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铸造投资银行中国力量

中国券业浴火重生
中国证券公司正在发生着历史性嬗变。一个扔掉沉重历史包袱的券商群体,正重新活跃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各个角落。对中国的证券公司而言,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
据统计,2006年上半年,披露年报的47家券商整体盈利85.91亿元,平均每家盈利1.83亿元。连续5年的行业性亏损就此改变。来自监管层的数据表明,与综合治理开展之前的2004年初相比,行业主要风险指标平均下降了90%。29家高危证券公司中22家被果断清理出局。资质较好的47家证券公司分别获得创新试点和规范类公司资格,占据整个行业的45%。
行业的嬗变并不是几个简单的数据所能完整刻画的。监管层坚决推动的行业综合治理,拯救了整个行业。
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思路首次确立行业生存的基本标准,在这个标准的指导下,一批高危券商被剔除出局,同时行业市场化重组兼并加速,证券行业集中度提高。与此同时,保证金安全存管制度的推行,遏制了券商对客户资金的非分之想。
在持续多年的熊市中劫后余生的证券公司不负众望。据统计,截至11月底,除广发证券成功借壳上市外,长江证券、光大证券、海通证券等多家券商也公开透露了上市计划;18家创新类券商中已经有13家公司拥有了期货公司,抢占股指期货市场制高点;招商证券、申银万国、国泰君安等多家券商在海外设立了分支机构,试水国际市场。
尽管经纪业务依然是券商2006年利润重要来源,但靠天吃饭的盈利模式正在逐步改变,经纪业务占比降至历史低点,传统单一的盈利模式渐渐得到改善。
在自我完善的同时,一批优质证券公司还担负起资本市场守望者责任。从2004年开始,部分券商开始高举价值投资大旗,推动着整个市场投资观念的转变。时至今日,价值投资已深入人心,证券研究成为证券公司业务转型、业务拓展和业务创新的动力之源。
挑战依然严峻
据央行数据,截至上半年,中国本外币存款余额33.13万亿元,贷款余额为22.79万亿元,存贷差达到了创纪录的10.34万亿元。同时居民储蓄也创下新纪录———16万亿元。
33万亿存款余额和16万亿居民储蓄的背后,凸现出的是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巨大发展空间和巨额社会财富管理空间。
让我们把眼光放更远一些。在全球,一幕名为“中国”的经济大戏正渐入佳境。人民币升值、流动性泛滥、中国人口红利以及中国工业逐步形成的全球优势……一一指向中国资本市场的黄金发展时期。机遇令人热血沸腾。
但机遇并不专属于中国证券公司。12月11日,中国金融业全面对世界开放,资本市场也将逐渐融入全球市场。
截至11月底,我国已批准8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批准深沪两市各4家特别会员,39家、19家境外证券经营机构直接从事B股交易。已有52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获准投资额度合计86.45亿美元。
上半年券商行业收入231亿元、利润123亿元,但与高盛集团公司在上半年204.4亿美元净收入和50.4亿美元净利润相比较,差距是巨大的:高盛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规模是中国整个证券行业的4到8倍。排在前几位的境外投资银行任何一家的净资本都远超中国证券行业的全部净值。
今年上半年,众多海外投资银行为中国公司提供咨询和承销服务,共获取7.88亿美元收入,较上年暴涨72%。中国特大型企业海外融资的中介业务,大便宜均被境外中介机构纳入囊中。中国本土券商只能扼腕兴叹:定价权不在我们手中。
尽管要求仅有10多年历史的中国券业向积累上百年的西方对手看齐有些苛刻,但自由经济市场面前,机会均等从来不考虑起点的不公。
韩国的教训是,1997年东南亚危机之后,外资全面进入,迅速将本土证券机构逐出高端业务市场。目前韩国最大的证券公司三星证券,其投资银行业务的收入仅仅占到了各项业务总收入的5%。香港、台湾地区情形大致类似。中国券商只有找出自身的不足,加以弥补并快速崛起,别无他法。
如同脱胎于计划经济窠臼的中国资本市场一样,本土中介机构在观念、要素和技术的优势对比中显示出历史积累的先天不足。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传统监管体制下,监管部门能够运用法律、政策,通过采取直接的行政性控制手段,实施严格的金融管制,在发展初期,市场方方面面都不成熟条件下,这的确起到了稳定金融行业作用。但对券业的严格管制,也使得整个行业成为不具有金融企业特征的金融企业———融资渠道缺失,业务受到严格限制,盈利模式单一,证券公司金融创新、市场定位、营销服务和研究咨询等机能没有得到发挥,也损害了金融机构的自主创造性和竞争力。
中国券业的外围生态环境也不尽如人意。多层次市场结构尚未建成,中小企业板规模有限,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和科技园区挂牌系统刚刚起步,场外债券市场也非常弱小。证券投资业务缺少必要的对冲机制和工具,使得证券公司的业务转型和创新发展缺乏基本市场条件的支持。
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中国券业赖以生存的业务集中在承销、经纪业务、资产管理和自营四大块。而经纪业务、体现为代客理财的资产管理和自营业务统属买方业务,收入都与二级市场行情高度相关,只能靠天吃饭,且风险相对集中,各项业务之间又缺乏风险抵消机制。过去几年的熊市中,中国券商业整体伴随市场下跌一损俱损。而承销业务受到资本金和发行体制的制约,也难有发展。
不难发现,纯粹买方业务下的角色错位,是中国券业自身最大弊端,中国券业在几年熊市中为此付出了高昂代价。
回归中介本位
站在“黄金十年”门楣之下的中国券业路在何方?
中国证券公司是回归中介本位的时候了,越来越多业内共识是,这个中介就是资本供需或者是证券供需之间的中介桥梁。中介桥梁的定位应该是明晰产权关系和法人治理结构的投资银行,以及所对应的卖方市场服务。
西方资本市场的“投资银行”与我国资本市场的“证券公司”在外延上并无异处,但内涵的差别却导致迥异的角色定位。西方市场认为创造和销售证券产品才是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主业和存在的价值,投资银行一直称作卖方。对应的买方是基金、保险、年金、资产管理等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的核心盈利模式应是不断向市场提供产品和增值服务,包括向投资者提供股票、债券、理财产品、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
其实西方资本市场确立投资银行最终的卖方业务定位,同样也是付出相当代价后的结果。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西方投资银行将买方业务独立于投资银行,严格管理买方业务规模,并接受买方机构共同的监管,与投资银行本身和其他业务形成风险隔离。
卖方业务方向确立并最终造就像高盛、摩根和美林一批全球顶尖投资银行巨头。尽管它们核心竞争力各有所长,但共同点是卖方业务是收入构成收益的主要来源。而卖方业务的强大和创新能力的突出才是它们叱咤全球资本市场的关键所在,投资银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牢牢占据公司业务核心地位。
卖方业务方向不仅仅是停留在观念和方向上,西方投资银行卖方业务更是个系统工程,综合竞争力更体现在整体协同上,形成卖方业务产业链。证券公司可以面向投资者进行融资或融券服务,从中获取稳定利差收益;投资银行业务可以向自己的客户配售有价值的产品,使资产管理客户和基金公司客户分享一级市场的收益;还可以对今后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获得投资收益;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衍生工具为客户和自己回避风险,创造收益,等等。
可喜的是,中国证券公司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融资融券业务、金融期货业务、权证业务等已在尝试或准备中,实业投资等政策也在酝酿中。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但行业发展需要更为迫切的政策松绑。首先是股票发行制度,业内建议,由单一的交易所集中申购,改进为集中申购与批股式发行并存,在充分的市场化询价基础上,赋予优质证券公司以新股发行的直销权利。在海外市场中,“批股”正是证券公司最具有竞争力的投资银行业务,也正因为这些优势,导致境外投行吸引全球实力庞大的投资者队伍,并最终影响着全球资本市场定价权。
其次是拓宽交易所市场外的业务以及涉猎其他资本市场,在交易所业务之外,应该大力拓展证券经营机构的非交易所业务。历史经历证明,任何交易所市场的强大,都源于一个更为丰富的非交易所市场。目前国内证券公司由于多种限制,无法从非交易所市场上获取更大利益。希望下一步国内券商在海外市场承销、短期融资券发行、风险投资、实业投资领域、以及牵头进行银团贷款、允许国内证券公司海外分支机构开办QFII业务等方面有所突破。
在解决了方向问题后,如何壮大中国证券公司整体实力便成为当务之急。能否建立一套本土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留存机制,关乎行业发展全局。在开放的市场下,以积极的心态把握对外开放,对本土券商同样重要,本土券商需要利用各种路径去打开国际视野。
本土守望者在成长
在“黄金十年”背景下,徐徐启动的中国资本市场繁荣大戏中,券商并不是中介机构的独舞者。
今天的中国资本市场,早已形成了主体多元化的中介机构市场格局,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系正迅速崛起,倚仗几十万亿的金融资源,近年来崭露头角。
在发行承销领域,国内商业银行已经全面进入国债、金融债和短期融资券发行市场。在证券交易领域,商业银行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导力量,而银行系基金公司伴随着规模的增长,也正快速崛起。在证券代理销售方面,商业银行不仅是基金销售的主渠道,而且随着保证金第三方独立存管等业务的开展,其庞大而广泛的网络将囊括股票等所有金融产品的销售。在其他投行业务,如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政府财务顾问等领域,商业银行则显示自由优势。
尽管券业内对商业银行崛起保持着矛盾的心态,但无论是本土券商还是商业银行,都无法独力承担起一个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资本市场中介重任,本土中介机构携手合作将是最终的市场选择。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概念,这不仅为资本市场,也为资本市场中介机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对资本市场中介机构携手合作提供制度依据。
伴随一系列的行业整顿,重获登记的期货公司也以崭新的姿态站立在中国资本市场起跑线上,并将在金融期货等衍生品市场扮演重要的组织者。
“往者不可谏,来者尤可追”,我们祝愿,当若干年过去后,能够有一群健康壮大的本土中介机构,守望着中国繁荣和成熟的资本市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