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5月16日,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投资1.725亿元人民币、与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各自占有50%股份的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继2001年9月与上海药材公司共同投资2.2亿元人民币,2003年10亿元斥资北京同仁堂之后,李嘉诚完成了对内地三家最具优势的中药生产销售企业的成功并购。

不仅是中药企业,并购活动在中国整个制药行业都很活跃。不仅是战略投资者,还有财务投资者,包括一些海外的基金等都前所未有地看好中国的制药业。正有更多的业内外资本以现金协议收购、公开市场收购、股权置换、借壳上市、MBO等各种各样的交易方式,伺机进入中国医药市场。

而在和记黄埔“出手”之前,华源集团、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复星医药集团及东盛医药集团等国内大型医药企业先后进行的一系列并购、重组,尤其吸人眼球,也由此打破了以往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实力均等、各据一方、规模普遍不大的固有格局。

根据相关部门近期公布的数据,目前国内的药品生产企业已从2004年的5000多家降到现在的3500家左右,降幅达四分之一以上。预计今后数量还将急速下降。药企如此大规模的并购重组在政策层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随着国家药品监管部门GMP等一系列质量认证政策的出台,一些不符合认证的企业将面临被收购和出局,国内药品生产企业的数量将大幅下降;二是按照我国医药工业“十一五”规划,现有企业将通过股票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培育出10个销售额50亿元以上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并使其年销售额占全国医药工业企业销售的30%以上,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年内,医药行业的并购、重组仍会持续。

背景

2001年到2004年间中国大型药企的收购活动盘点华源集团收购控股上药集团(2002年)、华源制药重组辽宁本溪三药(2003年)、华源制药收购安徽广生制药(2003年)、华源集团收购北药集团(2004年);复

星集团收购重庆药友(2003年)、复星集团收购控股北京金象(2003年)、复星集团与中国医药集团合资组建国药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2003年)、国药集团收购一致药业(2004年);太

极集团收购桐君阁(1998年)、太极集团收购西南药业(2001年);东盛集团收购潜江制药(2003年)、东盛集团与中国医药工业公司重组云药集团(2004年);太

太药业收购健康药业(2002年)、太太药业收购控股丽珠集团(2002年)、太太药业重组济南东风药业(2002年)、太太药业收购喜悦洋参集团(2003年);华

立集团收购昆明制药(2004年)、远大集团收购浙江医药股份(2003年)、同仁堂与和记黄浦成立合资公司(2003年)、三九医药集团收购日本东亚制药(2003年)、广药集团重组白云山集团(2001年)、广药集团与和记黄埔合资组建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2005年)。

TOP

大型药企并购重组风云迭起

2004年2月,作为中央大型国有企业和国资委圈定整体上市的国药集团从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手中接过了其持有的一致药业(000028)43.33%股权,成为一致药业大股东,结束了包括上药、丽珠、东盛等6家药企对一致药业的争夺。同年9月,国药集团旗下的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以7.5亿元的现金出资成为云药集团的新股东,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和云南省国资委各持有新组建的云药集团50%的股权,在与复星、华源以及华润对云药的拼抢中胜出。

而同样作为中央大型国有企业的华源集团,在成功并购上药集团之后,2004年11月,终于将北药集团揽入怀中,至此,华源集团南有上药,北有北药,已呈现国内医药航母雏形。而华北制药携手帝斯曼、中信集团控股哈药集团、华润集团收购东阿阿胶等一系列医药行业的并购、重组案例也频频发生。有关统计表明,2001年至2004年间,较前期均显著上升,仅2004年前三个季度就发生43起并购案,平均每个星期就有超过一次并购发生。

普华永道企业并购服务部合伙人谢韬向媒体表示,中国医药市场的并购战争才刚刚打响,今年或明年是整合的开始。过去20年很少有外商收购国营制药厂,制药业主要由传统公司控制着。目前,中国制药业市场前十大企业只有一家西安杨森是跨国公司在华合资企业。而今年开始,药企并购活动异常活跃,不仅有战略投资者,还有财务投资者,包括海外的基金等都前所未有地看好中国的制药业。

在谢韬看来,并购热包括买卖双方的原因:对于中资卖方来说,企业很难维持利润率,国资委尤其是今年年初才成立的省级国资机构又引发了国有股减持的浪潮。对于外资买方而言,他们看中中国稳定但分散的制药业市场。

TOP

四大因素激发并购浪潮

促使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并购、整合加速有四大因素。首先,国家药品管理政策变化导致普遍规模实力较小的医药企业面临更严峻的竞争环境,而合并重组便成为众多药企的唯一出路。2004年底为限的强制GMP认证,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等政策的出台直接推动了小型并购交易的发展。据悉,在现有3500多家制药企业中,中大型企业只占到10分之一左右,企业现状有“一小二多三低”之说:一是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二是企业数量多、产品低水平重复多;三是大部分生产企业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生产能力低。

其次,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据悉,全球排名前25位的跨国制药公司已有20家进入了中国。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形成一定数量的上规模的、科研和市场水平高的大企业,尤其是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和先进的生物工程药,国内医药产业才可能经受得住冲击。由此,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扩大医药行业的资产规模,提高国内市场的集中度已成为中国医药行业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是医药行业国资改革的总体要求,为医药外的资本的进入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包括国有资本退出、股权多元化及引入增量资本等一系列的改革。民营资本和外资因此有机会参与到地方大型国有医药企业的重组改制,直接抢占高端资源。这类案例诸如2001年东盛科技控股青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华源集团出资11亿控股上药集团;2004年复星集团与中国医药集团合资组建国药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2004年东盛集团和中国医药工业公司组建合资企业重组云药集团,和记黄埔分别与广药集团及同仁堂集团合资等等。

最后,是医药制造业在人均收入增加、消费升级、人口增长、老年人口增加、农村消费增加、城市医保支出增加等需求向好因素的作用下,其销售收入仍然将维持稳定增长。据相关资料统计,近四年间增速为17%,而今年将实现销售收入3766亿元。

据统计,从1995年起,医药制造业进入效益型增长阶段。1995-2000年,医药制造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4%,利润总额年复合增长率为19%,首次实现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2001年-2003年,医药制造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0%,利润总额年复合增长率为24%,医药制造业在效益型增长轨道中运行良好。2004年前三季度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长17%,但由于医药制造业毛利率只有34.28%,同比下滑2.37%,较期间费用率1.65%的下降幅度高,最终导致利润率从2003年同期的9.28%下降到8.53%,使得利润增速落后于收入增速,利润增速只有8%。

观察人士认为,虽然医药制造业毛利率自2000年以来逐年下降,但通过较好的费用控制,目前的利润率水平仍处于8.4%-9.4%的正常范围内。2004年只是一个短期调整年,2005年医药制造业还在效益型增长轨道内运行,利润增速将迅速回升。以上原因促成大量小型制药企业迅速成为各种力量竞相追逐的收购目标。

TOP

并购之后整合成为关键

整合成为并购之后的关键。记者了解到,华源集团在收购上药集团之后,便邀请国际著名咨询公司为上药集团量身定做公司战略计划,2004年收购北药集团之后也打算邀请国际著名咨询公司,为北药“脱胎换骨”。

而复星集团在经过大规模的并购后,重新对医药产业进行梳理,为以后的进一步扩张做精心准备。另一些公司则继续努力建立多通路融资渠道,如健康元和海王生物共同选择分拆子公司海外上市的做法进军国际资本市场,为未来国际竞争做准备。

2005年3月,健康元通过股东大会决议,将其拥有著名洋参品牌“鹰牌”的子公司健康药业剥离出来单独在香港上市,健康元保留对健康药业的绝对控股权。稍早些的2004年11月,海王生物决定将子公司海王英特龙分拆至香港创业板上市。在这两宗案例中,被分拆的子公司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容易被国际资本市场认可,而他们也肩负了健康元和海王生物走向国际市场的希望。

观察人士认为,国内众多擅长并购的制药巨头纷纷在并购后败下阵来,说明并购的风险是巨大的,国际成熟市场成功的比例也低于30%,更不用说内地市场了。资本运作不是目的,并购之后的国内药品生产企业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产品才是承载品牌与价值的唯一载体。只有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美誉度,扩展产品在市场中的份额,创造更好的效益,才能使企业永立于不败之地。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