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投资技巧:不可或缺的交易机制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FIMRman
时间:
2005-6-13 18:43
标题:
投资技巧:不可或缺的交易机制分析
期货交易除了传统的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方法外,还应有第三类分析方法,那就是交易机制分析法。一般投资者根据其喜好或特长不同,或重技术,或重基本面,或兼收并蓄,但很多人并未特别重视交易机制分析法,期货交易理论上也未对此进行系统阐述。其实,交易机制分析法在期货行情的研判和操作上大有用武之地,完全可以作为第三类完整的期货交易分析手段。
交易机制分析法是指通过研究构成或影响期货交易行为模式的各个方面或因素,以获得市场内在结构上的诸多信息,从而为交易决策提供依据。交易机制是由一系列具体的分析手段构成的,主要包括如下几类:
1.持仓结构分析。
通过观察持仓结构及其变化,可以获得市场资金的配置、主力动向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持仓结构分析可以细分为如下几种:(1)不同合约的持仓量分布。持仓分布体现了市场资金和多空能量在不同合约及不同时间段上的分配。期货近、中、远期合约的持仓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分布的失衡或畸形化,很容易为技术性挤仓或逼仓提供条件。而近期向远期合约间的迁仓交易也是存在时间规律的,可以成为价格波动的诱因,并提供相应的交易机会。(2)主力持仓变化。主要用来观察市场各个交易侧面,尤其是机构主力的造势动向。我们每天关注国内交易所每天公布的多空持仓排名、CFTC每周公布的分类持仓报告(我们最关注的是基金净头寸变化)以及LME公布的期货大头寸报告等等。
2.基差结构分析。
理论上来讲,期货合约间的基差结构是由持仓费来决定的,一般的正向市场基差结构体现为近低远高,越远的合约因持仓费高而基差越大。但在现货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期货合约间基差倒挂,即出现逆转市场结构。同时,持仓结构的失衡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合约间基差结构分布的不平衡,即中间个别合约基差排列不正常,甚至严重扭曲。基差结构的异常,可以为交易提供很多获利机会,LME就有专门的基差交易。而合约间基差(升贴水)的变化,也为跨期套利交易带来机会。甚至同一品种在不同市场之间的升贴水差异,也是跨市套利交易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同时,基差的结构性变化,可以为判断价格趋势提供线索。在价格周期性循环的不同阶段,基差结构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熊市状态下,基本体现为正向市场基差结构,但在多头市场中,尤其是牛市末期(包括熊市初期),通常体现为典型的倒基差结构。
3.仓单与库存分析。
交易所仓单和库存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仓单的变化最终体现在库存的变化上。库存变化是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之一,但库存变化并非我们所见到的数量增加或减少那么简单。除了隐性库存外,可见库存也与仓单的性质及其变化密切相关。如果仓单作为融资工具,或者为大的机构所控制,那么可见库存的可获量就是不确定的。因此,有时侯库存本身不过是主力调控市场价格的一个工具。我们除了关注每天交易所公布的库存动态外,还留意如下几个方面:
(1)注销仓单数量的变化,因为注销仓单的多寡反映了库存下降的未来趋势。
(2)LME定期予以公布的大仓单报告,反映仓单的集中程度。如果仓单集中在少数大机构手中,市场被人为操纵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3)库存的地区分布以及出入库变化。库存地区分布的不均衡或不合理,容易造成现货供应的局部紧张与失衡。而有时库存集中在某个注册仓库增减,也影响到库存增减对价格波动的有效性。
交易机制分析在基本金属市场上的重要性是最为显著的。在长期的金属交易历史中,全球三大交易所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交易机制,并发布不同特色的交易信息供市场参考。其实,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铜市在历史高价区域的巨幅波动,为交易机制的分析提供了充分的施展空间。市场往往沉湎于从基本面和技术面寻找牛熊转换的依据,其实,交易机制分析才是最为有效的工具。无论是处于历史低位的库存、合约间基差的巨幅倒挂,还是持仓结构的异常变化、基金的动向,都为我们开启了把握行情脉动的大门。无论是基于基本面分析的趋势追随者,还是基于技术面分析的投机者,有几个不是伤痕累累?而那些简单地根据沪铜合约间的巨幅倒基差紧抱多头不动、那些根据比价关系变化以及LME和沪铜两市间升贴水结构的差异进行跨市套利的,以及赚取沪铜合约间基差不断变化的跨月套利者,才是真正的赢家。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