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伯南克:并不情愿的最后贷款人 [打印本页]

作者: ppls    时间: 2011-5-31 00:52     标题: 伯南克:并不情愿的最后贷款人

出钱,加以言语安抚,并突然减息!——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Bernanke)在这场华尔街的寒流中表现得够酷、够冷静。
在华尔街一片“投资者差点被自己的焦急汗水淹死”、“他根本不知道外面的情形有多糟”的或可怜祈求或愤怒咒骂的聒噪声中,伯南克带领他的一班同事在华盛顿镇静自若地坚守着减息的防线。
8月7日的美联储例会决定维持利率5.25%不变。其时的次债危机已呈现汹涌之势。
华尔街固然对伯南克的无动于衷感到沮丧,但伯南克并不孤独,为数不少的独立经济学家都选择站在伯南克一边,痛斥华尔街那些玩火自焚的投机家们是活该受到惩罚。
而就在市场一片绝望之时,8月17上午,美联储突然一次性将银行贴现率降低了50个基点。
上任美联储主席以来,伯南克先生一直被称为华尔街的 “反通胀斗士”,其最关心在意警惕小心的事情莫过于控制美国经济的通货膨胀率保持在安全区域内。
众人皆知,早在1999年还是大学教授身份的伯南克就曾与人合著过《通货膨胀目标》一书,书中鲜明地宣称,通货膨胀应该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或许绝没有什么能让这位“反通胀斗士”放弃这个身份,但是,这不妨碍伯南克先生在这个8月,在华尔街这次突如其来的金融寒流中同时扮演另一个角色——“最后的贷款人”,尽管他从内心未必喜欢这个角色。
8月9日,在美联储停止加息但并未减息仅两天之后,美联储鉴于次级债市场的危机蔓延,陆续向市场注入了累计640亿美元,以帮助那些手头紧张的银行们渡过难关。而其时,欧洲央行与日本央行已经先于美联储为资金饥渴的金融市场注资了。
此举如一剂强心针,绝望中的基金经理们又看到了微弱的希望,一片对伯南克的赞美之词也应声而来。
“我给伯南克在这期间的表现打高分”,哈佛大学经济学系主任本杰明.弗里德曼(BenjaminFriedman)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如此评价。远在中国,长期关注并研究全球经济的北京大学金融学系教授施建淮也对本报称,美联储如此做法对于挽救这场危机十分必要。
而投行们更是极力吹捧伯南克。雷曼兄弟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保罗.谢尔德(PaulSheard)与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诺贝特.瓦尔特(NorbertWalter)在接受本报采访时,都对伯南克近期的作为表示认同。
但是,也有经济学家对央行们的拯救行动大声喊不,“让那些愚蠢的银行们受惩罚去吧!为什么要拯救华尔街?”全球著名经济学家、摩根斯坦利前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就此撰文:“让骗子们破产去吧!各国央行应该一劳永逸地埋葬格林斯潘式的‘注资行为’。”
英国央行行长金恩(MervynKing)也毫不掩饰自己对华尔街那些不计风险的投资家们的鄙视,“不明智的贷款人应该为他们不明智的决策承担后果,央行并不是用来保护这些人的工具。”
在经济一片欣欣向荣之时,谁都会赞成让市场去做那只看不见的手,而在危机形势下,经济学家们总会就政府要不要伸手干预而大打口水仗。
施建淮认为,美国次级债市场的泡沫经这场危机已经挤去不少,政府此时为了市场稳定运行而注入流动性,并不至于留下道德风险,“‘最终贷款人’本来就是央行的职责之一。”
而即便极力厌恶政府救助行为的朱立安.达拉森特里斯(JulianDe-lasantellis)也不得不承认,道德风险其实只是经济学家们担心的事,决策者们从来就没有这种烦恼,“如果(让央行)从道德风险和金融稳定两者中选择,道德风险总是落败”。
而伯南克先生恰恰是由经济学者转为央行决策者的。所以,现在作为联储主席的伯南克,或许不得不让自己身兼“反通胀斗士”与“最后的贷款人”两种角色于一身。
“当这两个目标出现冲突的时候,央行的决策就会变得很困难,就像拉锯,这是一条非常微妙的线。”谢尔德说,尽管如此困难微妙,他相信“在伯南克的大伞之下,美联储这条船将开得四平八稳”。
伯南克曾说,要学好地理就要研究地震,要学好经济就要研究经济灾难,“有人是内战迷,而我是大萧条迷”。据说,伯南克从小聪明过人,对数字尤其敏感,高中考试常常得到将近满分的好成绩。不知道在华尔街危机的这次大考中,伯南克先生能否得高分。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