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相同条件下,高尔夫打得好也比不会打球的有优势。仔细想想,把“CFA”替换成“高尔夫”全部都适用,同样可以替换成“整容”、“阿拉伯语”、“黑客”等等都可以。

我们口中的“有用没用”,实际意思还是“是不是最重要、最必须”,想比背景关系、工作经验、学历经验、从业必须的认证,会有答案。

TOP

 事实证明在全球金融界有CFA的人综合起来过的比没有的人过的好

-----------------------------

这句话问题很大,首先数据从何而来?巴菲特、索罗斯都是CFA?其次,考CFA的大多都有上进心在做努力,不考CFA的更多人里很多没有上进心得过且过,如何得知考CFA的比考CPA的混得好?比继续深造的混得好?比拍马屁的混得好?这就是个机会成本的问题,不能光看做比不做赚多少,更要看做比做其他赚多少。当然,只要够精力,这些都不互斥,可以同时做。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brightcool在2010-7-28 10:19:00的发言:
楼上的很多马甲的 什么ALBABA了 什么LOU了 你精神分裂就别出来了 你自己都说不发帖子

出口成脏,说明你的素质;说我是Albaba、什么lou,说明你的判断力。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chenty在2010-7-28 10:39:00的发言:

 

你说的巴菲特、索罗斯都没有代表性,正是因为他们有独特的经历,才会被人们津津乐道,可是大部分人还是中规中矩一步一步往上爬。尤其在北美,只要是刚入行,在比较大的公司做金融相关的,绝大部分都会去考CFA。至少我身边还没有谁不去考。为什么?就像你说的,机会成本!我相信大部分30岁之前的,应该没有到时间宝贵到考个CFA就影响自己赚钱的。如果你去读fulltime的硕士博士,是不能工作的,这里有很大的机会成本,但是CFA完全就是个自学的东西。你可以说他贵,但是相比北美的MBA,CFA真的很廉价,而且认同度又比较广泛,所以大家都愿意考。

 

当然这里我说的是北美,在中国CFA到底有多大分量,我不在国内工作,我不好说。毕竟国内好的公司的领导,没有几个有CFA的,所以认同度肯定大打折扣。不过大家也不要只看到眼前这几年,等CFA慢慢在国内普及了,相信未来认同度会慢慢提高的。如果现在没有考,到以后自己工作更重要了,忙了,如果突然发现有些东西需要CFA,再想考,那时候机会成本就会更高。

 

学习考试这些东西,最好在年轻的时候都做了。30以后就该专心创业了。

我很同意CFA的成本不高,因为可以自己控制时间,尽管我半年内会做很多准备,找资料下视频打印卷子啊,但每次考试真正学习都没超过半个月,所以觉得不必付出太多所以我考,平时不搞CFA也就那样混掉了,但是它的产出也普遍不高,特别是现在、特别是大陆,而且现在运动的圈子越来越固定,一周可能有3-4次高强度运动,这对身体和精神有好处,也是机会成本,而且也要着手买房成家的事,所以业余时间少了不再是混日子了。

1、2级的时候等成绩很紧张,现在反而不在乎了,甚至想不过的话还能和一些老考友们一块儿聊聊天、碰碰头什么的。

TOP

有人说持证人有优势,因为4年工作经验,但这是CFA要求的,并不是CFA给与的,最直接的关系是工作经验而不是持证。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