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你不了解的真实黄光裕:一个神秘的富豪 [打印本页]

作者: bingbingliang    时间: 2011-5-31 03:34     标题: 你不了解的真实黄光裕:一个神秘的富豪

2006年11月22日下午,寒风如刀。
但是,位于北京海淀区的稻香湖景酒店,却是一片温暖如春的景象。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名为“和谐-使命”的庆功大会。一方面庆祝国美与永乐合并的成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一扫前些时候关于“国美早期贷款”的是是非非。
然而,摆在黄光裕面前的不仅仅是美酒、鲜花,还有更艰难、更漫长的博弈之路正等着他去步量。
或许,这仅仅是一场开幕式。
两大法宝
在国美的人事安排人中,一直都是根据国美“教父”——黄光裕的好恶来确定座次的。只有这一次陈晓的职位安排似乎有点例外,但仔细一想,也在情理之中。
新国美的董事局主席,当然是黄光裕无疑了;下设总裁,目前是陈晓,因为陈晓先生将它苦心孤诣经营了多年的永乐电器送给了国美,功劳颇大,理应安排一个显赫的职位。一方面是让新来乍到的陈晓安心工作,多做贡献;另一方面,也是让业界看看,“教父”是多么仁义的人,论功行赏。当然,黄光裕看得更远,如果后面的张近东、张大中等人也如法炮制,将多年打理的苏宁电器、大中电器拱手献上,也会得到同样的优待。
翻开国美短暂而令人心折的历史,不难看出,黄光裕一直是一个弄权高手,这种翻掌为云、覆手为雨的权谋计略,与他堪称完美的资本财技,可以说是“教父”得以控制国美的两大法宝。
亲自过目
由于过度频繁地更换高管,一些职业经理人谈“美”色变。笔者的一位朋友就是某大型连锁超市的高管,在与黄光裕接触之后,打消了前往国美的念头,这位不愿透露姓名职业经理人说:“这人很强权,不易相处。”
熟知国美内部规则的人都知道,它们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都乘坐着黄光裕掌中的一个“升降梯”—高兴时升你一下,不高兴时降你一降,黄可以随时调整你在这个“升降梯”中的位置。而且,这种升升降降的游戏,几乎每隔6个月就要在国美上演一次。
每一次高管人员的任免或升迁,都必须由黄光裕本人亲自考核,稍不如意就会立即遭到封杀,轻则降职、重则“另谋高就”。
为了达到完全控制国美的目的,有时,连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二级、三级公司的经理,也得由“黄总”亲自过目。“对于每一个我看重的人,我都会调他到我的身边工作一段时间,一方面让他熟悉一下我,另一方面,我也熟悉一下他。”黄光裕说。当然,这句话的另一半可以理解为:对于那些我不再看重的人,就会将他“高高挂起”,甚至“弃之不顾”。
不屑一顾
现在,陈晓来了,来得突然,或许,也有点无奈。
当初,大中与永乐合并进入僵持阶段时,笔者与北京中洋新悦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池洋闲聊中谈到“如果此时黄光裕来一个釜底抽薪,在陈晓背后插一刀,那永乐就成了碟中小菜!”果然,访谈尚未刊出,就传出国美、永乐合二为一的传闻。消息一出,笔者大跌眼镜,深慕黄光裕手段高明,不愧是一代枭雄!
2006年7月25日晚,霄云路鹏润大厦,同样是国美、永乐举办的联合新闻发布会。陈、黄出现,记者蜂拥前至。面对潮水般的新闻记者和频频闪烁的闪光灯,黄光裕泰然自若,甚至有一点桀骜不驯。特别是众多的摄影记者一字排开,跪在黄光裕、陈晓等人面前抓拍新闻镜头时,可以清楚地看到黄光裕脸上所流露出的霸王气质,甚至对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不屑一顾。
反观陈晓及其所带领的永乐原班人马,显然没有见过这种“新闻强盗”及几度失控的局面。有几个摄影记者甚至碰翻了黄光裕、陈晓面前的桌子。这时,陈晓身边的永乐高管大惊失色,转身而逃,而黄的人马却巍然不动……
彻底激怒
原国美北京公司总经理张志铭早年是黄的司机,因深得“黄总”信任,才被委以重任。张志铭后来与黄光裕的妹妹黄燕虹结婚,成为黄氏家族中的一员。黄光裕见张踏实肯干、敬业勤奋,日渐看重。在黄光裕的栽培下,张青云直上,一度成为国美的第二号人物,处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就是这样一位亲信,见证了国美历史的风云人物,也成了黄光裕“升降梯”里一枚棋子,成了国美频繁人事变动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张志铭在国美 “五起五落”,成为国美内部最知名的员工。
除了张志铭,何炬也是国美人事变动中著名的人物之一。
何炬,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1993年加入国美,随后随“黄总”南征北战。何在为国美效力的10年之中,作为黄光裕的得力干将,在国美步向全国的扩张中攻城掠地、“战功”卓著,为国美问鼎国内家电连锁第一品牌立下了汗马功劳。何炬先后担任过国美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即便如此,在“黄总”的眼中,何也不过是其人事升降梯中的一粒普通棋子而已。
2004年夏天,何炬因为不满新一轮人事安排,愤然辞职,离开国美,南下广东,转投中国建材集团投资的易好家商业连锁有限公司,出任总经理。何炬此举,算是彻底激怒了“教主”,就在易好家开张的前3天,黄光裕不惜给各大厂商发出《通函》,威胁合作厂商们“不得直接和间接地与易好家发生任何业务关系。”
由此可见黄光裕的霸道。
明知山有虎
这一次,在新国美公布的第一批人事安排中, “永乐系”有七人调进国美总部。原永乐的二号人物束为,2005年3月被陈晓当作接班人引进的原永乐首席运营官、副总裁周猛都已离开永乐。“由他们去吧。”陈晓的话中已有些苦涩的味道。
在黄光裕眼中,国美一直不缺乏人才,国美的整个发展过程,就是一部大刀阔斧的变革过程。
如果说个别高管人员的撤换不足为奇,但整个管理层被撤换那就需要决策者极大的勇气了。黄光裕就是具有这样勇气的人物。
2004年10月,国美上上下下刮过一场“总务风暴”,几乎所有在总务部门工作过的人员都被撤换,人事变动涉及全国30多个分公司和部门。起因是黄光裕发现个别在总务部门工作的人员有吃、拿、卡、要等现象,黄借此对全国所有总务部门进行了一次大清洗。
就在“总务风暴”后不久,警惕性一向很高的黄光裕,在国美又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组织架构大调整。
这是黄光裕在全国范围内第四次对国美进行公开的“大手术”,此次调整后,国美的地方诸侯权力得到高度集中,总部和各分公司都将采购权交给全国七个大区,分公司的行政、人事及财务等职权仍然保留。
人事的频繁调整对于任何一个公司来说都是一个致命伤,这一点,精于商战的黄光裕可能比谁都清楚。但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或许这就是我们所不了解的真实的黄光裕。
惟我独尊
现在的国美正处在“打天下”与“治天下”的困惑中。
黄光裕在国美锻造价格“屠刀”在全国攻城掠地的时候,并没有料到这把“刀”现在却成了一把双刃剑——它也成了阻碍国美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绳。
在总结自己的经营策略时,黄光裕更欣赏手下得力干将们的“冒险能力与执行能力”。“黄总”性格中这种血腥拚杀成就了国美的今天。但是,现在的国美已经不是当初的国美了,其一举一动都牵涉到市场的各种反应,昔日的冒险出击有可能成为国美最可怕的暗礁与险滩。
“他一言不发,坐在宽大的老板桌后看着你,你感觉自己仿佛是笼子中的一头猎物,你不可能和他有平等对话的机会。”这是国美的一场高层人才招聘面试会被试者的感受,主考官就是黄光裕。
被试者是由猎头从同行企业里推荐过来的一位高管。“这是我几十年工作经历中最紧张的一次面试。”这位在行业中有着一定知名度的候选人事后感慨说。“走南闯北几十年,我也和不少大老板直接共过事,但是黄是最不可捉摸的人。”
黄光裕的这种“镇定自若”,往往让应聘者手足无措,更谈不上如何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黄在国美唯我独尊、不可忤逆的神圣地位。
博弈刚刚开始
国美的中层经理一般很少能有见到“黄总”的机会,“你不必问我黄老板的事情,外面对他的了解也许比我们企业内部员工对他的了解更多。”一位国美的中层经理诚恳地对笔者说,“每天他藏在他那深如宫殿的办公室里,除了全国几大区的营销总监能和他直接讲话,下面的人很少能见到他。”
这就是黄光裕,一个神秘莫测的富豪。这种深藏不露的状态是一种刻意的低调,还是故作的神秘?
这个当年初中尚未毕业的17岁少年,仅凭自己的双手白手起家,在经过18年的浴血打拼后,从一个昔日为人轻视的小贩,到今天万人瞩目的富豪,并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财富帝国,黄的任何行为应该都可以理解,关键是:他的这种神秘“光环”是否影响着国美的未来?
要知道,今天的社会喜欢透明、阳光的企业家,谁也不愿意与莫测高深的人打交道,即使他是巨富。
黄光裕说:“我做家电很大程度上是逼出来的。因为那时的商业机构大多是国有企业,有国家的一级、二级批发站,它们都有自己的渠道和网络,实力强,门路也多。作为一家个体企业要想办法吸引来客户,必须有自己的东西才行,而最简单也最有效的营销手段就是——薄利多销。”
正是这种低价策略成就了国美的今天,也为后来众多的模仿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这正是今天国美的困惑所在。
无论如何,国美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大,尤其是将永乐电器收入麾下之后,黄光裕更显得豪气干云,无所不能。但是正如陈晓所言,“能打败国美的只有国美自己”。摆在黄光裕面前的路其实充满艰险:苏宁与大中不肯屈服,百思迈借五星电器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更多的外资背景的资本大鳄正虎视眈眈,国内竞争对手的偷袭暗算,某些媒体对可能的问题的密切关注……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场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姓名:黄光裕
出生地:广东汕头
主要公司:鹏润投资
公司总部:北京
上市情况:香港-0493鹏润集团(2002年2月)
上海-600159宁城老窖(2002年11月)
主要行业:家电设备零售,北京房地产。

黄光裕:神秘的第一桶金
谁能成为首富似乎已并不重要,人们更关注的是财富背后深不可测的传奇故事。
黄光裕,35岁,创业18年,铺就零售网络。4年间,两度借壳一间公司,财富估值突破百亿,逼近中国首富位置。黄光裕认同李嘉诚之商者无域,有人将其资本手腕与李泽楷收购信德佳作比。若兼两代超人财技,首富舍他其谁?
2001~2004年,4年间,4位首富,不同背景,不同行业,不同理念,一年年升高的门槛表明中国正在成为孕育富翁的沃土。
百亿首富悬念
年仅35岁,创业18年。短短5年间,铺就零售网络,并将自己估值超过百亿,逼近中国首富位置。自身认同李嘉诚,别人将其比作李泽楷,他会是两代超人的传人吗?
2004年9月10日,香港股票市场,代码0493的股票简称由“中国鹏润”正式更改为“国美电器”,至此,从7月末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黄光裕“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游戏暂告一段落。
追逐热点者或许会暂时将其放在一边,而以胡润、范鲁贤为代表的一批富豪榜运作者则会继续盯住黄光裕,因为他取代2003年的丁磊,成为最新一任中国内地首富。这位亚洲首富李嘉诚的小同乡,不仅在短短数年之间将旗下的国美电器零售网络迅速扩展至全国,而且用精妙的资本运作技巧将其价值最大化。
看似简单的创业史
上世纪80年代中,年仅17岁的汕头少年黄光裕(又名黄俊烈)与哥哥黄俊钦一道,身揣4000元钱从家乡北上,到内蒙古一带做贸易。一年后进入北京,在做了半年生意后,最终选择在珠市口经营一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电器店,1987年1月1日,正式打出国美电器的招牌。
这就是目前有关黄光裕惟一可循的发迹前传,依靠这家电器店,他在18年后逼近中国首富的虚位。与其他很多富豪类似,在白手起家的神话后面,传言一直相生相伴,直指国美电器最初靠经营走私品起家,甚至直到现在仍有见不得光的交易。
如今回过头来总结,会发现黄光裕创业切入点之佳。虽然中国经济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但物质条件仍然相当落后,流通领域商品奇缺。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几乎所有消费品市场上,都是卖方市场,家电市场尤其如此,80年代中期仍是清一色的外国品牌。国美在经营之初便开创了很多业内先河,1990年首创“包销”制,1991年率先在《北京晚报》中缝登出商品报价广告,1993年开始在北京地区开设多家店铺,1996年由单纯经营进口商品开始转向以国产与合资品牌为主,1999年开始向全国扩张。
1993年,就在国美电器已在北京迈出连锁经营步伐并开始涉足房地产业时,黄氏两兄弟分家了。黄光裕称,他分得了“国美”品牌和几十万元现金,而包括房地产业务在内的资产归哥哥黄俊钦,后者创办了以房地产为主业的新恒基集团。
国美:黄光裕四兄妹的财富故事
屡登富豪榜榜首、37岁的黄光裕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越来越多的聚光灯将他和他的家族成员曝光到台面上。
传言中的黄光裕具有教父般霸气
北京东方君悦酒店大宴会厅,由《英才》杂志社、凤凰卫视、新浪网、《北京青年报》等媒体承办的“最聚人气企业家”颁奖晚会正在进行当中。休息时间,参会人员三五成群聚在过道里闲聊。只见一个留着寸头、身穿浅色西装的年轻人走过来,目不斜视地穿过人群,向贵宾室走去。有人反应过来:他不就是中国大陆首富黄光裕吗?
上百亿的财富赋予了黄光裕耀眼的光环,但他显然没有闲心去享受这一切。他说:“有人劝我说,你这么大企业的老总,走路慢点行不行?但我觉得那样太浪费时间了。”面对“你觉得自己做得最奢侈的事情是什么”这个问题时,他想了半天才勉强答上来:“可能现在想吃点什么好吃的东西不用再先问价钱了。”
有时间,他也会上网去看看关于自己的报道。从17岁开始创业,19年时间里他和他的国美电器受尽了同行的排挤和媒体的非难,黄光裕已经修炼得几乎如老僧般宠辱不惊了。但有媒体指责国美是“黑社会老大式的企业文化”时,他仍然遮掩不住自己的年轻气盛:“我觉得很奇怪,他们这种故事从哪里编出来的?真这样,国家“打黑”我就要首当其冲了。我黑在哪里?我怎么黑了?”
去年,关于黄光裕及其国美帝国太过霸道的报道屡见报端。有意思的是,黄光裕干脆给自己剃了个光头,摆出一副完全无所谓的态度,似乎对“教父”、“价格屠夫”之类的称呼安之若泰。但有知情人透露,那段时间他压力特别大,以至于头发掉得太厉害,只得“剃度”了事。
黄光裕做事、做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看1+1是否大于2。他从家电零售行业拓展到房地产业和投资业,是基于此种理念;他在处理与手下人甚至家族成员的关系时,同样也是基于此种理念。
让人爱恨交加的37岁首富
黄光裕及其统率下的国美电器,一直在争议甚至非议中前进。
2006年初,国美电器在全国各地跑马圈地开了200多家门店后,正紧锣密鼓地准备应付竞争对手逼近的新一轮愈发激烈的“肉搏战”。同时,合作厂商关于国美电器等渠道商残酷挤压利润的责难甚嚣尘上。
但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黄光裕动作不断:先是与华平投资结成战略性合作联盟,华平将认购国美电器发行的1.25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及2500万美元认股权证;紧接着,国美以69.87亿港元的代价向黄光裕收购其所持有的国美母公司35%的权益;而在4月份,黄光裕通过鹏泰投资陆续增持中关村的股份,持股总数将达到17.07%,一跃成为中关村第二大股东……
经过19年的拼搏,黄光裕建立起自己庞大的商业帝国。但直到2001年前,人们对黄光裕这个在福布斯中国富翁榜上名列前三甲的年轻人还知之甚少。
在不同的人嘴里,黄光裕的性格呈现出多样性。其秘书对他的评价是:为人仁厚,没有架子。据说他下班时经常和大厦里的保安、清洁工人亲切地打招呼。一些采访过他的媒体记者也觉得,黄光裕为人直率质朴。
但对于与他合作的供应商来说,黄光裕是一个让他们“爱恨交加”的人。国美电器对每一位供货商来说,意味着的是极具诱惑力的巨大销售量,但他砍价时的“残酷”又让人难以忍受。他们对黄光裕面部表情的典型描述是“大嘴一撇就说……”。在“2004国美全球战略合作高峰会”上,黄光裕曾有一段凌厉的讲话:“其实咱们谁也离不了谁,谁想把谁挤垮、谁想把谁控制在手心之中可能性都不大。我做事的规律就是——你对我信任,我就给你越大的信任;你能给我付出,我就带头扶持你的品牌。你若拿我黄光裕平衡我的对手,我就有办法去平衡你的对手!”
在鹏润大厦18层的国美公司总部,黄光裕更是一位让人敬畏的老板。有人称,甚至是他的亲妹夫、曾任国美总经理的张志铭,在黄光裕的办公室里“低眉顺眼像个小媳妇”,至于其他员工在谈到他时,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据一位现任职于国美的高管介绍,黄光裕“当他想好了一件事,或者在布置一件事情时,员工绝对是鸦雀无声,无条件服从的”。
曾有一位去国美应聘的职业经理人,这样描绘他面试时的经历:“黄光裕亲自领着十几位总监及总经理对我进行面试。他一言不发,坐在宽大的老板桌后看着你,你感觉自己仿佛是笼子中的一头猎物,不可能和他有平等对话的权利。”他感慨说:“我走南闯北几十年,也和不少大老板直接共过事,但黄是最不可捉摸的人。这是我几十年工作经历中最紧张的一次面试。”
黄光裕对属下的要求近乎苛刻。国美每年销售收入增长都是惊人的,但内部的高管却仍然诚惶诚恐,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达到过黄光裕提出的目标。比如2003年国美销售额达到了178亿,但比预定的目标仍少了42亿。他常常对张志铭及其他高管说,如果不是为了给机会培养你们,让我亲自来操盘,国美比现在会更好。
黄光裕对员工的严厉随处可见。在一张国美高管递过的名片背面,可以看到这样一则“廉政承诺”:“本人与贵公司合作中承诺做到‘三不’——不接受客户礼物;不收取回扣;不以权谋私。请监督。”上面甚至连廉政举报电话都已经注明。
有高管对此表示理解:“没有他的霸道,也不可能成就他现在这么大的盘子。黄总还是比较讲义气的,有很多人离开国美然后又回来,他不会弃之不用,可能会提拨到更高的位置上去。他有时处罚你,不是故意让你很难受,而是为了试探一下你的心态。如果你心态好,又有发展潜质,他就会刻意去培养你。”
这位高管介绍,前不久,他们在国美公司的咖啡厅里为黄光裕举行了一个简单的生日聚会。“那天他穿得很休闲,面对着生日蛋糕时,他竟然笑得那么孩子气。”
37岁首富黄光裕的最大兴奋点是什么?他回答说:“刚开始是以赚钱为最大的快乐,但后来考虑更多的是这个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如何?在商言商,我们在经营的过程中不乏很多技巧和手段,但最好的买卖是参与的各方都能赚钱,即使是消费者买了东西回家,都觉得不赔钱。”而黄光裕觉得,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有意思的是,在胡润的中国大陆百富榜中,黄光裕高居榜首,但同样在他公布的中国大陆慈善家榜单中,却没有黄光裕的名字。当面对人们的“为富不仁”的质疑时,黄光裕似乎有点不屑:“做一些慈善事业是应该的,但我不想公布,因为做慈善事业是修心,而不是修名,说出来没有意思。”
据了解,黄光裕及其家族有据可查的善举有这样几宗:从2005年1月13日开始,国美电器出资一千万,启动援建海啸受灾国孤儿院的计划,其中黄光裕家族捐赠七百万元;而据《汕头都市报》报道,2004年黄光裕家族捐赠四百万元在家乡修建了一条“国美大道”;兄弟两人先后捐资254万多元,建设铜盂镇凤壶村敬老院、幼稚园等;捐资13多万元支持凤壶村曾厝的水改工程,圆了该村几辈人的自来水梦;2002年初,在原潮阳市举办的“情系民心”水改义捐活动中,他们还现场捐资100万元支持水改建设;与此同时,他们还先后捐资五百多万元支持汕头市各县区的社会福利事业。
至于为什么不站出来给大家起一个号召作用,黄光裕解释:“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做事的方式。”其实黄光裕还另有顾忌:“你说出来,会有很多人跑来向你要钱,让你防不胜防。”他觉得,作为一个企业家,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社会责任,也不要回避社会责任;到一定程度企业做大了,你就自然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像我们企业家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就是把自己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投入到社会上去积极地运营。”
“黄俊钦比我有钱”
与弟弟黄光裕近年来声名鹊起相反,大哥黄俊钦的曝光率几乎为零,以至于他的名字出现在2004年胡润的百富榜上时,黄光裕笑称:“这回胡润总算把他揪出来了。”
一直有传言,说黄俊钦、黄光裕的关系曾经闹得很僵,他们甚至一度叫自己手下的保安互相对峙。黄光裕对此传闻进行了澄清:“那是手下人不懂事。”黄光裕认为,兄弟之间意见不和、从而发生争吵,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没有根本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因为两个人有各自不同的企业。
据知情人透露,外界看来一直不和的两兄弟,其实一直联手在做一些大事情,像今年推出“国美第一城”的国美置业房地产公司,其实上一直是由两人共同操盘,尽管黄俊钦在其中并没有股份,但国美的房地产开发业务均在黄俊钦的指导下进行。
对于黄光裕来说,黄俊钦不仅是大哥,更是他走上从商生涯的“领路人”。在家人的眼里,黄俊钦有技术方面的天才,从小就对组装电器着迷。有一年春节,他花了两百元买了一个电视屏和一堆配件,在大年三十晚上鼓捣了整整一宿,初一早晨全家人一醒来,竟然惊喜地发现,他们可以用黄俊钦组装的电视机收看节目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家的经济政策还不是很明朗,但“地下经济”已冒着随时可能“踩雷”的危险蓬勃发展起来。广东开风气之先,很多人都投入了经商的浪潮之中。据知情人介绍,1985年左右,16岁的黄光裕便跟着19岁的黄俊钦开始出来闯荡了。
刚开始做的是倒卖小电器的生意,兄弟俩背着大旅行袋,装满了收音机、电子表之类的东西,从广东背到北方去卖。那时做这种生意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因为倒卖电子商品在当时还是属于“投机倒把”的违法行为,是当时政策不允许的。所以他母亲在家里成天提心吊胆,生怕两个儿子出事。
经过一番波折,两兄弟于1987年来到北京发展,共同创立了国美电器。做生意之余,黄俊钦通过自学,掌握了高深的无线电技术和计算机知识。在1988年,当时只有三四家门面的国美就开始用电脑收款,这在当时北京的很多大商场都是罕见的。而电脑上使用的程序就是黄俊钦自己编写的。
1993年两兄弟分家。黄俊钦创办了新恒基集团,开始以罕见的低调在房地产业急速扩张,先后在北京和外地相继开发了新恒基国际大厦、北京静安中心、鹏润大厦(后转让给黄光裕)、沈阳新恒基中心、新恒基高科技大厦、皇家里兹饭店、沈阳新恒基大酒店、新恒基世贸饭店和朝来森林公园别墅等项目。除了房地产,黄俊钦还涉及生物医药和网路通信等领域,并于2002年收购了上市公司山东金泰。
黄俊钦属于那种干一行钻一行的“技术迷”。在盖鹏润大厦时,黄俊钦已经开始研究建筑设计,并亲自上马操刀,节省了很多空间,大大提高了利用率。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养育的两个儿子,竟然都名列中国富人排行榜前列(在2005年胡润的百富榜上,黄俊钦已经以55亿的资产窜升至第13位)。当记者当面询问黄光裕“兄弟俩到底谁更有钱”时,黄光裕回答:“他比我有钱,只不过他没有上市罢了,他产业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谙熟房地产业务的黄俊钦,加上资本操作高手黄光裕,其效应将远远大于2。
黄秀虹以二哥为偶像
对于国美来讲,上海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地方,黄光裕把这片区域交给了自己的胞妹黄秀虹来打理。
从1991年来到北京,黄秀虹从一般的财会人员,迅速窜升到现在的大区总经理,自然难免有人会质疑兄长对她的刻意提拔。但黄秀虹觉得不尽其然,因为一个人的发展平台别人也许可以为你提供,但你能力的大小、发挥得好与坏,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努力。

黄秀虹认为家族企业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互相之间有一个天生的信任基础;而不好的地方,在于别人总会以一种别样的眼光去看你。黄光裕经常对黄秀虹说这样一句话:“千万别把这个企业看作是自已家里的,不然你绝对做不大。”黄秀虹最欣赏自己二哥的一点,就是他的责任感和宽容度,以及用人的独到之处——他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重用一个人,什么时候不该重用一个人,分寸把握得适到好处。
像黄秀虹这样级别的地区总经理,在全国就有十几位,另外集团中部还有一大帮核心管理人员,而她又处在北京这样一个敏感的地方,一丝半点的成绩或者失误,别人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这也是让黄秀虹感到压力特别大的原因。与事业的成就相比之下,黄秀虹的婚姻状况却不尽如人意。
在进入国美不久,一个男孩走入了她的生活。当时国美电器还在创业初期,公司一些重要的职位都是回广东老家招人。他在一次招聘中进入了国美。虽然刚高中毕业,但由于聪明能干,他很快就得到了赏识,成为财务方面的负责人。
后来21岁的黄秀虹嫁给了25岁的他。婚后两人马上有了一个小女儿,这个小家庭渡过了一段非常甜蜜的时光。可这种幸福的感觉太过短暂,一眨眼的功夫,黄秀虹发现自己的梦想也面临破碎的边缘。他是AB型血,特别敏感,喜欢钻牛角尖;而黄秀虹是0型血,心胸比较宽阔,能够容忍一些别人不能容忍的事情,但对别人显得比较苛刻。孩子出生几个月后,本来性格就不一样的两个人,开始慢慢有了磨擦。
那时正是黄光裕事业飞速发展的时候,企业资产在几何级地增长。作为公司的创业元老和公司老板的大妹夫,他的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回家后总是埋怨黄秀虹。后来他的这种敏感逐渐演变成一种自卑,觉得黄光裕做得这么好,自己永远都没办法超越,心里的阴影越来越大。
黄秀虹小妹黄燕虹的丈夫张志铭同样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很快从一个很普通的员工做到管业务的副总经理,与管财务的他一下子平起平坐了,于是心里难免有一种嫉妒心理。
黄秀虹也挺为难,因为她不象妹妹那么争强好胜,觉得即使不公平,也应该学会自己去调整心态,尽量不让二哥为难。所以黄秀虹常常劝告自己的丈夫,希望他别太狭隘。但这让他更为伤心,有一次他对黄秀虹说:“你要是对我有对你们家人十分之一好,我就满足了。”
2001年,黄秀虹无法再忍受这种对彼此的伤害,两人结束了仅七年的婚姻。
黄秀虹生性是那种不喜欢交际的人,现在的职务越来越高,再加上前一次婚姻的失败,所以对感情问题很是慎重。她想通过自己10年时间的奋斗,达到自己的事业目标,然后就退出来做一个专职的家庭妇女,在家相夫教子。黄秀虹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办一个慈善机构,做出一番类似于德兰修女的事业——黄秀虹家里几代人都是天主教徒,兄妹一出生就受过洗礼,她觉得冥冥之中总有一种神的力量在召唤她。
谈到以后择偶的标准,黄秀虹觉得最重要的是心胸一定要开阔,要像她二哥那样聪明、能干、细心、宽容,最好还有他那么年轻、帅气。她想起自己还在上学的时候,有一年寒假来北京玩,曾对自己的二哥黄光裕说——我以后要找男朋友,就找你这样的人。
父母亲言传身教
黄光裕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凤壶村。这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村庄,整个村子才三百多口人,是个既不靠山也不靠海的丘陵地区。黄光裕一家是这个并不富裕的村庄里最贫困的一户。
黄光裕小时候,父亲成年累月在外面奔波,经常是一个多月才回来一次,母亲曾婵贞自然成了家里的顶梁柱。黄家有四个兄妹。黄光裕本名黄俊烈,1969年出生,大哥黄俊钦比他大3岁。大妹妹叫黄秀虹,小妹妹叫黄燕虹,分别比黄光裕小四岁和六岁。由于村里可耕地很少,一家人的田地加在一块也就两亩左右,加之当时黄光裕兄妹年纪尚小,所以一家人的生活很困苦。全家主要的收入,就是靠母亲到外面揽一些小买卖,赚取每月十几块钱的微薄收入。家里三天两头出现断钱粮的情况。
曾家的祖上曾在泰国从事很大的生意,经营布料、糖、鱼、豆等等,据说那是曾家在泰国的名气,和如今黄光裕在北京的名气一样大。在泰国谁要挂曾家的招牌,他的生意就会火起来。兄妹小的时候,母亲经常给他们讲一些祖辈做生意的故事,对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兄妹四个分外体恤成天忙累的父母亲,每当大人不在家时,哥哥就负责喂猪,弟弟负责打扫卫生,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等大人回到家时,家里的事情已经被打理得很好。
孩子们从小知道父母赚钱的不易,有时看到门口有人来卖水果等好吃的东西,他们从来都不向母亲说要买。每当春节,母亲都要给孩子们压岁钱,可他们从来都不用掉,等年过完了,几个孩子又都把钱全还给母亲。为了分担家里沉重的负担,兄弟俩常常一到节假日,便到附近的乡镇街巷,去收一些塑料瓶子和旧书报卖,运气好时一天可以赚个两、三块钱。
当两个孩子长大了,准备到外面的世界闯荡时,母亲虽然十分担心,但还是没加丝毫阻拦,并从外面借高利贷给兄弟俩做本钱。
现在儿女们都已经长大成材,但母亲也没有闲下来。她管理着鹏润底下一个名为国美投资的公司,负责鹏润集团办公物资的采购。而黄光裕的父亲,有时到小儿子黄光裕的鹏润集团做些事情,有时又跑到大儿子黄俊钦的新恒基公司做事。在黄光裕眼里,两位老人做生意纯属“玩票”性质,为的是老有所乐。
而在2005年1月,母亲代表黄家和国美电器向海啸受灾国捐赠一千万元(其中黄光裕家族捐赠七百万元),被中国红十字协会授予红十字会最高荣誉奖章。母亲说,看到海啸后孤儿流离失所的情况感觉很痛心,于是发起了这次名为“给孤儿一个家”的捐款活动。
附:国美发展史上有三个关键点
从1987年北京珠市口大街路边一间几十平方米的电器小店,到今天在京、津、沪、冀乃至香港等地拥有150余家连锁商城;从2000年30.2亿元的销售额,到以大于50%的年均增速增长到2003年的177.9亿元,日均5000万元,国美的高速发展创造了中国的连锁神话。
首先是在1993年将北京的几家门店国豪、亚华、恒基等,统一为国美,拥有了自己的品牌。此举为国美今后的扩张奠定了基础,黄光裕可谓是国内企业家中最早有品牌意识者之一。
第二次,在1996年下半年,以长虹、海尔等为首的国内家电企业崛起,国产家电品牌发展势头势不可挡。黄光裕感受到中国家电制造业所具备的特有优势以及所带来的巨大潜力,他迅速地将产品结构由先前单纯经营进口商品转向经营国内品牌,几乎在一夜之间,所有国产品牌都稳稳地站在了国美的展示台上。现在,国产、合资品牌已占国美所售商品的90%。
第三次,是在1999年,国美走出京城,开始全国性的跨地域经营。从天津开始,上海、成都……一路攻城掠地,迄今国美在全国40多家城市有了自己的势力。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