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绕道香港入华遭冷遇 中东油资转投新加坡
[打印本页]
作者:
FantasyHome
时间:
2011-5-31 10:56
标题:
绕道香港入华遭冷遇 中东油资转投新加坡
中东国家近年的石油输出收入以倍数增长,资金充裕的中东投资者盯上了中国庞大的商机,香港成为他们入华的第一块跳板,大量中东“热钱”循此途径开拓中国香港以及内地的商机。
但是,中东投资者意外地遭受冷遇。多个中东国家领事直言,香港政府和市场对中东投资者“态度冷淡及傲慢”,不少人更已转移阵地。有专家指出,挟着数以千亿美元的中东投资者,已转移投资新加坡、马来西亚,甚至绕过香港,直接进入大陆市场。
面对这种新情况,香港政府近来开始意识到石油国家资金强大,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马时亨本周率领香港工商代表团,走访沙特阿拉伯等地,希望争取投资者重返香港。
从2004年开始,国际石油价格开始了一轮令人难以置信的上涨。占有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三分之二的海湾地区,因石油价格节节飙升而使得财富数量呈几何速度增加,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伊拉克、卡塔尔、阿联酋和阿曼8个中东产油国家目前人均GDP高达2万美元。
记者在美国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了解到,沙特阿拉伯2006年石油输出的收入达1533亿美元,增加1.4倍;阿联酋增加1.7倍,达456亿美元。
中东油资转入中国“掘金”
海湾地区的经济近年来随着油价上升水涨船高,由此衍生出一支在全球发挥重要作用的中东“热钱”军团,中东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本净输出地区。传统上,中东的投资主要流向欧洲和北美,欧美在吸引中东资金的起步比亚洲地区来得早。2006年之前,中东石油资本在中国的投资非常少,也很低调,基本都限定在与中国一些机构合资设立公司。不过,“9.11”事件的发生改变了原来的走向,使中东与欧美的关系变得复杂。携着大量资金的中东投资者在近几年开始有了改变。中国的崛起让他们重新辨识投资机遇,加上受全球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刺激,中东石油资本转而看向亚洲地区,大举进入中国“掘金”。
科威特环球投资所策略资产管理主管沙伊伦指出,在2006年,包括政府和民间资金在内的大量海湾投资资金正积极涉足亚洲,尤其是投向中国和印度。
科威特人口约300万,其中有200万是外国人。它的石油资源丰富,在世界名列前茅。科威特国家银行是当地最老的私有商业银行,在当地占据约35%的市场,去年净利是7亿400万美元。它近年来除了在中东地区内扩充势力,买下卡达尔国际银行的20%股权等之外,也在上海开设代表处,伺机待发。科威特经济协会秘书长库纳伊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透露:“科威特政府早就希望能充分把握东亚这个广阔市场里所蕴藏的大把投资机会,科威特首相萨巴赫去年对中国等东亚国家的访问促使这个战略更加明确了。政府现在正在按照以向东亚投资为未来主要方向的方针寻找能带来丰厚回报的金融投资机会。”
中东石油更看重长期投资回报,他们关注的领域主要是酒店和能源等行业。中东热钱在中国的捕猎范围已把房地产、基础设施到银行股一并网罗。巴林沙密尔银行和中信集团公司成立了1亿美元的伊斯兰基金,投资于中国房地产。2006年6月26日,迪拜达马克房地产开发公司与天津市政府签署了意向合作协议,投资27.3亿美元开发天津塘沽区滨海项目。最近,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副主席乘坐公务机辗转中国几个城市寻找投资机会。一些中东石油资本的高层也频频造访中国,与政府、企业及包括投资银行和律师事务所等在内的中介机构进行密切接触,寻找在中国投资的机会。
中东石油资本看好中国金融类股票也已有时日。在中资银行发行新股的过程中,很多中东资金都有成为战略投资者或财务投资者的愿望。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上市,在这笔全球迄今最大的IPO中,科威特投资局认购额高达7.19亿美元,排名第二,卡塔尔投资局也认购了2.06亿美元。在中行、工行的国际配售中,有“中东的巴菲特”之誉的沙特阿拉伯王子阿瓦立德分别斥资20亿美元认购了中行、工行的股票。
“中东地区巨大的财富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会,迪拜是中国公司非常理想的一个融资平台,这里资金充沛,同时对中国公司态度友善。德意志银行环球银行部亚太区(除日本)联席总裁张红力频频飞去迪拜,与沙特阿拉伯王子面谈,把中东的石油美元引入龙的故乡。迪拜通往中国的航班已经成为一条新的丝绸之路。中东商人准备用石油资源积累起的雄厚资金去换取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机会。
香港成为中东“热钱”跳板
部分中东地区很看好香港投资市场。沙地阿拉伯驻香港领事Alaudeen Alsakary说,投资者期望透过香港作跳板,进入大陆市场。科威特驻香港领事aderal-Tunaib亦表示乐观,认为香港法制和营商环境理想。
香港特区贸发局杜拜办事处总监Jeff Ambjorn未透露杜拜商人在香港投入的资金金额,只是用“巨额投资”来形容资金量之大。“我知道部分中东投资者投资大量香港股票。”
2006年12月,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第一家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企业——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在确定策略投资者的过程中,沙特阿拉伯王子阿瓦伊德又斥资54亿港元进行认购。
事实上,在2006年,流入港股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中东的“热钱”,因其看好内地市场及憧憬人民币升值,故不断将资金投入香港股票市场。
投资者弃港直入内地
资金充裕的中东投资者看中香港市场,但却不约而同遭到冷待。多个中东国家驻香港的领事都指出,香港官员和金融市场对石油国投资者采取忽视、冷淡和傲慢态度,他们直斥这是错误的做法。“港府官员对中东地区的忽视,是他们的选择。”阿联酋驻香港领事Saeed Hamad Alia-Junaibi说,“香港仍用西方方式对待中东国家,我们不喜欢这样。”
有专家指出,挟着数以千亿美元的中东投资者,已转移投资新加坡、马来西亚,甚至绕过香港,直接进入内地市场。Alia-Junaibi直言,目前来香港投资的中东资金低过预期,其实可以增加十倍。
伊朗驻香港领事Abdollah Nekounam亦表示,香港对中东缺乏认识,不愿配合他们,不少中东资金已转移至新加坡发展。
新加坡抢走中东“热钱”
虽然香港特首曾荫权上月曾接待到访的哈萨克斯坦总统,但在市场人士看来,新加坡较香港更早重视石油国投资者,机动性更强。
其实,新加坡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遗忘”了中东地区,在充当中东国家到亚洲投资的门户方面“没有把工作做好”。科威特国家银行总裁伊布拉欣.达窦布说,近十年来,“新加坡遗忘了世界的这个部分”,到这里走动不多。但是,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新加坡开始发力。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等多名政府高官,早已展开多次中东国家访问。
2006年11月,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访问科威特,参加科威特国家银行主办的一次大型研讨会。李光耀这一次出访,对新加坡发力吸引中东投资者起了催化的作用。“过去6个月来科威特的访客比过去16年来得多得多。”他指出,新加坡的优势是金融业的基础都在,好几家中东银行在新加坡也有驻点。李光耀更提醒新加坡官方和市场加紧引资良机,吸引中东投资者:“如不抓紧现有机会,对话窗口将会关上,别人将抢走商机。”此后,淡马锡控股以及一些银行也开始有了动静。
科威特国家银行总裁伊布拉欣.达窦布说:“新加坡在管治和法律方面信誉良好,这在本地区倒是闻名的。我们正在认真地研究它,也会认真地对待它。”
新加坡拟减税抗衡香港
“你知道这是个残酷和竞争大的世界,人们不会因为喜欢新加坡而来(投资),他们来是因为回报较佳。”最近,李光耀透露,新加坡政府拟把目前20%的利得税税率,削减最少1%,保持国家对投资者吸引力,以免他们转投香港。
“我们一定要减税。”李光耀提到香港的利得税税率只是17.5%,是全球最低的地区之一,所以新加坡必须降低税率,否则投资者只会转投香港。“最少减1%,否则我们会把投资者输给香港”。
减税会令政府少“400至500亿新加坡元”的税收,但新加坡的决心已下。据《海峡时报》报道,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早前已暗示会减利得税,并把商品及服务税由5%增至7%,详情会在2月15日公布财政预算案时宣布。
新加坡拟引进23亿石化项目
另外,新加坡和埃及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在积极探讨一项投资额高达23亿美元的石油化学合作项目。埃及是世界第六大天然气生产国。埃及总统府发言人阿瓦德透露,一旦计划落实,新加坡将提供先进及创新科技,把天然气转换成石油,生产基地预料会在苏伊士运河周边地区。
除了石油化学业,埃及和新加坡也可能在公共交通业及电信业方面合作。新加坡也为埃及港口管理服务提供咨询。
香港推政府公关策引资
由于发现自己可能失去先机,香港开始转为积极拉拢中东投资者。
本周,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马时亨率团到访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便是肩负重任。这是马时亨在2006年内第二次到中东地区推介香港。2006年3月他率团到迪拜推介香港时,当地机构表达了对投资中国企业的兴趣,而透过香港投资中国内地是最佳选择。
马时亨称,2006年认购港股新股的机构投资者,不乏以往较罕见的中东机构。香港市场要进一步扩大,需要不同投资者参与。
香港贸发局杜拜办事处总监Jeff Ambjorn坦言,政府将尽最大努力争商机。
而沙特阿拉伯领事Alaudeen Alsakary表示,部分投资者有意投资房地产,但被当地飙升的价格吓怕。Alsakary期望马时亨之行带来好消息。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