮外资并购狂潮,不禁让有心人回想起1990年代的日化行业,国际日化巨头合资后,把浪奇、美加净等本土知名品牌“冷藏”,甚至故意让其陷入亏损的困境。
显然,外界担心此轮外资并购为类似的“斩首行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手段。
其实在跨国公司眼里,许国家和民族都是过时的概念,只有利润才是他们不倦的追求。对大多数跨国企业而言,在中国的并购,其最终目的还是盈利。
不可否认,与国内企业相比,外资在资金实力和管理水平上占据着绝对优势,特别是在战略眼光方面,值得国内企业学习。以盛大、蒙牛为例,当初软银、摩根士丹利斥巨资于两企业,都曾受到外界质疑。但时至今日,已经没有人再怀疑盛大、蒙牛的成长潜力,而大摩在此次交易中已经成功获利20多亿元。
而通过10多年外资在国内本土化的运营,以及上轮并购得到的教训,此次外资表现出更多的冷静和耐心。在此轮并购中,外资多完全保留了被收购方的管理层。
或许这次外资明白,对中国企业而言,某些无形资产的价值是动态的,最终取决于拥有者如何使用它。特别是:许多渠道实际上是控制在个人的手里,只有“内部人”才能掌控这一网络。而且外资若想在中国拓展市场,更需要本土化人才的帮助。
以徐工为例,凯雷作为财务投资者,尽管掌握着凯雷徐工的控股权,但经营上的控制权仍在现有管理层。而淘大、森普、五星电器的被收购,都没改变其原有管理层的经营控制权。PPG甚至在收购森普后,聘请了原森普总裁王迅,担任PPG中国建筑涂料部的总经理。
或许“斩首行动”只是媒体的过分忧虑。我们应区分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的界限,避免借反垄断和产业安全之名,行保护落后企业和国企垄断之实。
向中低端进军
“他们只赚一美元的生意,一毛就不赚了。”毋庸质疑,目前大量外资仍将自身定位在高端市场。但在本轮并购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外资已开始向“中低端”领域进军。
以高盛为例,目前高盛集团在消费品市场展开的收购,明显集中在消费量更为庞大的中低端消费品领域,例如双汇、雨润。
而味之素在收购淘大后,味之素(中国)董事长兼总经理前田宏一表示,味之素将继续延用味之素旗下品牌,加大对高端产品的开发力度及市场推广力度,而用淘大品牌来主攻中档产品市场。
PPG在收购森普后,其主打产品“大师漆”,将和森普原有的“奥尼德”和“万花筒”形成不同的市场定位。孔豪威表示,今后大师品牌将主要面对高端市场,而后两者则主要面对中低端市场,“我们将向中低端发展,因为这里面很大潜力。”孔豪威希望,通过开拓中低端市场,能极大增加产量,从而降低成本。
被收购后履新担任PPG中国建筑涂料总裁的王迅也认为,高端涂料市场的份额总是很有限的,更大的发展潜力在于中低端市场。“收购森普只是PPG进军中低端市场的开始,”王迅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其实PPG在北美的生产线一直涵盖高、中、低各领域,或许PPG通过收购进军中低端市场,只有其随着中国市场的迅猛成长,全球市场策略在中国的回归。
毋庸质疑,在目前这轮国企并购中,在同等条件下,外企优先,其次才是民企。而随着外资通过收购进军中低端市场,会对大量甘居中低端市场的国企、民企的生存空间造成更大挤压,或许这才是此轮外资并购中,国内企业将面临的最大危机。
也许,只有当民企与外企能真正平等参与到市场乃至并购竞争,外资并购的话题,才不会那么沉重。
外资并购大事记
1992年4月:香港中策公司收购山西太原橡胶厂,这也是第一起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案例。
1995年7月:日本五十铃和伊藤忠联合以协议方式,一次性购买北旅公司4002万非国有法人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
1995年9月:由于“北旅事件”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方面引发了许多问题,为此,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关于暂停将上市公司国家股和法人股转让给外商的请示性通知》,外交并购因此进入长达4年的低潮期。
1999年8月:国家经贸委颁布了《外商收购国有企业的暂行规定》,明确了外商可以参与购买国有企业。
2002年10月:汇丰集团入股平安保险,汇丰保险集团以6亿美元认购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持股比例达10%。
2002年10月:青啤和美国安海斯-布希公司(AB公司)正式签署战略性投资协议,根据协议,青啤将向AB公司分三次发行总金额为1.82亿美元定向可转债,AB公司对青啤的投资比例将增至27%,成为第二大股东。
2003年1月:外经贸部审议通过《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
2003年10月:柯达斥巨资收购了乐凯20%的国有股,全面控制国内数码冲印市场。
2004年6月:世界第一大啤酒巨头美国AB公司,投资51亿港元,在香港股市上全面收购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的已发行股份99.66%的股权。
2004年8月:法国威立雅出资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3.1亿元获得深水集团45%股权,期限为50年。
2005年2月:摩根斯坦利耗资两亿美元,拿下了人民广场附近的写字楼--上海世界贸易大厦。6月,又以8.46亿港元的价格拿下了上海世界广场。
2005年9月:米塔尔从中国湖南华菱集团手中购买了华菱管线36.67%的股权,位列第二大股东,持股仅比华菱集团低1%。
2005年10月:徐工集团与美国凯雷投资集团达成协议,美国凯雷拟斥资3.75亿美元,收购徐工集团下属核心企业徐工机械公司85%的股权。
2006年1月:商务部、证监会、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了《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
2006年1月,全球第一大啤酒制造商——比利时英博啤酒集团购买了福建雪津啤酒的全部股权,卖出了58.86亿元的天价。
2006年2月:阿塞洛与中国莱芜钢铁集团签署重组协议,阿塞洛将以目前莱钢公布的每股净资产(5.13元)持平的价格,收购公司38.4%的股份。
2006年3月:华新水泥发布公告称,拟向豪西盟(Holchin B.V.)定向增发1.6亿股A股,后者由此成为其控股股东。
2006年4月:日本味之素宣布,公司以18.4亿港币的价格收购了淘大食品集团。
2006年5月:全球最大的电器零售商百思买(BestBuy)宣布以1.8亿美元成功收购江苏五星电器约66%的股份。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