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宏观经济:经济增长放缓 “双顺差”依旧

2005年,作为此轮宏观调控的第二个年头,中国宏观经济走过了不平静但平稳的一年。经济形势保持着从“局部过热”到“软着陆”的平缓态势,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预测2005年GDP增长率为9.4%,较上年降低了0.1%,经济平稳回落并无悬念。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林毅夫指出,“这是从1998年以来中国经济宏观运行最好的一年。”
这一年,中国宏观经济的若干指标令人格外关注,这也可能反映出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比如,2005年7月21日“汇改新政”后,人民币汇率屡创近年新高,近期已冲高至8.07。临近年末,国家统计局宣布,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调整的统计数据,中国2004年的GDP总量比该年快数报增加了2.3万亿元,从世界第七位上升到世界第六;2006年1月15日央行公布,截止到2005年12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8189亿美元,为历年之最。这些指标的变化不仅反映宏观经济状况,更与改革发展的前途息息相关。2006年,这些指标会如何变化?又以什么样的方式变化?面对宏观经济中未来不甚明朗的部分,各研究机构之间存在着不同意见。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由此,对今年宏观经济形势进行更充分的认识和更准确的判断,有着更为特殊的含义。
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双放缓”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在2006年1月11日公开的报告中预测,中国经济将在2006年放缓,其GDP增长将在8.5%至9%之间。从国内外大券商和投资银行公布的宏观预测报告来看,他们对中国2006年GDP增长率的预测多低于9%,基本在发改委报告所估计的范围之内。而花旗银行在一份题为“狗年六大预测”的报告中甚至将GDP增长率调低至8%,花旗银行给出的理由是,中国经济决策部门将会着力处理投资率过高、能耗过多、外汇储备过多等大的结构性问题,相关政策的调整将导致GDP增长率走低。这个经济放慢的阶段将一直延续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对2006年中国GDP增长率的估算值为9.2%,虽然超过了发改委报告给出的9%上限,但仍低于2003年(9.3%)、2004年(9.5%)以及2005年(估9.4%)这几年的数字。
发改委报告预计,2006年可能是此轮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集中显现的一年,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是其基本特征。在此期间,投资增长也将出现合理调整,实现预期中的平稳着陆,预计增长20%左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若恩教授指出,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国内基本建设支出最近几个月的同比增长率达到30%-40%左右。一些新的国家建设项目正在相继启动和开工,其中很多是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在2006年势必继续投资。这决定了投资的放缓是相对的,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率依然会在高位上运行。
而来自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的预测较为乐观,显得格外引人注目,CSFB把2006年中国GDP增长率的预测调高至10.1%。该报告称,中国政府会重新加大投资力度从而使经济增长加速。CSFB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曾在本刊撰文指出,由于二、三线城市重新加速的投资活动,金融环境趋松以及“十一五”规划的影响,一个由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拉动的经济加速,似乎已经出现,中国经济已重入上升周期。但陶冬同时也认为,“由于上一轮下降周期的调整并不完全,这一轮上升周期的力度必然会打折扣。”
“我们的政策重点应该是谨防新一轮过热,较好地调控2006~2008年可能出现的‘大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增长与稳定课题组”在2006年1月10日发布的“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分析报告”中指出。该报告认为,从未来的更长时期看,潜在经济增长率可能会有所降低,但“克服经济的大幅起落,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仍然是主要的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稳健”
2005年12月5日,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表明2004年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的“双稳健”在2006年将继续得到贯彻执行。
“双稳健”政策预示了财政赤字、国债、预算内支出等财政政策指标以及利率、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等关键货币政策指标继续保持“中性”姿态,总体上会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物价上涨等相应变动,不会有非常意外的大幅波动。
2006年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明确2006年货币政策预期调控目标: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分别增长16%和14%,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对此,高盛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管理受资本市场改革和金融创新加速的影响,其难度已经越来越大。央行的这个货币政策目标虽然太紧,但也可能实现。高盛预计,2006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将增长18%,人民币贷款将增长14%。德意志银行在报告中预测2006年银行系统流动性将进一步紧缩,这将意味着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资本收益率即使不大幅提高,也会保持在一个提升的水平。
“双稳健”政策基调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继续重于结构调整,但结构性变化及其影响也不容忽视。财政政策将进一步向公共财政转型。CSFB在题为“中国2006年的六大看点”的报告中说,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头一年,中国2006年的财政政策将不像前几年那样积极,总体上讲,政策更趋向于用税收减免来替代国债的直接投资,比如取消农业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国内和外资企业的税率统一也引起再一次的讨论。汇丰银行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政策从促进投资增长转向推进消费增长,这种结构转换相当不易,但政策向教育、公共卫生、养老等方面倾斜会直接使消费占GDP的比重提高3%-4%,而家庭储蓄也将减少25%之多。
2006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调虽然并无大的悬念,而是否会发生通货紧缩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焦点。汇丰银行认为,过去几年的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所致,目前这种压力甚微,高盛的宏观分析报告对价格的变化也做出了相当接近的预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林毅夫教授认为,通货紧缩在2006年可能继1998年后再度出现。他说,“绝大多数工业制造业部门的价格指数依旧延续着1998年以来的下跌趋势,表明着绝大多数部门生产能力过剩的困境并未消除。”林毅夫指出,我国从1998年开始的那一轮通货紧缩背后的原因是生产能力全面过剩,2003、2004、2005年我国经济从物价指数来看走出了通缩,但这只是源于粮食价格上涨带动了食品、饮料价格上涨,房地产、汽车、建材等少数几个部门的投资过热导致建材、能源价格上涨的表面结果。光大证券在其宏观报告中已将此趋势总结为,“目前供大于求的状态可能逐步发展为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并认为,供大于求导致了企业利润和筹资能力的下降,投资增长势必下滑,导致需求不足,但供给能力仍然集中释放。煤、电、油等领域可能在2006年形成新的供给过剩。国家发改委研究院的报告虽然并不认为中国已进入通缩期,但却承认,从中期经济运行来看,中国经济面临着较明显的通缩压力,去年10月的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在持续3年的增长之后,第一次由正转负,这可能是出现通缩的最早信号。
也有部分机构认为,2006年不但不会出现通货紧缩,而通货膨胀压力在增大。中信证券认为,在2006年出现通货紧缩和较高通货膨胀的几率都不大,其报告称,2006年总体上保持温和通胀的机会更大。花旗银行也在报告中指出,无论通货紧缩如何受到关注,中国2006年通货膨胀的压力会稳步升高,通货紧缩只可能存在于个别产能过剩的领域。虽然2005年10月的CPI指数已经历史性的降低至0.8%,但花旗银行认为,官方的CPI数据被低估了,而且政府已经宣称要加大煤、电等严格管制行业的市场化程度。那么,煤、电乃至石油的价格都将会向上调整,再加上鼓励消费的政策导向以及货币政策的宽松,通货膨胀压力大为增加。
对外贸易和外汇储备“双顺差”
2005年,在出口保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中国进口速度显著下降,外贸盈余大幅度增加,根据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对外贸易2005年达到1422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同比增长28.4%;进口6601.2亿美元,同比增长17.6%。顺差达1018.8亿美元。同时,中国外汇储备也相应快速上升,根据中央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2005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8189亿美元,同比增长34.3%,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将这种情况称之为“双顺差”。而从各机构的报告来看,他们对2006年出口、进口的预测相当接近,2006年将继续出现对外贸易和外汇储备的“双顺差”,这一点几乎已成定数。光大证券的报告认为,供大于求是中国贸易顺差增长的主要原因,并预测2006年贸易顺差还将继续增加,达到1400亿美元。
不过,出口增长减速这一趋势在各机构报告中皆有体现。花期银行在报告中指出,虽然中国过去4年的出口保持年均30%高增长,但2006年这种膨胀将恢复正常化。其理由是:一、美国的需求有22%来自中国的出口,2006年中国的出口将受美国需求回落的影响而降低;二、过高的贸易成本和过多的贸易量已经侵蚀了出口商的边际收益;三、在过去一年中,由于FDI的实际利用发生了负增长,FDI的再分配效应也在减弱;四、贸易摩擦甚至不用升级至贸易战,将会给出口的前景蒙上阴影,并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德意志银行也明确指出,人民币升值、出口增值税退税和国际贸易摩擦将进一步减缓出口增长。对此,宋国青认为,出口行将走弱是2006年中国经济的最大不利因素。
贸易顺差的调整将是未来两三年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招商证券称,首先,我国经济突出的特征在于经济增长动力过度依赖外需;其次,虽然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依然强劲,但同时也表现出了逐渐减弱的趋势;再次,从季节调整贸易顺差数据来看,虽然贸易顺差增速已经有很大的减缓,但仍然表现出上升的趋势。
“双顺差”虽是一种结果,但暴露出中国宏观经济的深层次矛盾,雷曼兄弟亚洲经济学家范文仲就曾在本刊发文指出,过高的外汇储备“不仅会使中国的货币政策变得复杂,而且可能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严重反击。”这种矛盾如何在2006年得到何种方式、何种程度的解决,是机构们在预测报告中所关心的。中信证券在其报告中指出,目前这种贸易顺差高速增长背后的原因在于低估的汇率和对国内需求尤其是投资的压制,与“双顺差”相联的汇率、国内需求、贸易摩擦、出口等的问题皆是影响2006年宏观经济走势的要害。
宋国青教授曾在本刊撰文称(见2005年第40期,《外汇储备累卵》),减少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途径是增加内需。而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的报告对于如何减少巨额的贸易顺差,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方案——“升值不如加薪”,认为可以通过提高劳动力工资来提高国内出口商品的成本,同时理顺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发改委研究院认为,对国际市场来说,加薪和人民币升值的后果可能是一样的。而对国内市场而言,加薪可以明显地提高外贸企业劳动者的薪酬水平,进而拉动一些消费,同时迫使出口企业优胜劣汰。相反,如果用升值来解决贸易顺差,倒有可能不断助长人民币升值预期,陷入一个不良的升值循环。
为应对贸易顺差调整,招商证券认为,人民币汇率将进一步升值,同时将适度刺激内需的增长。对于汇率升值,中信证券预测,人民币汇率将不会采取一次性大幅度升值的方式,并估计人民币在2006年将对美元逐步升值3%。德意志银行在报告中也预计在2006年人民币会逐渐累计升值4%,同时由于美国进一步在日趋扩大的中美贸易赤字、技术基础建设(更富有流动性的外汇市场、国际外汇交易市场上外汇交易者的参与)施加压力,使得人民币的流动性和可兑换性得到进一步发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