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变味”的盛宴:新股逐利中的股市众生相 [打印本页]

作者: 蜡小新    时间: 2011-5-29 05:01     标题: “变味”的盛宴:新股逐利中的股市众生相

流火的七月,成了新股发行最热火的季节。
从中国银行到大秦铁路再到中国国航。短短40天内,3只超级大盘股陆续进入发行进程。而自中工国际启动新股发行的闸门以来,3个月中,A股市场先后有 21只新股获批发行,12只新股先后上市,已募集和计划募集的资金额超过500亿元,新股上市让A股市场总市值陡增五分之一。
更令人意外的是,往昔把市场搅得心惊肉跳的新股发行,却意外的获得空前的追捧,引得数百万投资者引颈相向,争先认购。迄今完成网上发行的13只新股,累计吸引了 1100万投资者参与认购,新股资金单次冻结总量最高达到8010亿元。这个数字大概是年初A股市场所有账户上资金余额的4倍。
钱就这么来了,从南到北,从上至下,从百亿基金到刚进市场扑腾的升斗股民,数以千亿计的场外资金涌入市场。在对新股盛宴的利益追逐中,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行为也在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味”。
潮涌
新股收益强过存银行引发资金大搬家,货币基金掉入陷阱
“新股中签越来越难了”——— 一直热衷申购新股的王松涛越来越明显的感觉到这一点。
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股民,王松涛曾经有过“中一个号就挣4万多的经历。”当年,五粮液上市、浦发银行上市让王松涛赚了不少钱。所以,今年新股恢复发行后,王松涛立刻做出决定———投身到“摇啊摇”的热潮中来。
“起初,中奖的概率还算不错”,(王松涛总是很特别地把新股中签称为“中奖”),“我资金算比较多的,一般每次都要申购八九十个号以上。即便中奖一个两个,好赖都能挣个几千元以上。”王松涛说。
但是,7月26日,世博股份网上发行,王松涛一口气申购了290多个号,结果一个没中,败走麦城。
“运气不够好”,他觉的。但他不气馁,坚持认为新股申购会给他带来回报。“无论怎样都比把钱存在银行里好。”他说。
对于新股申购资金的增加,机构的感觉更加敏锐。“你看看交易所的回购利率就知道了嘛。”老陈手点着电脑屏说道。
作为一家大型企业下属投资公司的经理,老陈在今年中行发行时,他一股脑儿的把原来放在货币基金里的上亿资金全部拿来摇新股。为此,还和原来的基金公司闹的不太愉快。现在,专攻新股的他对于中签率和资金利率格外敏感。
“中国银行发行的时候,交易所7天的回购利率最高是2.7。而到了大秦铁路发行的时候,7天回购利率都超过了6.6%了。明摆着,越来越多的机构,拿着国债在市场上借钱摇新股嘛。” 他说。
尽管资金成本高了,他并不打算撤,“第一,新股的年收益还是不错的;再说了,我们这种国有企业,二级市场的股票不敢买,也就是炒炒新股。”
不但不肯撤,还有人在往里冲呢。上次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开会,买过这家公司旗下货币基金的一堆机构们又凑到了一起,私下里一碰,发现几乎全部改摇了新股,而且有些公司还思量着增加规模。
“以前这个圈子里的机构,都在算哪个货币基金收益率高,传哪个基金要分红。现在呢,最关心的是,接下来的新股质地怎么样,上市公司老总路演又说了啥?”一个投资经理说。
事实上,类似的资金热潮正在到处发动。基金二季度季报显示,货币基金的存量规模减少了1000亿。来自基金公司的消息是,这些赎回的资金多半去了新股市场。
与之相呼应的就是新股冻结资金越来越多,而中签率越来越低。从大同煤业发行时的1.08%,到世博股份的0.15%,新股发行的中签水平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往下掉。
由新股造成的阶段性大额赎回,更是让一些货币基金经理谈起赎回就心惊胆战:“一些机构前脚刚来,信誓旦旦说的准备长期持有。转眼大盘新股发行的消息一发布,这些机构又全跑了。”一位货币基金经理说。
价升
博取制度性差价,询价高企背后是机构博傻心态
一级市场钱潮涌动的结果,是新股上市价格的水涨船高,而这又反过来拉动了对于新股的需求,更进一步则是机构询价的表现。新股就好像一根铜线,一路把资金市场的热度传导到了新股发行的最上端———初步询价。
作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强化市场约束,完善股票发行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措施,目前的新股发行(IPO)实行询价发行制度。即通过初步询价决定价格区间,机构二次询价形成定价,所有投资者再以资金申购的方式完成新股发行。
但这种让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形成发行价的方式却渐渐面临一些非理性思维的考验。尤其是大秦铁路之后的初步询价中,机构的亢奋情绪越来越明显。
世博股份,大秦铁路后第一股,最终发行价被定为3.6元,27倍市盈率,初步询价中机构最高报价7元,市盈率高达53倍。远光软件最终发行价5.8元,初步询价中机构最高报价9元,38.3倍市盈率。华峰氨纶,最终发行价被定为6.70元,初步询价中机构最高报价9.5元,38倍市盈率。
除去宏润建设和粤水电两公司的行业属性受限外,其他六只最近发行的新股,在初步询价中,均有机构报价高于30倍市盈率以上的报价。而报出高价的尤以证券公司和QFII为多。
那么,参与询价的机构们,确实都认为这样的报价是这些上市公司的合理估值么?一些参与询价的机构的回答显然五花八门。
相当多的机构表示,他们在参与初步询价的时候,会依据研究员的专项研究报告提出报价,但也有基金经理私下承认,他们现在报价时更看重的是二级市场因素。“新股发行短期内看风险不大,我们做新股看的是短期,上市就抛,谁管这公司将来怎么着?”
类似的短线思维也被一些QFII采用,一些QFII机构负责人透露,他们参与新股发行,并非认为新股一定比老股票投资价值好。而是认为,刚开始发行时候申购风险不大,可以做制度性套利。“不过,这种制度性利润能否持续我们一直在关注。一旦新股风险出现,我们就会劝退客户参与新股申购。”一位QFII人士表示。
还有些机构坦承,询价的报价是受了一些投行的鼓动。“新股初步询价的时候,发行方总希望能有些机构报些高价,让股票形象上好一点。这样,新股的定价看上去更‘物有所值’,因此,会有部分公司通过各方面来做些工作。” 一位熟悉询价发行的人士透露。
由于初步询价并不需要正式动用资金申购,因此,有些机构也就乐得做个顺水人情,或者更进一步期待未来能够投桃报李。“我不做人情,别人也会做。反正新股的最后发行价格还要过监管这一关。最终的发行价不会太高的。”一家机构这么说。
在类似心态的影响下,新股初步询价中的机构报价越来越高,并和最终的发行区间倒挂。而部分新股发行后的上市价乃至发行价又和同业的定价水平倒挂。形成了双重倒挂局面。
根据对大秦铁路后的8只中小盘新股的初步询价结果分析,绝大部分新股目前的询价区间上限大致在报价最低的1/3机构的水平上,而不是价格中枢。其中,在世博股份的初步询价中,41家参与初步询价的机构中的报价上限,全部高于最终定出的询价区间上限,超越幅度从14%~94%不等。初步报价的摊薄市盈率区间达到31倍至53倍。
不过,发行价格的上升速度却还没有那么快。大秦铁路之后发行的新股,除威尔泰以外,摊薄后的发行市盈率全部低于28倍。其中,绝大部分在25倍以下。“我们总要为新股发行上市后,留一点空间吧。”一家证券公司的投行部总经理这样解释。
摇新
买连号,要“T 3”,跑询价资格,散户机构“摇新”不择手段
每当有新股网上发行,下午2点钟,申银万国证券上海黄兴路营业部309房间,都会出现一个有意思的场景。五六个股民每人手把两台电脑,随着“三、二、一”的倒数,他们同时按下了键盘。
这是大户们申购新股的一个诀窍。“根据我们前些年摇新(申购新股)的经验,一起按下键盘,新股申购代码联号的可能就比较大。而买成联号,新股中签的几率就比较大,所以我们就想了这个办法。”老股民吴绍立说。
同样的场面和摇新热情,近一个月在全国各地的营业部反复上演。根据上海证券报和申银万国研究所推出的月度资金报告显示,仅7月份就有超过1000亿的资金涌入新股申购市场,新股资金市场的水位已经从5月前的0上升到7月末的4000余亿。
这还不包括数以千亿计的摇新热钱。申银万国上海黄兴路营业部总经理濮佳杰证实:每当新股申购开始前,就会有大量资金通过银证转账或银证通进入保证金账户,而新股申购结束时,账户资金会急剧减少。“有段时间银证通系统压力过大,差点瘫痪。”濮佳杰说。
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新股申购市场,让营业部在争夺客户时也备受压力。一些营业部经理反映,很多大户现在来营业部开户,首先问有没有“T 3”,(即提前一天解冻新股冻结资金,这样可以更多获得新股申购机会)。而这是证监会刚刚“叫停”的业务范围。
就在个人投资者在新股市场绞尽脑汁,争取新股的“收成”时。在另一条跑道上,机构投资者却在为另一样东西奔忙。那就是———新股询价的资格。
没法不着急啊,对于参与新股申购的机构来说,询价的资格太重要了。“上一轮大盘股发行,因为询价资格没及时办出来,我们基金少赚了3000万。”一位基金经理一想起这个就心痛。
有了询价资格,就能参与中签水平较高的网下询价,就能拿到更多的新股,就能赚到更多的钱。对于机构来说,询价资格的经济意义绝对不可忽视。
而网上网下的中签率水平也确实相差悬殊。一般情况下,网下的中签率是网上的3倍以上。比如大秦铁路网下中签率4.1%。网上只有1.4%。中国银行网下中签率4.7%,网上只有1.9%。而且,两者兼中兼得,参与网下申购,一点也不耽误机构同时在网上摇新股里挣钱。
以中国银行为例,参与其网下申购机构最多可以获配9431.4万股,即便是以如今的中国银行股价计,其网下申购获利也有3000万。而未来网下股票解冻时,若中行股价相比目前每上升1毛钱,那么机构盈利就多近1000万。
在询价资格的申请中,机构争夺的不是“资格”而是“时间”。因为,对于机构能不能参与询价,在相关的通知中都规定的一清二楚(基金、券商自营、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信托公司自有资金、财务公司自有资金、保险以及QFII),而在新股尤其大盘新股发行前,能否成功跻身“询价资格”恰恰是新股申购利益之所在。
迄今为止询价资格申请最激烈的一次,恰恰诞生于超级大盘股中国银行的网下发行前。其时,由于股票型基金刚刚经历了一次发行热潮,并创下发行记录,所以,有一批的基金需要申请询价资格。而其中就包括多个百亿规模上下的基金。
据称,当时需要申请询价资格的基金全都有人在北京为此努力,有的公司还在北京专人专职留守,一定要在中行发行前拿下询价申请资格。而最终的结果却是一部分基金事遂人愿,顺利拿到询价资格,而另一些基金则不得不与中行失之交臂。其中,有的公司投资总监,至今仍为当初晚于它申请的基金先拿到资格而耿耿于怀。
新股发行情况一览
股票名称 网上申购
规模(万股) 总发行规模
(万股) 发行价
(元) 中签率 超额认购
倍数 申购市值
(亿)
中工国际 4800 6000 7.4 0.17% 576 2046
同洲电子 1760 2200 16 0.31% 321 904
大同煤业 22400 28000 6.76 1.08% 93 1406
云南盐化 5600 7000 7.3 0.44% 226 924
中国银行 345455 649351 3.08 1.94% 52 5489
德美化工 2720 3400 6.2 0.05% 2055 3466
得润电子 1344 1680 7.88 0.06% 1770 1875
横店东磁 4800 6000 10.6 0.37% 271 1379
保利地产 12000 15000 13.95 1.21% 83 1386
天源科技 2400 3000 4.68 0.27% 367 412
威尔泰 1440 1800 6.08 0.15% 659 577
大秦铁路 121214 303030 4.95 1.41% 71 4256
世博股份 4400 5500 3.6 0.07% 1407 2228
粤水电 6560 8200 5.09 0.13% 753 2515
江山化工 3040 3800 6 0.10% 1021 1863
炒新
最后的接棒者只能交给二级市场?
“打新股就像中福彩一样难。我申购都快十年了,却从来没有成功过。”上海市闵行区股民程杰这么形容他的新股申购生涯。入市十年,申购新股的历史也近十年。对于程杰,新股就像一个挂在天上的月亮,看得到,够不着。
对于程杰这样的股民,炒刚上市的新股似乎成为参与新股热潮的唯一办法。更何况新股上市如此火爆呢!中工国际挂牌首日,一度最高飙升至50元,举座皆惊;得润电子的开盘市盈率达到63倍。新股上市的表现好不抢眼。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新股一碰就跌。” 程杰对于自己的炒新经历实在不满意。“到现在,我买过的几只新股都在一路向下。还好投资不多。不然,我现在就亏大了。”
不过他也有些庆幸的地方。他说,“还好我错过了中工国际,否则连续五天跌停呀。好险!”
老股民吴绍立境遇则要好多了。无论是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老吴都是顺风顺水。老吴的炒股经历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后交易所重开,吴绍立再次开始他的炒股生涯。这位退休教师目前手头上有42个账户。“儿子、媳妇、亲戚、学生都托我炒。炒股是我退休后的‘工作’。”老先生瘦而矍铄,说话中气颇足。
但这位“老股经”偶尔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7月21日,大秦铁路网上申购,吴绍立投入155万元“摇新”。这些资金分别来自四个账户,结果投入资金最多的那个账户中了3个号,其它的分别中了1个、2个、2个。
8月1日,大秦铁路上市。老吴中的8个号到了兑现的时候。
“当天我有事错过了集合竞价,结果整个股票的买卖过程都非常紧张。”9点28分,老吴把手头的大秦铁路股以6元的价格挂出。但开盘后,股票剧跌,老吴在 9点32分便改报价为5.9元,但股票还是走不了。他于是再次更改为5.5元。“结果还好,大部分股票分别以5.73元、5.75元抛掉了。”老先生有些庆幸地说。
但吴绍立手中至今还有1000股大秦股票。他告诉记者,“当时我想留一个号看看。结果就被套在那里了。新股真的不能长时间持有,风险很大。”
相对于个人投资者,参与摇新的机构们则要理性的多了。“我们中签的中国银行在上市第一天就走完了。”一家大型集团的投资经理7月31日告诉记者。当天,中国银行的收盘价为3.36元,相比开盘第一天3.89元的均价下跌了14%。(截至上周五,中行跌至3.29元/股)
“为什么不走呢?我们本来上市预期是3.6元,结果开盘到了4元,我们立刻就走了。我们的资金本来就是打一级市场的,开的高就多赚点呗。”这个投资经理说,他现在最大的心愿是,中行3个月的锁定期能够快点到期,他们手头的几千万股可以早点出手,这个投资项目可以早点了结。“我们网上申购已经挣到了,网下的股票锁定到期我就抛,谁爱接盘就来接。”
新股上市首日开盘涨幅
股票名称 发行价(元) 上市首日开盘价(元) 上市日期 上市首日涨幅
中工国际 7.4 17.11 20060619 131.2%
大同煤业 6.76 9.96 20060623 47.3%
同洲电子 16 41.89 20060627 161.8%
云南盐化 7.3 14.6 20060627 100.0%
中国银行 3.08 3.99 20060705 29.5%
得润电子 7.88 17.1 20060725 117.0%
德美化工 6.2 11.71 20060725 88.9%
保利地产 13.95 19.89 20060731 42.6%
大秦铁路 4.95 6.39 20060801 29.1%
横店东磁 10.6 15.21 20060802 43.5%
天源科技 4.68 8.3 20060802 77.4%
威尔泰 6.08 9.21 20060802 51.5%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