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三楼讲的是有道理的,在此补充一下,题目中说的是narrow in yield spread ,应该是 decrease in yield on credit products 大于 decrease in yield on us treasuries, 或者increase in yield on credit products 小于 increase in yield on treasuries 两种情况,分别对应的是 yield curve move down 或 move up 的情况,因此,在这样两种情况下,credit product 的 price performance都会相对好于 treasuries,因为如第一种情况,credit products价格上升大于treasuries, 第二种情况,价格下降的少于treasuries。六楼说的情况虽然有理,但是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因为yield curve 未必是 move down的(也就是说总体的interest rate 水平 可能是上升,而不是下降)而如果是yield curve move up的话,call option不值钱了,callable的表现是会好于non callable的。而如果是如六楼所说的interest rate下降的话,那么mbs的表现确实应该要比 treasuries来的差,因为 那些房贷的人很可能就去 refinance 来 prepay 原来高息环境下贷的款了。所以对于这一点我还是觉得答案有不妥, 我觉得比较合适的应该是 overweight high yield non-callable corporate bond(可能是答案里所讲的credit sector?)  还望各位考友指正。

TOP

 我这么记的,

 pure allocation: 看自己的PORTFOLIO 是 overweight 还是 underweight 那些表现 强于 benchmark 还是弱于 benchmark return的,overweight 表现好于 benchmark return的,说明你的 sector/industry allocation effect 为 正,underweight 表现弱于大盘的,说明你的 行业配置 effect也是正的,因为回避了一部分bechmark的风险

 within sector: benchmark 的 sector weight * ( portfolio sector return-benchmark sector return) 括号里的说明的是你在每个sector里强于benchmark的选股能力

allocation/selection :allocation是weight的差别,selection是return的差别,乘一下就好了

international的很难记了,只有考前强记一下了,不过搞不好还得把上面记住的给搞混了,考试的时候听天由命吧,但愿别考,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