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封基大派红包锁定2007
[打印本页]
作者:
5566
时间:
2011-5-31 05:15
标题:
封基大派红包锁定2007
“年底没有太大的动力推动封基分红。分红应该会在2007年初。”一些保险公司投资人士表示。
分红潮锁定2007
封基的大红包锁定在2007年。“今年利润太多,想往明年留点。保险公司心里的确是有这样的小九九。”某保险公司人士在谈到对封基分红的看法时如是说。
2006年,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许多机构都取得了可观的投资收益。在这一背景下,一些保险公司表示,要求基金公司做封基分红的动力就不是那么强烈。“在这样的年景下,封基不分或是少分红,我们不会太计较。”
更重要的原因来自于保险公司财务做账的需要。
“如果年内分红,就形成了当期利润。如果放在12月31日之后分,就能计入明年的业绩。年度之间的业绩波动太大,对保险公司的市场形象也不是太好,细水长流嘛。”某保险业人士分析保险公司这一心态时表示。
12月15日,融通基金发布公告称,基金通乾(500038.SH)每10份分红1.40元,基金通宝每10份分红0.70元。这是对8月31日以前实现的赢利分红,8月31日至12月31日实现的赢利则仍留待明年。
保险公司的“宽容”态度对基金公司来说也是正中下怀。
由于封基不能申购赎回,不分红或少分红,对于基金公司就意味着更多的净值规模和更多的管理费收入。因此,在开放式基金热情如火的分红潮之下,封基分红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各大基金公司纷纷修改旗下封基契约中的分红条款之后,封基并没有拿出大红包。
但封基分红的这一惨淡局面将于新年的钟声敲响后结束。
中信证券胡浩表示,明年4月份之前,封基将不得不对2006年积累的赢利大规模分红,这不仅为投资人实现了收益,而且,因分红而增厚折价率会再次推动价格上涨。“这就好比是又送红包又返券。”
银河证券对封基分红做了同样的预测,它在12月15日的策略报告称,就当前的净值和运作看,封基具备分红426.72亿元的条件。
另一家机构同日就封基出具了策略报告,结论惊人相似。中信证券称,“乐观地估计,现在买入封闭式基金,4月份以前可以实现30%以上的收益。”银河证券称,“25只大盘封闭式基金在2007年具备30%的涨幅。”
对这一结论是否实现握有主要话语权的是封基最大的持有人———保险公司。
“毫无疑问,一过31日,我们推动封基分红的动力就将重新出现。”上述保险业人士表示。
对此,基金公司也表示肯定,封基分红已经列入到一些基金明年的计划里。
转开放猜想
“至于会不会提前封转开,这取决于基金公司自己的战略选择。对此,证监会起到的是裁判的作用。”胡浩说。
早在2003年11月,基金银丰的持有人王源新、严国华及其法律顾问宋一欣律师曾向银河基金提议召集持有人大会,讨论“封转开”问题。此后,“封转开”的话题一直刺激着封基的神经。
“当年,开放式基金的规模还不够大,封基占据相当的市场比例。如果彼时将封基转开放,对尚处熊市的国内资本市场冲击很大。尤其当时折价率一路上涨,市场不能去接受封转开后再保留的想法,很可能转开放之后这只封基就消失了。”胡浩表示。
今非昔比。现在,基金资产规模达到7500亿,基金已成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力量,其中开放式基金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以封闭式基金的规模在市场所占据的较小比例看,无论封基转开放后是否出现规模波动,对整个资本市场都不会产生剧烈影响,因此现在‘封转开’,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基金公司都不存在太大的压力。”胡浩称。
“对一些基金公司来说,尤其是一些业绩做得不错的封闭式基金,现在提前转开放然后打开申购将有利于扩大规模。”有业内人士表示。
其实,封基规模的固定是把两刃剑。在漫漫熊市之中,封基给基金公司带来稳定的管理费收入。在牛市之中,开放式基金规模暴涨的同时,封基的资产规模却仍在原地踏步。
上述人士将此与开放式基金的“净值归一”策略作对比分析称,“开放式基金在大笔分红之后‘净值归一’,成就了效果显著的二次营销,相当于新发基金,这在下半年新产品审批速度下降的背景下助推了基金规模的暴涨。而封基同样可以提前转开放再分红,打开新一轮的申购。可以想见,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其结果将是扩大规模。”
“这样的市场年景会不会再现还很难讲,与其等到将来封转开面临赎回风险,不如提前转开放。在这一点上,无论对基金公司还是封基持有人,都是双赢选择。”上述人士表示。
但无论是分红还是转开放,都是针对封基既存的高折价率。“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新封基才会有很好的成长环境。”某业内人士表示。
“发行新的封闭式基金,有何不可?这取决于市场的选择。例如可以开发投资于海外市场的封基。由于投资海外市场需要相对固定的规模,赎回或进去太厉害时会影响它的操作,宜采用封基的形态。封基完全可以继续存在下去。”胡浩表示。
事实上,监管部门对发行新的封基产品表示了肯定态度,鼓励各基金公司上报创新型封闭式基金。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