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财通“借蛋生鸡” 冲刺浙江第一券商
[打印本页]
作者:
wei77
时间:
2011-5-29 08:09
标题:
财通“借蛋生鸡” 冲刺浙江第一券商
财通收购方案在几个月前上报证监会,最近已得到批复。杭州当地消息人士告诉记者,此次财通证券收购天和,花费的真金白银大概在1.5亿左右。
“财通证券收购合并天和证券的事情,最近已经批下来了。”9月21日,杭州当地的一位消息人士告诉记者。
据悉,此次重组得到了浙江省政府的支持,使得具有财政背景的财通证券后来居上成功购并天和证券,成为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券商。
原股东零资产退出
近日,杭州当地的知情者告诉记者,因为原股东分两次向天和证券增资的计划无法得到落实,万向等老股东已经明确零资产退出。
事实上,早在2003年下半年,万向通过收购浙江省工商信托的股权,而间接掌控了天和证券。
按照当时的设想,万向等股东准备分两步注资,使天和证券达到综合类券商规模,并进而获得创新类券商资格。
第一步是在2004年7月底,万向以及其他股东在天和2.1亿注册资本的基础上,增资到5个亿。第二步则是到2005年2月底,万向计划将天和证券的注册资金增到10亿,并绝对控股。
为此,万向派出集团副总裁管大源进入天和证券,担任总经理一职,其后担任董事长,全面负责天和证券的增资工作。2004年10月10日,证监会批准了管大源的高管任职资格。
为了做好增资工作,万向关联企业深圳通联投资有限公司还在2005年初收购了杭州市信托投资公司(现更名为杭州通诚投资公司)持有的1598.1万股天和股权(持股比例为7.61%,为第三大股东)。
天和证券2002年6月成立时,三大股东依次为浙江省工商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工商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市信托投资公司。
2005年初,第三大股东杭州市信托投资公司把持有的1224.3万股转让给了杭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而由于杭州工商信托的控股股东为杭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所以后者在天和证券的股权比例实际达到37.13%(详见附表)。
也就是说万向在其中并不占优势,万向只有通过增资才能达到控股地位。
但板上钉钉的增资计划,随着天和证券变成高风险券商后被搁置。
据悉,在今年早些时候,包括浙江省工商信托、杭州市工商信托以及万向在内的所有天和证券老股东均选择零资产退出。
9月22日,记者致电深圳通联投资求证此事,但对方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尽管万向方面对此不置可否,消息人士称,万向此间的损失应该在2000万左右,“估计万向的损失就是此前的股权转让款。”
天和6亿窟窿
阻碍万向增资工作的关键原因,在于2005年天和证券隐藏的巨大窟窿被曝光。
可靠的消息称,目前天和证券大致有6亿亏损,和天和证券体育场路营业部的一笔融资有关。
上述消息人士称,有一个叫李国安的庄家,其在2000年前后,在天和证券体育场路营业部陆续融资6亿左右,主要炒作大红鹰(600830.SH)和东风科技(600081.SH)。
“当时大红鹰的价位都在10多元”,而2003年后的漫漫熊市,不仅使李把自己的几个亿亏光了,连融资的6亿也有去无回。
这次亏损致使天和证券褪去了“多年盈利”的光环。此前,在记者采访天和证券高层时,管理层也是以小券商稳收益自居。“尽管业务比较单一(经纪业务),但发展一直平稳,每年都保持赢利。”
2002年天和证券盈利2000多万,人均创收8.23万,列国内券商2002年人均利润总额的第8位。
而在券商普遍亏损的2003年、2004年,天和证券仍旧分别获得了422.88万元和490.7万元的利润。
上述窟窿是天和证券在2005年股东开展尽职调查时发现的。此后,公司立即将情况上报,相关部门迅即介入调查,上述营业部老总也被停职审查。
2006年4月1日,证监会开出限制天和证券业务的处罚单。原因正是“天和证券未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解决国债回购问题”。
5月初,浙江证监局和杭州市政府金融办等机构组成的“天和工作组”进驻天和证券,对公司进行彻底审计,并主要负责追债。
此后,李国安那6亿涉及违规的融资,被定性为欠款。
而随着公司业绩几乎一夜之间的变脸,天和证券被列入高风险券商行列。
毫无疑问,6亿的窟窿彻底葬送了万向增资并控股天和的梦想。天和证券人士称,万向当初的一个原则是,先清查风险之后才可能注资。
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在券商风险没有化解之前,增资计划不可能获批。上述天和的人士称,对于万向来说,也不可能单独填补6亿的窟窿,万向只有放弃。
于是,当地政府选择让财通证券收购天和。
有消息称,就在不久前,万向选派的管大源已经离开天和,而天和证券的常务副总经理赵耘也已办理了退休手续。
财通1.5亿现金收购?
据悉,财通的收购方案在几个月前上报证监会,最近已得到批复。
9月22日,记者致电财通证券,办公室王主任表示,自己并不清楚这个事情。并对记者提出的采访要求一一谢绝。
不过,杭州当地消息人士告诉记者,此次财通证券收购天和,花费的真金白银大概在1.5亿左右。
这与此前坊间流传的两个版本———财通要投资4.5亿和财通花费3亿资金收购相比,少了许多。
据悉,财通和天和还有另外一本账。财通证券的大股东浙江省财务开发公司先前有3亿资金放到天和证券营业部委托理财。此后,这部分资金被异户回购,说是已融资给李国安,一直没有归还。
如此,省财务开发公司也就成为天和证券的最大债权人。天和内部人士称,“省财务开发公司的意见在很大层面影响了天和证券重组的方向。”
是以在天和原股东退出之际,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财通很快抛出了吸收合并天和的重组方案。
上述知情者称,为了抹平大股东的这笔委托理财资金,上述3亿转而作为对天和证券的投资,而剩余3个亿的负债,财通以对折收购,只需1.5亿。
不过财通方面拒绝透露详细信息。
资料表明,财通证券成立于2003年3月14日,是在当年浙江财政证券公司的基础之上合并重组而成,目前注册资本为5.008亿元,第一大股东是浙江省财务开发公司,以87.67%的持股比例占绝对控股地位。
财通证券现拥有15家证券营业部及服务部,但全部分布在浙江省内,其中杭州有4家。
相较而言,天和证券营业部分布已经走出浙江省,在其13家营业部中,有2家分布在上海,另外有8家分布在杭州市市区,其他市县的则只有3家。
收购天和证券后,财通的网点分布将更趋合理,其在杭州当地的营业部就将达到12家,同时在上海亦将拥有自己的桥头堡。
截至2006年5月31日,财通证券的各类证券累计成交已达235亿元,比去年全年的180亿元增长明显,累计市场占有率为3.348‰,去年全年为2.6‰。
但事实上,具有财政局背景的财通证券,其发展并不快,一度有传言称要被当时的金信证券合并。
到目前为止,财通还是属于经纪类券商,业务非常单一,在2005年券商逐渐好转的年份,财通证券亏损6927万元,比2004年亏损2743万元增长近3倍。
做强财通洗雪“耻辱”
不过,合并天和证券,给财通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接近财通的人士称,在完成收购后,其净资本将大为增加,“现已符合开展相关业务的净资本要求。”财报显示,财通去年末净资本为3.2亿。
2006年3月,财通证券获批成为国内第16家、浙江省首家规范类券商,财通正准备开展新的业务。
完成公司更名已成为财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且公司也正积极开展投资咨询、财务顾问、资产管理等业务资格申请的可行性研究,做好前期调研、人才引进和储备工作,为申请新业务资格做准备。”
与此同时,财通证券的一位人士曾撰文指出,省内券商的尴尬为财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机会,“可以向政府申请政策扶持,争取在政府注资、参与托管或重组风险类券商、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做优做强财通证券。”
而此前,浙江省正面临证券公司全军覆没的尴尬。
2002年浙江证券被方正证券重组,2005年金通证券被中信证券收购,接着金信证券受累于金信信托,而天一证券则由于经营不善于2006年7月被光大证券托管。
随着天和证券被证监会限制业务,一时间,浙江券商处于集体灭亡的“耻辱”境地。
今年6月,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造访浙江,曾对浙江券商进行了友善的批评。
财通证券董事长陈海晓在公司内部刊物上称,“证明浙江券商是否‘耻辱’,历史地落在财通人身上。仅有规范类资格,处在丰富金融资源和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下是远远不够的。”
2005年底,浙江人均GDP超过34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前,浙江各项存款余额超过2万亿元,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公司中,浙江企业几乎占到一半。
但自2003年浙江省提出打造证券强省以来,始终拐腿走路。一方面上市公司IPO接二连三,另一方面为此服务的证券公司却每况愈下。
浙江大学一位教授表示,在收购天和之后,财通证券将成为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券商,其业务开展也将获得新发展机会。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