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传香港富豪梦断IPO造富运动

1月10日,香港市场上传出证监部门可能禁止富豪大亨在公司首次公开上市(IPO)时成为“基础投资者”(cornerstone investors)的消息。因为有批评的声音认为,富豪成为基础投资者对于普通投资人来说不公平。
港交所发言人陈涓涓对本报记者表示,对于上述传闻,港交所不作评论。不过港交所即将出台咨询文件,就一系列有关上市规则的修订建议咨询市场,其中就包括公众持股量水平,以及基础投资者资格等事宜。
“是否限制基础投资者的问题,将会在本季度发布的咨询案中进行讨论。”港交所行政总裁周文耀此前亦表示。
基础投资者指以禁售期换取优先认股权的投资者,在大规模IPO中,香港富豪经常大量买进股票,作为基础投资者,他们通常被要求持有股票从六个月到三年。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等重量级人物参与购买新股,常常能刺激散户对新股的热情,同时出售冻结期也保障了新股在开始交易后的价格稳定。
富豪争做基础投资者
在2007年中铁股份有限公司(0390.HK)和阿里巴巴(1688.HK)等大宗IPO中,都有富豪作为基础投资者的身影。
去年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发行价为13.5港元,1月10日收报22.35港元。当时除了美国雅虎外,还引入7位基础投资者,包括AIG,Cisco Systems International B.V.,中国工商银行,Baldonna Investments Limited公司(由九仓董事长吴光正控制)、Honeybush Limited公司(由嘉里控股有限公司控股股东郭鹤年控制)、Finawood Investments Limited公司(由新鸿基地产郭氏家族控制),以及Foxconn Far East Limited公司(由台湾首富郭台铭控制)。根据阿里巴巴的招股书,基础投资者认购或购买的股份总数为1.82586亿股,相当于发售股份总数约21.2%,股份的禁售期为24个月。
而中铁在香港上市时,大约20%的H股落入9位基础投资者手中。其中,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嘉里集团主席郭鹤年、九仓主席吴光正、新鸿基地产郭氏兄弟、中国人寿以及全球大型对冲基金Och-Ziff等,各出资3亿港元认购。而颇受外界关注的中投公司更出资1亿美元认购。这9个基础投资者共涉资约31.8亿港元,认购股份总数约为5.87793亿股,约占发售股份的17.7%,股份的禁售期为12个月。
此外,去年底,从比亚迪分拆上市的手机零件及手机组装商比亚迪电子(0285.HK),则引入华人置业(0127.HK)主席刘銮雄作为基础投资者,刘銮雄斥资约1.56亿港元入股。保荐人瑞银当时表示,仅引入一位基础投资者,主要是因为上市时间紧逼。
根据香港目前的上市条例,基础投资者手上的股份,都计入公众持股量之内。
由于散户仅能以一定概率买中新股,而同为自然人的富豪打新可按照意愿全中,其中不合理受到市场质疑。
“有人质疑引进基础投资者可能是一种不公平待遇,因为在部分上市案例中,有大约10%的新股掌握在基础投资人手中,减少了普通股民抽中新股的可能。”港交所上市委员会委员Low Chee Keong表示。
去年12月中旬,已经有传闻称,港交所正在考虑终止富豪作为基础投资者认购新股,目的是为了增加公众持股量,减低股份因僧多粥少而导致股价大升的情况。不过,如果根据有关条例,发行人预期上市时市值超过100亿港元,港交所可酌情接纳介乎15%至25%之间的较低的公众持股比例。
港交所上市委员会委员吴继龙指出,港交所将于今年第一季度发表咨询文件,研究是否容许市值大的新股的公众流通量,由目前最少的25%减至低于15%。吴继龙表示,会考虑不把新股的基础投资者持股量计入公众持股量中,尽量让散户能分配到市面流通的股份。
投行穿针引线
一位负责内地金融企业到香港上市的投行高级经理告诉本报记者,公司首次公开上市时与基础投资者的联姻是一种双向选择,一部分通过投行来牵线,一部分则是企业或富豪本人自行与即将上市的公司联系。
这位高级经理透露,通常某个企业在香港上市之前,会有香港本地的企业或富豪主动与投行联系,表示看好该企业未来的发展,如果该企业股份的发行价格在某个使他们满意的区间,他们就愿意成为基础投资者。投行会根据这些资料,整理出一个基础投资者的初步名单,推荐给即将展开IPO的企业。企业方面会结合IPO的需要和企业发展计划,综合考虑这些名单上的大客户是否合适。
“当然,并不是所有自荐的个人或机构,我们都推荐给企业。”该经理称,“因为通常规定基础投资者不得于企业上市之后的一段时期内,直接或间接出售任何根据协议认购的股份,所以投行会先考察意向者以往的投资表现,如果表现不佳,则不会推荐给企业。”
据均富会计师行合伙人林鸿恩预计,2008年将有超过80家企业到香港上市,涉及集资金额将超越2500亿元。随着油价持续高企,中东资金今年将继续投资中国内地等亚洲等高回报地区,而新股认购的核心除机构投资者及散户外,还有包括富豪和企业在内的基础投资者。
在10到20年之前,引入基础投资者的做法并不普遍。林鸿恩表示,由于以前企业集资的金额比较小,集资5000万或者1亿元已经很多了,仅仅散户的资金已足够支持。但现在市场的环境变了,一般中小型新股的集资都数十亿元,为了使项目更顺利进行以及加强号召力,引入基础投资者变得顺理成章。
前述投行人士表示,投行本身当然希望香港富豪可以继续以基础投资者的身份,参与国内企业在香港的首次公开上市,因为IPO是投行重要的业务之一。而且客观来说,由于投资者持有股份设有禁售期,有助于稳定股价表现,即使市况不佳,也不得沽售套现。这位高级经理指出,“去年H股创新高,就有人觉得香港富豪作为基础投资者赚大钱了,但是当市况逆转时,作为基础投资者其实也要承受风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