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要考就考吧。没人拦着。只不过说说个人建议感受而已。要改行的人过两三年过了三级去抢做金融的饭碗吧。抢到了别忘了来报个信。也给后来的人点信心。抢不到也来抱怨抱怨。给后来的人点信息。

 

很有一些人没有什么事实依据来反驳对方,就来搞人身攻击,逻辑是你居心不良,所以你说的是不对的。30+改行的人就去考吧,过两年回头看谁居心不良。

 

TOP

在国内,真的想进金融业, 念个好学校的金融专业研究生时正事。这不仅仅是学知识,而是进入一个圈子。楼主实话说有点晚了。如果真的对金融有很高的热情,应该早就着手改行。这不是什么对真理朝闻夕死,今天想改行,明天去考个试,永远都不晚。券商基金招人的时候,看到这种半路出家自学成材的简历其实是很不以为然的。我的领导就说过,早干什么去了。就是一个散户。别以为他不理解要改行的人。他也是从工科转来的。可人家是大学毕业不久就念北大光华的研究生。

TOP

对。要么就像楼上一样有决心,不计较得失,不犹豫,无怨无悔。也不用上来问别人的意见,不用估量是否可行,做就好了。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weil在2010-6-18 15:36:00的发言:

呵呵,一年前考level 1的时候我就说过类似的话题结果被人喷了,今年考的二级,不知道各位观察过没有二级的出勤率大概多少?考生里面的在校学生的比率大概多少?我的硕士同学很多都在券商基金工作,没多少人考这个东东,我在国有银行工作周围倒是很多人在考。我看下来我们考场二级出勤率大概在90%,我觉得基本上都是想转行的人在考,还有就是在校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在考,真正行业里的人没多少人在考,投入的时间成本太大,倒不是金钱压力,平常工作都很忙根本没时间,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去多赚点钱来的实在。我还是那个观点,cfa等证书从来都是plus,不是决定性的,在国内远不如你本科硕士都是top5的学位学历证书来的管用,正确对待吧,尤其是想半路出家的筒子们,很难的,很多人的学历都不会过关的,cfa能管啥用啊,看看几个大的券商基金银行非top5的学校毕业的学生有多大比例啊?还有就是一些个从英联邦回来的或者米国回来的所谓的海龟们(只有硕士学位的),奉劝你们还是务实点吧,不要以为大家不知道海龟是咋回事,30w买张文凭有些人连口语都很菜,就不要自命不凡了。大家都在这个行业里浸淫了很久了,都知道咋回事。还有人说国外如何如何自学,cfa如何如何,别忘了我们国家最大的国情就是人口众多。僧多粥少,水涨船高,所以每个行业都会很快供给过剩的,所以金融也就是一个行业而已,仅此而已。幻想着凭借一个证书一夜暴富是不现实的,只要努力在哪个行业都能过上有质量的生活,生活里不只有考试,珍惜当下珍惜眼前才是王道。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duduka在2010-6-10 21:59:00的发言:

 

事实是CFA本身就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东西

基金更关注的是行业背景和名校   名校加CFA 可以  CFA加烂校加没经验 不可以

TOP

以下是引用albaba在2010-6-11 13:21:00的发言:

哎,给大家看个旧闻,震一震拼命挤进金融的兄弟们:

 

05年股票市场不好的时候,有券商因为吃不起饭,将门口的铜牛,强行卖给门口的小饭馆,抵消3、4万的饭钱。

 

凑热闹,有风险!不凑热闹,坐冷板凳,也不行。所以,呵呵,想起了那个semi-active,可能只有semi-active,human capital才能具有最大的IR吧。。。。。。。。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brightcool在2010-6-9 14:17:00的发言:

投行和CFA本来就没关系  那个CPA和司考贴近

再说了  中国的投行本来就不需要技术含量  凭关系拉单 提成 能拉业务的是老大

几年做不了一单业务   什么A也歇菜了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weil在2010-6-19 8:35:00的发言:
告诉你吧,在国内名校硕远比cfa管用的多。cfa的本意是给那些不是金融专业的人系统学习金融知识的机会,但是知识的深浅cfai从来没说过,在我看来也就是个入门级的。人才从来都是从高到低流动的,如果国内的金融业在一二十年内能够发展起来的话人才也不是国内培养出来的,必定是香港台湾新加坡东京华尔街过来的,最后再说一句,国内的金融业里充斥着大量的太子党,他们的利益左右着这个行业的发展,你就不要yy了

TOP

以下是引用sohung在2010-6-11 11:10:00的发言:

通过二级之后,我在上海一家电子商场找到了一个卖手机的工作,月薪1800,这收入在我们当地绝对是金领。我对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

 

今年考了三级,感觉还不错。应该可以过吧。各位专业人士,能不能再推荐一些比较难考又没什么用的考试吧。最好是注册费又高,一年还只能考一次的。上了贼船就下不来的那种。

 

通过我的观察,发现了国人的一些兴趣爱好颇为一致,有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补充指导:

 

1,考试,这个不用解释了

2,排队,每次在机场,工作人员还没说开始登记,就有人自觉的排起队了。工作人员刚说登机吧,大家就兴奋的拍期长队,我是怀旧的人,每每都会很鸡动。

3,到过了,在旅游景点匆匆随团飘过,但是一定要拍照留念。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sharkfin在2010-4-7 17:03:00的发言 3级之考, 5年之殇:

2010三级:?

2009三级:fail;

2008二级:pass;

2007二级:fail;

2006一级:pass;

 

5年时间里每年总有3-4个月处于备考的忧虑期,本人并不属于那种考试型的牛人,自我的评价是考试时能

发挥70-80%的功力算很好了。今年的CFA之旅是和CFA缠斗的最后一次,要么过要么放弃,彻底和CFA说bye。

5年前跟风开始了CFA之旅,由此放弃了生活中许多有趣的事。我不像一些朋友感觉CFA的准备过程是有奋斗意义的,

而是觉的是彻底的一种折磨和浪费时间,因为学的大部分东东在实际工作中用不到。

 

31岁了,应该是要更合理的利用人生中的黄金时间来为自己积攒资源的时候,而不是整天做书虫。去年其实是花了

大把时间来准备的,最后还是处在了没过的80%,现在还记得那天晚上成绩出来的前后几个小时的场景,那叫一个

失望啊。

 

今天7号,刚把notes过了一遍,希望在本月内再把notes过一遍并完成教科书后的习题。5月开始大量做题培养感觉。

 

希望本次能过,也预祝所有和我处于同一心态的朋友都能过!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