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揭秘信贷趋紧背后 专家:信贷收紧波及股市及宏观经济

  信贷趋紧背后:银行业三管齐下调结构

  “调结构”三招:将到期票据融资转为贷款;发力中小企业信贷;加强行业优选

  尽管政策层面依然和风许许,但银行趋紧的信贷投放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放慢放贷脚步后,商业银行普遍将工作重心转向了信贷结构的调整上。

  CBN记者近日从多家商业银行了解到,下半年信贷“调结构”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将大量到期票据融资转为贷款;二是发力中小企业信贷;三是加强行业优选,从部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较易形成不良贷款的产业中退出。

  信贷趋紧 票据盘活

  近日有媒体报道,8月份实际新增贷款规模将再创今年新低,仅为3200亿元,远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5000亿元。部分商业银行叫停8月份信贷的消息也不断见诸报端。

  对此,一国有大行地方分行高层人士告诉CBN,该行“总行方面并没有明令叫停信贷投放,但实际上相当于收紧了”。年初该行总行有一个口号是“不受规模限制”,但全年的信贷投放总量在年初就已确定,并将指标下发到各地分行。在上半年投放大量新增贷款后,银行下半年就只能在剩下的既定规模里面运作。

  交行一地方分行人士表示,下半年信贷投放脚步的确有所放慢,“但我们也不可能向所有行业彻底关门,为保持盈利业务还是要做的。”

  与此同时,以国有企业为主的信贷市场也无法继续提供充足的信贷需求来支撑银行的信贷投放。某城商行人士指出,一般国企用款计划都是上一年度作出,目前绝大部分信贷需求都已在上半年的狂飙突进中被填满。此外,企业财务成本控制渐趋严格,一些项目及投资计划被大幅收缩,信贷需求被进一步挤压。

  央行调查统计司在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分析,导致7月份以来信贷投放放缓的因素之一,是票据融资置换为中长期贷款的空间较大。

  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票据融资1.7万亿元。由于票据融资期限多为3个月至半年,这意味着一季度新增票据将集中在今年三季度到期,将置换为万亿以上的中长期贷款。因此,将大量到期的票据融资转为贷款,成为银行下半年“调结构”重点之一。

  “上半年,银行普遍选择用贴现类贷款冲规模,然后利用这个规模在下半年趋紧的时候进行盘活。”上述国有大行地方分行高层人士指出,在目前额度收紧的情况下,当地很多银行正忙于将票据融资转为贷款。

  上述城商行人士表示,所谓下半年不放款其实是指不新增贷款而已,票据融资转为贷款将释放大量信贷额度,同时也提高了银行的收益。

  转舵“中小” 行业优选

  “下半年,在有限的信贷规模里,我只有两个方面需要重点跑一跑,一是重点项目继续跟进,二是完成总行安排的中小企业指标,其余业务就交给各地支行去做。”上述国有大行地方分行高层人士说。

  他表示,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从总行到分行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贷款。“总行今年给我们分行下达了25亿元的中小企业贷款,我目前已经完成20亿元,但即使这个速度在全行也已经落后了。6月底在我们完成47%的时候,全行已经完成了70%。”

  他认为各省快速推进中小企业信贷,是因为在目前特定时期,大项目、大企业难以从总行获得额度,而中小企业贷款却没有贷款规模限制。

  另一个原因是,中小企业信贷对银行的利润贡献更大。上述城商行人士表示,上半年激增的基础设施建设类中长期贷款,资金占用周期长,收益率低。国企、大集团客户方面由于各家银行争抢,利率普遍在基准利率上下浮10%。相比之下,中小企业客户不仅可以上浮利率,还可以通过收取财务顾问费增加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

  “这既调整了信贷结构,又提高了中间业务收入,美化了财务报表。”他说。

  上述国有大行地方分行高层人士也表示,从理论上讲,中小企业对银行的贡献最大,综合收益水平在该省分行可以达到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25%左右,非常可观。

  而下半年,其他商业银行也多掉转船头,关注中小企业。民生银行上海分行一负责人即表示,该行下半年会将贷款调整到高收益率的领域,其中重点是中小企业。

  交行上述地方分行人士也指出,抢优质客户、大客户是银行永恒的重点,但各家银行会根据自身资产结构调整信贷结构。中小企业是每家银行下半年转型的目标之一,也是该行调结构的重要方面。

  但上述国有大行地方分行高层人士认为,回过头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在管理、经营、人才、产品的科技含量、商品的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如此快速地推进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也不容忽视。

  “调结构”的第三个重点,是针对存量贷款进行行业优选或是贷款退出。据悉,一国有商业银行针对制造业不良率较高的问题,要求各地分行以一定比例退出制造业贷款。同时面临贷款置换的,还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与项目。据悉,还有其他银行也采取了类似退出行动。

  刻意削减信贷时机不对方向不对

  近期,有关8月份信贷增幅骤减的消息不断传出。相对于上半年新增信贷7.37万亿元、月均达到1.2万亿元的历史纪录,不少人认为信贷政策出现了“大起大落”。并且,这一担忧已经波及到股市运行,并且有可能影响人们对下一步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期。

  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刻意压缩8月份的新增信贷规模,不仅时机把握不对,而且也是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相悖的。

  首先,尽管上半年新增信贷规模超出历史水平,但并非“过热”。

  按照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争取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7%左右”的目标,2009年全年货币供应量预计为8.07万亿元左右。现在,根据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预计全年新增贷款将为10万亿元左右。

  这个规模是否“适度”, 要看提振经济的实际效果,而非简单地进行数字对比。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流动性充裕是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的支持力量。何况,我们在此前两年大力紧缩货币,已经给经济正常运行造成压力。

  上半年7.37万亿元、全年10万亿元的新增贷款看似惊人,但这是应对金融危机冲击“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全年10万亿元的信贷总额还都在计划、预想之中,在主管部门可控制范畴之内,远未达到所谓的“大跃进”程度。所谓的“信贷失控”属于多虑。

  目前的贷款总额提升,是实施刺激经济计划的必然结果;反之,拉动经济增长也正在通过信贷支持悄然实现。这一局面值得倍加珍惜。

  其次,下半年信贷增幅本来就慢于上半年,如果再搞“刻意压缩”,可能会造成预期紊乱。

  我国商业银行放贷的惯例是,上半年多一点下半年少一点。从2003年至2007年,商业银行上半年的贷款量基本占全年的60%至70%,5年平均下来是65.5%。如果2009年全年新增信贷为10万亿元左右,大体符合这一“常规”,不需要刻意压缩。

  自从7.37万亿元的数字公布之后,所谓“天量”、“过度”、“井喷”、“大跃进”等字眼就被冠到了信贷政策头上。所谓信贷宽松推高了股市楼市的指责也甚嚣尘上。面对如此舆论氛围,有人主张收紧信贷。

  于是,对于是否在七、八月份采取措施收紧信贷的问题就成了一个焦点。近期,有关部分银行下发通知要求只收不贷,压缩新增贷款规模等“紧缩新闻”相继见诸媒体。虽然相关银行均否认此事,但类似这种炒作已经对公众预期造成反向影响。

  第三,信贷增幅在个别月度出现波动也有合理因素,主管部门应进行必要的解释。

  近期,先是有报道说8月份信贷预计为5000亿元左右,随后有报道说这一数字应为约3200亿元。相对于6月份的1.63万亿元,7月份的3559亿元,可称是“连续骤降”。

  但分析其中的原因,又不尽然:其一,7月金融机构票据融资减少1982亿元,如果剔除票据融资部分,7月份银行新增贷款达5500亿,与5月份的水平相当,高于4月份的水平。其二,8月票据融资规模应会延续7月态势。公开数据显示,2月新增票据融资4870亿元,仅次于1月,其中大部分于8月集中到期。其三,个别商业银行在月末时点会通过出售贷款的方式将存量贷款从表内移到表外,这或将造成新增贷款数据的失真。

  所有这些因素的变化都直接影响8月份的信贷数据。所以,不能将3000亿元左右的规模理解为“大力压缩”。

  第四,要尽快采取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政策猜疑,从而稳定资本市场,稳定经济预期。

  在热火朝天的关于货币政策的议论中,所谓“通货膨胀预期说”、“世界主要国家都在考虑退出宽松货币政策说”、“过度宽松货币助长股市泡沫说”比较典型。

  我们认为,作为一种警示,这些说法或许有些道理;但从我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现状而言,都有误导之嫌。其一,现在保增长、保就业还来不及,奢谈通货膨胀为时过早;其二,他国退出与我国宽松不可简单对比,如果只是亦步亦趋,还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做什么?其三,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稳定股市需要必要的流动性。如果通过信贷向股市传递部分流动性,未尝不可。

  当前,我国经济刚刚企稳回升,不进则退,要切忌出现信贷政策大变动的情况。保持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支持力度,保持其执行上的常态化,应大有可为。

TOP

  巴曙松:信贷投放大起大落会干扰复苏

  精彩语录

  ◆由于今年上半年放贷规模过大,下半年如果出现信贷剧减,对实体经济和短期市场都是个冲击。

  ◆这种时候,最害怕货币政策没有过渡,直接由宽松转向从紧。

  ◆每一次大的金融危机,实际上都是对金融体制、金融监管体制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反思机会。

  ◆“铁公基”引发的集中度风险不能忽视。

  ◆目前市场复苏基础不牢,因此留给决策者的余地不大,未来的最大挑战还是复苏。

  ◆现在我们加大对资本金的要求,实际上不完全是逆周期操作,甚至带有顺周期操作的含义。

TOP

  下半年信贷骤缩之势似已确定,这或许不太利于处于企稳复苏关键时期的我国经济。

  据最新消息,8月新增信贷很有可能维持在7月3000亿元左右规模,远低于上半年的月度新增信贷额。昨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第十届中国金融发展论坛上及会后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下半年若出现信贷剧减,对实体经济和短期市场都是个冲击;与此同时,对于上半年财政和货币政策影响下逐渐累积起来的金融业几大系统性风险,当前尤需关注。

  观点1

  最怕货币政策直接松转紧

  “信贷投放的大起大落,对经济复苏是个干扰。”巴曙松说,“虽然按银行放贷习惯,每年下半年的信贷规模都会比上半年小,但由于今年上半年放贷规模过大,下半年如果出现信贷剧减,对实体经济和短期市场都是个冲击。”

  巴曙松进一步解释道,在刺激经济复苏过程中,政府往往会启动松紧不同的货币政策,“最开始一般是采用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然后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经济慢慢复苏,就转向正常货币政策,最后是从紧的货币政策。”

  但是,基于上半年的天量信贷,政府往往会过于担心信贷引发通胀问题。“这种时候,最害怕货币政策没有过渡,直接由宽松转向从紧。”巴曙松担心。

  “目前市场复苏基础不牢,因此留给决策者的余地不大,未来的最大挑战还是复苏,所以信贷投放减弱若没有缓冲带,对经济复苏不是好事。”巴曙松说,关于下半年经济是否会出现二次探底,他本人正在密切关注。

  同时,巴曙松以房地产信贷为例解释当前的经济复苏形势。“上半年的信贷主要流向了销售环节,还没有传导到生产建设环节上。如果信贷出现中断的话,中间将出现大波动。”

TOP

  观点2

  系统性风险监管不容忽视

  尽管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市场效果,但是也使得金融业累积起一些系统性风险,对这些风险的监管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

  “每一次大的金融危机,实际上都是对金融体制、金融监管体制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反思机会。”巴曙松说,但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下,中国还没有专门的机构来获得授权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控负责,比如哪些金融机构应该重点监管、如何监管,又比如各种投融资机构的杠杆力度应如何分别限制等。

  此外,巴曙松还指出,当前国内金融业面临的系统性风险,除了间接融资比例高于直接融资等一般系统性风险之外,国有银行在整个社会资源配置中形成的融资结构和资产布局也存在潜在系统性风险。“‘铁公基’引发的集中度风险不能忽视。”

  另外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系统性隐患则是由“地方投融资平台”带来的。“从去年到今年这么短的时间内,地方融资负债从1万亿飙升到5万亿,仅中国沿海的某个省就有400家投融资平台,全国的投融资平台70%左右是县区一级的,这5万亿和3000多家投融资平台的风险怎么消除,值得我们关注。”

  最后,巴曙松表示,英国金融服务局之前发布报告提出要建立反周期的缓冲基金,银行应该在金融繁荣时期积累更多资产弥补经济下滑的损失;实际上,中国的银行业已经开始有这样的操作。“通常而言,逆周期操作一般是在经济的上升时期,这时需要增加资本金的要求。而在经济的下行时期,往往是起到对经济‘走平’的作用,所以现在我们加大对资本金的要求,实际上不完全是逆周期操作,甚至带有顺周期操作的含义。”他强调。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