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全球加息难治通胀 [打印本页]

作者: orangebaby    时间: 2011-5-29 06:00     标题: 全球加息难治通胀

2006年下半年是全球央行纷纷挥舞利率大棒的时节。从6月底到8月中,美国、日本、欧元区、英国、澳大利亚和韩国的中央银行陆续上调基准利率。中国也不例外,仅在今年之内,中国人民银行就两度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两次上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一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对于一贯奉行稳健货币政策的中国央行而言,如此频繁的货币政策动作并不多见。
本轮全球加息的初衷在于遏制经济过热可能造成的通货膨胀风险,而构成本次通货膨胀趋势的主力,则是国际原油价格。这一次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周期是从1998年开始的,在1998年初,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一篮子原油价格处于每桶12.28美元的历史性低位,原油价格在1999年突破每桶20美元,2003年突破30美元,2004年突破40美元,2005年突破60美元,如今更站到了每桶70美元以上,逼近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时的峰值。
高油价造成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成为各国央行心头上挥之不去的阴霾,逼迫它们高举货币政策利剑,试图阻止。
但遗憾的是,高油价具有刚性的结构性问题,造就高油价的原因包括对原油的供不应求、美元的贬值压力、产油国政治局势不稳定等因素。而利率手段只能通过降低GDP增速来间接降低石油进口国的消费需求,但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加息很难得到预期效果。
首先,原油价格并不仅仅受需求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供给的影响,是一个供求双向行为影响的均衡结果。
一般而言,石油出口国的行为遵守以下规律:当油价下跌时,为了保证获得稳定的出口收入,石油出口国往往会增加生产和出口;当油价上涨时,因需求刚性,所以扩大产出往往会对价格构成抑制,石油出口国此时一般会控制产量,以期更高的收益。
也就是说,虽然加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石油需求,但供给若同时受到控制,两者作用的结果是,石油的供求状况没有改变,价格刚性坚挺。
其次,目前全球石油交易的唯一计价货币是美元,因此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除了供求关系外,还有美元币值的强弱。据专家估算,原油价格和美元币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7.这意味着,美元币值越弱,油价越高,而现在恰恰具备这个条件,美元中长期贬值的趋势基本确立。因为全球经济失衡、美国巨额双赤字(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愈演愈烈。
在这样两个大的前提下,国际原油价格可能下跌吗?难!
目前,伊朗核危机加之以黎冲突,使得中东产油国地区的国际政治安全形势更加扑朔迷离。很多人认为,产油国的这种不稳定会推高油价,但这种看法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个误解。事实上,在冲突爆发前,市场价格往往已经消化了冲突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波动。国际社会已经做好了应付突发性石油短缺的准备。因此,投机力量往往在冲突爆发之前推高油价;而在冲突真正爆发后,则可能油价大跌。
其实,加息仅仅是正常条件下的总量调控手段,而高油价本质上却是一个结构问题。因此,全球加息难撼高油价格局,而市场演变的现实,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