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风险投资的魔法师单祥双

2006年6月14日,北京。从燕山山脉奔涌南下的罡风把城市上空的滚滚乌云一驱而散。暴雨骤停,天朗气清。中科招商总裁单祥双在他新迁入仅3天的典雅办公室里,如约接受本刊采访。
他先是和我们一起分享了最近创造的几个“财富神话”——
2004年以2500万元获得北京数码视讯科技有限公司35%的股权,到2005年底时出让15%便收回了全部本金,眼下这“白捡”的20%股权已经增值到上亿元。
2005年10月,3500万元持有深圳莱斯达公司35%的股份后,莱斯达便被20多家国际资本巨头“哄抢”,3500万半年内就变成了4.2亿,增值12倍,等明年莱斯达在海外上市,将至少增值40倍,为中科招商赚回14亿。
“像这样的项目,中科招商绝对不止两个。今年,中科招商管理的基金能有30%的投资收益率,等明后年投资项目纷纷瓜熟蒂落,投资收益率将超过200%。”
中科招商为什么这么赚钱?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企业就像一个苹果,你说它值多少钱?”
紧接着便自己回答,“把它放在菜市场只值1块钱,放在商场能值几块钱,如果把它放到五星级酒店,再做成漂亮的果盘,它又值多少钱?它就变成了几十块钱!”
“中科招商就是‘五星级酒店’,从菜市场买来苹果,做成果盘。”
——难道大名鼎鼎的中科招商,赚钱的秘诀就这么简单?
“当然不!如何身无分文建造酒店、如何低价采购‘苹果’、以及如何做‘果盘’……为了寻找这个行业的点金魔杖,中科招商足足探索了5年。”
贫穷就是生命力
“我出生在东北,小时候家境贫寒,是个从小蹉跎的苦孩子……”今年39岁的单祥双长着一张差不多49岁的脸。
家里贫困到什么程度呢?小学三年级时,实在拿不出钱来买纸了,母亲就给他讲“岳飞沙盘习字”的故事。他如法炮制,在课桌上摆出一个沙盘,此举当然很快被老师禁止。怎么办?单祥双发现一个家境比较好的同学喜欢他的午餐豆包,就每天特意从家里多带两个来,以豆包换纸张。后来这位同学吃腻了豆包,单祥双又学会了画鸟,每画一只鸟换三张纸——“交换带来价值”,单祥双从小就被迫实践这个道理。
有一次公社开小学运动会,结束前老师要单祥双负责把一面大鼓运回学校。谁知运动会一结束同学们一哄而散,操场上只剩下这面比他矮不了多少的大鼓。天黑之前,他终于想出一个办法,操起鼓槌拼命敲打,邻村的孩子很快围了上来。于是单祥双指挥着他们将鼓抬回学校,然后每人允许敲十下鼓。
贫困始终如影随形。高考前夕,他几乎断粮了,每天喝粥度日,一位老师发现后,接济了十元钱。单祥双于是吃了半个月的饱饭,并考上了大学,学习会计。
——就这样,命运一次次快要对他掩上大门的时候,他就一次次开动脑筋想办法,跨过门槛。所谓“生活就是名师”,在饥寒交迫中锻就的旺盛生命力,成为单祥双日后奋斗的一大本钱。
1988年大学毕业,最没有背景的他凭借优异表现获得了系里最好的分配——国家教委,并很快成为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一个领导14人的科长,负责进口图书的市场开拓。
物质生活有了更好的着落,而旺盛的生命力却无处排遣。
他第一次召开全科工作会议,通知大家第二天九点开会,九点半了还有很多人没有到。年轻气盛的单祥双决定改变这种懒散的局面,给本科室定了一个严格的制度。第二天科里最漂亮的女孩子再次姗姗来迟,单祥双当场宣布把她解聘。
工作纪律立竿见影,当年订单翻了一倍,可领导却说:“小单这人很能干,但想法太多不好管。”
1991年,单祥双调到了交通部,从事船舶等进出口贸易,25岁时成为中央国家机关最年轻的处级干部。在别人眼中仕途一片光明的单祥双,心中却是另外一种感受:“数十年来,这里已经形成了它自有的轨迹,人和人之间已经形成了许多心照不宣的生活秩序和内心规范,这让我感到压抑。我年轻,有锋芒,不适合在这样的环境里说话和办事。”
在一个不太需要创造力的环境里,他只好通过别的方式来排遣过剩的精力。他爱跑步,多年来风雨无阻,有局领导几次看到他在大雪天里面无表情、近乎自虐的奔跑,差点怀疑这小子是不是精神上有障碍。他还写小说,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写了3本通俗小说,有段时间几乎打定主意辞去公职,靠写畅销小说发财。
初涉资本圈
是一篇偶然看到的文章打断了他成为“畅销小说家”的念头。文章说的是袁庚创办深圳蛇口工业区的前前后后——那种从无到有、顺势而为,大胆整合社会资源,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风云故事,让他从别人的足迹里触摸到了自己的梦想。
1998年6月,决心辞掉公职去闯荡的他在日记本里写下这句话为自己壮行:“生死都是上天安排的,人生就是这么一个短暂之旅。在这个旅程中,我唯一可以决定的就是满怀激情地往前走。”
他来到深圳,成为招商银行旗下国通证券公司的一位普通业务经理。这位原“部委官员”被安排住在一个脏乱差出了名的“安置区”里,与聚集在此的打工仔和无业游民们隔墙而居。在这个他一生中最漫长的夏季里,南国炎热的天气和肆虐的蚊虫一起攻击着他的意志。
在那间陋室里,单祥双坚持读书学习,并很快发现了梦寐以求的事业空间——世界上从来不缺钱,也从来不缺项目,可总是有人拿着钱找不到项目,有人拿着项目又找不到钱,这不正是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吗?
单祥双开始琢磨如何构建一个平台,“为项目融通资金,为资金嫁接项目”。1999年3月,经过几个月的研究,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希望组建一个中国交通投融资委员会,将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信息产业部和管道总局等五大部委的计划司、财务司和所有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整合在一起,以构建一个大交通领域的超级融资和投资平台。
其实,单祥双设想的这个平台就是募集成立一个交通行业的产业投资基金。与风险投资主要投资在IT、生物等高科技创业企业相比,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在基础设施等传统产业,风险和收益都相对较小,投资额则大很多,一个项目动辄数亿元。
国通证券的领导哪敢接招!尽管这是个利国利民利企业的大好事,但一个招商银行下的小证券公司,凭什么去做国务院总理才有把握的几大部委局的协调工作?
单祥双不服气,既然是好事,为什么不能做?第二天,他便背着背包去了北京,大胆通过原来的同事找到原交通部部长钱永昌。钱老时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在整个交通行业很有威望和影响力。他耐着性子听完单的构想,拍案叫好,决定鼎力支持。不久,项目说明书通过钱永昌牵线直接呈送到五大部委领导的案头,单祥双穿梭其中,侃侃而谈。1999年7月,“中国交通投融资专业委员会”挂牌成立。32岁的单祥双出任委员会秘书长。
——单祥双一出手,便显示出超乎寻常的资源整合能力。
在投融资领域初试牛刀就大获成功,单祥双的目光又转向了风险投资。2000年,网易、新浪等公司相继在美国纳斯达克股市上市,29岁的丁磊横空出世成为“中国首富”,其背后的国外风险投资也得到了巨额回报,加上中国股市正风传马上要开创业板,于是风险投资成为世纪之交一个“人见人爱、风情万种的女人”。
6月,单祥双说服了几个委员会会员单位成立了“21世纪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并担任副总裁,主管风险投资业务。
坐上投资副总裁的位置,单祥双座下有车,手中有钱。但他很快怅然若失,原因是这种很具创新概念的公司在体制上又落入旧窠,他发现自己又成了国有大股东的一个棋子,“用人要用最听话的人,而不是最能干的人,人事是由大股东的人事变动而变,与投资周期要求南辕北辙。”
这必然导致权力和后果的严重错位。“跑冒滴漏”尚属小事,最可怕的是管理者一旦被私心蒙蔽与被投资者合谋算计公司,各种“澡堂里的黑幕交易”让人防不胜防。
单祥双痛苦地看到,和在许多国企一样,投资经理权力与责任的不匹配带来的道德风险,必将让自己在烂账越玩越多的沼泽中越陷越深。
单祥双不愿做这个旧沼泽的新牺牲品,决定自己创业。2000年12月,单详双尽起个人存款60万,注册成立北大招商创业投资管理公司;2002年,更名为中科招商。
一匹中国资本界的黑马,摇摇晃晃地站在了它的起点。
杠杆的力量
资本市场历来是个“挥金如土”的名利场,可做梦都想干大事的单祥双,手中只有区区60万资金。唯一的办法,还是整合资源。
资金不多,却有股市指数帮忙。2000年,中国股市从年初的1300多点起步,一路高歌猛进,到了年底蹿上了2100点,纳斯达克的财富效应和中国创业板呼之欲出,使得各路资本蠢蠢欲动,于是单祥双顺势而为,在深圳创建了中科招商。
中科招商不仅是中国第一个受法律保护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所谓私募,是指资本的募集过程不能通过公开的媒体广告,只允许私人间口口相传),而且以法人股东和个人股东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了股权结构的创新。
除了三家单位持股76%外,单祥双等管理团队成员持有24%的个人股是个刻意而绝妙的安排,在本土风险投资中,第一次把股东和管理者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
成立之初的中科招商是中国最小也最穷的风险投资公司,1000万元的注册资金连投资一个项目都不够。要想实现“左手融资,右手投资”的目的,就必须“找米下锅”,让别人掏钱供自己管理。
2001年初的那3个月,单祥双几乎是全中国最忙碌的人。他揣着60多页的基金招股计划书,天上地下反复奔波,向全中国数十家上市公司的总裁董事长们“画饼”。
资金在中国已是如此充沛,而真正能够经营资金的人才却又如此罕见。这样的现实注定了单详双很快被有识之士青睐有加。那些对中科招商感兴趣的总裁董事长们,总会问单祥双同一个问题:“我们的钱,凭什么交给你们去管理?”每当此时,单祥双就明白这是给他的唯一机会。
尚幸他口才一流——
“首先,风险投资能赚来利润,新浪和网易的例子不说,我们现在储备的项目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基金运作完全透明,你们可以找会计师事务所全程监控,认为不可行的项目可以一票否决;最后,如果3年内基金达不到预期收益,你们可以用脚投票,万一出现亏损,就先拿出中科招商的1000万元进行赔偿。”
显然,这个年轻人给了他们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何况他的背后还站着招商局等股东。
历时四个月,经50余次面谈,40余次碰壁,2001年5月26日,5双有力的手与单祥双真诚地握在了一起。中国华录集团、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安徽古井集团、唐钢集团和北京城建集团等5家企业各拿出6000万,交到他手中。
就这样,单祥双用第一个财富杠杆60万撬起了1000万,再用第二个财富杠杆1000万撬起了3个亿。在这样的杠杆下,未来的天堂和地狱同时向他洞开。如果3年间基金能够保证预期的投资回报,他将升入财富的天堂。然而,如果基金3年内仅仅赔了1000万,他就将成为一文不名的穷光蛋。
——这或许正是他追求的阳光下的刺激?看上去稳健敦厚的单祥双,就这样选择了最疯狂的人生。
3亿元拿到手中才几天,纳斯达克股市在连续走强了22个月后泡沫破灭,几乎在同时,我国股市指数从2300多点巅峰坠落,一路不回头地跌至2005年6月的998点。对无数投资者,那是个刻骨铭心的4年。
这一年夏天,幸运与不幸的两种感觉总会一起涌上单祥双的心头。幸运的是,自己在最后时刻抓到了一把“救命稻草”,再晚几天,3亿元资金将一分都到不了账;不幸的是,自己的事业刚刚上路,冬天开始了。
红苹果
2001年,甘肃兰州和天水的两家国有企业被重组到一起并完成了股份制改造,短期内有望上市。单祥双考察后发现,这两家公司产品的市场前景都很好,忙不迭地掏出1000万元购得新公司近10%的“原始股”。
他对这桩开门生意相当自得,特意和朋友去了一趟沙漠。一望无际的沙漠里天高云淡,让人心情爽朗豪气顿生,骑在驼背上的单祥双不断憧憬着一个答案:这些原始股上市后究竟能赚多少倍?
可他的心情并没好多久。由于天水公司效益比兰州公司效益更好,不愿被政府拉郎配,于是组织员工罢工静坐。最后的结果是政府妥协,新公司名存实亡。
听到这个消息,单祥双顿时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不能收回本金,不仅注册资金全部亏完,而且刚刚募集来的3亿元也有被撤回的危险。经过多方努力,两年后中科招商从这家公司退出,勉强收回了本金。
这和后来的两笔投资一起,构成了中科招商投资史上最差的3笔记录——辛苦一番,仅仅收回了本金,却没赚一分钱。
开张不利反而因祸得福,单祥双从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番的躁动中清醒了一大半。他认识到,中国企业不仅和国外企业一样面临财务和市场风险,还面临更大的社会和政治风险;在中国做风险投资绝不能简单照搬国外惯例,必须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本土模式。
“好比在山野乡间赶路,买一辆奔驰还不如套一架马车跑得更有效率。”单祥双开始一手一脚地搭建自己的“马车”,后来被同行广泛学习的“中科招商模式”一步步浮出水面。
他首先抛弃了“奔驰”常用的风险投资理念,把产业投资理念套上了“马车”。 “风险投资不是投资于风险,靠冒风险赚钱,而是因为成功规避了风险而赚钱。”这句话成为他判断项目、警示同事的名言。
在国外,一个创业者只要能把故事讲精彩,绘声绘色地向风险投资商描绘出自己企业的美好未来,风险投资商便可能以该企业在未来上市当年的利润乘以一个合理的倍数(即市盈率,一般为10倍至几十倍)来为公司估价。
比如公司上市时的年利润为1亿元,双方都接受的市盈率为20倍,则该公司价值为20亿元,风险投资想获得10%的股份就必须拿出2亿元,20%则为4亿元。很显然,如果年利润保持不变,则投资方收回投资的年数等于市盈率的倍数,市盈率越高则收回投资的年限越长,投资风险越大,同时也表明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成长空间越乐观。
换言之,这种发达国家盛行的风险投资理念,是个天生的乐天派,满脑子漂浮的都是企业的美好将来,很少关心现在。
但单祥双发现自己最好还是“悲观”一点。国外创业环境成熟,只要是颗好种子,不愁长不成大树,而且资本充沛,随时有更乐观的下家等在后面,以更高的市盈率接单;但在中国,有几个企业成功兑现了自己描绘的明天?
产业投资理念则务实得多,它关注的是企业现在的赢利情况,今天投资一元钱明天能有多少实实在在的收益。在这种理念下,中科招商总是尽量回避那些处于“种子期”的前期项目,而选择已经有赢利,在短期内就可能上市的后期项目。如今,国际上大牌的风险投资商,在中国因“豪赌”种子项目而付出了大把的“学费”后,也悄然改变了投资风格,把目光转向了中后期项目。
单祥双还制定了“两个20%”的投资原则,即所有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必须超过20%,项目持股比例也要超过20%。
这意味着,中科招商开出的市盈率最高只能有5倍,低得让人觉得寒碜。2001年,中科招商的“抠门”引来得同行一阵嘲笑,在他们看来,如此苛刻的条件不可能拿到项目。
单祥双不为所动,还理直气壮地抛出了他的“红苹果理论”。
“国外资本市场非常发达,树上的红苹果都被摘完了,连青苹果也难得找到几个,大家都不得不种苹果树了,所以只好听创业者讲故事,投资种子期的项目。但中国的苹果树上挂满了红苹果,压弯了枝头无人去摘,你就不应该去摘青苹果,更不该去种苹果树。”
可此时同行正热火朝天地摘着“青苹果”,不惜成本大肆抢购那些传闻将在创业板上市的高科技企业股份,市盈率高达20~30倍。到2001年底,大肆“抢宝”的同行们开始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创业板出台已经没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原本奇货可居的股票现在成了烫手烙铁,不仅抛不出去,还不得不给企业大笔追加投资,否则其生存难以为继。
中国风险投资业因此遭遇了集体滑铁卢,95%的风险投资企业出现了巨额亏损。中科招商却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办公室被大批嗷嗷待哺的企业主挤爆,获得了一个低价收购“红苹果”的良机。
2001年,中科招商尽管开局不利仍小赚了300多万元;2002年在大多数同行草木皆兵一分钱都不敢投的情况下,单投出去了6000多万元;到2003年,中科招商的投资总额达到了3亿元,95%以上的项目获得了成功,其中三北种业、广州捷赛等项目短时间内都获得了数倍的收益。
单祥双在2004年的一次行业研讨会上意气风发,目光炯炯:“保持理性的投资策略,我们在创投业的冬天,讲述了一个春天的故事。”
大和小的舞台
单祥双爱讲这个故事。一个小孩在他父亲的工厂里看守着木桶,每天早上他都要把木桶擦干净摆放整齐。但是一夜间,风把木桶吹得东倒西歪,小孩问父亲怎么办?父亲告诉他把桶里面放满水。第二天,这个小孩发现桶在那儿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小孩终于领悟到,当我们不能改变风时,只能想办法利用自己的资源改变木桶的重量。
“我们就是那风中的木桶,当一时改变不了环境时,就先改变自己的重量。”
单祥双想改变又一时改变不了的,是整个行业的诚信状况。
在投资一个项目时,总离不开各种信息,而信息总有巨大的“操作空间”——项目方可能提供虚假信息,变着法包装、化妆甚至伪装自己来套钱;投资经理也可能和项目方沆瀣一气,为了得到10万元贿赂,不惜让投资公司栽进1个亿。这些在业内都屡见不鲜,让风险投资企业防不胜防,吃尽了苦头。
如何才能改变自己的重量?中科招商的办法是进行完备的公司制度设计。
它在业内首创了诚信责任书制度。在任何正式谈判之前,中科招商都要求对方签字画押,如果提供的财务等资料不真实合法或向投资经理进行任何形式的行贿,那么对不起,中科招商不仅撤回全部投资,而且还将拿出诚信责任书追究对方的法律及经济责任。
诚信责任书不仅约束了别人,还能管住自己。一个投资经理如果被发现作弊,除了被免职、罚款,还会被公司登报告之世人:“某某缺乏诚信,不适合再在投资业从业”,从此在圈子里臭了大街。
“瞎子背瘸子”是另外一个精彩的设计。中科招商不仅要求所有的项目谈判都必须两个以上投资经理参与,减小被收买的风险,而且还在最终拍板时采用“4+1”模式,即每个项目都必须经过行业投资总监、管理投资总监、风险控制总监、资本运作总监和单祥双本人的一致同意,即使单祥双作为总裁也没有一票通过的权力。综合多人的知识结构和行业经验,对投资项目做出更接近实际的价值判断,这就是“瞎子背瘸子”的内涵。
有了这两项制度律人律己,中科招商得以在行业诚信缺失的沼泽中孑然独立。
中科招商不仅“惩恶”,还要“扬善”,用制度激发每个人的智慧和活力。
它让每位投资经理都持有股份,能从公司的赢利中获利。除了这个“大锅饭”,“跟投制度”的设立还让他们都有自己的“责任田”。在公司投资外,投资经理还必须对选中的项目自己投入1%~5%的配比投资资金,这样每个项目都被“包产到户”。
有了跟投制度,投资经理们惊喜地发现,中科招商的大舞台上还有一个可以倍增自己财富的小舞台,于是不辞劳苦满世界搜寻好项目。看准项目后,他们便踊跃跟投,甚至不惜卖车卖房,结果不少人和公司一起都赚了几十倍。
一套房变成了一栋楼,一辆车则变成了浩浩荡荡的车队,这是一种让人难以抵御的吸引力,业内精英人才纷至沓来。如今,中科招商已经聚集了近百名顶级人才,形成了国内最豪华的资本经营团队,并具有了业内首屈一指的项目发掘和承揽能力。
这就是好制度的威力。
倍增价值的“五星级酒店”
世界上最让人梦寐以求的生意,莫过于把从菜市场买来的苹果做成五星级酒店的果盘卖出去。
那么,中科招商怎样把自己变成了“五星级酒店”?
这和单祥双的资源整合能力有关。尽管业内有人敬重他长袖善舞、精明能干,有人则说他不过是善于编织关系,但大家都不得不承认,单祥双的确有效整合了资本界、企业界、学术界、政府等各界的巨大资源,构建了一个强大平台。
这些资源首先让中科招商有能力把“苹果”做成“果盘”。这也是中科招商和同行一个很大的不同。
同行把风险投资当成一项纯粹的生意,投资之后不介入企业的经营管理,而是任其自生自灭。这就像酒店买了一堆苹果原封不动摆在那里,哪怕大部分都烂了,只要有几个被客人高价买走,也能赚些钱。
在中科招商看来,自己和项目方不仅是纯粹的商业关系,还是合伙人关系、合作关系。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环境还不健全,企业仍缺少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于是单祥双提出“三保服务”,即做项目的“保安、保姆和保健医生”,给它提供各种资源,做好增值服务。
事实上,很多企业愿意把股份以不高于5倍市盈率的低价卖给中科招商,看中的就是它的资源带来的增值服务。
“五星级酒店”里自然要有阔绰的客人,而强大的资源网络正为中科招商提供了这样的客人——中科招商不仅能让成熟的项目在海内外上市,而且还知道谁是最渴望得到它们的买家。
2004年,从事数字电视研发的北京数码视讯科技公司当年赢利已达1700万元,几家国外风险投资看中其潜力并开出了10多倍的市盈率估价。但正是看好中科招商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以2500万元的价格转让了35%的股份,市盈率只有4.2倍,“贱卖”了一大半。
中科招商投资后,立刻进入了“三保”角色,帮助数码视讯获取政策性资金支持,争取各种优惠政策以及介绍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一年内,数码视讯迅速成长,产品在全国30多个省的180多个城市得到了应用,产品占有率跃居全国第一。数码视讯对当初选择中科招商非常满意。2005年底,中科招商把15%的股份高价出售给一家与数码视讯有紧密业务联系的企业,众人拾柴火焰高,新股东的到来再次提升了数码视讯的价值。
浙江森禾种业公司是另外一个例子。花卉作为一种新兴的快速消费品,最近几年市场增长火爆。可掌握国内最先进花卉种植技术,生产了全国50%以上高档花卉的森禾,却发现自己的利润少得可怜。原来森禾在营销上非常不专业,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优质花卉只能廉价卖给批发商,让别人赚了大钱。
2005年初投资森禾后,单祥双提出在森禾推行“咖啡豆计划”,学习星巴克起家时的秘诀,通过对消费者和经销商垄断最优质的上游资源——咖啡豆,提升竞争力。
森禾迅速建立了20个苗木大卖场和15个花卉大卖场,批发网络覆盖全国,并推出“天天送”森禾花网和“天天送”森禾花卡,直接面向消费者。结果,就像当年人们发现,想喝真正的好咖啡要到星巴克,想买优质的咖啡豆也要到星巴克一样,要想买高档花卉,只有找森禾。
“咖啡豆计划”让森禾利润猛增,行业龙头地位更加巩固。如今,森禾作为“中国花卉第一股”在海外上市进入倒计时,已经有多家国际大买主准备高价接单,中科招商的获利又将是几十倍。
……
2004年,正是中国投资业冬天中的“三九”时节,整个行业业绩惨不忍睹,大面积闹“钱荒”。这年,尽管绝大多数项目仍处在培育期,中科招商仍取得了23.8%的投资收益,中远集团和乐凯集团出资6亿元成立中科招商二期基金——中科中远创业投资基金,也成为那个冬天的一个传奇。
成功就是硬道理。中科招商的股权结构安排、管理制度设计、投资理念、投资原则和投资理论,都被在中国市场上交了巨额“学费”的中外同行争相效仿,成为行业标准。
在风险投资之外,中科招商剑指产业基金,每只基金都上百亿元。
“中国大多数产业都存在着散、乱、差现象,只有利用产业基金进行深度整合,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
“有力量改变并推动这个世界,是每一个像我这样的男人孜孜以求的事业。”说到这里,单祥双戛然而止,丢下记者,为了新的项目率领一干人马奔赴山西。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