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QFII:三年做大 获批额度累计达63.2亿美元 [打印本页]

作者: rosewhite    时间: 2011-5-30 01:36     标题: QFII:三年做大 获批额度累计达63.2亿美元

以2003年5月瑞银和野村证券成为首批QFII为标志,我国的QFII制度也已经运行了近三年时间。在这三年期间,沪综指最高曾冲至1783点,而最低则见到998点。与股市起落相伴,围绕着QFII的各种争议也是不断。而当人民币汇率问题介入其中时,这种争议更是显得剪不断、理还乱。
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时,随着QFII规模的壮大,其对A股市场的影响也在日益上升。而近期,伴随着新老划断三步走消息而来的是QFII的快速扩容。很显然,QFII的扩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管理层视为稳定市场、稳定投资者信心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已经体现出了QFII在A股市场上的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有必要对QFII的现状做一个全面解读。

随着上周耶鲁大学获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我国的QFII队伍已扩容至40家,获批的投资额度也达到了63.2亿美元。
3年获批500亿
2003年5月23日,瑞银和野村证券经证监会批准成为首批QFII资格获得者,6月6日,国家外管局批准了瑞银3亿美元和野村证券5000万美元的投资额度,7月9日,瑞银高调撒下了投资A股的第一单,宝钢等四只股票成为投资目标。2003年共有12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QFII被批准,获外管局批准的投资额度为13.5亿美元。2004年一季度,在QFII进入国内究竟所为何来的争议声中,新批QFII一度陷入停顿,整个一季度没有新的QFII被批准。但短暂的停顿后,4月份开始,新批QFII重新起步,直到2005年4月份在高盛公司获准增加1亿美元的投资额度后,40亿美元的投资额度被全部用完,新批QFII也暂时停顿下来。2005年7月份,QFII额度新增了60亿美元,总额增加至100亿美元。截止到上周,QFII的规模已增加至40家,其中36家获得投资额度,QFII获批的投资总额度也达到63.2亿美元,按当前的汇率计算,约合506亿元人民币。
根据证监会和央行联合颁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QFII的资金额度最低为5000万美元,最高为8亿美元。目前获批额度最高的为瑞银,达到了8亿美元的上限。虽然多数QFII都在排队申请投资额度,但也有QFII曾被削减过投资额度。2004年2月,由于未能在额度获批后三个月内足额汇入本金,荷兰银行的投资额度被从1亿美元削减至5000万美元。但其后该机构又两次申请增加投资额度,目前总的投资额度为1.75亿美元。
由于QFII无须披露投资组合的详细情况,这500多亿资金究竟有多少进入股市不得而知,但根据上市公司已经披露的2005年年报和今年的一季报来看,随着A股市场的逐步走好,QFII入市的资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获批进程各不相同
由于QFII资格由证监会审批,而投资额度和QFII人民币特殊账户的开立由外管局审批,从获得QFII资格到真正入市往往有一个过程,从过去的情况来看,不同的QFII完成这一过程所需时间各不相同。
多数QFII从资格获批到获得投资额度大约需要1到2个月的时间,如首批获得QFII资格的瑞银和野村证券在获得QFII资格1个月内就拿到了投资额度并开立A股投资账户,并在获得QFII资格后2个月内就进入A股市场操作。但也有部分QFII从获得资格到真正入市操作要经历较长时间。如高盛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2005年5月9日就获得QFII资格,但直到当年11月份其投资额度才获得批准,而其QFII人民币特殊账户直到今年的4月11日才获准开立。从获得QFII资格到真正能入市操作差不多需要一年时间。而邓普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004年9月就获得了QFII资格,但直到目前都未获得投资额度。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有关解释,在批准QFII投资额度时,对以下机构予以优先考虑:一是养老基金、保险资金和共同基金等中长期投资者;二是主要以自有资金和发起基金募集资金进行投资的;三是对我国股票市场及相关产品的投资比重较大的;四是投资活跃、表现良好的。
分析人士指出,不同QFII获批进程的不同,一是取决于QFII申请额度和入市的积极性,另外也取决于外管局对于相关QFII进入国内目的的审查。
QFII积极效应渐得肯定
随着QFII进入A股市场,相关争议也随之而起。但随着去年A股市场股权分置启动以及近来市场的好转,市场对于QFII作用的认识也逐渐倾向积极。
围绕QFII的争议主要有两点:一是其进来的目的,二是A股市场是否被QFII抄了底。与QFII进入国内进程相伴随的是人民币汇率问题升温的过程,由此就产生了QFII进入国内是真正为了投资A股市场还是瞄准了人民币升值的争议。而这一争议又因为前期部分QFII进入国内后银行存款比例过高而达到了白热化。另外一种担心是QFII在A股市场最低迷时进来是否抄了A股的大底。
前者由于人民币升值议题至今高烧不退依然纠缠不清,但随着QFII入市积极性的增加逐渐得到缓解。而对于后者,QFII抄了A股大底却被认为已成事实,但部分基金经理却认为讨论这一话题毫无意义。在部分基金经理看来,虽然QFII抄了A股的底,但抄底的却并非只有QFII,部分去年以来就看好A股而重仓操作的基金和其他国内投资者也抄了A股的底,因此并不能因QFII在A股最低迷时进入就大加鞭挞,而更应该佩服其独到的投资眼光。
无论围绕QFII的争议还会持续多久,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QFII给A股市场带来的积极效应已得到了普遍认同。其国际化的投资视野、紧盯基本面的长期投资策略在深化了价值投资理念的同时,也让经历了长期熊市的国内投资者重新认识到了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起码从管理层对QFII审批的进度来看,其已被视为稳定A股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