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瑞信张利平:建行工行上市推手
[打印本页]
作者:
benbenxiong
时间:
2011-5-30 01:32
标题:
瑞信张利平:建行工行上市推手
瑞信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主管张利平为人非常低调,极少接受媒体采访,名字也很少见诸报章。然而,他在过去两年里所成就的事业———中国建设银行的海外上市和中国工商银行的A H同步上市,却是可以当仁不让地记入中国金融改革史册的。
2004年,张利平加盟当时的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被委任为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主管,负责公司中国投资银行业务。在张利平上任时,他的上司瑞信亚太区首席执行官柯磊洛先生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加强瑞信的中国业务实力。上任不到一年,张利平果然不负众望,在2005年和2006年接连将瑞信的名字刻在了两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里程碑上———2005年,在激烈的竞争中,他带领的团队为瑞信拿下了中国建设银行的IPO联席账簿管理人业务,并顺利为建行的92亿美元IPO完成定价及执行上巿计划,开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先河,成就了2005年全球最大型的IPO。2006年,瑞信跻身中国工商银行的IPO保荐人之列,并协助工行以219亿美元的股票集资额创下全球最高纪录,同时首开A H同步上市先河。
张利平很忙,是个“空中飞人”,每周都要飞返大陆,偶尔还会穿插着飞欧美,向海外客户介绍中国公司和中国的资本市场。12月11日,借他在香港短暂停留的机会,张利平在瑞信位于香港交易广场二期的办公室内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工行两地同步上市:
讲述诱人故事
记者最感兴趣的当然是工行上市。工行开创了A H同步上市的先河,如此大规模的IPO,能够同时在境内外两大市场挖掘投资者的兴趣并非易事。219亿美元的集资金额也非常庞大,在发行前,能否被海内外投资者接纳大家心里未必有底,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出人意料之外地好。
瑞信作为联席账簿管理人最大的贡献在于构建工商银行作为中国最大商业银行的卖点,用国际投资者所能接受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诱人的IPO故事。工行上市过程中,通过与管理层的接触和尽职调查,张利平和他的团队发掘了工行作为中国最大商业银行的三大优势:第一,以姜建清为首的工行高级管理层是中国真正的银行家,拥有数十年的银行从业经验,非常熟悉中国银行体系和自己银行的运作;第二,工行的计算机系统是中国领先的,甚至超过外国银行,其零售、风险控制和信贷都实现了计算机管理,所有的信息当天就能汇总到总行,非常透明;第三,是它的信用管理系统。在全球配售方面,瑞信通过挖掘全球投资者的购买兴趣,为工行的IPO制造了最大的需求,引发巨额的订单,以最好的价格,为工行筹措最多的资金。
为了帮助工行进一步提升其管制水平,瑞信中国团队还下了很多功夫。在IPO之前,张利平邀请瑞信的资深银行家到北京给工行的高级管理层及各部门主管进行培训,讲授国际信用制度和惯例。在IPO前的3个月,瑞信还安排了40名来自工行全国各个分行的部门主管到苏黎世总部进行集训。他们参观了瑞信在苏黎世的分行,了解他们的柜台如何提供零售业务、信贷部门如何控制信贷,同时还考察瑞信总部的计算机系统,并同人事部门进行对话。参加集训的工行员工无不表示收获颇丰。
张利平坦陈,工行启动IPO的时候,内地资本市场虽然已经复苏,但走势没有海外强劲,而国内的基金经理对定价的敏感度较国际投资者高。而当时国际投资者对工行表现出了出乎意料的热情,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市场气氛较好,国际游资很多,同时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非常看好,他们认为工行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缩影,他们希望通过买工行的股票来享受中国经济的增长。记者后来发现,就在记者采访张利平的那天,工行的A股价格已经超过了H股。看来,张利平和他的团队讲述的工行故事,也打动了内地的投资者。
工行A H同步招股及挂牌的破冰之旅,也促进了内地A股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工行IPO之前,中国证监会重点对IPO的询价、定价以及股票配售等环节进行了规范,使得IPO的程序更接近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香港市场的做法。张利平直言:“如果没有这个案子,两个市场就不会有如此深度的碰撞。”
张利平认为,内地的定价制度应该进一步向国际惯例靠拢。按照国际惯例,首先投行会定出一个发行价区间,带着客户与基金经理接触,最终定价是取决于投资者订单的超额认购倍数及订单质量。今后要实现A H同步同价发行,监管机构可能须要对定价机制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够真正符合上市公司的利益。
银行业开放:内外资银行双赢
12月11日,时值中国加入WTO五周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也于当天生效,亲自参与了建行和工行的改制,对中国银行业有着深入了解的张利平对中国银行业的进一步开放深感欣慰。
张利平认为,银行业的有步骤开放能让内外资银行双赢。根据WTO协议的全面开放,从某种角度看,是深化国内银行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由国务院牵头,汇金公司和财政部两大机构对三大国有银行注资,同时股份化,这是国有银行改革第一步,如何在机制上深化改革,将是银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通过IPO,三大银行把少量的股份卖给了外资,这是深化银行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战略投资者的引入促进了银行治理结构的改善,同时也为国内银行带来了信贷方面先进的技术,并为内资银行提供人才培训。同时,外资战略投资者也能够借助中资银行的网络迅速拓展其内地业务。
他并不同意“引狼入室”的说法。在中国市场上,越是开放得早的行业,中国企业的竞争力越强,家电和汽车行业开放后,国产品牌没有被通用电器和奔驰打倒,相反是最具竞争力的,银行也是这样。
他认为,短期内外资银行进入不会对中资银行带来太大冲击。从今年年底开始,中国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零售业务、信用卡业务和咨询服务。但所有在国内开设分行的外资银行需要境内注册,注册的时间较长,程序也较复杂,所以短期内外资银行还不具备在中国内地与大型中资商业银行抗衡的实力。
据了解,目前中国大概有70多家外资银行,其中汇丰和花旗进入中国市场步伐迈得较快,此外,东亚银行、渣打银行和恒生银行也在积极进入。张利平认为,这五大银行在中、短期内会比较活跃,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进入时间较早,另一方面,他们的华人文化背景和管理理念使其较欧美银行更容易融入大陆市场和为大陆客户所接受。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张利平相信会有更多的外资银行提出申请,但这些银行将主要为跨国公司提供服务,很难马上为内地的企业和个人提供服务。商业银行网络很重要,外资银行在中国开设网点需要的时间长、程序多、投资大,要像工行、建行那样在全国有如此多的网点是不现实的。
瑞信中国战略:
三大竞争优势开拓市场
作为瑞信中国区业务的主管,张利平对瑞信在中国大陆的竞争优势有清醒的认识。
“瑞信的优势首先在于,它是一个全方位的金融机构。而全方位意味着我们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张利平介绍,“瑞信在中国有三条线业务,即投资银行、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瑞信在全球也是这三块业务,在各地区也是如此分类。瑞信去年7月于工商银行合组基金公司,以目前基金管理资产额计算,在合资基金公司中为第二大。”
张利平对瑞信的“三条线业务”进行了阐释:“假设一家民企要到海外上市,就需要投资银行对其进行包装,帮它IPO;IPO完成之后进行再融资,我们也可以继续为它提供服务;公司筹资后,除了发展还有多余的资金,需要进行资产管理,我们的资产管理服务就会跟进;个人老板和董事都成了百万富翁,个人的钱也需要管理,我们的私人银行业务也进去了。所以说,我们提供的是全方位的服务,一个客户经理针对这家企业,能把三块业务同时介绍给他。不仅介绍给公司本身,也能介绍给公司的股东和管理层,这是我们的竞争优势。”
张利平认为,瑞信的第二大优势在于团队精神。他介绍,瑞信在中国的投资银行团队虽然人数不多,大概只有某些大行的一半,但每个人都能够独当一面,各有所长,且相互之间能扬长避短,如有的人熟悉国有企业的情况,能与政府部门良好沟通;有一些跟民营企业关系要好,深谙民企的企业文化,“总而言之,团队的结构很好,此外团队精神也很好。我们之所以能取胜,是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在作战。”近两年来,国际五大投行中,瑞信在中国为企业进行股本融资,做到了前三名。
除了全方位服务和团队精神,张利平认为瑞信在中国的第三大优势在于集团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悠久历史。他告诉记者,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瑞信就与国内的银行有一些接触,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瑞信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都是最早进入中国的一批外资行之一,中国第一个在海外上市的案例金杯汽车和中国政府第一个在海外发行的债券都是由瑞信操作(当时为第一波士顿),“公司在中国经营的时间长,对市场熟悉,客户也比较信任,容易把业务给你。”
张利平简历
张利平先生于2004年9月加盟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现为瑞信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主管,负责公司中国投资银行业务。
张利平在国际金融界、上市企业及政府领域拥有逾20年的工作经验。张利平先后于多家机构担任高级职务,曾任香港意马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香港太平协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德国德累斯登银行集团大中华区主管、香港海裕金融集团主席兼董事总经理及美国美林集团投资银行部董事兼中国首席代表。
张利平毕业于北京经贸大学,并获纽约圣约翰大学国际事务及国际法律硕士学位。彼亦于纽约大学修读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以及参加佛罗里达州Centre for Creative Leadership的领袖培圳计划。张利平最早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工作。他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委员会广西自治区委员及世界杰出华人基金会常务理事。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