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223402
- 帖子
- 263
- 主题
- 11
- 注册时间
- 2011-7-11
- 最后登录
- 2014-8-6
|
同意你的意见,会计师如果审计时候复核认为历次成本估计确实合理准确,决算差异再大跟审计和会计估计都没关系
实际情况可能是期间换小金额设备甲方嫌烦不愿意及时签补充合同,但是频次很多,最终的累积决算影响,这是大头
还有就是工期较长,导致原来设备估计的成本和采购成本发生差异,这种体现在电子产品很明显,但是这块影响不占大头
最后就是成本估计都是偏保守按市场价来,但是实际有采购红利,这也不是大头
这里面可能谁都没错,麻烦的就是要IPO的时候,单个项目的毛利率分析讲不清了让人怀疑,尤其公司每年就几个大项目撑起来的时候,而且每个项目都有这种大额差异,可能会被怀疑到会计核算质量方面
很多建筑类公司,可能会有意识的抹平这个差异,所以财务总监是否有经验就很重要了。
看看汉鼎的招股书吧,其中有个项目每年毛利率变化很大,人家有客观理由说是合同调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