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通胀遏制虽见效 宏观调控不能转向 [打印本页]

作者: talently    时间: 2011-7-2 08:40     标题: 通胀遏制虽见效 宏观调控不能转向

 6月24日,持续破位下跌的A股股市盘中一路上涨,当天上证指数收盘大涨2.16%。刺激A股大幅反弹最直接的利好来自于温家宝总理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人们担心中国能否遏制住通胀,同时维持其快速发展步伐……中国已将限制价格上涨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任务,并推出了一套有针对性的政策。这些政策已经奏效。总体价格水平目前处在一个可控的区间,而且预计将稳步下降。在连续七年的粮食增产后,中国目前拥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主要工业品供过于求。进口正在迅速增长。今年价格上涨将得到有力的控制,我们有这个信心。”
  温总理的这番话,是国内关于宏观调控政策的争论激化以来政府最高官员的首次表态,也被市场解读为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将会转向的信号。在市场看来,通胀既然到顶了,未来形势可控,那么紧缩的调控政策就不会再持续了,甚至可能转向宽松。
  对此,有专家指出,如果宏观调控政策真的因此又出现大拐弯,难以保证今后不重蹈覆辙:一紧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如此周而复始,宏观政策始终在矫枉过正中循环。在安邦咨询看来,现在国内市场对经济放缓、“钱紧”的担忧要明显多于对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担忧,这已经成为一种有影响力的舆论环境。但是,怕就怕在舆论压力下经济政策半途转向,转型和结构调整又前功尽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认为,中国领导人出访前配合外交方面的需要发表一些文章向国际社会说明中国调控物价的结果也很正常。“最多可能理解为货币政策可能不会再紧,至少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的频率没那么快,但得不出政策可能放松的信号。”他称,毕竟中国每年年中都会进行经济形势研判,才能确定下半年的政策基调。
  而在安邦咨询研究员李浩看来,随着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渐显现,宏调政策或许可以在程度上有所放松,但不能转向。他认为,从中国经济面临的长短期问题、“十二五”确定的战略方向来看,宏观政策出现大反转的概率很小。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温总理曾表示:“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这次温总理关于中国限制价格上涨的政策已奏效的判断,恐怕也与信心有关。在目前欧美部分国家有主权债务违约风险、最近国际上看空中国甚至认为中国经济将硬着陆的观点比较盛行的情况下,给予国际市场信心非常重要。而在国内,通胀形势有所好转并不是刚刚出现的信号。
  在6月22日,发改委就表示:“当前价格总水平确实在高位运行,今后个别月份涨幅还可能会较高,但总体态势是可控的。”发改委还透露,反映新涨价影响的环比涨幅从1、2月份的1%、1.2%回落到-0.2%、0.1%,趋势是收敛的。这说明国家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正在逐步发挥作用,价格较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预计6月份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将高于5月份,这也是因为翘尾将达到3.7个百分点的全年最高值造成的;下半年由于翘尾的快速回落,新涨价因素继续得到遏制,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将高位回落,全年价格将在可控区间运行。这与温总理的文章相关内容基本一致。
  事实上,在5月CPI创出新高后,6月份CPI将再创新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虽然相当多的机构和研究人士均相信6月份CPI将可能会达到今年以来的顶点,但并不意味着CPI随后就会一路走低,而是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维持高位运行,这也是为什么近期相继发布中期投资策略报告的券商们认为紧缩政策将会延续的原因。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此前表示,6月的CPI数据可能会达到6%左右,形成年内高点,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收的非常紧了,如果延续目前的货币政策,通胀趋势是一定可以得到控制的,因此,紧缩的货币政策会一直持续到明年,才会放松。
  在目前通胀压力依然严重的背景下,李浩认为,任何可能重新导致物价上涨的政策都不大可能被考虑,而且通胀得到控制后,经济政策的重点很可能是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不是在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之下,放任经济结构进一步的失衡。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