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217985
- 帖子
- 241
- 主题
- 176
- 注册时间
- 2011-5-25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肖亚庆是工程师出身,毕业于一所没什么名气的地方院校,在一家铝厂工作时得到提升。他有着与自己的管理才能相称的政治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候补委员,极少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能够达到这一级别。肖亚庆于2004年加入中铝,自那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将已是世界第二大铝生产商的中铝转变为一家多元化的跨国金属企业。
去年,该公司收购了Peru Copper Inc.,并控股了一家中国矿业公司。一些分析师认为中铝和美铝主要是想在必和必拓一旦成功收购力拓的情况下吃下力拓的部分铝矿资产,但中铝说投资力拓只是进一步多元化的举措。中铝也没有要求获得力拓的董事会席位,称自己进行的是被动投资。
虽然中铝出言谨慎,但许多人还是认为该交易意在阻止必和必拓全面收购力拓。中国政府担心必和必拓与力拓合并会导致铁矿石等稀缺性原材料的价格进一步上涨,而这些原材料对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是上周五这桩收购交易的重要资金来源,不过知情人士表示,国开行的贷款是本着商业原则发放的。
中国政府力图不让政治因素影响谈判。在与澳大利亚外长斯蒂芬?史密斯(Stephen Smith)会晤后,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周二在澳大利亚对记者说,这是一家中国公司和一家美国公司独立作出的决定。
中铝已自愿向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核委员会(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提交了投资计划,后者的官员表示将在考虑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对该交易进行评估。澳大利亚法律规定,一家外国企业收购澳大利亚公司15%以上的股份需要得到政府批准,同时所有外国政府的直接投资都需要经监管机构审核。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周二表示,澳监管机构将确定哪条规定适用于中铝。
中铝对澳大利亚监管机构殷勤以对的做法也与中海石油当年竞购加州联合石油公司时的局面形成了鲜明对照。2005年1月,中海石油有兴趣收购的消息即被泄露出去,令反对者们得以在该公司有机会公开反驳责难之声前几个月便能动手做美国国会的工作。像中铝一样,中海石油也试图采用复杂的公关战略为自己辩护,它聘请了广有门路的华盛顿律师,还搬出其曾在美国受教育、说一口流利英语的首席执行长傅成玉,试图以此安抚紧张不安的美国政治家。但它做这些工作时反对该交易的势力已经成了气候。
中铝的交易给中国公司近段时间以来动作频频的走出去战略写下了最新一页。去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同意收购南非标准银行集团有限公司(Standard Bank Group Ltd.)20%的股份,交易额达56亿美元。12月,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同意以50亿美元收购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部分股权。这些交易虽都尚未完成,但皆未引发导致中海石油收购加州联合石油公司一事失败的强烈政治抨击。
中铝在这样一桩重大交易中的成功似乎确定无疑地预示着,拥有大笔资金且越来越自信的中国公司将进行更多的重大海外并购。
DLA Piper驻上海的律师Henry Wang说,这方面的步伐正在加快,他已经听说有类似甚至更大规模的交易正在酝酿中,局面相当活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