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其实我觉得对于年纪在33上的人,考cfa转行,不适合。考cfa做职业提升更是误区。

 

如果工作不满意,这个正当年的年纪,该创业了。。。

TOP

对于中年人,最宝贵的,不是钱,是时间。所以,“为所有那些正默默奋斗的同志们(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 加油呐喊! ”,不像表面那么好啊。

 

你想想一下最稀缺时间的中年人,再浪费3年考一个没用的证,(不是吃饭喝酒打屁的三年,而是挑灯苦读的三年),这属于什么情况?属于自杀!三到五年后,将近40的时候拿到cfa,谁敢雇佣??这问题不幼稚,这问题很现实!而他本来在这3年里可以选择真正的道路的。

 

对考试者自身而言,考cfa是自杀;对旁观者而言,更严重。因为你知道他正在用三年时间毁掉中年的希望,真正毁掉职业轨迹和职业生涯,真正在毁掉人生,旁观者明知这些情况而鼓励他,不是谋杀是什么?!

 

见到谋杀正在上演,无法优雅的心平气和起来。必须说上几句,甩给自杀者几根稻草,也许可以救几个人上岸。

TOP

“加速了他们的死亡”?你杀气也不弱啊。[em51]

 

 

我曾经错过很多不应该错过的事情,有时候想起来,就会觉得,当时要有个朋友能指点一下就好了。但我从来没有过这个想法:当初那个朋友死命劝我,多杀气腾腾!

 

老吾老,及人之老;少吾少,及人之少。仅此而已

 

TOP

祝通过误导他人考cfa而牟利的人,早日醒悟;祝不适合考cfa的人,早日回头。

TOP

不理解你同情什么?[em53]but anyway,谢谢先。

 

对于中国cfa考生而言,trade-off是不存在的,只有利益和损失可以基本相当的时候,你才可以说trade-off吧?损失极大,而利益不存在时候,你做的cfa考试投资,就只能用write off来收场了,你的决策过程只能用后悔来总结了。

 

对于已经上cfa贼船的,浪子回头,真的很难。。。。

但对于还在一级徘徊,甚至还没报名的cfa仰慕者,现在正是时候!

TOP

不知道,你知道很多人接受信息的渠道有限,当他满互联网都搜索到CFA=20万美元年薪的时候,真的会很盲目,也会导致overconfidence,会把cfa当做救命稻草,解渴的清泉。

至于到底是清泉还是毒药,真管不了,喝了再说。

 

所以,把此帖转发到互联网各个角落,很重要。这样才可以形成对抗cfa欺诈的舆论防线。

 

真有必要建个Anti-CFA网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8 21:36:22编辑过]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ADONIS_BLEU在2010-8-9 9:06:00的发言:
 CFA对了解金融知识,了解资本市场的运作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对于应试者在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力的提高,绝对是因人而异了。

如果你的老板是CFA,那他(她)自然看重并认可这个证书,但是如果他们不是,那这个资格就仅供参考了。北美的INVESTMENT BANKING行业很注重经验和人脉,CFA其实给那些没有上述优势条件的准入者准备的,所以CFA对对金融感兴趣的人来说,是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的,但是到不了雪中送炭那样管用。

另外感觉CFA其实并非以前认为的那样是MASTER LEVEL的考试,它是BACHELOR LEVEL的资格(有兴趣的可参考北美名校的MASTER OF FINANCE的入学条件就知道了,有的学校指出:通过CFA III仅仅是可以免试 GRE,GMAT),其他的会计资格也同样。但是有一点是肯定,就是CFA现在愈来愈权威了。

CFA 是否是个骗局,其实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命题。

国内碰到领导CFA的,概率和你领导是芙蓉姐姐一样大啊。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国内CFA的就业市场真是太狭窄,供大于需几十倍,以至于你可以说,CFA无用。

TOP

“基金公司最近破天荒地招了一个本科生做研究助理,二十几万年薪”,真是真实的谎言啊!

 

研究员就20几万,还得是大行。

 

但是,这大行,科班+关系双管齐下的排队挤不进去!给研究院打下手的反而比研究员牛x!神道

 

 

 

TOP

而且,很确切的说,个人真实能力,和证书无关!

 

如果老板不是傻子,不会在招聘一个人进来时候就说这人有能力。干这行,都得做过几个case后,才能对人的能力、秉性下结论,这行没傻子。

 

指望让别人相信cfa=能力,愚不可及。

TOP

我不急啊。敲个警钟,听到是福,未听到未必是祸。机缘在个人,领悟kao冷静!

 

我倒是看有些小丑,看到cfai丑陋面目被揭开,就疯狂甚至痴癫!其实,那些小犬不理解,此帖没能力扭转乾坤的,此帖能让培训机构的复合增长率不超级高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哈哈哈

[em50]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