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隐患

由于担心住房价格涨势过快危及社会稳定,中国国务院(State Council)要求各级政府为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负起责任。

国务院在一份转发各级政府的文件中措辞强烈地表示,房地产价格上涨已经给“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隐患”。通知说,房地产价格稳定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华尔街日报》了解到的情况,这份所标日期为3月26日的文件发到了省、市级政府以及政府各部委。

这份文件可能是对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发出的警告,意在提醒他们依靠发展房地产市场推动经济增长的做法存在的风险。中央政府对银行系统的风险承受能力、宏观经济以及政府自身对房地产市场发生危机时的控制能力似乎非常担心。

分析师们说,房地产投机行为在中国非常普遍,特别是在沿海地区。据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在3月29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沿海地区房地产泡沫破裂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上海目前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最热的地区。很多外地人被这个迅速崛起的中国商业中心所吸引,纷纷在此购房置业,因此推高了上海的房价。外国人也携重金而入,他们的目的则在于拥有人民币资产,以期一旦人民币升值时可从中获利。

J.P.摩根(J.P. Morgan & Co.)本月早些时候在报告中说,中国住房市场投资还在继续升温。它说,2004年第四季度,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交易总额较一年前增长了10%,而上海和广州的增幅更是分别达到22%和36%。

房地产价格的急剧攀升对中国政府的执政能力直接提出了挑战,它一直表示要抑制经济过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国务院在上面提到的通知中表示,过热造成了原材料价格上涨、有可能加剧通货膨胀。

但在多数地方,那些旨在抑制房价的措施(比如上海最新出台的房地产交易税规定)似乎并未阻挡想买房子的人们。不过国务院这份文件与以前发出的警告不同之处在于,这次的文件明确指出,如果房价失控,地方政府官员要承担责任。之前就有传言称,由于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上海官员的官位有可能保不住。

中国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说,从根本上来说,中央政府最关心的还是社会稳定。他没有看过3月26日的文件。他还说,上海是这次政策调控最主要的目标。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开始实行公民自购住房,目的是为刺激家电、家具和建筑材料的消费。同时,拥有住房也被视为加强社会稳定的一种途径。

不过眼下供不应求的局面还在继续,特别是在上海等城市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近来涨价的压力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部分人希望快速套利的想法。

价格日益飙升反过来也让越来越多年轻人和靠固定收入生活的人对住房望而却步。中国的按揭市场还不成熟,银行方面还不知道一旦住房价格下跌,他们的按揭客户会如何应对房产贬值的局面、是否能继续按期偿还贷款。

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经济学家黄益平2月份曾在报告中估计,中国银行业2004年的贷款总额中接近10%是住房贷款。他认为,这个比例对银行系统的风险会很有限,相比之下,香港和台湾的房贷比例都在30%左右。而其他经济学家认为,坏帐缠身的中国银行业难以再承受更多的失误。

近几周来,上海和其他地方的政府都出台了遏制房地产投资的新措施。

3月份,上海制定了有关房屋交易税的新规定,对一年内转让的房屋按差价部分征收5.5%的交易税。上海的一些银行拒绝一年内为同一处房产提供转按揭。中国央行还要求各家银行提高购房时的首付比例。

上海市政府发言人焦扬昨天说,上海从市长、市委书记到下面的各级领导都在按中央精神努力采取措施给房价降温。

不过,据一些房地产公司表示,上海采取的一些措施却适得其反。比如,市政府去年规定了房地产开发的容积率上限,这实际上减少了新住房的供应量,支撑了房价。

迄今,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热度丝毫没有降温迹象。有一个定于本周六开盘的项目,虽然地处上海南面离市中心很远的地方,但售楼处外面早已有准备买房的人开始安营扎寨提前排队了。开发商说,周二就已经有30多人排队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