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8214
- 帖子
- 418
- 主题
- 85
- 注册时间
- 2011-5-26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中国董事不懂事 11月24日早上9点,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厦会议室已经人头攒动。这场名为“2006亚洲公司治理暨董事责任峰会”的活动是沪上企业与境内外监管当局的一次对话。 数十家沪上企业董事悉数到场,他们所在的企业已经上市或准备上市。用他们的话来说,“这次参加活动,是给自己洗洗脑子。”作为公司治理的主心轴,他们肩上的责任远远大于股东,尤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董事都意识到“董事的责任是无限的,股东的责任是有限的”这个道理。一家民营企业家在会议间隙表达了自己身为董事局主席的困惑,“董事们害怕自己的决策给公司带来损失,而那些聘请的所谓‘知名’独立董事也几乎无所作为。一旦出了事情,把烂摊子全部扔回给股东。” 对于目前中国公司治理现状,中国董事学会秘书长朱长春是“恨铁不成钢”。他从不避讳对中国公司治理结构差强人意的评价,“公司治理是企业的‘神经系统’,监事会是‘免疫系统’,两者关系企业未来的命运,但多数企业仍然没有醒悟,董事不管事、董事不懂事的现象比比皆是。一旦去海外上市吃了苦头,才知道公司治理和董事责任的重要性。”的确,随着大量中国公司在美国、新加坡或中国香港上市,公司内部董事责任意识缺位的问题尤为突出。 海外上市董事的风险 美国萨班斯法案研究院主席Sanjay Anand的发言备受关注。在座不少企业的目标上市地直指美国。 SanjayAnand明确表示,萨班斯法案实施后,董事的责任风险加剧。他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赴美上市,但他们只知道境外的监管制度要比中国严格,但却不知他们的董事究竟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与风险。今天我来到中国,有必要向大家说明这些。” 新加坡董事学会主席周亨增、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中国政策总监叶翔也均以个人身份表达了对中国内地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担忧。广东科龙财务诈骗案件被用来作为反面教材。“科龙案让我们反思如何突出董事责任,如何保护股东权益。”美国丘博集团亚太区总裁夏喜说。 在座人士称,准备海外上市的企业最为担心的是当地监管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以及如何防范未来风险。对他们来说,中国内地海外上市企业屡遭起诉应引以为戒。朱长春对此建议,“规避这个风险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提升董事的职业化水准,二是购买董事责任保险。” 投保企业海外股多 会上传来的消息证实,随着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出台及境内外监管环境的严格,近期在海外上市的数家境内机构基本都购买了董事责任保险。一家上海本土知名企业当场提问:那么,A股上市企业有无必要投保董事责任险?朱长春说:“的确,A股上市企业购买董事责任险的数量少得可怜。” 业内人士分析,究其A股企业投保率低的原因,主要因为我国目前建立的民事责任赔偿机制让人有“隔靴搔痒”之感。虽然,相关《公司法》及《证券法》等规定,董事及高管人员在任职过程中,对公司或第三人造成损失,需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但对董事的具体资格和职责并没有清晰的界定。 不过,作为在美国提供董事责任险保险的最大保险公司之一,怡安保险公司亚洲区域总监胡万伟强调,境内企业高管面临的风险正随着境内监管环境的严格而与日俱增,尤其是A股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身兼数职,他不可能对公司过去的事情了如指掌,难免会有工作疏忽或决策失误的时候。这类人群对董事责任险的需求要大于其他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境内公司普遍股权不够分散的条件下,“一股独大”使得部分大股东可以先斩后奏,置其他股东的意见于不顾。也正是这种独断专行,导致了中小股东的不满。在股权尚未足够分散情形下,股东大会批准公司购买董事责任险,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轻企业决策上的风险。对于独立董事,董事责任保险也起到了“撑腰杆”的作用,使其敢说真话,不再成为所谓的“花瓶”。 业内人士因此预计,境内A股回归潮的涌动,将带动董事责任险在华需求量的攀升,这被境外上市企业及非上市企业推崇的保险产品,也同样能在中国大放异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