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认识趋“多元化” 专家激辩经济过热

日前,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CCER中国经济观察第六次报告会”上,与会专家对经济过热的认识似乎更加“多元化”。专家们对目前外贸激增、投资高增长普遍感到担忧,但对投资率和产能过剩等问题则仁智各见。
三季度经济增长更快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教授公布了“2006年第三季度朗润预测”加权平均结果,预计第三季度GDP、CPI将分别同比增长10.9%、 1.7%;工业增加值、工业利润、固定资产投资、零售总额、出口、进口将分别同比增长18%、31.9%、30.7%、13.7%、24.3%、 21.3%。从预测值看,第三季度我国经济仍将呈“经济增长更快、通胀低位徘徊”的发展态势。
除了进口以外,二季度经济实际运行结果要比“第二季度朗润预测”要好得多,卢锋说,三季度各家预测机构相应提高了预测值。
投资率太低?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中国投资率太低”的演讲标题立刻引起了场内的议论。今年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9.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3%,难道这样的数字还低?
宋国青解释道,如果现在投资率真的很高,就意味着投资利润率下降。但从统计情况看,企业的利润和利润率都在大幅上升。
“至少从经济学的角度,只有资本回报太少了,才能说明投资率太高”,他说,但目前的证据却不支持这个推论,反过来说,就证明投资率太低了。目前,规模以上经济报酬率约19%,即使扣除了33%的所得税,利润率还能保持在13%左右,这与银行6%—7%的贷款利率相比,高出一倍多,宋国青反问道,“在这种情况下,不投资干什么?”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林毅夫也认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早期,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空间很大,因此,高投资回报率的机会较多;同时,我国制造业基础大大加强,珠三角、长三角的制造业已形成了很多有竞争力的产业群聚,使得大批以出口为导向的外资将产业转移到我国来,作为出口基地;另外,我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也吸引了大量以进入到我国国内市场为目的的外国直接投资,这些外资使我国的投资和经济增长率进一步提高。
产能过剩似乎并不可怕?
一谈到产能过剩,我们似乎总会想到目前的钢铁、电解铝等行业的超速增长,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资源浪费和其后的关停并转等问题。但对于这个问题,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说,产能过剩并不是很大的问题,我国产能过剩是全球产能向中国转移的结果。
“如果放眼全球市场,可以发现,我国电解铝的产量迅速上升与欧洲电解铝产能减少密切相关”,高善文说,钢材的增长也与全球钢铁市场息息相关。
他还解释了我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原因:在贸易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由于人民币与美元长期以来相对“固定”,导致我国的工业品价格指数(PPI)与美国PPI高度相关,而美国PPI又与OECD工业增长率“同步”。
目前,中国在世界贸易品市场上还是价格接受者,高善文认为,“从传导的意义上看,OECD工业增长率直接决定了中国的PPI和CPI”。所以,目前的高增长和低通胀,都有国际市场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央行失去了控制收益率曲线的能力。”另外,今年我国煤、电、油、运等非贸易品并不紧张,也使产能扩张的约束减小。
文章做在汇率上?
如果投资过快问题不大,产能过剩也能够容忍,那么板子应该打在哪里?双顺差可能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林毅夫提出,调整外资、外贸政策势在必行。实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取消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统一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和税收政策,实行国民待遇;另外,在当前顺差过大的情况下,降低、甚至取消出口退税率,也值得考虑。
高盛亚洲有限公司首席中国经济分析师梁红则认为,降低出口退税率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增加进口可以缓解一些顺差的影响。但是,从进口商品的结构看,很大一部分都是投资品,消费品比重较小,那么增加进口似乎又会加速投资。
目前,汇率低估的影响,远大于退税率的影响。归根结底,人民币的低估造成了价格扭曲,使得贸易顺差严重。“低利率、高投资回报率不一定会反应在CPI或者PPI上,”梁红认为,资产价格上的表现可能更为明显。
升值可以使价格变化,但是升值并不是万能的,梁红表示,汇率变化只是短期的调控手段,而长期来看,调整进口替代的产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更为关键。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