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各方“跑马圈地”产业基金草案会签胶着 [打印本页]

作者: zjml    时间: 2011-5-30 16:15     标题: 各方“跑马圈地”产业基金草案会签胶着

负责《办法》制订的发改委某人士证实,“各部委对草案意见都很大,一段时间内恐难见结果。”
近期业界盛传的“《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即将公布的消息”终成泡影。
负责《办法》制订工作的某负责人透露,从年初已经修改完成,并进入各部委会签的《办法》终陷胶着状态。
与此同时,各利益团体争抢产业投资基金先机的动作并未停止。
会签陷入胶着
随着今年3月,首只内资产业基金———滨海产业投资基金传来获批消息,产业投资基金热潮再起。
据悉,《办法》把产业投资基金定义为一种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产业投资基金可以公司形式设立,募集资金可用于创业投资、企业重组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等。
“它跟创投很像,但是又比创投投资领域宽泛,例如:房地产、路桥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及企业并购等。此外,按《产业投资基金管理草案》规定,产业投资基金的规模一般在20亿—200亿元,资金规模巨大,加之还有政府批准成立的性质,因此,不难想象,谁获得产业投资基金资格,谁就可能在未来的行业发展中获得垄断性优势。”该人士无限憧憬地向记者表示。
然而,负责《办法》制订的发改委某人士证实,“各部委对草案意见都很大,一段时间内恐难见结果。”
发改委该负责人的表态随后也被多方人士证实。
曾参与草案征求意见的深圳创投同业工会秘书长王守仁就一针见血指出,产业投资基金这个概念首先就无法立足,从根本上说,这是某些部门借“产业基金”概念,混淆了证券基金和创投行业两者的概念,将其审批权扩张到不适合创业投资的领域,“跑马圈地”设置行政审批权。
在这种背景下,有关金融、证券等监管部门无法对产业基金草案予以认同也在情理之中。
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松奇也对上述观点表示认同,并进一步对产业投资的领域进行了驳斥。
他表示,根据目前制定的《办法》的界定,它应该是投资于非公开流通的未上市企业股权,这在美国市场上统称为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实质上就是创投基金。然而,目前制订中的《办法》则非要加上“基金”之名,成立基金公司向投资者发行基金券(受益凭证)募集资金,再交给投资基金进行投资,获得的收益由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
对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领域,王松奇也予以批驳。
他说,尽管现代创业投资已从狭义的投资于新兴创业类企业,发展到广义的包括投资于再创业的企业,但也只有当企业通过再创业获得高资本增值时,才对其投资。
至于不具有高增长潜力的基础设施领域,则只适合于通过路桥公司等直接经营基础设施的企业或者投资控股公司运作。
从已有经验看,由于基础设施企业增长性有限,这类创投企业大多亏损。有创投之实的产业基金投资于基础建设领域显然不甚合理。
而对于产业基金投资中囊括的房地产领域,王松奇认为,国际上通行的房地产投资基金是在房地产二级市场发达后,投资于公开流通的房地产收益凭证,其实质是证券基金,而现在发改委则在房地产二级市场未形成的情况下,将“房地产基金”模糊为产业基金,这对金融监管显然已形成阻碍,将提高金融风险。
产业基金热潮不减
尽管产业投资基金草案难产,但各方申请产业基金的热潮却没有丝毫衰退。
据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年初透露,在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制订同时,有9只产业投资基金在酝酿成立。
正在申请产业基金的某人士向记者表示,“这9只产业基金来头都不小。除了首家拿到试点牌照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由国务院直接批准外,目前呼声最高的是西部开发基金。”
西部开发基金是在“十一五”期间振兴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振兴和产业重组前提下酝酿成立的,尽管还未见批文,但是,西部开发办、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纷纷表示要加入其首期发起人。
国资委主导的国资改制重组基金也来势汹汹。
2004年底,国资委研究中心就开始与中科招商研究“企业改制重组与产业基金”的可行性。最终,国资委决定初步由中科招商作为基金的协调发起人,面向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定向募集,主要投资于中央企业(主要是二级企业的改制重组)、地方大型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以及国有企业主辅分离中的辅助企业的改制重组。
其基金规模设定为100亿元,存续期15年。其中,中央企业40%,地方国企20%,境外资本和民营资本分别占30%和10%。
“尽管低于5亿元以下的资金不进入的投资人门槛很高,但仍然吸引了包括淡马锡等在内的境外投资者的青睐。”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保民透露。
此外,信息产业部牵头的3G产业投资基金也已进入实质运作阶段。
而各方关注的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等,则也在各主管部委的牵头下,有所行动。
特别是涉及利益广泛的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能源基金等更是形成了多个投资公司在同一个部委的不同部门支持下争抢同一个产业基金名头的“热闹局面”。
“都以为自己和某某关系好,公关拿到产业基金牌照没问题,所以现在都对外宣称自己将拿到产业基金牌照,纷纷打着产业基金的旗号趁机集资。但实际上,产业基金究竟最终如何规范,现在仍然难以预见。”发改委某人士一言以蔽之。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