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7140
- 帖子
- 433
- 主题
- 347
- 注册时间
- 2011-5-20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为备战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券商对期货公司实行了大范围的“地毯式”收购,由此也引发了券商类期货公司大规模扩容。 根据本报记者统计,管理层酝酿推出股指期货至今,被券商收购的期货公司将新增18家(见附表),而两年前,券商参股的期货公司总共仅24家,短时间内,券商型期货公司几近翻倍。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这些期货公司具有被券商控股,且被收购之前规模小等两大特点。 券商控股成趋势 记者统计发现,在18家被收购的期货公司中,券商控股已经成为趋势。即使持股比例最小、去年7月获批的华泰证券,其持有长城伟业期货公司的股份也达到49%,仍处于相对控股的地位。而且,将获批或者已经获批将100%控股期货公司的券商,包括了浙商证券、上海证券、中信证券、光大证券、宏源证券、齐鲁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8家,其余各公司中,券商控股比例超过80%的有申银万国、东方证券、东海证券和国金证券等4家。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证监会2005年发布《关于期货经纪公司股东资格及相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期货经纪公司变更股东或者股权结构,变更后任何股东持有的股份应低于期货经纪公司股份总额的50%,49%一直是券商持有期货公司股权比例的上限。在此之后,尚没有出台相关放宽上述比例的正式文件。 不过,7月10日,中信建投证券全资控股中信建投期货公司获批,此举被业界认为券商全资控股期货公司已经开闸,上周,国联证券71%控股国联期货也获批,这意味着,在股指期货背景下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有望大规模浮现。上述待批或已批成为股东的券商也纷纷表示,收购期货公司目的就是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 偏好中小型期货公司 在券商收购的期货公司中,除了长城伟业、天马期货等少数几家公司规模尚可,大多数规模很小,甚至在业界没有什么名气。而即便如此,规模稍大的期货公司也还处于微利的经营状态。 根据各地产权交易所的挂牌转让资料,浙商证券收购的天马期货2006年1至7月,实现手续费收入1390万元,净利润仅为64万元;上海证券收购的实友期货,2005年和200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8.58万元,-18.44万元;东方证券志在必得的久联期货,2006年净利润43.08万元。而国内期货交易量前十位的如国际期货、浙江永安期货、南华期货、上海中期等,尚未获券商的青睐,或者即便可能近期有合作,也不会出现被控股的结果。 一家已完成收购的券商人士坦言,“我们此前接触多家期货公司,很希望能全资控股大型公司,但对方不愿意拱手将控股权相让,而小型期货公司很容易被收购,即便是溢价上千万,券商现在还是财大气粗”。 对于大型和小型期货公司而言,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要被券商控股的话,我们一年前就和国内最好的券商牵手了,只是不希望将10几年的基业拱手让给券商”,上海一家盈利上千万的大型公司负责人透露,“毕竟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熬到头了。”而与此明显不同的是,一家刚刚被券商收购的期货公司负责人坦言:“我们觉得在商品期货上优势不大,希望借助券商实力提升股指期货中的竞争力,至于控股与否都无所谓。”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各有各自的考虑,大型期货公司更可能被参股而非收购,而处于微利和亏损边缘的期货公司则容易被券商收购。随着股指期货的临近,这种收购行动还将继续演绎。 对股指期货的预期使期货公司成为券商的“香饽饽”。 证券公司被收购期货公司参股比例(获批或待批) 华泰证券长城伟业49% 浙商证券天马期货100% 山西证券大华期货60% 招商证券新基业期货100% 上海证券实友期货100% 申银万国天意期货90% 光大证券南都期货100% 国泰君安浦发期货70% 东方证券久联期货80% 中信建投证券华夏期货100% 兴业证券华商期货75% 海通证券黄海期货56.67% 东海证券建证期货93.39% 宏源证券华煜期货100% 国金证券天元期货95.50% 国联证券国联期货71% 中信证券金牛期货100% 齐鲁证券泉鑫期货等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