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英雄要问出处

王冉
  说腾讯和360之前,我想先说一句张朝阳。他最近对《中国周刊》说:“首先要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才能让一个正直的企业家赚大钱。”这句话我非常赞同。我觉得如果腾讯与360之战能够成为我们反思当今中国商业文明的一个契机,那么两家公司无论是否值得我们尊敬,都值得我们感谢。

  随着一个“刚刚作出的无比艰难的决定”,有一个刚刚摆好的360度凹造型瞬间塌陷了。网民很受伤,基本都在狂草着:“我家后院有两棵树,一棵不是什么好树,另一棵也不是什么好树。有一个基本的问题谁也没有办法回避:腾讯到底有没有侵犯用户隐私?说实话,这件事我不知道答案。第一,我不知道在电脑上到底什么样的信息构成了用户隐私;第二,我不知道腾讯到底在技术层面都做了些什么。无论如何,如果他们真的侵犯了用户隐私,作为一个大公司,这是件非常不光彩的事,也一定会给他们埋下后患。但如果他们没有,我也不会仅仅因为360说他们有就相信360。

  自从国美一战之后很多人都学会了用家政人员打比方,那就暂且沿用这个套路(绝无对家政从业人员的半点不敬)。整个事件大致是这样的:我们(用户)家里雇了两个保姆,一个负责带孩子,一个负责打扫卫生。忽然有一天,负责打扫卫生的非说那个负责带孩子的拿了我们的钱。本来,她要仅仅是私下里检举也就罢了,可她非得自己冲上来迎面就给了带孩子的阿姨一嘴巴。带孩子的阿姨当然不干了,把孩子往床上一撂说:“您定吧,有她没我,有我没她!”

  我们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那个带孩子的阿姨是否真的拿了我们的钱,我们也不知道那个打扫卫生的阿姨是否就一定没有拿我们的钱。但事已至此,我们又要必须作出取舍。既然我们不能断定到底是谁拿了我们的钱(也许这个拿了,也许那个拿了,也许都拿了,也许都没拿),那么我们只能在事件发展脉络上再往前跳一步:无论如何,负责打扫卫生的阿姨可以打小报告,但不能上来就动手打人。她这一动手,最后真正生活被打乱的是我们自己---要不没人带孩子了,要不没人打扫卫生了。在现实生活中,找一个打扫卫生的阿姨比找一个带孩子的阿姨总要容易一些,因此我们绝大多数人作出这个取舍并不难。这也是那个率先动手打人的打扫卫生的阿姨的尴尬之处。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从骨子里反对任何形式的专制与霸权。但我们也要想一想,腾讯在互联网世界真的拥有我们想象之中的那种超级霸权吗?搜索它打得过百度吗?新闻和微博它玩得过新浪吗?电子商务它斗得过淘宝吗?视频它赢得了优酷、土豆吗?腾讯饱受诟病、广为树敌,与其说是因为它的所谓“霸权”,不如说是因为它的肆意模仿,那种等到山花烂漫时立马杀将出来搅乱江湖的跟进式策略。

  即便如此,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讲,我仍然希望看到腾讯在互联网上的所谓霸权不断被外部创新的力量制衡和削弱。但与此同时,我也会顾忌另外一种结果,那就是让另外那家借反对霸权之名图谋霸权之实的公司构建新的霸权。我不愿看到腾讯一家独大,但我更害怕看到360随波称霸,简称波霸。所以,经过昨夜一战,世界虽然没有变得更纯情,但它至少没有变得更惊悚。

  我之所以对周鸿祎先生有所警惕,是因为我相信一个人的思维与核心价值观是有惯性的,在商业领域我不太相信洗心革面这回事。一个靠流氓软件起家的人如果有一天一统江湖,那将是江湖的悲哀;一个习惯把市场说成江湖、习惯用江湖眼光看世界的人如果有一天称霸产业,那将是产业的自虐。从现在开始,在经济生活中,英雄要问出处,履历要有承担,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暂时的成功幻影就把历史像脐带一样剪断,因为那样会导致更多的人(最可怕的是年轻人)信奉结果至上而不在意方式与过程。

  最近听到很多恶性竞争的故事。除了公开媒体上的相互诋毁,几乎任何一家即将上市的公司都会遭到竞争对手桌子底下的恶意投诉,并且投诉水平越来越高。所以我前几天在微博中说:“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到底什么是令人尊敬的竞争和自由市场精神了,是强大自己还是陷害和诋毁对手,是用产品和服务说话还是用公关公司和五毛党说话,是就事论事还是搞人身攻击,是尊重用户还是蒙骗用户,是以善制恶还是以恶制恶,是致力于推动市场规则的建立还是把自己当警察……” 对中国的企业来说,如果只是市场占有率重要,利润重要,你死我活重要,那么我们尽可以这样像泼妇一样相互口水和扭打下去。但是如果拥有尊严也很重要,受人尊敬也很重要,那么我们就必须改变我们的世界观和竞争观,不要把本质上更接近高尔夫的一件事办成了拳王争霸赛。

  说到这儿,就不能不说说创新以及中国的创新环境。我觉得从这件事中腾讯同样需要反思。说远点,为什么腾讯在世界上没有获得苹果和乔布斯所得到的那种尊重?说近点,为什么网络上会有这么多反对腾讯的声音?这些不能都怪别人。一个企业,如果你全部的必杀技就是“等-仿-推”三个字,那这个企业无论今天多大,它的未来都不那么值得期许。张朝阳在微博中说:“二流的司法只能产生二流的产业,以抄袭和垄断为立公司之本的腾讯将这二者做到极致,创新得不到保护,小公司活不下来,中国的高科技产业面对美国的发达,只能望洋兴叹,作为个体中国人比美国人聪明,但没有好的机制让聪明才智成体系地爆发。”我同意老张的第一句话,但一流的司法同样不能只制约大公司的行为。事实上,很多的抄袭和侵权都发生在刚刚起步的创业公司身上,这种从根儿上就走偏的现象比大公司的仗势欺人更加令人惶恐和不安。除了司法制度,

  这里面还有一个价值观和荣辱观的问题。在美国,如果你原封不动地照搬别人的模式,你是不可能得到市场尊重的,通常也很难获得周边生态系统的支持并进而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而在中国,模仿和拷贝别人的商业模式似乎成了同使用内幕消息炒股一样“天经地义”的事。太多的人只在意目的地而不在意路径,只想一夜暴富、一战成名而不太关注自己是否行走在“有阳光的那条街”。如果中国的企业家们不能从心灵深处形成对创新的强烈渴求以及对抄袭和拷贝的嗤之以鼻,那么中国的才智顶多也就将停留在“小聪明”的层面。小聪明是用来耍的,不是用来爆发的。

  从家乐福到娃哈哈,我日益确信网上的言论不代表网民,网民也不代表公民,总之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不完整、且有系统偏差的样本。而且,中国的部分网民确实有一种极强的特异功能,他们可以把自己对房价的不满直接演变为对于很多其它毫不相干的事情的态度,譬如钱权交易,譬如富二代与明星的绯闻,譬如钓鱼岛事件,譬如国美之争,再譬如腾讯与360。我们生活在一个因种种个人境遇而导致先入为主的原发态度泛滥横行的年代。结果就是骂腾讯的恨的不一定是腾讯,顶360的不一定不卸载360,总之都很变态。顺便告诉那些不习惯就事论事的人,我一股腾讯的股票也没有。

  二流的司法只能产生二流的产业

  抄袭和垄断已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最大的问题。先说美国,当年微软模仿苹果发明的鼠标,被判罚数亿美元;当今的facebook创业时期 Mark Zukenberg听了他同学的一个建立哈佛校园联系网络的想法而有剽窃嫌疑,被判付给他同学6500万美元。当年AT&T因垄断被美国司法部大卸八块儿;微软操作系统的垄断被公众和司法严密地监视着,不得限制windows上任何与微软竞争性产品的存在。正因为美国司法的独立公正成熟才使得美国的高科技产业60年来创新不断、生机勃勃、领导全球,也使得其国防工业傲视全球,成就了美帝国的霸业。

  反观中国,二流的司法只能产生二流的产业。具体地讲,以抄袭和垄断为立公司之本的腾讯将这二者做到极致,创新得不到保护,小公司活不下来,中国的高科技产业面对美国的发达,只能望洋兴叹,作为个体,中国人比美国人聪明,但没有好的机制让聪明才智成体系地爆发。 

  注:本文首发于11月22日,来源于绿公司杂志。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