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专家认为新的金融脆弱性正在出现
[打印本页]
作者:
benbenxiong
时间:
2011-5-30 21:08
标题:
专家认为新的金融脆弱性正在出现
回首风雨十年路。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不仅是经济长期低迷、国民财富大幅缩水、很多人跳楼自杀,更留下了深深的心理创伤。虽然已经过去十年,但危机有没有可能在中国重现,出路又在何处?
对于这些问题,来自中、日、韩、泰国、印尼等亚洲国家的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昨日齐聚一堂。他们认为,危机不会重演,但中国经济体系目前还存在一些脆弱性,这就需要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谨慎开放资本账户。
危机不会重复
当回顾十年前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时,专家异口同声地说,今天的亚洲不会再重复当时的危机。
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Nouriel Roubini认为,跟1997年可能不同的是,亚洲地区国际收支状况已经发生很大改变,外汇储备位居全球前列;亚洲地区的公司治理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金融体系增强了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经济体系的抵抗力也加大了;此外,各国也控制了短期外债数量以及资本流入数量,改变了1997年之前那种近乎放任不管的状况。
新的金融脆弱性正在出现
对中国来说,虽然在那次金融危机中成功抵挡住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制止危机蔓延。但专家们认为,目前新的金融脆弱性正在出现。这集中体现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上以及货币政策操作空间狭窄。
有国外专家认为,中国在宏观经济增长方面有一些不平衡,太过依赖于出口,投资也增加很快,因此导致了相当多风险。大量的贸易顺差不仅会导致欧美等国家的贸易制裁,而且也带来国内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泡沫以及通货膨胀。
曾任索罗斯集团分析师的Rodney Jones说,当前面临两大主要风险:一是通货膨胀,另一是资产泡沫。他建议,要研究借鉴上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日本当时的情况。那时的中国台湾经济比日本更极端,台湾当局购买了大量外汇,到1988年,45%的银行储备都由中央银行来控制。然后出现了资本市场的泡沫。台湾股市从1985年的700点涨到了1990年的1万2千点。
避免危机出路在何方
如何避免重走日本、中国台湾当年的老路?专家们给出的建议是,进一步加大人民币汇率弹性,谨慎开放资本账户。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在资本开放的情况下,汇率缺乏弹性容易使得本国陷入被动地位,失去独立的货币政策。弹性汇率制度可以培养本国金融和企业的汇率风险意识,降低国际借贷风险。
他还认为,未来在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以及资本流动方面可能会存在一些风险。因此,在资本流动方面应该坚持“先长期、后短期”的原则。对短期资本流动,要审慎地加以管理。另外,还要加强经常项目交易的管理,限制国际游资的流入,同时还要注意未来流出的渠道。他建议,要完善资本市场,健全银行治理结构,增强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表示,应该以稳健和有序的方式实施资本管制的自由化。中国不应该轻易放松对资本流出的控制,金融开放和资本项目自由化的步伐不能太快。
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学到了什么
马国南:
金融市场效率提高 能否保障安全
国际清算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马国南认为,伴随着金融全球一体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在资本项目上逐步开放,金融市场的竞争性在不断提高。而这种效率的提高是否会导致金融市场更大的不稳定性,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效率的提高是不是以市场体系的安全性为代价,两者是互补的还是替代的等,认识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体系和经济货币政策都有重要意义。
Hajime Shinahara:
新一揽子货币体系 需确立中心价格
日本国际通货研究所所长Hajime Shinahara认为,盯住的汇率机制是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为此,打破原来的机制,形成一揽子货币体系对亚洲各国金融安全发展非常重要。
他认为,在新的一揽子体系中,价格形成机制、不同货币权重、汇率浮动范围等是核心问题。
他建议,新的货币体系应形成欧元、美元、日元三足鼎立的结构,这样可以独立于其他主要货币的波动。用这种一揽子货币作为本地区将来货币交易的一个单位,不仅可以从紧盯美元的做法中解脱出来,而且可以更好地应对全球收支不平衡。
Sjamsul Arifin:
金融一体化 有望2015年确立
印尼银行国际司司长Sjamsul Arifin认为,随着货物、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亚洲各国金融的联系日趋紧密。到2015年,“10 3”经济体一体化的成效将更为明显。但目前“东盟+3”的合作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连平:
未来两三年危机 不可能在中国重演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考虑到未来货币政策的稳健、趋紧,再加之有效的外汇管理,未来两三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不可能在中国重演。
他提出,在完善金融市场建设方面,不能满足目前汇率的波动幅度,要进一步加大弹性空间。这样可以让市场在某个时间段产生相关预期,起到一定缓冲。(张泰欣 郭凤琳整理)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