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有点基础的话,notes教材都不要看了,网上找套中文精读,就着精读拼命做有详解的卷子,一天一套240题,笔记记下要记的东西,来得及。

财务和宏观经济部分内容需要系统理解下,其他的就是做一道会一道。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annemark在2009-5-23 21:23:00的发言:

这个太夸张了,理想主义啊,基础得多强悍才能直接一套一天啊,我note看了好几次了还记不住,就直接两天才能研究120道,每个log都要看,很慢的,直接做题也得懂怎么来的啊

就因为看书太仔细所以才记不住。做题直接抓考点知识和套路,一开始几张看答案学,详解基本把知识点全讲了,我说过了,除了财务和宏观经济部分内容需要系统理解,其他的都是点。并可几张按部分顺序做,留几张模考。

看透书可以达到更高境界,但是需要做题应考5倍以上的时间,保守估计。全优没屁用,强弱分析而已,明年就查不到了。评分是设定总分分数线,至少官网是这样声称的,根本没有说过什么哪部分至少要几分、或者加权什么的,去年分数线大约在65-70%,道德重要不是因为需要底线,而是因为他的分数仅次于财务,道德<50通过的我至少见过仨。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annemark在2009-5-24 7:14:00的发言:

看书太仔细因为人笨很久才理解,还老走火入魔,,,,做题抓关键我很赞同,但是不知道这位仁兄考了没,,,复习多久,是不是基础很强悍啊, 我是抓点来着,关键是没个题差不多都是新log,我就很郁闷,每个都要抓,,,,除了少数送分题,,,, 不知道怎么说到全优问题上了, 仔细看书不是为了全优啊,,,哪那么大雄心啦,, 基本希望每天研究完一套题,,,120道,,,就已经很好了,,,留最后一套模考,不知道会不会不够,,,

我从FRM、CFA1到2都报了班,但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玩桥牌游戏。

去年6月用了3天(全天),狂看某机构百题预测,不及格第十档,有老友一个月看完notes才7、8档,因为针对性不够强;12月用了十一二天(全天),百题+5套左右卷子(240题)+半天浏览中文精读重点加强财务和宏观经济,3部分>50,其他大于70。

基础中等,金融相关,但不很专业,07年考过FRM,有些许帮助。

题做到一定数量,90%以上的考点都有了,70、80%都比较熟了。6月考准备不充分,考试没感觉;12月考感觉上午题基本都做过,下午明显有些绕,综合下来70%的准确率应该有的。

最好留3套模考(240题一套)。

昨天悟出来个道理:无论教材、Notes,书上大部分内容不考,而这大部分内容中大部分只是帮助理解而非必需,所以时间不够的话,主攻看书得不偿失。二级也是如此,但是二级的题目预测性不够强,知识更深,所以还是要加强理解,两难,所以时间不够就很困难,我暂时用中文精读和网络课堂补课。考过2级的老友说:看教材理解至少需要20个全天,然后再复习、模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4 12:25:42编辑过]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suoze在2009-5-24 19:30:00的发言:
CFA考得其实挺细的,觉得notes还是应该认真看。其实我一直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考过的人提倡不看书拼命做题。schweser的practice exams其实和考试差别很大,CFA考试注重对概念的理解,计算不多,而practice exam却一味强调大量复杂的计算。过了一级其实也不能说明方法正确, 选择题有一定的偶然性。时间有限的话,注重secret sauce,sample exam和mock exam。

我没碰过一道施威瑟的题目,早就听说性价比很低,不如做教材习题。我就做报班发的卷子,没看secret sauce,据说官方样题很重要,但大多都包含在前面的卷子里了。一级出题重复率很高,高得惊人,但是题目会越来越绕,他不会加深本身难度也不会出太多偏题,只能给你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4 19:56:52编辑过]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bartzzr在2009-5-24 12:45:00的发言:
请问楼上说的240题是指什么题呢?

我的意思240题算一套,很多说一套是指120题半天的。当初第一次考试前几天我还以为只考120题。[em58]

TOP

&nbsp;是6月6日?我的天,又少了一天。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