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杨超:金控集团的搭建者
[打印本页]
作者:
FinancialAnaly
时间:
2011-5-31 02:46
标题:
杨超:金控集团的搭建者
2006年,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下称:中国人寿)以前所未有的资本扩张速度成为业界的焦点,其金融控股集团架构的搭建雏形渐露。这正好印证了集团董事长杨超所说的——“早日实现金融保险控股集团公司的目标是摆在我面前的重要课题”。
杨超说,“中国人寿这样大的航空母舰容不得我马虎……”如何带领航母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对杨而言,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从开始的小步“慎行”到后来的稳健大踏步,中国人寿的时间跨度不过一年多;可每迈一步、每一次跳跃,中国人寿都显得游刃有余,都在为下一步的金融控股布局;对此,深谙资本运作与战略规划的执掌人杨超自有一套主张。
接棒者的“和谐平衡术”
杨超是地道的上海人,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但从外表到性格,杨超都与印象中的上海人相距甚远。“果敢、严谨、运筹帷幄”,人们这样评价他。
业界分析,保监会选中杨超接替原中国人寿掌门人王宪章,正是看中了他多年在海外运作上市公司的经验,希望他执掌下的中国人寿能在管理水平和透明度上取得成绩。
初来乍到,杨超面临三大挑战:其一,王宪章在中国人寿庞大的销售队伍中享有极高的威望,杨超必须尽快树立自己的威望;其次是拓展投资渠道;最后是为金融混业经营备战。
自2005年5月就任中国人寿集团总经理,完成前任总经理王宪章任期内尚未完成的使命——稳健发展上市之后的集团化经营事业,其集团化框架是,除设立现有的寿险公司及资产管理公司、刚获准通过财险公司外,还计划拥有养老金公司、健康险公司甚至包括再保险公司的牌照,一个“资源配置合理、综合优势明显,主业特强、适度多元”的集团经营格局初步形成。
杨超说:“中国人寿拥有行业最广泛的多渠道分销网络和遍布全国城乡的庞大的销售队伍;并搭建起了专业化的资金运用平台;拥有最大的全国性客户群,深度开发潜力巨大;形成了备受社会与业界认同的公司品牌形象。”
因此,如何利用中国人寿现有内外优势与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杨超与同仁们需要展示的“技艺”。
稳健扩张
“中国人寿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应尽快将各项政策转化为公司的生产力,”杨超多次强调,“将在搞好寿险经营和资产管理两大主业的情况下,积极办好养老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择机进入银行、证券、信托等非核心主业。”
进入2006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参股中信证券这局棋堪称中国人寿金控的奠基石,中国人寿之后频繁投资入股银行业,其金控战略正式揭幕。
“杨超时代的中国人寿资本运作是史无前例的,某种程度上,这与杨超深谙资本之道及其个性不无相关。”熟悉杨的人评价说。
6月28日,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共耗资46.45亿元,分别认购了1.5亿股和3.5亿股,成为中信证券的第五及第二大股东。
紧接着的是,频频涉足银行股权。5月11日,中国人寿成功参与中国银行在H股市场的IPO,认购中行股份总金额达23.5亿港元,共获配78842万股H股,不仅是保险行业入股最多、也是中行全部12家基础投资者中入股最多的一家。
作为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仅余未完成股改的银行,有消息称,农行目前正在进行股改,也在积极地引入战略投资者;而杨超在6月29日就称,希望与中国农业银行尝试在股权方面的合作。
民生银行在2006年7月曾公告,宣布该行准备通过定向增发不超过35亿股新股的方式来补充资本金。有消息说,在民生银行商讨定向增发的现场,曾有中国人寿的身影出现;目前(2006年11月)中国人寿就以1.4亿股位居该行流通股首位。
杨超不止一次地在多种场合表示,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政策,发挥中国人寿的综合优势,实施“主业特强,适度多元”的战略。显而易见,参股银行业是中国人寿“适度多元”的重要一元;杨超说:“在条件与政策许可的时候可大规模进入银行,希望银行业将来成为主业之一。”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