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格林斯潘:退休之后“日进斗金”
[打印本页]
作者:
senlinlang
时间:
2011-5-30 15:18
标题:
格林斯潘:退休之后“日进斗金”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去年卸任,在他长达19年的任职期内,美国经济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增长期,但这位“一打喷嚏全世界都下雨”的财神爷,年薪只有18万美元。但在他卸任后仅1年的时间里,仅靠演讲和出书就赚到了超过1000万美元的巨额财富,真可谓“日进斗金”。
写书演讲双管齐下
2006年1月底退休后,格林斯潘结束了“为美国民众谋福利”的使命,开始为自己挣钱,首先他的自传挣了850万美元的预付版权费,仅次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回忆录的1000万美元。去年满80岁的格老表示,将专注于写书,把他19年来担任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决策者及50多年来研究美国经济的经验传诸后世。
其次是演讲,这也是格老最主要的挣钱手段。去年格老退休时,华盛顿名人演讲协会为格林斯潘开出了每场15万美元的演讲价,他成为继克林顿、通用电气前CEO韦尔奇之后,全球最受欢迎的演讲者。格老现在开一次金口,价格基本上是10万美元,而且演讲的反馈很积极。格林斯潘签约的演讲经纪公司透露,格老差不多每个星期都要开一次金口,粗粗一算,这一年他靠演讲就能挣400万美元。
虽然目前格老的许多演讲都是非公开的,但仍对金融界影响巨大。今年2月底,他说“美国经济仍然有落入衰退的风险”,第二天美国股市就很给面子的大幅下跌。这也是很多人对其演讲趋之若鹜的原因之一。
现在格林斯潘的谈话风格和当官以前的口气也大不一样了,以前他总是故弄玄虚,最经典的一句话莫过于“如果你们认为确切地理解了我讲话的含义,那么你们肯定是对我的讲话产生了误解。”现在则多了很多幽默的成分,比如“用玉米生产能源的需求一旦增加,将会导致全国的猪陷入饥荒”。
谨慎投资
格林斯潘1926年出生于纽约,父亲是一位整天与数字打交道的股票经纪人,母亲则是一位在零售店工作、能歌善舞的音乐爱好者。格林斯潘从父亲那儿继承的数字天赋优势开始显现。
1954年,格林斯潘中断了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的博士课程,随后与人合伙创办了一家名为图森—格林斯潘的咨询公司。在随后5年的时间,格林斯潘为自己赢得了华尔街“最精明的证券商”的美名。不过,就在格林斯潘踌躇满志梦想着大把大把赚进钞票的时候,1966年受朋友介绍,他开始进入政界。
格林斯潘在投资和家庭开支方面一向比较谨慎,1974年担任白宫首席经济学家后,才因收入提高而开始增加投资,不过格老的投资风格还是相对谨慎的。
格林斯潘有一套独特的家庭理财观:假如在未来三年内要使用这笔钱,就不要把它投向证券市场。每月用来支付分期付款购物的钱不能超过收入的50%。选择合适的伴侣支持自己的理财计划,家里发生理财方面的事情,格林斯潘都是和妻子协商决定的。
美联储此前公布的一份财表显示,格林斯潘2003年持有的投资资产价值总计640万美元。格林斯潘更多选择了银行存款和投资短期国债的投资方式,因为这样不仅安全,也避免了持有企业股票可能带来的麻烦。而格林斯潘的妻子、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安德莉.米切尔拥有的资产,价值在130万到300万美元,她个人持有“金佰利”、“亨氏”等5家知名企业的股票。
“物有所值”的格老
格林斯潘退休后,许多世界500强企业为延揽他担任顾问或董事而争得头破血流。所有人都相信,他“物有所值”。因为危难时刻方显示英雄本色,这句话用在格林斯潘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任职期间的两次震惊全球的危机,让每一个人见识了格林斯潘的威力。
1987年8月,格林斯潘接替功成身退的保罗.沃克尔掌管美联储,不想格林斯潘的屁股还没坐热,股市就给这位新人来了一个“下马威”——遭遇著名的“黑色星期一”:1987年10月19日,道琼斯指数开盘3个小时内暴跌22.6%,成为美国股市历史上最大的单日跌幅,5000多亿美元市值瞬间蒸发。
格林斯潘挺身而出,星期二开市铃声响前不到一个小时,格林斯潘发表了声明:“联邦储备委员会,根据其国家中央银行的责任,今天重申它时刻准备着发挥其清偿来源的作用,支撑经济和金融系统。”也就是说,美联储将倾其所能向银行系统“紧急输血”,以确保银行信誉,防止金融崩溃。这是格林斯潘最辉煌的一刻, 短短几个月内,人们挽回了黑色星期一中所遭受的全部损失。当时的总统里根对格林斯潘大加赞赏。
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全球股市骤跌1万亿美元市值,民航飞机停飞损失超过1800亿美元,保险业面临400亿美元的索赔。在股市即将崩盘的危难时刻,格林斯潘果断出击,“9.11”当天宣布向金融市场注入380亿美元资金,三天后两次注入700亿美元资金,并促使欧洲央行向金融市场注入1300亿欧元,以保证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美国股市复市前两个小时,突然宣布降息0.5%,此后又连续三次降息,使联邦基金利率降到近40年来的最低水平,通过金融市场的杠杆效应提升投资者信心。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