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223270 帖子245 主题109 注册时间2011-7-11 最后登录2013-9-27 
 |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现状及特点分析 7 行业分布 
| 行业分布——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合计占比超过50% 深市223 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最多,为
 74 家,占比为33.18%;其次为生物产业企业,47 家,占比为21.08%;两者占
 比合计超过50%。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家数和占比较少。
 值得关注的是,截止2009 年底,深市仅有6 家节能环保上市公司,一年后
 增加了22 家,该类企业目前已超过生物产业,成为创业板占比第二的战略性新
 兴产业企业群,上市公司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展现。而随着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
 “比亚迪”的中小板登陆,其示范效应有望带动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的上市。
 上市公司的分布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设置也有很大关系。七大产业中只
 有新能源汽车涉及比较明确的产品,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上、下游的企业,
 同时我国目前单一的,以新能源汽车为主体的汽车企业凤毛麟角,因此上市公司
 偏少不难理解。同时《决定》中所确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产业涉及面较为
 宽泛,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中至少就包括互联网、物联网、核高基、应用软件、移
 动通讯等层面,其细分产业更是多达几十个,上市公司数目更多也应属情理之中。
 企业属性——占比不到30%的国企占据了营业收入半壁江山
 深市超过7 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属于非国有企业,但2010 年59 家
 国企创造了2210 亿元的营业总收入,占所有223 家公司营业总收入的55.4%。
 8
 至少从目前来看,国企仍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力量,特别是在高端装备
 制造和新材料等产业,国企优势明显。考虑到近年来上市的非国企大量增加,且
 多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行业,未来格局可能将有所改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