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格林柯尔周年祭:顾雏军30年归0
[打印本页]
作者:
think
时间:
2011-5-31 00:36
标题:
格林柯尔周年祭:顾雏军30年归0
格林柯尔系的资产处置进入收官阶段。2006年7月12日,扬州格林柯尔与亚星集团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60.67%ST亚星(SH 600213)股份,以1.6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后者。4天后,来自格林柯尔的谭荣伟辞去总经理一职。至此格林柯尔系曾经在内地控制的4家上市公司已全部易手,顾雏军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搭建的资本及产业架构以更快的速度分崩离析。
之前的7月4日,已经转让给海信集团的科龙电器(SZ 000921)公告称,收到了《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罚字[2006]16号)。证监会对一年前的大规模调查作出了结论:认定科龙电器存在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事实,决定对科龙电器处以60万元罚款,对科龙电器前任董事长、格林柯尔系的核心人物顾雏军给予警告、处以30万元罚款,并实施永久性市场禁入。
随后在7月16日,新华社对这一过去12天之久的“新闻”进行了报道,认为顾雏军的“秘密”就是把科龙电器当做“提款机”,并通过假账来维持科龙电器的利润增长,证监会对其实施市场禁入则是驱除“害群之马”。
而据一位格林柯尔高管透露,有关方面的补充侦查材料已于6月末第三次送交检察院,对顾雏军的司法审判为时不远。在此微妙时刻的信息传播耐人寻味——刑事审判之前,相关的行政处罚已初步定下了基调。
业内人士开始估测对顾雏军的量刑。据称,检方将以挪用上市公司资金、职务侵占等四项罪名起诉顾雏军,如果“挪用罪”一旦确认将是“重罪”,顾有可能将面临10年以上的刑期。此前,德隆系首脑唐万新z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而创维数码前任董事局主席黄宏生则因串谋盗窃、串谋诈骗公司资金等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自1977年考入大学之后,顾雏军便将自己置身于不断的争议之中,至今已近30年。而正是这位先后被戴上“技术骗子”、“资本玩家”、“国退民进的狂欢者”、“瓜分派的典型代表”、“害群之马”等帽子的人,却不断在大规模的质疑中突围而出,打造出格林柯尔神话,直至一年前的致命调查。
顾雏军也许怎么也没想到,在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现象普遍存在,甚至证监会为此开展专项治理之际,自己却因类似行为遭遇史无前例的调查。在调查初期,他还幻想着将资金漏洞填补上便会没事,甚至自称“我比唐万新好一点。我没有欠那么多钱。我把科龙卖了能把欠债还上。我可能会只身一人离开中国,我不会欠国家一分钱。”但就在他奔走各方,并准备出售科龙电器股权时,他突然失去了一切回天之力,就连斡旋空间也变成牢狱斗室大小。
在众多媒体对顾雏军的报道和分析中,其如何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巧取豪夺”过程,让人有千文一面之感。果真如此,顾雏军为何能够一次次顶住质疑,又一次次收购得手,难道他的骗术“高明”到任何一家媒体都能看清、监管机构却不明所以的地步?
即便在影响更大的德隆危机中,唐氏兄弟也未受到如此一致的“口诛笔伐”。深知顾雏军做事为人之人对此发出了几乎一模一样的感叹:赢在聪明,输在性格。
寡助者顾雏军,终于走到这条注定的不归路的尽头。
30年奇迹终结
2005年7月29日晚,顾雏军从上海飞往北京,旋即在首都机场被警方控制。据一位当时送机的格林柯尔高管回忆,顾雏军在当天有三大反常:其一,当时到处奔波、疲惫不堪的他有解脱之感;其二,患有严重糖尿病、从不饮酒的他吃饭时特意要了一瓶啤酒;其三,本来要与属下同时飞往北京的他,临时决定提前了一个小时自己先走,并亲自打电话给北京公司方面要其接机。
而在顾雏军预定到达北京之后,上海方面送机者却无论如何也联系不到他了,在查询、确认了顾确实登机之后,他们隐约感到:出事了!这位高管至今相信:这就是天意。事实上在那段时间,顾雏军的一举一动早在有关部门的监控之下,风暴随时都会降临。
8月2日,新华社发布了顾雏军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消息。次日(8月3日),证监会公布了对科龙电器长达4个多月的调查结果,对顾雏军及旗下格林柯尔系有关涉嫌违法犯罪的事实做了详尽的记录,被外界总结为“八宗罪”。
此前顾雏军一直未聘请代理律师,在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前一周里,他对事态的判断开始转向乐观。据说,当时证监会查出格林柯尔几年来累计挪用科龙20多亿元资金,但大多数已经还上,余额约3亿元左右。顾雏军认为卖掉科龙电器后,完全可以将漏洞补上,并积极寻找买家,他甚至私下说:“欠科龙的钱有希望很快还上了,有关部门可能不会抓我了。”
从4月初进入科龙电器的证监会调查小组,已在7月20日撤出,这无疑也让顾雏军产生了错觉,他以为这是危机的结束,其实只是风暴的开始。事实上,在证监会调查组进驻之初,顾雏军并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以为这是一次普通的巡检。
即便在5月初科龙电器公司被正式立案调查之后,在5月12日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顾雏军并没有现身,而会议也避而不谈危机本身,却探讨什么“打造核心竞争力,加速推进国际化”的主体。随后在顾雏军已被有关部门扣查的传言中,他于5月14日出席了一次论坛,并对外界的疑问做出回应:“法律范围内的事情我不好评价,如果一定要说感受的话,那就是四个字:人言可畏。”
毕竟在3年多前收购科龙前后,面临那么大舆论重压,他都最终挺了过来。甚至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直到收购美菱电器前后),除了质疑相伴随外,还有关于科龙改制及冰箱业大整合的正面评价。顾雏军以为凡事都能逢凶化吉。
但一次次在质疑中脱身的顾雏军,没能再次上演他近30年历程中的奇迹。
人际糟糕的聪明人
顾雏军属于绝顶聪明之人。曾长期担任德隆咨询顾问的和君创业总裁李肃如此评价顾雏军,“那人的思维水平,是我见到的老板中少有的高智商。真绝。”李肃一直认为顾雏军是金融大家与产业大家的结合,认为2001年顾雏军入主科龙是中国家电产业整合的一个示范,他本想等到这个示范结果,但没想到会是如今这般结局。
顾雏军的聪明早在读书时便显露无疑。1959年生于江苏泰县(曾属扬州,现归泰州市管辖)的顾雏军在文革后恢复的高考中,据称只用了2周时间复习,便于1977年以305分的成绩考入了江苏工学院(今江苏大学的前身)。而据说当年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为267分。
据顾雏军大学时的同学介绍,由于成绩好,他看周围许多同学皆不入眼,常常流露出“吾非凡人”的意识。由于顾雏军学习成绩好,而且有新想法,善于思考,学校在毕业时打算让其作为学术苗子留校。但毕业前夕顾雏军的表现让留校成为泡影:据称当时因一件小事,顾雏军和班长发生争吵,当着众人的面,他抽了班长两个耳光。
未能留校的顾雏军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顺利考取天津大学的研究生,成为其本科同学中惟一应届考入外校者。而在天津大学期间,顾雏军仍然有些“目中无人”,在一次和师弟的闲聊中,他甚至说:我搞的东西,老吕能懂一半也就不错了!老吕正是其导师吕灿仁教授。吕灿仁后来表示,顾在校期间常到他家来请教问题,不过师徒俩常争论得面红耳赤。
因为天津大学师资缺乏,1985年硕士毕业的顾雏军留校任教。在此期间,他写出有关后来被称之为“顾氏循环”的论文,吕灿仁看过后觉得价值不大,就未建议顾雏军拿出去发表。顾雏军并没有听从导师的劝告,和另一位合作者一起将名为《一个新型热力圈的研究》的论文发表在一家英美出版的专业杂志《能源》上(据称该杂志学术地位并不高)。
而在几年后(1989年)围绕“顾氏循环”的广泛争论中,吕灿仁及几位老师商量后,立即小范围地召开了一次讨论会做出反应:顾氏循环不成立,顾雏军“哗众取宠、糊弄外行”。此后在1989年第3期的《制冷学报》上,吕灿仁和另外两人联合发表了文章《劳伦兹循环与“顾氏循环”》,认为“顾氏循环”在理论上不能成立,在技术上无独到之处,实验印证也不符合对比实验要求。后来吕灿仁在接受采访时更直言,“我的看法它是骗人的。”
事实上,与自己导师的关系不融洽只是顾雏军为人处事的一个早期缩影。1987年中,顾雏军回到了本科时就读的江苏工学院,其很多同事认为,聪明而自负的顾雏军在天津大学期间比较失意,人际关系紧张,这是其离开的主要因素。
人际关系紧张,在中国对人的道德评判中是一个充满贬义又相当含混的概念。而顾雏军的早年朋友对其早期行为特征如此描绘:恃才傲物,自负自恋,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受。
书生逻辑的政府公关
顾雏军并未在江苏工学院待上很久,同样是由于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他最终于1988年在全国一片下海声中北上京城创业,在中关村创立了华 集团,企图以自己的制冷技术闯出一片天地。
华 最初挂靠于中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据称该公司时任总经理邵大孙上午与顾雏军谈完,下午就答应投入50万元,占20%股份。但后来该公司换了总经理之后,新任者认为制冷剂与主营业务不相吻合,决定退出,顾又找到其他3家公司筹集了200万元,偿还了软件公司的50万元。而在设立华 的过程中,顾雏军认识了在其事业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时任北京海淀区的领导,后任北京控股要员。
此后顾雏军的制冷剂业务开展并不顺利,据称他于1991年前后出国创业,先后在英国和加拿大设立了公司。直到1995年顾雏军回国,并在天津成立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即后来广为人知的天津格林柯尔),建立无氟制冷剂国内生产基地,总投资5000万美元,顾旗下的GCT投入4250万美元,占84%的股份,但经营并不顺利。
1998年2月,GCT又与北京控股共同投资1209万美元,成立北京格林柯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其中格林柯尔投资906万美元,占75%股份。《光明日报》在1998年7月曾对北京格林柯尔进行过报道,称其在北京进行CFC(氟利昂)替代工程改造。据知情人士称,有了北京控股的背景,格林柯尔的业务开展好了许多,这一项目直接挽救了顾雏军。
据格林柯尔一位高管称,长期的学校生活及学者出身让顾雏军书生气十足,不喜结交权贵,而一旦顾雏军看得上眼的官员则交往特别深入,那位北京控股的要员即与顾私交甚好。在2000年格林柯尔(HK 8056)上市前夕进行了重组,北京控股转让了在北京格林柯尔的权益,但仍通过全资附属公司Lodestar Power Limited持有格林柯尔约5.4%股权。
从1998年开始,顾雏军开始大力进行政府公关,国家环保总局推荐格林柯尔制冷剂为A类环保产品。1999年,海南省和湖北省皆先后出台文件欲全面禁止CFC使用,并推荐格林柯尔制冷剂为替代品。与此同时,一批有从政背景的人士被陆续招募进来:曾任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司长的刘从梦,曾任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司司长的苏学智皆在1998年加入,曾任环保总局局长的王某则在2000年初加入。这三位皆出任了格林柯尔的董事职务,刘从梦更是在后来收购科龙电器一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这一切并没能改变顾雏军的书生气。在后来不断收购上市公司的过程中,顾雏军本人很少迈过证监会的大门,他表示,“我不是政治家,我只会做企业。家电是利润微薄的产业,需要我用100%的努力去做它才能做好,如果我再花50%的精力去干别的事,去防范本来不应该由我来防范的风险,那我就干不好这个企业。”
他认为,“做企业是我最大的长项,让我拍马屁,我干不了。我并不需要向这个社会奉承什么,因为我是为这个社会创造财富的。在当地政府,我从来不请他们吃饭,我觉得我做好科龙,应该你来请我吃饭才对啊。”
曾以名不见经传的角色在争购科龙电器中最终胜出,顾雏军被外界认为其对复杂国情和人情世故有着深刻理解。而国研中心企业研究所张文魁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认为,顾雏军最终获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入后毫无顾忌地打破了顺德围绕着科龙电器形成的政商生态链,触犯了当地“有关方面的利益”。
恶劣的媒体关系
顾雏军在下海之初从默默无闻到以“制冷专家”闻名,媒体成为重要的催化剂。1989年1月6日,《科技日报》和《光明日报》同时分别刊发文章:《顾雏军发明“顾氏热力循环系统”》和《顾雏军推出热力循环节能技术》。文中描述说:“我国中软能源工程公司30岁的高级工程师顾雏军经过3年努力,最先向冰箱、空调工业推出了能理想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技术——顾氏热力循环系统。以中国科学家来命名热力循环,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理论上亦可证明‘顾氏循环’是现在所有制冷、空调、热泵及热流体循环中最佳的热力循环。”
从这两篇文章开始,有关顾雏军重大发明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香港《经济日报》等大媒体相继推出。业内人士称,如果“顾氏理论”能够成立,则意味着热力学理论将被改写,用中国制冷学会秘书长曹德胜的话说,“那是要得诺贝尔奖的”。
外界遂将目光聚焦于这位发明者出自的天津大学。但顾雏军的导师吕灿仁等天津学界人士很快做出反应,认定顾氏循环不成立。紧接着,上海、广东、北京等地制冷学界也都纷纷开会,一致认为,所谓的“顾氏循环”无创新之处。而相关报道依旧在各报刊出,持续到1990年8月;直到1991年,仍有多家报纸宣称,顾雏军在1989年推出的顾氏混和工质制冷剂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制冷剂”。据一位资深的科技新闻业者称,当时的这一轮报道缘于华 的挂靠单位——中国软件技术公司牵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
意味深长的是,这是顾雏军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被如此广泛的正面报道,此后的十余年间他都要在媒体的不断质疑中度过。戴上“制冷专家”帽子的顾雏军很快便在1989年推出了顾氏制冷剂,1990年又推出“新一代超低耗能的小康空调”,在广东惠州进行生产。
但经惠州市技术监督局多次对“小康”牌空调机抽验,均认定为不合格产品,并于1993年7月责令其立即停产,彻底改造。1994年8月13日,《上海科技报》刊发文章《一个“神话”的破灭——“顾氏循环”的前前后后》,揭批“顾氏循环”、“顾氏混和工质制冷剂”以及“小康”空调造假。之后该报又举行了“清除伪劣科技‘顾氏循环’座谈会”。1995年2月4日《科技日报》又发表了题为《法律不可渎》的报道,记录了小康空调调查始末。
此后几年内顾雏军并未受到更多关注,直到2001年其突然宣布收购科龙电器。这一年正值中国股市由牛转熊、国内经济类媒体大兴“揭黑幕”风潮之际,这个被怀疑为“空手道高手”的陌生商人的出现,立即成为媒体急于窥测的对象。
2001年12月5日,一篇《细探格林柯尔》的报道被广泛传播,指出2000年在港上市的格林柯尔的惊人业绩有多处重大疑点,当天格林柯尔股价暴跌。3日内,格林柯尔的市值蒸发逾10亿港元。
12月10日下午2时,自称“深感受伤”的顾雏军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他认为这几篇报道都是山东某竞争对手精心策划出来的,甚至在会上还点出其名,对该企业予以抨击;他还公开批评某媒体“非常烂”。
这次大规模的质疑直到2002年下半年才逐渐减弱,而顾雏军也终于如愿入主科龙电器,似乎并未受到质疑风潮的影响。直到2004年爆发了“郎顾之争”,有人曾推测这场争论导致顾雏军大祸临头,但据笔者深入调查,证监会的“调查”与这场争论并无必然联系。
看似不注意口碑的顾雏军其实很在意媒体评价。在2003“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仪式上,顾雏军获得如此评价:他将竞争对手变成了自己的合作伙伴,并购科龙、控股美菱、他用10亿元的资本杠杆撬动上百亿元的企业。他是制冷专家,更是投资“赢”家。在节目播出时,顾雏军召集了科龙总部所有中高层在他非常喜欢去的顺德鹿茵酒店举行庆功宴,上下一片欢腾。
在对待媒体的态度上,尤其是面对“你的钱究竟从哪里来”这一问题,顾雏军似乎尤为敏感。除了多次表明“我的钱有国际背景”、“收购都是用我个人的钱”之外,他并不想做出更多解释。一次面对类似的提问时,他竟拍着桌子咆哮:“你管它哪里来的!反正不是偷的,不是抢的,不是贩毒倒军火做非法生意来的!”而在另一次,他又如此表示,“我的钱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和你有关系吗?我要是偷的、抢的,自然有人会抓我。你们问多了就很麻烦,如果你家里起房子,老有人问你钱从哪里来的,你老婆不是很火?”他还曾如此反问记者:“政府都不问我的钱从什么地方来,你们问那么多干什么?”
德隆系和格林柯尔系都曾不断地遭受媒体质疑,但顾雏军并非败于一片质疑声中。但所不同的是,唐氏兄弟极为低调,极少接受媒体采访,更谈不上与媒体对立。而顾雏军却对媒体的质疑很不服气,试图以对抗挽回声誉或面子。但在“成王败寇”的文化影响下,中国的媒体和民众都很难宽容地去看待“失败者”,他们更愿意看清楚所谓“寇”的阴暗的一面,正因此“揭黑幕”的报道能常盛不衰。
如此情况下,加之顾雏军并不能将自己“交代清楚”,还试图以对抗的姿态来扭转舆论,其结果往往是招致越来越多的质疑。一位传播专家称,唐氏兄弟和顾雏军在传播上都很失败,但唐氏兄弟的“无所作为”与顾雏军的“肆无忌惮”,都导致走到今天的地步。
唐氏兄弟面对媒体选择的是“沉默”,希冀在“沉默中消亡”,结果却在“沉默中爆发”。顾雏军面对媒体质疑采取的是“针锋相对”,结果在以牙还牙中搞得自己遍体鳞伤
爱打官司的好斗者
据格林柯尔内部一位负责传播的高层透露,顾雏军常常告诫手下人“要少说话”,可见他并非不知“言多必失”。但他自己却往往控制不住挺身而出,只因他“非常情绪化”,“好辩论、好斗”,而且喜欢由自己制定规则。无论是在学校期间的人际关系紧张,还是与媒体之间的针锋相对,都是由其这一性格特点所决定。
在格林柯尔内部有一件事流传甚广:顾雏军惟一的爱好是打扑克,“拖拉机”为其最爱,但容不得别人赢他,因此跟他打牌很累。有一次在一家条件并不好的宾馆里,顾与手下开战,一位清华博士因抓了一手好牌“想不赢都没办法”,结果顾雏军让陪打的三人一夜不得安生。
顾雏军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而在面对外界环境无法由自己制定规则时,他并不放弃“斗”,甚至选择拿起“法律武器”,与不同的对手打官司。
在早期的小康空调事件中,由于产品被查封,愤怒中的顾雏军将惠州市技术监督局告上法庭,企图挽回损失,但在一审、二审中皆告败诉,并“不知所踪”。曾在1994年报道顾雏军“神话”破灭的《上海科技报》及记者朱克华,也在1995年先后两次面临顾提出了“侵害名誉权”指控。朱后来回忆到,“他撤诉了,然后就好像消失了一样,听说有关领导关注了此事,我们就没有再继续扩大事态。”
而在2001年末的质疑潮中,在相关媒体的报道之后,12月12日,瑞银华宝分析师张化桥在发给客户的电子邮件及研究报告中也对其产生了质疑。当日格林柯尔的股价下跌13%,之后随着质疑继续,格林柯尔的股价一度跌逾60%,市值损失超过20亿港元。
2002年1月30日,顾雏军正式向香港高院提交起诉状,把瑞银华宝列为第一被告,张化桥为第二被告,并列举了被告的12条罪状。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是故意的,要为自己说的话负责任。”最后该案以瑞银华宝和张化桥向顾雏军赔偿30万港元为代价庭外和解。
顾雏军由此感受到打官司的好处。在2004年“郎顾之争”爆发后,他很快就将郎咸平以诽谤罪名告上法庭,只是这一案子尚无什么结果,自己却已失去自由。与顾雏军相比,先后受到郎咸平质疑的TCL集团、海尔集团、长虹集团等企业及领导人,皆对此置止不理,只有顾雏军单枪匹马应战。
对一直饱受外界质疑的“顾氏循环”及格林柯尔制冷剂,顾雏军也始终针锋相对。他表示,“我的制冷剂是第一流的,还不仅仅只是用‘一流的’来评价。我在科研领域很自信。”他认为自己在热力工程界有三个成就:一个是“顾氏热力循环”;一个是温度、比容和压力新的状态方程;还有一个是结构热力学。
但好斗的顾雏军并不能将各方的质疑都一一化解,积极应战的结果是对手越来越多,也会将自己越来越多的暴露在外界的聚光灯之下。
把握大势的自大者
如果抛开对顾雏军是“骗子”的道德评判或者“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法律界定,纵观其近30年来的历程,不难发现的一点是,他对各个时期的机会点都有精准的把握。
他本人在文革后的第一届高考中便顺利突围,而后又直接考取了研究生,毕业之后便留校任教,并在自己的相关研究领域掀起了论争,这对当时任何一个年轻人来说都是极具诱惑性的。
之后,不管是由于巨大压力还是主动选择,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顾雏军也以一名科学家(至少是科技工作者)的身份投身到下海大潮中。当时的社会上正对“脑体倒挂”的状况进行反思,希望能得到根本改观,顾雏军这位“青年民办科技实业家”的出现,可谓恰逢其时。
而当时一个更大的背景是,全球舆论都对地球变暖一片惊恐,认为空调和冰箱使用的氟利昂乃元凶之一。1987年,众多国家签订了《蒙特利尔协定书》,目的便是控制CFC和其他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消费量。中国则在1991年加入这一协定,其中规定全国须于2010年前全面取缔CFC物质。
这期间顾雏军的每一步都与上述背景极为吻合。1988年,“一种能替代氟利昂的热力循环节能新技术”——顾氏热力循环系统就此登台;1989年,“环保的”顾氏制冷剂面世;1990年,“超低能耗”的小康空调推出。之后据称由于在中国推广困难,顾雏军遂远赴海外创业;几年之后再次于国内开展业务的顾利用各地方政府对环保的需要,大力推广其制冷剂产品,并最终将格林柯尔包装成为业绩飞升的高科技企业。
之后顾雏军再次看准了两个历史性机会:世界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和国有企业改制。顾雏军通过连续收购,拿下科龙电器和美菱电器(SZ 000521)等多家冰箱企业,迅速积累了超过千万台的产能,并以“外向代工”作为其战略起点。
即便是后来进入汽车领域,这被广泛认为是顾雏军的“败笔”之一,但其中仍可见其对产业大势的把握。顾没有选择竞争激烈的轿车,而是进入市场空间较大的客车及零配件领域,并在收购ST亚星和ST襄轴(SZ 000678)(后被中止)后,又到海外收购了法国汽车配件生产商Tomkins和英国汽车设计公司LPD,试图通过全球资源整合,走出一条不一样的汽车业发展之路。这都与当前被广泛讨论的“全球视野”暗合。
能够屡屡把握大势的顾雏军未能免俗,他犯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并天真地以为“只要弥补了错误就会没事”。在近30年中他与各界不断的斗争和辩论中总能“逢凶化吉”,似乎给了他足够的自信乃至自大,但在此过程中积下的“恶”都一并爆发出来,最终使其30年奋斗归于零,白辛苦。
事到如今,关注顾雏军的人们都在等待着审判的开始及最终判决结果,届时又一场大规模的“口诛笔伐”不可避免,而顾已失去了继续辩论的机会,甚至很难再翻身。正如一位评论者所言,即便顾雏军最后时刻想服软,他都不知向谁低头,因为好斗的他实在树敌太多。性格即命运,信哉斯言。
在顾雏军最后的关头还有一个富有意味的尾声。他曾向几位“熟人”借钱,为数并不惊人,但均遭到婉拒。当笔者问及这几个人,有两个耐人寻味的“一致口径”:一是均否认是顾雏军的“朋友”;另一是“他要得太急了”。在笔者再三寻问下,其中一位道出“太急了”的内心隐衷:“他要借的钱,我能掏得出,即使还不了,我也不至于伤筋动骨。而且当时也没有他要进去的风声,要是朋友的话,这个急肯定帮。但顾雏军这个人太绝,过去一块做事,他决不妥协,一定要按他的意思办,绝不商量,过于专横。那么今天他急着用钱,自然也得按规矩来,资产抵押这些手续当然也不好通融了,不是我绝情,是他过去把事做得太绝了。”
记得6年前,一位著名企业家也被银行逼得差点跳楼,但在半年之内他筹到数倍于顾雏军所需借款的资金,躲过一劫。这位企业家事后有一庆幸,“幸亏所拥有资产变现能力强”。他还有一句感叹:“全靠朋友相助,过去做事留了余地,做人留了退路。”
尽管在2000年之前,顾雏军就曾经成为媒体焦点,但直到格林柯尔上市,接下来又连续进行大规模收购,他才真正成为媒体主角。而顾雏军大概也没想到他在短时间内搭建起来的资本帝国,却在更短时间内灰飞烟灭。
早期的一成一败
2000年,顾雏军将北京、海南、湖北、深圳四地的公司打包装入格林柯尔,并在7月运作上市(香港创业板),筹资5亿多港元。
按照顾当时的说法,格林柯尔制冷剂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冷剂,“年产量为3万吨,占有欧洲市场的25%、北美市场的10%、亚洲市场的50%”,仅次于美国杜邦公司和英国帝国化工公司,排名全球第三,其近期目标是“占领中国市场的99%”。他还认为,到2010年,中国的环保制冷剂市场将有1000亿元的销量,这使得格林柯尔的前景极为看好。
格林柯尔在上市初期的确拿出了令人咋舌的业绩报告:营收从1998年的11.3万元迅速增长到2000年的3.64亿元,利润则为2.69亿元;2001年度营收达到创纪录的5.16亿元,净利润3.4亿元。2001年6月,顾雏军以每股3.1港元的价格减持8000万股格林柯尔股票,套现2.48亿港元。
此前有关顾雏军海外创业掘到第一桶金的说法始终未能得到更多证实,而小康空调项目带来的利润最多也不过千万元,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其原始积累仍来自于炒股票,资金则是从南方证券拆借而来。与这些说法相比,顾雏军在格林柯尔IPO时及此后套现拿回的则是数亿港元的真金白银,也正是在此后他才开始上演“蛇吞象”的一幕。
尽管后来在国内四处并购时被称之为“资本玩家”,但顾雏军一直不认可,他觉得自己是想做实业。相反在并购方面,他更愿意谈的是早期的一个失败案例。据说顾雏军在1996年从欧洲进入美国市场,准备收购一家美国公司。在洽谈了大半年之后,因价格问题而失利(顾报价1.4亿美元,一家英国公司以2.6亿美元最终买下)。
顾雏军认为这次失败对他一生的影响非常大:一是通过这一并购案看清了全球制冷设备行业的走向和出路,在心中开始勾勒出一张清晰的路线图;二是他在这个项目上敢于出价1.4亿美元收购一家美国企业,大大增强了通过资本运作取得成功的信心;三是他认为如果自己是个犹太人而不是中国人,就可以顺利筹集资金拿下这一项目,结论是中国企业做生意一定要讲诚信。
“收购越多越安全”
顾雏军首先看上了2000年度亏损6.78亿元的科龙电器,这家中国制冷业的龙头企业在经过最初的迅速发展后,已经积累下顽疾种种,地方政府已有意将其控股权转让。顺德格林柯尔从2001年4 开始介入谈判,到7月已几成定局,10月份终与容声集团签订协议,受让其所持科龙电器20.64%股份,每股作价2.73元,总价5.6亿元。
而根据科龙电器2001年半年报显示,其每股净资产为4.17元,这让外界人士都认为“贱卖”了,尤其是名不见经传的顾雏军,为什么能击退包括几家国际巨头在内的竞购者胜出?随后便是潮水般的质疑。
之后的事态发展并未能阻止顾雏军的收购,甚至他还将收购价格降了下来。2002年1月11日,科龙电器公告了与原大股东容声集团之间关联交易的调查结果,显示容声集团对科龙电器欠款高达12.60亿元。顾雏军与顺德地方政府重开谈判,收购价格遂调整至每股1.70元,总价由5.6亿元减至3.48亿元。
科龙电器于2002年3月14日公告了有关大股东欠款的最终解决方案:顺德格林柯尔替容声集团偿债3.48亿元,以此作为入股价款;余下9.12亿元债务,则由容声集团将所持“科龙”、“容声”等商标、容桂镇一块39.9万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科龙电器作冲抵。
那一年的国庆节,顾雏军与一群朋友结伴到神农架游玩。他说,9月份以后的科龙对他来说,就像一道被弄明白了解题条件的方程式,也知道了它的结果,“当你看到一切都会按照你设计的轨迹发生,你会感到轻松很多”。后来2004年10月,广东格林柯尔(由顺德格林柯尔更名而来)又以0.98亿元的价格受让顺德信宏所持科龙电器5.79%的股权,其持股比例从20.64%升至26.43%。
据一位格林柯尔高管透露,顾雏军当初声称要收购科龙电器时,包括严友松在内的众人皆没当回事,认为不太可能,但最后居然被顾做成了。顾还声称,“收购越多就越安全”,便放不下扩张步伐了。
随后美菱电器进入了顾雏军的视野。美菱电器和科龙电器的情况类似,2001年度出现3.5亿元的巨亏,大股东美菱集团及关联企业占用其巨额资金,合肥市政府遂有意退出。2003年5月,广东格林柯尔与美菱集团达成协议,以2.07亿元的价格受让其所持美菱电器20.03%股份。
顾雏军开始描述自己的豪情壮志:“如果说格林柯尔与科龙的联合,使我们跨入了世界主流制冷家电企业的门槛,此次格林柯尔与美菱的联手重组,使我们进一步接近了世界主流制冷家电企业的殿堂中央。”他声称,只要能达到每年1000万台冰箱的规模,便可稳赚5亿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