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基金兴业持有人失意封转开
[打印本页]
作者:
vagabond
时间:
2011-5-30 20:45
标题:
基金兴业持有人失意封转开
8月9日,第一例“封转开”基金兴业终止上市,并正式转型为开放式基金“华夏平稳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下称“华夏平稳”),基金兴业的转型标志着“封转开”大幕的正式开启。
这只国内首只到期的封闭式基金,为其余的53只基金“封转开”创立范本。但是,由于它“第一个吃螃蟹”,所以转型方案颇有不完备之处,值得进行深入分析。这对随后将要转型的封闭式基金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提前“转开”,还是到期“转开”
由于担心“封转开”会引发大额赎回,从而冲击股票市场,所以有关部门的指导意见是“自然到期,平稳转型”,即不得提前“转开”。
而基金兴业公告说,整个“封转开”流程将ac在10月底前完成,即新成立的“华夏平稳”将于基金兴业的到期日——2006年11月14日前达到正常申购赎回状态。也就是说,基金兴业提前约3个半月实现了“封转开”。
市场之所以有很高的“封转开”热情,是由于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基金市值较净值之折让)已经超越可以理解的水平,即使在市场高涨的2006年6月,其平均折价率也在40%左右,如此高的折价率导致尽管基金净值在上涨,但是二级市场的价格却没有同步跟进,投资者无法享受到净值上涨带来的投资回报。
投资者(特别是长期投资的机构投资者)追求“封转开”,在于追求“公平待遇”,而“自然到期”的“封转开”则更像是为封闭式基金“安排后事”,而非维护投资者的权益。所以说提前“转开”是投资者所真正所盼。
对于“封转开”是否会引发大额赎回,赎回是否会冲击股市,目前来看还是一个悬疑。封闭式基金的主要投资者之一——保险公司的投资目的是将收益资产与负债相匹配,而不是追求短期套利,其要求进行“封转开”的目的是降低折价率扭转账面盈亏,即便“封转开”也会持有优秀的基金品种。
另外,中国股市机构投资者的比例还不高,即使封闭式基金“转开”后发生一定规模的大额赎回,其对股票市场的冲击也不会很大。比如,今年一季度开放式基金被净赎回500亿元,但股指却一直走高。而三季度以来尽管基金发行额均很大,但股指一直徘徊不前。
所以,一些业绩优秀的封闭式基金提前“封转开”,与“冲击股市”不相关。
转换成本巨大
为防止清盘或“封转开”带来的冲击,从2006年一季度以来,基金兴业就将仓位降低到35%左右的水平,导致今年上半年其净值增长率远远低于同类基金平均水平,即使算上其10%左右的所谓折价率因素,基金兴业在今年的收益水平也是较低的。
而且,为了防止持有人在基金开放后大规模赎回的影响,基金兴业还对原持有人在短期内赎回收取较高的赎回费,使其成为开放式基金后的“二等公民”。例如:在2006年11月14日之前赎回的,赎回费按3%收取,在开放申购、赎回后3个月内赎回的,按1.5%收取(通常此时间阶段开放式基金赎回费不超过0.5%);3-12个月内赎回费还恢复到正常的0.5%水平(见表)。
相对于其他基金的投资者半年获得40%左右的收益而言,基金兴业的投资者实际并没有得到什么实惠,而“封转开”的巨大转换成本(含投资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还要全部落在投资者的头上。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并没有政策规定要求其他53只封闭式基金必须通过“封转开”形式告别舞台。也就是说,它们在理论上可能采取清盘方式,或者“封转开”之后会因业绩较差而赎回过多被迫清盘。
那么,封闭式基金转开之前还都有必要进行提前减仓,但这样有可能会使投资者错过较好的投资机会。借鉴生命周期基金在临近到期日时将资产配置成为货币市场基金式或债券基金式的经验来看,封闭基金也可以到期后自动转为货币市场基金,而未必一定保持以前的股票基金或配置基金身份,同时在过渡期间降低管理费用。这样也不必让投资者对一只债券配置的基金支付股票基金的管理费用。
用业绩抑制高折价率
折价率过高是推进“封转开”的主要原因,但折价率过高的基金“转开”难度更大。所以,降低折价率也是促进封基改制的措施。
高折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封闭式基金的业绩远不及开放式基金。后者出现仅5年,就已经有嘉实增长、富国天益、易方达策略等多只基金累计净值都达到过2元,而在封闭式基金有8年历史中,只有2008年底到期的科翔等少数基金累计净值达到过2元。基金科翔由于业绩较好,所以其折价率目前在15%左右,而与之同时到期的封闭基金折价率均在20%以上。如果设法提高封闭式基金的业绩,则会提高投资者的参与热情,进而降低折价率,这是一个有效手段。
从长期看,业绩不佳主要原因是封闭式基金的投资策略失败(剔除所谓利益输送因素),而不是发行时期股指的高低。因此,提高业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变投资策略。比如,复制基金就是使用已经被市场检验过的成功投资策略新建一只基金。那么,封闭式基金为什么不借助已获成功的策略呢?
这主要是因为旧的封闭式基金即使改换投资策略也不会为公司增加收入,所以封闭式基金的投资就被边缘化,业绩相对也就较差。
能否转化为ETFs或LOFs?
高折价交易的现状,使基金一旦实施转为柜台交易的“封转开”,必然驱使封闭式基金持有人向基金管理公司赎回基金份额,折价率越高的基金,赎回力度必然越大。基金管理公司为了应付大额赎回,必然要将基金持有的股票买出套现,届时基金所持股票很可能因为基金的大幅抛售而价格迅速下挫,而折价率越高的封闭式基金的赎回压力也将越大。
所以,尽管有关机构的主观意愿是希望高折价的基金可以尽快实施“封转开”,保护投资者利益,但实际操作上,还是会优先让折价率较小的封闭式基金实施。
但,“封转开”也并非只有转为柜台交易一条路可走,自由申购赎回与可交易性的结合才是市场真正欢迎的交易方式。特别是封闭式基金持有人已经习惯了交易所交易,而如果将封闭式基金转化为ETFs或LOFs,投资者就可以按照习惯的方式进行基金交易而不是进行场外赎回,从而避免大规模赎回现象的出现。
虽然目前上证基金通不具备撮合成交功能,只能让基金兴业摘牌退市,但这不意味未来的封闭式基金不可以转为ETFs、LOFs或干脆与风格类似的开放式基金合并,以实现平稳过渡。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