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定向增发新规加速中介洗牌 [打印本页]

作者: 玛格丽特    时间: 2011-5-31 14:31     标题: 定向增发新规加速中介洗牌

上月,中国证监会下发《关于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董事会、股东大会决议的注意事项》,对定向增发的询价、锁定日期等问题作出了新规定。一旦新规实施,此前那些依靠权力寻租,活跃在定向增发市场的中介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业内人士评价,定向增发新规的市场化、透明化规定,有利于治理定向增发市场之乱,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而市场中介也有可能面临一场大洗牌。
定向增发市场之乱
去年以来,定向增发无疑是证券市场的一个“香饽饽”。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大多都得到了市场的热情追捧,机构争相认购,股价一路攀升。
“市场确实有点乱。”某券商一投行人士指出,有些好的增发品种,打得头破血流都未必能够拿到认购资格。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关系有门道的个人和中介顺势冒了出来。定向增发过去没有严格的询价、竞价制度。
广州某集团投资部门人士介绍,去年以来,有很多声称能拿到定向增发股票的中介找过他们。他举例说,某公司欲进行定向增发,内部询价区间18-20元/股,发行不超过10亿股,有中介过来说“18元/股给你们”,过几天又有人过来说“17块/股给你们”,该人士说:“公司本来还打算考虑是否认购,但这样一来,我们感到里面太乱,不太敢相信了。”
中介的另一种开价方法是———你给我出5%或者10%的好处费,我确保你认购;另一种方式就是收益分成。F先生为有实力的个人投资者,挂靠在公司名下参与定向增发,他向记者透露:“曾有中介找过来,说可以帮忙拿到定向增发股票,条件是一年之后如果收益超过10%,就要三七开分成,有的是说四六开。”据记者了解,像F先生这样投资定向增发市场的情况并不鲜见,“由于定向增发的对象有限,只有十个。有些公司虽然名字出现在定向增发的名录上,但是名下的股票都已经给别人了,甚至给了好几个人或者好几家公司了。”
业内人士介绍,在很多个案中,都没有看到上市公司或者承销的机构出过面,出面活动的都是中介公司,“原来的情况下是有很多套利的机会。例如我和上市公司关系很好,别人不一定能拿到的股份,我能拿到。在这中间,权力寻租的空间的确存在,甚至在IPO市场也有出现”。
据该人士透露,某金融企业在IPO之前,就有人在市场上叫卖它的股票了,卖价就是在发行价上加15-20%。“说到底,这都会损坏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要规范这些现象,需要制度的进一步透明和完善。”
新规透明化压缩寻租空间
“现在如果还有谁对你说,你出5%或者10%的好处费就能给你拿到股份,很可能就是骗子了。”某财经咨询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过去上市公司和券商有权利来选择决定谁参与认购,现在除了董事会确定的增发对象,其他的就是按价格说话,大家竞价。发行的透明与否,主要看的就是如何定价的问题,用市场化的询价、竞价方式无疑会更公平”。
《关于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董事会、股东大会决议的注意事项》中明确规定,股东大致可以分为“董事会决议确定具体发行对象的”和“董事会决议未确定具体发行对象的”两类,前者属于战略投资者范畴,不必参与竞价环节,但至少需持有36个月;后者12个月后可以转让,但必须通过竞价的环节来获得认购资格。
按照新规定,对后一种增发对象,“应当明确选择发行对象的范围和资格,定价原则、限售期。决议应当载明,具体发行价格和发行对象将在取得发行核准批文后,根据发行对象申购报价的情况,遵照价格优先原则确定。”
“在这种情况下,最终谁能拿到股份,谁拿不到,都不能确定。竞价嘛,大家都交保证金,参与报价。中介的操作空间自然小很多了,因为最后竞价的结果会是多少钱大家都不知道。没有相当实力和参与诚意的公司可能不会参与竞价,因为情况比较难控制,不知道最后竞价会是在什么价位。比如底价可能是7块,竞价到10块都有可能。这样公司就不知道能否脱手了。”上述人士表示。
深圳某券商投行负责人指出,目前,监管部门借鉴IPO的一些做法,对参与定向增发询价的机构数量和类别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而且询价结果都要上报证监会备案,监管部门对登记、划款等环节都有明确规定,“这些措施都会压缩中介的操作空间”。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