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对冲基金监管回归市场更有效

当对冲基金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投资领域,监管就成为了必然。
美国联邦上诉法庭今年6月判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强制要求任何达到规模的对冲基金必须注册的规定无效,这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政府监管的失败。加上各地区受困于对冲基金这种“敌进我退”的战术,市场的监管可能更加有效。
新加坡交易所上市部助理副总裁凌东鹰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新交所正在推进对冲基金在该交易所上市,不过并没指出具体的上市日程。而此前,新交所的副总裁Sharon Ang表示在年底之前在新交所上市的对冲基金最多可能达到20家。新加坡此举意味着他们希望成为第二个基金界的都柏林,而对冲基金被视为是突破口。位于都柏林的爱尔兰证券交易所目前上市着超过4200家基金。
上市意味着将接受全方位的监管。根据新交所的规定,在该交易所上市的以外币计价的基金最低需要有2000万美元的资产,同时还要拥有独立的风险管理系统。不过对于一些雄心勃勃的对冲基金老板来说,这种付出可能值得。
因为对于一些养老基金,特别是欧洲的养老基金,他们并不允许投资于未上市的资产,这意味着上市的对冲基金在争取这部分客户上将具有巨大的优势。
评级机构也试图在这个行业中分得一杯羹。行业巨头穆廸已经开始发布以营运质素(OQ)为标准的对冲基金风险评估报告;标普公司致力于在今年年底公布一套评估对冲基金的新标准;而惠誉公司则将关注的重点放在评估经理人执行投资策略能力的资产经理人评比上。
评级公司试图通过评级报告来提高这个行业的透明度,但是令人尴尬的却是透明度本身却成为了评级公司进行评级的最大障碍。同时相对于评级方面的大量资源投入,对于评级报告的需求却有限。目前对冲基金在贷款方面一般都拥有抵押品,所以借款方考虑得更多的是抵押品的状况而不是评估公司的报告。
“巨大的投入与需求不成比例,这让我们感到为难。”一位评级公司的主管对记者表示,不过他认为这种状况将在未来得到改善。
从很多方面看来,监管不能是监管部门一厢情愿的想法,更需要得到行业的认同和配合。如何让对冲基金行业在监管中得到发展,将成为解决矛盾的关键问题。
而在监管规则方面,对于行业更多的细分也将变得更加重要。“我们在监管资源分配方面有着这样的准则,就是从一个机构的风险程度以及对于金融系统安全的重要程度两个方面来判断。”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监督方案与培训署署长白士泮对记者表示,我们只对于那些风险程度高并且对金融系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的机构投入大量的监管资源。
这种方法在对冲基金监管方面具有借鉴意义。虽然对于那些大型的具有公募性质的对冲基金加强监管当然不容置疑,但是对于一些保持原生态的小型基金来说,过度的监管可能使他们背负过重的负担而举步维艰,这将对全行业的发展造成伤害。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更多衍生品交易品种的推出,对冲基金的地域界线已经变得越发模糊。这对监管对冲基金行业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那就是国际范围内的合作。这种合作已经开始展开。根据韩国金融监督委员会的信息,中国、韩国以及日本在今年3月份举行了合作研讨会试图建立对对冲基金行业成立一个共同的监测系统。而在上次的金融稳定论坛(FSF)中,关于对冲基金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的议题。FSF是由G7的财政部长以及央行行长在1999年2月份发起成立的,旨在于利用更高的透明度以及监管方面的国际合作来维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