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利率与汇率走势分析技术

汇率走势分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爆炸式的发展和应用,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世界经济生活的一体化成为当代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与之相伴的世界金融的国际化,是70~80年代以来引人注目的最新发展,金融渗透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鲜明。而汇率作为国际金融关系乃至国际经济关系正常发展的重要纽带,已渗透到包围经济生活的几乎一切领域,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分析与预测汇价波动,对于政策制订与投资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汇率决定因素分析
①西方汇率决定理论。西方国家关于汇率的理论很多,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汇率的决定与变动。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国际借贷说、资产市场说与购买力平价说三种。
  第一,国际借贷说。国际借贷说是比较早的汇率理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甚为流行。该理论认为汇率决定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而外汇的供求又是由国际借贷所引起的。商品的进出口、债券的买卖、利润与捐赠的收付、旅游支出和资本交易等都会引起国际借贷关系。在国际借贷关系中,只有已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即国际收支,才会影响外汇的供求关系。当一国的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即国际收支顺差时,外汇的供大于求,因而汇率下降;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因而汇率上升;如果外汇收支相等,于是汇率处于均衡状态,不会发生变动。该学说由于强调国际收支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故又被称为"国际收支说"。
  把国际收支说作为确定两国汇率的依据,要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首先,两国必须都具备比较发达的外汇市场,国际收支的顺、逆差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在外汇市场的供求上。其次,在两国的国际收支都处于均衡状态的条件下,根据该理论就无法确定汇率的实际水平。
  第二,资产市场说。进入70年代以后,工业国家实施了浮动汇率制,欧洲货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各国金融政策进一步向自由化转换,国际资本流动量越来越大,流动频率也越来越快。同时,外汇汇率经常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且经常不能反映各国国际收支的动向,利用传统的国际收支分析法无法解释汇率变动的原因。进而一些经济学家发现人们的资产选择行为与汇率的变化关系密切。所谓资产选择是指投资者调整其有价证券和货币资产,从而选择一套收益和风险对比关系的最佳方案。资产市场说认为各国货币的比价决定于各种外币资产的增减,各种外币资产的增减是由于投资者调整其外币资产的比例关系造成的,这种调整往往引起资金在国际间的大量流动,对汇率发生很大影响。
  资产市场说对汇率普遍浮动时期的汇率波动异常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但是,把资产市场说作为确定两国汇率的依据,其限制条件更加严格,要求国内国际金融市场十分发达,短期资本移动对利差变动敏感,资本管制和外汇管制比较松,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普遍实行。
  第三,购买力平价说。购头力平价说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外国具有对一般商品的购买力。因此,一国货币对外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在其本国所具有的购买力决定的,即两种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许多实证研究表明,一战以后的一段时期与二战后的固定汇率时期,汇率大体与购买力平价相一致。70年代以来,在浮动汇率制下,由于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日常的汇率波动较大地偏离了购买力平价,但仍然是围绕购买力平价上下波动。因此,购买力平价说作为长期利率决定理论是能够成立的。这个学说至今仍为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并继续对西方国家的外汇理论与政策发生重大的影响。例如:1985年后期以来,在日元对美元汇率的上升过程中,日本的货币当局常常使用购买力平价说来解释干预的必要性。
  同样,把购买力平价说作为确定两国汇率的依据。也要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它要求两国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大体相同,价格体系相当接近,否则两国货币购买力就失去了可比性。它还要求两国对贸易和资本流动基本上不加管制,商品和资本的流通比较自由,否则两国货币购买力对平价的偏离很难自行消除。
  由此可见,国际借贷说、资本市场说、购买力平价说均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因此,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并进一步分析影响汇率变动的其他因素,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②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一国汇率的变动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既包括经济因素,又包括政治因素与心理因素等。而各个因素之间又有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更何况,同一个因素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间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所以汇率变动是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问题。下面选择几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来集中分析它们对汇率变动的影响。
  第一,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状况是一国汇率变动的直接原因,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顺差,就会引起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长与外国货币供应的增加,顺差国的汇率就上升;反之,一国国际收支逆差,它的货币汇率就下降。例如,美国对前西德的贸易逆差使美元兑西德马克的汇率从1985年的3.4390跌至1988年底的1.7685,跌幅高达48.6%。因此,有些经济学家至今还坚持汇率决定的国际收支说。
第二,经济增长率。两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往往构成汇率变动的基础,因为它会影响对外贸易和外汇市场交易活动的变化。一般而言,经济增长加速,国内需求水平提高,会引起更多的进口,从而造成本国货币汇率向下的压力。
  第三,通货膨胀。一国货币价值的总水平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着一国商品、劳务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由于通货膨胀,国内物价上涨,一般会引起出口商品的减少和进口的增加。这些变化通过影响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和该国货币在国际上的信用地位,导致汇价下跌。例如:1974~1975年,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率从11%降为9%,同时,美元汇价保持上升趋势;1977~1978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上升立即引起美元汇价下跌。
  第四,财政赤字。政府的财政赤字常常用作预测汇率变化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国家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则意味着政府支出过度,一方面可能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另一方面可使国际收支恶化,二者都会导致汇率的自动下浮。
  第五,利率。利率下降,国内资本流出;利率上升,国外资本流入。这种由两地利差引起的套利活动是国际资金流动的一种主要方式。资本流动将引起外汇市场供求变化,从而对汇率发生影响。在通常情况下,一国利率提高、信用紧缩,将导致该国货币升值;反之,则引起货币的贬值。如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提高利率,西欧大量游资流入美国,导致美元汇价上涨,并特别坚挺。
  第六,外汇储备。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表明一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价的能力,所以它对稳定汇率有一定的作用。英国政府从1932年起就用部分外汇储备设立外汇平准基金。当英镑汇率下跌时,就卖出外汇买入英镑,促使英镑汇率上升;当英镑汇率过高时、就买入外汇,卖出英镑,使英镑汇率下跌。
  后来,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纷纷效法,设立外汇平准基金。
  这一作法也一直沿用到现在,需要指出的是,只有一国拥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才能有效地干预外汇市场,影响汇率短期变动的方向与程度。
  第七,心理预期。现实生活中,投资者往往根据自身对未来汇率的主观评价来决定资本转移的数量和方向,这对外汇市场有很大的影响,往往起到加大外汇波动幅度的作用。如1995年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持续上升,其中市场交易者的心理预期起到了很大作用。
  ③人民币汇率现状分析。从1988年起,我国实行官方牌价与外汇市场调剂价并行的汇率双轨制,并对两种汇率都采取了有管理的浮动方式进行调整。在此其间,人民币汇价波动频繁,尤其1992年以来,调剂市场汇价大幅度变动,对经济生活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其主要原因是,自1992年春天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推动了进口的需求,对外汇的需求压力加大。同时,通货膨胀日益加剧,城乡人民对人民币信心不足,纷纷购买外汇保值。因此,这段时期人民币汇率大幅下跌。另一方面,外汇调剂市场存在严重缺陷以及官方干预手段无力,市场失真非常严重,投机因素得以乘虚而入,大量的炒买炒卖加剧了外汇的波动。
  1994年我国进行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实现了多轨合并,推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另一方面,实行新的结汇、售汇制度。在此背景下,汇率自1994年来一反连续贬值的常态,开始"稳中趋升",其主要原因可分析如下:第一,我国宏观调控措施开始见效、金融紧缩力度加大、经济增长速度逐渐降低、需求膨胀得到抑制,因而进口方面不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贬值的压力。
  第二,外贸公司不再以计划,而是以经济效益决定进出口,1993年由120亿美元的逆差转为50多亿美元的顺差,1994年出口在绝对量上超过进口。同时,原来企业外汇留成部分由于结汇、售汇制的实施流入市场,因此外汇供大于求。
  第三,外资大举进入。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投资者不但可以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更看好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因此,外商投资大幅增加,仅1994年,外商投资资金净流入330多亿美元。另一方面,国内利率高达11%,超过美元利率6个百分点,外国短期资本通过各种形式进入中国,套取利差。
  由此,实行多轨合并以来,由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人民币资金相当紧张,外资进入又多,所以出现了明显的外汇供大于求,造成人民币升值趋势。
  (2)汇率变动方向预测汇率预测是浮动汇率制的产物,在固定汇率制下,汇率波动总是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投资者一般不需要关心汇率的变动。可是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浮动汇率制以来,汇率的波动极为频繁和剧烈。因此,为避免汇率风险而对有关汇率进行各种预测是必要的。汇率预测的方法可分为基本因素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两大类。
  ①基本因素分析法。我们曾经指出,决定一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的经济、贸易、金融及政治形势的变化都会影响到该国的外汇供求。这些因素基本上可分为经济因素、政策因素、政治与预期因素等。基本因素分析法突出分析影响汇率的各种因素,并依各种因素发生作用的方向和强度估计汇率的走势。
  第一,基本经济因素。基本经济因素如国际收支、通货膨胀等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前面已经详细讨论过了,下表也显示了对汇率变动影响较大的部分经济因素。这里仅就利用经济因素预测汇率走势时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影响汇率的经济因素间关系错综复杂。有时一种因素起着主要的作用,另一种因素起着次要的作用,有时各因素同时起作用,有时甚至起着相互抵消的作用。因此,在预测时,必须全面考虑并仔细分析各因素的作用。
  其次,在诸因素中,国际收支状况是影响汇率的直接因素,货币购买力平价是决定长期汇率的根本因素。这两者是决定汇率的最基本因素。而其他因素,尤其是利率水平和实际利率差异则是外汇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因素。
  最后,在利用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时,还必须注意区分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及滞后指标,他们在汇率预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行指标是对未来的生产与消费产生影响的经济指标的统计,包括失业率、股价指数、以M2衡量的货币供应量等。先行指标为市场分析者提供汇率趋势变化的早期迹象。同步及滞后指标则主要是对现在或上一期的经济活动的反映,可显示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并用于肯定或否定先行指标所预示的趋势。同步与滞后指标主要包括GNP、通货膨胀率、工业生产指数等。
  第二,基本政策因素。一国对外政策的变动对汇率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尤其是中央银行,往往承担着干预汇率的重任。预测某国汇率变动必须掌握该国中央银行的主要行动,摸清其政策意图。一般而言,中央银行干预市场汇率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中央银行将调整货币政策,以期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本国经济活动,进而影响本国货币汇率。这一方法,是在与其他经济政策不相抵触的条件下采用的,代价较小,但达到目标的期限较长。
  其次,直接干预外汇市场。为了在短期内实现中央银行的汇率意图,中央银行往往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在外汇市场上直接买卖外汇,以影响外汇供给与需求,进而达到改变汇率的目的。这种方法,虽然较直接,见效快,但有效期短,还要求中央银行有大量的外汇储备。
  最后,中央银行还可采取对资本流动实行外汇管制的办法,通过直接控制外汇的来源与分配,强行使外汇供求趋于平衡,达到外汇行市的稳定。这种方法发达国家很少采用。外汇管制办法一般用来应付突发事件引起的金融市场危机。
  第三,市场预期因素与政治因素。浮动汇率制实施以来,预期被认为是短期汇率决定的一个中心问题,这是因为外汇市场的每一个波动都是由市场参与者引起的,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自己对未来的判断进入市场,这种判断就是预期。当他们预期某种货币今后可能贬值时,他们就会大量抛出;而当他们预期货币汇率将在未来升值时,则又会大量买进。预期心理的存在及作用使得汇率的波动更为复杂多变,成为在外汇市场上影响汇价短期走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由于资本具有追求安全的特性,因而政治因素对国际资本的流向具有直接和迅速的影响。通常一国政局不稳定的消息将打击对该国经济的信心,由此引发的国际资本净流出将导致对该国货币需求的下降,该国货币汇价就会趋于下跌。应该指出,政治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是通过改变人们对一国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的预期实现的。另外,政治因素是突发性与临时性的,市场很难预测,因此,要评价政治因素的影响必须要结合其他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②技术分析法。技术分析法是指仅仅依靠汇率过去的变动趋势而不依靠其他的信息来判断汇率的未来走向。技术分析法的理论依据是以下三条假设:第一,市场行情说明一切,所有的价格走势都反映在价格走势中。
  第二,历史不断重复其自身。
  第三,价格按趋势变动,有一定的规律存在。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技术分析法如果从K线图(源于1750年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算起,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技术分析的具体方法也有上百种之多。本节主要对运用较广泛的市场动向指数和移动平均线八法则作一介绍。
  第一,市场动向指数。市场动向指数计算方法很简单,用当天的汇率值S除以前几天的汇率值B即可。该指数的意义在于:S大于B即指数大于1,就表示汇率今后要上升;反之,指数小于1,表示汇率今后可能下跌。这样,我们可以根据该指数,在大于1时买入外汇;在小于1时卖出外汇。
  第二,移动平均线八法则。移动平均线八法则由美国著名投资专家葛南维首先提出,其要点如下:
首先是买入时机的选择。
一是当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转为盘局或上升,而市价却从平均线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线时。
二是平均线持续上升,而市价却跌破平均线,但又立刻回升到平均线以上时。
三是市价趋势线一直在平均线以上,市价虽下跌但并未跌破平均线且立即反转上升时。
四是市价突然暴跌,跌破平均线,且远离平均线,则有可能反弹回升。
其次是卖出时机的选择。
一是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转为盘局或下跌,而市价向下跌破平均线。
  二是平均线持续下降,而市价虽向上突破平均线,但又立即回跌至平均线以下。
三是市价趋势线在平均线以下,市价上升并未突破平均线又回头下跌。
四是市价突然暴涨,突破平均线且远离平均线,则有可能反弹回跌。
关于技术分析与基本因素分析之间的关系,历来存在不同的看法。实际上,市场汇率走势归根到底决定于基本因素的变动。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诸多基本因素相互影响,其各自发挥作用的大小又难以测量。因此,只有借助于技术分析才可以更明确地预测汇率未来的走势。
  ③人民币汇率走势预测。
  第一,用购买力平价理论预测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走势。
  一是以中美两国现实的物价水平,确定汇率的绝对水平。
  按照比较的结果,发现1元人民币在中国的购买力,和1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大体相当。扣除物价结构等因素后,根据购买力平价法,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应是2∶1左右。
  二是以中美两国通货膨胀率,确定汇率的相对水平。假定未来20年,平均通货膨胀率美国是5%,中国是15%,则人民币汇率每年贬值10%。经过20年后贬值到9∶1。如果中国把通胀率控制到15%以内,则20年后,人民币汇率肯定高于目前8.3∶1的水平。因此,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是趋势。
  第二,结合国内经济形势与外汇供求理论预测人民币近期走势。
  对人民币近期走势的看法,分歧较大,从近期国内外经济形势与政策来看,人民币汇率还将承受下调的压力。
  首先,中央计划在本世纪末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为此必然要逐步放宽外贸与外汇的管制,这样会增大对外汇的需求。
  其次,为了实现本世纪末的战略目标,我国经济必须继续维持快速增长的水平。同时,关税税率大幅度降低。这两者都会使进口需求不断扩大,外汇支出相应增加。
  再次,出口换汇成本将持续上升。我国物价体系的改革还正在深入进行,再加上快速的经济发展,难免造成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因此,预测我国出口换汇成本必呈上升趋势。
  最后,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较低,出口供给能力有限,但进口需求旺盛,存在外汇供求缺口。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取消了外汇指令性计划,外汇缺口将直接转变为汇率下浮的压力。
  因此,在近期由于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货币汇率下调是正常的。从长期看,在经济实力大幅度上升,人民币自由兑换基本实现,外汇管制基本取消的条件下,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是必然的。

TOP

经济政策分析技术

计划年度政策选择的预测


  选择与确定适当的经济政策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各项经济政策直接指导着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活动,而政府的地位决定了政府行为对于整个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于投资者来说,政府政策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投资的大环境,从而也就影响到其投资行为的方方面面。
  所以,投资者对政府在计划年度将选择与确定何种经济政策进行预测是其制定投资战略、实施投资行动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不过,选择与确定什么样的政策是政府的职责,投资者只能是政府政策的被动承受者,因此投资者在预测时应尽量把自己置于政府即宏观经济管理者的位置上,从政府角度去考虑各项问题,这样的预测才可能更接近实际。
  (1)政府选择和确定经济政策时考虑的几个问题
一般说来,政府选择和确定经济政策时,以下几个问题是必须考虑到的:①选择与确定经济政策必须以客观经济形势为基点。根据不同的经济状态选择不同的经济政策,实际上就是以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为基础。相机抉择实质上就是根据对经济发展状态的判断来选择经济政策。对客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二是对未来一定时期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前者是对经济状况的静态分析与判断,目的在于直接掌握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状态,寻找影响经济正常运行的阻碍因素,有利于制定出具有反经济周期性质的经济政策;后者则是对经济形势的动态分析与判断,目的在于掌握经济发展的态势,明了经济发展的要求,增加经济政策调节的针对性和选择恰当的调节力度。另外,由于从政策制定到实施再到产生效应总需要一定的时间,即所谓的政策时滞,这也要求对经济形势做出动态分析。所以,在选择与确定经济政策时,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总是结合而行的。
  ②选择与确定经济政策必须考虑到各方面对新政策的承受能力。选择确定新的经济政策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如果政策选取不当,将会对国民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经济政策这一特点决定了选择新政策必须循序渐进,只有在各项条件都已具备的条件下才可审慎出台。"稳"应该是颁布新政策的指导原则之一,它又可体现为新旧政策之间的承接性与社会各方面对新政策的承受能力。新政策应该是对现行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与补充,使之更符合客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新旧政策之间跨度太大,二者不能衔接,就可能打破经济运转的连续性,造成经济的震荡。即使是确实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超越了社会的承受能力,非但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甚至可能造成破坏性影响。例如,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相比,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更能体现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从长远角度考虑,应把建立浮动汇率制作为我国汇率制改革的目标。但是发展浮动汇率制所要求的条件我国现阶段还无法完全满足,那么在短期内就只能着眼于建立一种有限弹性的汇率制度。
  ③选择与确定某项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到该项政策诸手段的配合与统一。各项经济政策其政策目标的选择应该服从于宏观经济目标,因而往往比较明确;而其效应是一定目标下政策手段作用的结果,因而决定于政策手段。这意味着选择和确定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指选择和确定政策手段。而每一项经济政策其政策手段本身就是一个有机体系,它不仅包括种种手段,而且每一种手段都有其调节国民经济的具体方法。例如税收可以通过税种、税目、税率、税收减免等等具体规定影响国民经济,公债可以以发行数量、公债利率、期限等方式调控国民经济,等等。这些手段及其具体调节方法之间有一定的替代性,因此如何配合和统一各政策手段及其具体调节方法就成为选择和确定经济政策必须考虑的问题。
  ④选择与确定经济政策必须统筹考虑各项经济政策的搭配与协调,还要考虑到经济政策与其他社会政策之间的配合。
  各项经济政策都是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服务的,因而其政策目标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各种经济政策为实现政策目标而作用于经济运行的具体方式即其政策手段是各不相同的,各种政策之间不可避免地会相互影响。例如,银行调整利率水平会影响到企业利润,进而影响到财政收入。又如,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会抑制社会总需求,造成物价波动等等。因此,要有效地调节经济运行,避免各种政策效应的相互抵消,必须要尽力做到各种经济政策的统一。另外,经济政策在影响经济运行的同时必然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在选择经济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到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更要考虑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要使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协调起来,使它们的相互影响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对于其他经济政策的实施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下面特别介绍一下常见的几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
  ①双"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紧"政策通常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货膨胀压力大时采用。"紧"财政政策的措施主要是增加税收、压缩支出,"紧"货币政策的措施是提高利率、减少贷款。此种结合方式的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抑制总需求,控制通货膨胀;其消极效应是容易造成经济萎缩。
  ②双"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松"的搭配通常是在总需求远小于总供给、经济严重萧条的情况下采取的对策,即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是减少税收、增加支出,货币政策同时增加贷款投放、降低再贴现率等。其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消极效应是往往产生财政赤字、信用膨胀并诱发通货膨胀。
  ③"松""紧"搭配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松""紧"搭配的财政货币政策是在经济调控中最常用的调节方式。如何搭配二者的"松""紧"则取决于客观经济状况。例如,当经济中出现货币发行过多但还未演变为通货膨胀时,为了经济的稳定发展,不应急于收紧银根,回笼货币,而应采取增加财政收入、紧缩财政支出的对策,即选择"松"货币政策与"紧"财政政策的搭配;而当通货膨胀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时,就应采取紧缩银根、回笼货币的"紧"货币政策与扩大支出、减少收入的"松"财政政策,以压缩需求,增加供给,使经济增长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如,当经济发展中出现财政赤字但经济增长速度尚可观时,不应急于紧缩财政,而应减少货币供应、控制贷款,选择"松"财政与"紧"货币的搭配;而当经济发展中主要矛盾为财政赤字并伴随经济增长停滞时,财政应努力增加收入压缩支出,而银行则应放松银根、发行货币,即选择"紧"财政与"松"货币的搭配,借以启动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同时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
  上述几种措施虽非宏观经济调控的必然措施,但在一般情况下,政府调节经济主要还是运用这些措施。因此,投资者熟悉这些措施的作用及其在何种条件下运用,对预测经济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TOP

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与投资的影响


  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与计划体制相比较,市场机制无疑更有效率。但是,市场机制并非万能的,它还存在着许多缺陷,而这些缺陷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在宏观上表现为一个盲目、自发的过程,一方面,单个市场主体对于信息的获取是不完全的;另一方面,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市场主体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当价格信号显示出某种产品的生产有利可图时,生产者会蜂拥而至,趋之若鹜;一旦该产品生产过剩、相对价格水平自动降低时,商品生产者明白过来已为时晚矣。
这种盲目、自发的过程必然会导致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又如,市场机制还会造成社会收入两极分化、垄断、企业内部行为经济性与其外部行为不经济的对立等现象,同时在社会领域里,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也会大大降低。所有这些,都是市场机制自身固有而无法避免的缺陷,都会破坏市场作用的发挥。所以,经济运行客观上要求作为宏观管理者的政府对市场进行调控与管理,以弥补或消除其缺陷,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并实施各种经济政策来进行的,针对不同的目标,政府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
  各种经济政策在具体实现手段上可以是各不相同的,例如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运用政府开支与税收等工具来干预经济的运行,而货币政策则主要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比率等三大工具来实现政策目标。但是从实质上讲,各种手段、工具都是通过对社会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调节来实现各自政策目标的;同时又因为在短期内影响社会供给总量变动的因素如生产技术、资本设备的数量与质量、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等都可视为不变因素,因此,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就是在总供给为既定的前提下,来调节总需求,即进行需求管理。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有效需求不足,就会存在紧缩的缺口,引起经济增长停滞等问题,此时政府就应采取扩张性的政策措施来调节总需求,促进总供需的平衡;如果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存在过度需求,则会存在膨胀的缺口而引起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等,政府就应该采取紧缩性政策措施来抑制总需求,促使供需趋向平衡。
政府所采取的这些或松或紧的政策,将对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自然也会涉及到投资领域。投资是在整体经济大环境中进行的,当经济出现过热局面、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必然会采取各种紧缩性政策抑制过度需求,如增加税收、紧缩银根、提高利率等等,对投资者来说势必增大其筹措投资资金与投资物品的难度,降低其投资收益水平,因此投资行为受到抑制。反之,景气不旺、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政府的扩张性政策措施如增加政府支出、降低税率与利率、增加进口等,都将会刺激有效需求,投资者此时投资不仅易于筹措资本与投资品,还可降低投资成本,所以投资需求将会增大。如果投资者能够及时预测政府针对不同经济运行态势所采取的政策措施,那么必可先发制人,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等到政策公布之后,即可稳收厚利。因此,对投资者来说,经济政策分析技术构成了宏观分析技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经济政策分析的首要步骤是了解各种经济政策的功能特性等。只有对各种经济政策的目标、政策手段、政策工具、种类等等有全面认识,才能知道在何种经济形势下应采取何种政策措施,才可能作出正确的分析与预测。其次,是对现行政策有效性的评价,目的在于了解目前实行的政策取得了何种成效,在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在哪些领域失去效用等,为预测下阶段可能的政策措施打基础。最后,是对计划年度政策目标及政策目标选择的预测。前面已经讲过,政府制定各种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方面: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及其他因素如国内国际政治条件的变化等。因此,投资者进行预测也应该从这几方面进行。
关于经济政策分析有一点必须着重指出,即对经济政策的分析必须结合对国民经济形势的分析方可进行。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并非无本之木,它总是产生于一定经济环境之中,为一定的经济目的服务的。因而只有在深入了解整体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才可能正确分析各项经济政策。

TOP

经济政策有效性评价


  了解各项主要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为了给评价现状和预测未来做铺垫,因为对各种经济政策进行分析总是围绕其政策目标、政策手段与工具等进行的,对各项政策的功能特性有一大体认识,在评价和预测时就易于把握大方向。
  (1)评价经济政策的步骤
一般说来,分析评价各项经济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确定评价分析的标准。一般说来应以各项经济政策的政策目标为依据。
  第二,比较各经济政策实施后的实际结果与政策目标,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评价政策手段的有效性;有时还应分析由于某项经济政策实施给其他方面带来的间接影响。
  第三,根据上一步所得结论,结合新形势的新要求,预测下一阶段可能会实施的政策。
  (2)评价经济政策的原则
为保证评价效果正确、有效,对经济政策的评价必须坚持下面两个原则:
一是系统性原则。由于各项经济政策的政策目标都是多元的,那么其效应必定也是多元的;另外,政策效应不仅包括经济效应,往往还包括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因此,对政策有效性进行评价必须考虑到各项经济政策的各个目标的实现状况,不能只要增长不要稳定,也不能只讲规模忽视效益,等等。
  必须从多方面、从整体上评价政策效应的好坏,只有这样才可能对某一政策实施所造成的后果有全面、准确的认识,才能为下阶段的预测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是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是指评价应有客观标准,不能只从主观出发来判断效应的好坏。不同的投资者由于其所处地位、环境、自身实力等有差异,出发点往往各不相同,如果全凭主观判断,很可能对同一现象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显然不利于发现真实的客观状况。因此,评价政策效应必须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尽量让数字与资料来说话。
  (3)评价政策效应要考虑的两个问题
第一,评价政策效应应考虑到政策的机会成本的大小。所谓政策机会成本是指经济政策实施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放弃的其他方面的效益。这可以用付出的代价的大小来衡量。这一代价可以是物质代价,如人力、物力、财力等;也可以是精神代价,如由于政策实施所引起的社会矛盾等。举例来说,如果政策为实现物价稳定目标而对城镇居民进行价格补贴,在总量资金一定的条件下,必然意味着政府用于其他方面的开支要相应减少,特别是减少了用于经济建设的资金,这会使完成经济增长目标受到一定影响。如果为实现物价稳定而在其他方面付出的代价太大,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一政策是不成功的,在下一阶段很可能就不会再采用这一政策。
  第二,在进行评价时还应考虑到另外一个具体的问题,即经济政策效应的间接性问题。经济政策往往从其政策目标或手段本身无法直接反映出来,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指标间接反映。例如,对于资源优化配置目标来说,"优化"就是一个抽象概念,不同的人对"优化"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就要求把它转化为一个或几个具体的、可衡量的指标,才便于作出客观判断。由于各项经济政策种类繁多,反映这些目标的指标更是不胜枚举,限于篇幅,这里只能就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收入公平等六大宏观经济目标作一介绍。这是因为,各项经济政策均以这六大目标为根本目标,那么其实现状况显然可以反映各项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
  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是经济结构合理化与经济效益的提高,由此,衡量经济结构合理与否和经济效益高低的指标就成为观察资源是否优化配置的标准。如何衡量经济结构合理与否、本章第二节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复。至于反映经济效益高低的指标,从宏观经济角度讲,主要是全要素生产率,即国内生产总值与全部生产要素综合投入量的比率。这一指标可反映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比值越大表明资源使用效率越好。更具体地讲,国民经济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生产要素概括起来可分为劳动力与资本(或资金)两部分,那么与之相对应,全要素生产率也可分为两个部分生产率比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与资产产值率,它们分别表示国内生产总值与劳动力综合投入量或资本综合投入量的比率,用以衡量单要素投入所产生的生产效果,从而也就反映了劳动力资源与资本资源的配置状况。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虽然各有自身衡量标志,但它们都体现了在资源有效利用条件下,经济系统地稳定发展,因此,可以把这三个目标综合为一个经济稳定目标加以判断。经济稳定与否在宏观领域最直接地表现就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否平衡。显然,使社会总供求处于平衡的经济政策其效应是好的。
  经济增长目标主要通过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两个指标体现出来。在其他条件许可时,经济增长速度即国民生产总值与即民收入增长速度越快,表明政策效应越好。
  对于收入公平目标的衡量争议较多,目前提出的表示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较有代表性的有洛伦茨曲线、帕累托曲线、基尼系数、库兹涅茨指数等,其中,库兹涅茨指数是比较直观的一个。库兹涅茨指数又叫相对收入阶层分布,它代表一定收入水平以下的阶层所占的比重,这就是现实的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

TOP

国民经济形势的产业分析


  国际上一般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进行划分:产品取自于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但是,对于各种具体行业应划归哪一产业,各国并不一致。我国一般以农业为第一产业,以工业与建筑业为第二产业,除此之外的各行业都算作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又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主要包括商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饮食业等;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主要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公用事业等。关于各项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的详细划分,本书第二章将作深入介绍,这里主要就各产业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及其自身发展规律作一阐述。
  (1)农业发展状况分析①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我国有一句话俗语,叫做"民以食为天",它形象地表示出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具体地说,农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表现在四个方第一,产品贡献。农业部门向各非农部门提供足够的粮食以支持其发展,并且提供一些农产品作为非农部门发展的原料。
  第二,市场贡献。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内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农业对于工业品的需求既包括消费品,也包括生产资料。在较发达国家或发达国家,尽管农业相对比重有所下降,但由于其绝对规模仍非常庞大,所以仍能为工业生产提供广阔市场。
  第三,要素贡献。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农业对于储蓄和投资有重大影响;另外,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还是增加工业城市人口的主要来源。
  第四,外汇贡献。农产品的出口可以为国家换回大量外汇,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相对较落后,农产品和其他初级产品的出口是获得外汇的重要来源。
  正因为农业对于经济发展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因此一旦农业发展停滞,那么不仅工业等非农业部门发展所需的产品与要素得不到保证,而且还会影响人民的基本生活,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所以,投资者必须对农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农业形势的基本特点。
  ②对当前农业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主要农产品供给状况,包括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作物产量、畜牧产品及水产品产量等。由于这些产品不仅是人民生活的基本必需品,还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因此,其产量与价格的变动将会引起经济较大的波动。二是农民收入增长状况。作为工业产品的主要市场,农民收入的相对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业产品的产量及其类型。同时,农民收入的相对增长程度还将影响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进行上述两方面的分析主要是通过比较历年来主要农产品产量、农民平均收入等指标,计算其增长情况,并将这一结果与国民经济增长率进行比较以观察农业发展的趋势。至于对下年度农村经济基本走势的预测仍应从上述两方面着手,根据分析所得结果,结合可能影响农业生产变动的各种有利或不利因素进行。一般说来,导致农业生产发生较大波动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灾害、国家对发展农业的重视程度及采取的措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状况、农业生产资料供给状况、农业生产技术革新等。
  (2)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工业生产发展是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工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程度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因此,工业形势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体经济形势的好坏。
  反映工业发展状况及工业化程度的标志很多,但从世界各国工业发展的一般趋势与基本特点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工业总产值及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随着经济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在保持农业总产值绝对规模增大的前提下,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应不断增大。这是判断工业形势的主要依据。
  ②工业结构变动的特点,即轻工业生产增加值与重工业生产增加值分别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依据工业化阶段理论,工业结构的演化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重工业化阶段,即工业由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为高加工度化阶段,即在重工业化后期,工业结构又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演化;第三阶段为技术集约化阶段,即在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所有工业部门将采用越来越高级的技术、工艺和实现自动化,另一方面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尖端工业蓬勃发展。因此,对当前工业结构所处的阶段有一明确认识,是判断工业形势的必备条件。
  ③基础产业发展状况。能源、重要原材料和铁路运输等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这些部门的发展不能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就会形成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基础产业发展状况是判断工业发展以至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依据。
  ④企业组织结构状况。一方面,体现在产业、产品集中度方面。一些规模经济要求较高的行业,如钢铁、汽车等支柱产业,其生产企业的规模应大而集中,才能保证规模生产,获取规模效益。如不能达到这一要求,那么这些行业必然成本高、效率低。另一方面,体现在地区间、企业间的合理分工与专业化协作。那种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和地区部门分割、自成体系的状况,显然不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
  ⑤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主要是通过工业总产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工业产品销售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企业亏损面与亏损额等指标体现出来的。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动态对比以及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间的对比,再结合前面所做分析,可以综合反映工业形势的各个方面。
  (3)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三产业作为为生产、生活和社会提供服务的各个部门的总和,对保证第一、第二产业的顺利运行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第三产业的高度发展为依托。具体地说,促进流通环节保持顺畅、通过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服务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生活质量、引导和满足不断增大的社会需求是第三产业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发展方向。
  第三产业门类众多,在构成国民经济的各部门中,大部分都属于第三产业,其中,商业饮食、运输邮电、金融保险等是第三产业的主要行业。在对第三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时,应给这些主要行业以特别重视。
  分析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①第三产业总量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是体现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状况的重要标志。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达到70%以上,而我国这一比例较低,199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32.7%,但从增长速度来看,我国第三产业连续几年都保持在9%左右,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比以前也有较大提高,说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非常迅速。
  ②商业饮食、运输邮电、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主要行业发展状况。这些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骨干力量,虽然并不直接创造生产力,但由于这些部门的存在,使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能顺利进行,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其发展状况能在相当程度上体现整体经济形势。另外,第三产业作为非物质生产部门,对经济波动的敏感性很强,所以通过观察第三产业这些主要行业的发展变状,能够较为及时地掌握经济运行可能发生的变化,对这些主要行业的考察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其自身增加值的增长幅度;二是其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
③第三产业发展与其他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关系。第三产业作为生产和消费的服务部门,必须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为工业、农业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否则其存在就失去了意义。
  ④第三产业领域里的改革和管理。这一点对于我国尤为重要。由于第三产业在我国发展较晚,起点不高,因此一方面金融、运输、邮电等行业还未形成充分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
  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商品经营和价格放开后,交易和价格行为缺乏规范,市场制度建设滞后,流通秩序混乱。此外,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金融机构、期货交易等方面,尚待加强规范化管理。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在短期内阻碍第三产业的发展。

 

TOP

国民经济形势的综合分析


  (1)主要的国民经济指标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经济形势反映了该国在该时期内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这一成果可以用几个主要的综合经济指标表示出来,借以考察国民经济生产、分配和使用的情况,并可用以对不同国家和不同时间进行对比,以分别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的快慢等。这些综合指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物价指数、利率、工人就业率、进出口贸易额、政府支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一系列总量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
  ①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综合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经济活动的成果的最概括、最主要的指标。它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简称,其内容为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一国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的内涵是指明在统计期内所生产的总值如何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分配和使用的,它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计算:第一,产品流动法。产品流动法又称为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它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起来,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即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流动量的货币价值的总和。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不计算作为以后生产阶段投入的中间产品,仅考虑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例如在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统计中,按产品流动法计算可将其国民生产总值表示为下式:
GNP=A+B+C+D-E
式中A代表个人消费支出,
B代表私人总投资,
C代表政府支出,
(D-E)代表净出口。
  第二,所得法(收入法)。所得法(收入法)又称要素支付法,它是从生产角度出发把生产中所形成的各种收入相加起来,即把雇佣人员报酬、非公司企业的业主收入、公司利润、净利息、租金收入、固定资产折旧和间接税相加而求得国民生产总值。
  第三,部门法。部门法按物质产品与提供劳务的所有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它反映了国民收入的来源,所以也称为生产法。根据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仅计算所增加的价值。
  以上三种计算方法中,产品流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最后所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字应以它为标准。如果用其余两种方法计算所得出的数字与用产品流动法计算所得出的数字不一致时,则应按产品流动法所得出的数字进行调整。
  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一般同时计算另外两个与之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净值(NNP)。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与国民生产总值是一样的,即产品流动法、所得法和部门法。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收入概念,后者则是一个生产概念。所以,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加上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以市场价格表示的产品和劳务的净值。这个指标表明了国家可以用于社会消费和净投资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值,它等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折旧以后的产值。
  ②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是反映一国国民经济情况的另一个主要的综合指标,它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计算的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等于工资、利润、利息、租金与政府津贴的总和,也等于国民生产净值减去企业间接税再加上政府津贴,用公式表示为:
国民收入=工资+利润+利息+租金+津贴
=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津贴
与国民收入密切联系的也有两个重要的总量指标,即个人收入(PI)与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收入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与所得税,加上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与政府向居民户支付的利息。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交纳的所得税、财产税等,表示一国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又可分为个人消费支出与个人储蓄两部分。
  ③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以货币来表示的,因此,它的变动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由于产量所发生的实际变动,另一种是价格所发生的变动。
  产量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是正常的,而由于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则是虚假的。为了准确反映产量的变动情况,使得各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能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就要按某一不变价格进行调整,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同样,对于国民收入也应作如此的处理。
  利用不变价格折算当年国民生产总值时,一般首先要把某一年确定为基年,以该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然后用物价指数来调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这样就得到按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便于进行比较。
  物价指数是各单个商品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总价值与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总价值之比,通常表现为百分数。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这种方法所需的数据资料很难寻找,因此并不适用。实际上,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所公布的有关资料同样也可以求得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例如,我国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8,531亿元人民币,1994年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为45,006亿元人民币。以1990年为基年,由《中国统计年鉴》可查到,1994年对1990年的发展速度为158.5%,用它乘以199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就可以得到1994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29,372亿元人民币,比1990年增长58.5%。而如果用1994年名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其增长率为142.9%,二者的差距约为85%。存在这样大的差距表明利用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显然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
  关于国民生产总值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是一个平均指标,它等于某年国民生产总值除以当年人口数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反映经济运行的侧重点与国民生产总值不同,后者主要是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而前者则有助于了解一国人民的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
  因此,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国民生产总值的补充可以更好地了解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形势。
  投资者基本上明了并掌握了上述几个国民经济主要综合指标的资料后,通过对它们的水平高低、增长速度、部门构成和地区差别的情况进行分析,就可以大体了解当前国民经济形势的基本状况。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增长情况、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在各个部门与行业间的分配情况,以及国家在各个时期的投资情况等,就可判断现时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气候对投资将有何影响,为选择投资对象、投资时机和解决如何投资打下最根本的基础。
  (2)经济运行变动特点
明了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的情况只能对国民经济形势有一个大致的判断,要深入掌握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还必须对经济运行的变动特点进行分析。与对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的分析相比,对经济运行变动特点进行分析更偏重于对经济运行质量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说明增长波动的特征,即所处经济周期的阶段特征;二是经济结构的动态比较,说明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和趋势;三是物价变动的动态比较,说明物价总水平的波动与通货膨胀状况,并联系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等,说明物价变化的特点及其对经济运行主要方面的影响。
  ①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实际上就是对经济周期的分析与判断。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里,经济增长具有周期性。这种周期性反映了国家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波动,每个周期由大量经济活动几乎同时的扩张与随之而来的普遍的收缩、萧条与复苏等阶段组成,并且这种波动重复出现。
  一般来说,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繁荣时期,即经济活动扩张的或向上的阶段;衰退时期,即由繁荣转向萧条的过渡阶段;萧条时期,即经济活动的收缩的或向下的阶段;复苏时期,即由萧条转为繁荣的过渡阶段。判断整体经济处于哪一个阶段的主要依据是一个国家的投资规模、工业产量、销售量、资本借贷量、物价水平、利息率、利润率与就业率等经济指标的变动。
  对经济周期的研究经历过两个阶段,即传统经济周期阶段和现代经济周期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西方市场经济各国的经济周期表现为绝对水平的上升、下降,因此,经济周期统计和分析基本上建立在绝对水平的统计指标基础上。但是本世纪30年代西方大萧条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较少出现原来那种绝对水平的经济波动,据此有人认为西方国家经济周期消失了。然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表明:虽然绝对水平的经济波动在消失,但相对水平即经济增长的经济波动却存在。为了区别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周期,定义了传统经济周期和现代经济周期的概念。传统经济周期,又称古典经济周期,是指国民经济活动过程表现出的繁荣、收缩、萧条、复苏是在绝对水平的上升下降过程中循环的。现代经济周期,又称经济增长周期,是指国民经济活动过程表现出的繁荣、衰退、萧条、复苏是在相对水平即增长率指标基础上来测度反映和分析的经济波动过程。

TOP

在现代经济周期中,其四个阶段的区分已经不很明显,不过繁荣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通过对前面所讲的几个指标的动态比较,可以发现在繁荣与衰退两个阶段都各有其典型的表现:繁荣阶段,国民经济活动发展到比较高的状态,各行业都欣欣向荣,新行业、新企业纷纷建立,老企业进行更新、开拓,投资规模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产品种类、产量都呈上升趋势。同时,总体市场需求也大大增加,商品销售量猛增。工商业企业迅猛扩张,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因而信贷规模趋于膨胀,资本借贷量增大,利息率上升;另外,在对资金的需求扩大的同时,对另一生产要素--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扩大,因此,失业人数减少,失业率下降。企业盈利增长,利润率提高。
  衰退阶段,整体经济收缩,各种经济活动都开始衰退,市场需求锐减,产品滞销,各企业被迫缩减投资规模与生产规模,工业产量与销售量急剧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资金与劳动力的需求的相应减少,资本借贷活动收缩,失业率上升。企业利润率普遍下降,部分企业甚至倒闭关门。
  经济运行这种潮汐般的涨落对投资者的影响非常大。对投资者来说,能否识别整体国民经济处于哪个阶段,能否预测经济循环将在何时转到下一阶段,这对于其资金的投入方向、规模等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各种行业受经济周期循环作用的程度并不完全相同,有些行业受其影响很大,当循环处于繁荣时期时,它们随之繁荣,而在循环转向衰退时它们也随之衰退;有些行业受循环的影响则较小。前者一般包括生产奢侈品、装饰品或一些耐用消费品的行业以及旅游业等需求弹性较大的行业,因为对这些行业的消费主要视收入状况而定,收入高时就多消费,收入低时就少消费或不消费。因此,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对该行业的需求就高,该行业的利润率也高;而衰退时期需求减少,行业利润也降低。投资者在经济繁荣阶段或由复苏向繁荣的过渡阶段中就应该选择这些行业投资,以分享其在繁荣时期的丰厚收益;在衰退时期或由繁荣转向衰退的时期则应及时抽出资本转向那些与经济周期关联少的行业。与经济周期关联少的行业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增长型行业,即由于新技术应用或新产品开发所形成的行业,其产品由于采用了新技术,因而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功能强大或用途广泛,价格也不一定很贵,易于为一般消费者接受。而且,作为新生事物,这些行业更有发展前途,具有很强的行业增长能力。投资于这类行业可以避免或减少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并且可以分享由于行业增长带来的利益。第二类主要是一些生产人们生活必需品的行业,如饮食业、服装业、医药业及公用事业等,其产品为人们生活所必需,需求弹性很小,即使收入大幅度减少也不能因此而缩减对此类商品的需求,因此,在衰退时期投资于这些行业是比较稳妥的选择,可以少担风险。
  当然,投资于这类行业,在繁荣时期很难获得像前面所讲的奢侈品业等与经济波动密切相关的行业那样的高额利润。因此,如何妥当地安排投资资金,选择最佳的投资组合,在尽量少担风险的同时获取最大利润,仍需投资者把握实际情况,依据形势的不同做出安排。关于这方面的一些技术与技巧将在以后章节中谈到。
  ②物价变动的动态比较。物价总水平是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国民经济运行的状态、国民经济环境的变化、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等,都要通过市场供求和行情变动表现出来,而反映市场供求和行情变动的最直接的依据就是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一旦经济运行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一定程度的波动。因此,对投资者来说,观察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为判断经济形势的好坏提供了重要依据。
  物价总水平作为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经济变量,从变动的可能性而言,无非有三种:上升、下降和稳定。从实际变动情况看,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价格总水平具有不可遏制的上升趋势。因此,分析物价变动不能不联系到通货膨胀。
  一般在没有价格管制、价格基本上由市场调节的条件下,通货膨胀与物价总水平上涨是同义语。但是需要指出,一次性或短期性的物价总水平上涨,或者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都不能算作是通货膨胀,只有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的、普遍的上涨才能算作通货膨胀。
  既然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那么,对通货膨胀的衡量就可以通过对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幅度的衡量来进行。一般说来,常用的指标有以下三种:零售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第一,零售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又称为消费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它反映消费者为购买消费品而付出的价格的变动情况。零售物价指数是由一国政府根据本国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水、电、住房、交通、医疗、文娱等费用编制计算而得,用以衡量一定时期生活费用上升或下降的程度。
  第二,批发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商品批发价格编制而成的指数,反映一国商品批发价格上升或下降的幅度。
  第三,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例如,我国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为45,006亿元人民币,而若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则为29,372亿元人民币。设1990年平减指数为100,则1994年的平减指数为45,006F29,372×100=153.2,说明1994年物价比1990年上涨53.2%。
  以上三种指标在衡量通货膨胀时各有优缺点,而且,由于这三种指数所涉及的商品和劳务的范围不同,计算口径不同,即使在同一国家的同一时期,各种指数所反映的通货膨胀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衡量通货膨胀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指数。一般说来,在衡量通货膨胀时,零售物价指数使用得最多、最普遍。
  根据对以上指数的衡量,可将通货膨胀按程度不同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爬行的通货膨胀,即缓慢而持续的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率不超过10%;第二类是奔腾的通货膨胀,即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率达到两位数水平;第三类叫狂奔的通货膨胀,即物价上涨率达到天文数字的通货膨胀,这类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崩溃。
  具体地说,通货膨胀一般以两种方式影响到经济:通过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以及通过改变产品产量与类型影响经济。
  通过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影响经济表现在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一方面固定收入阶层、抚恤金与养老金的领取者以及债权持有者将因此而蒙受损失,因为其货币所得并未随物价上涨而增加,这意味着他们的实际所得或实际债权将会应之而减少;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工商业企业及债务人、投机者等将从通货膨胀中获得好处。企业将因产品价格比成本价格上升更快而增加盈利,债务人将因货币贬值而减少其实际债务,投机者则因其预测到通货膨胀的来临而进行的投机活动而获得收益。
通过改变产品产量影响经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物价持续上涨使得生产成本上升,如果这种成本的升高不能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转移到消费者身上,那么企业就不愿生产,总体产量将会下降;另外,在较剧烈的通货膨胀情况下,进行产品或原材料的囤积比进行投资更能获得利润,因而将刺激企业进行投机活动,阻碍工业生产的发展。二是不同商品价格上涨速度并不完全相同,一般地说,需要最迫切、需求量最大的商品价格上涨最快,如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速度往往快于非必需品价格上涨速度。这就造成了投资主要流向那些价格上涨较快的部门,而非必需品生产部门等价格上涨较慢的部门尽管因物价普遍上涨而导致成本上升,但由于产品价格上涨速度慢而使得利润下降,因此,投资就不易流向这些部门。
  正因为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有这样大的影响,那么投资者要进行投资就不能不考虑到通货膨胀,就必须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可能及其程度有一个大约的预测。这就要求投资者必须知道通货膨胀是如何产生的。
  对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传统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三种: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
  所谓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是由于经济运行中存在过度需求所造成的结果。这种理论认为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是由于存在过度的需求"拉上"的,具体而言即由于货币数量的增长率超过了产量的增长率而引起了通货膨胀,或者说由于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产品导致了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则是指由于产品成本上升导致的通货膨胀。持该种观点的人认为在经济中存在着某种垄断力量而促使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将一般物价水平往上"推进",造成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即由于货币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导致的通货膨胀;二是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即垄断经济组织为追逐高额利润,通过制定垄断价格人为地抬高物价而造成的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则是指由于一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在整体经济中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但却有相同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因此,当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较高的部门货币工资增长时,就给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较低的部门形成了一种增加工资成本的压力,因为尽管这些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较低,但各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却是一致的,在成本加成的定价规则下,这一现象必然使整个经济产生一种由工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这一理论实际上仍是对前两种理论的修改与综合。
  一般情况下,通货膨胀的最初成因可以是成本推进或需求拉上,有时也可能是其他因素。一旦通货膨胀起动之后,成本推进与需求拉上就互为因果了,一定条件下二者甚至会同时出现,因果关系也不复存在。因此,当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再用需求拉上与成本推进的理论就不合适了。
  冲击与传导理论是一种关于通货膨胀成因分析的新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冲击是一种力量施加于经济系统上,这种力量可以来自于经济系统内部,也可来自于经济系统外部;可以是经济力量,也可以是非经济力量;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非确定的。例如,进口产品价格上升可以视为一种来自外部的冲击,利率提高可视为一种政策冲击等等。一个冲击发生后,将会对经济系统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这一影响过程称之为传导。如进口产品价格上升必将影响到国内通货膨胀水平上升,这一影响的具体途径,就是一个传导过程。
  冲击与传导理论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是否完全合理,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但运用这一理论的确有助于解释一些前述三种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而且,在实际分析时,用这一理论比较容易把握问题的重点。
  理论与事实都证明:当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时,必定会出现通货膨胀。可见,在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我们可以把经济增长视为影响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冲击因素。那么,这一因果关系体现在哪里呢?大致地说,有以下几点:一是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阶段有关,如果经济增长达到潜在增长水平之下时,其对应的通货膨胀率较低,而当经济增长处于潜在增长水平时,通货膨胀率较高;二是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相同的经济增长率可对应不同的通货膨胀率,一般而言,对应于扩张时期的通货膨胀率较低,而对应于收缩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则较高。
  依据上述两个结论,我们可以看出,要正确把握通货膨胀可能的发展变化,必须把它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比较结合起来考虑。例如,当前经济增长率处于较高水平,通过种种分析后我们认为下一年度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呈下降趋势,那么根据前面的结论,同一经济增长率在收缩时期会对应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又依据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阶段的关系,因为经济增长是向潜在增长水平下降,所以这一通货膨胀率将会降低。
  除了经济增长之外,还有很多比较重要的冲击因素,如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结构的转变、战争、国际收支状况以及一些突发的不确定性事件等。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因素可能会超过经济增长而成为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例如,若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的、大量的顺差,那么一方面意味着国内市场上商品可供应量减少,另一方面,因出口换回的外汇或流入的外国资本在国内市场上不能流通,需要兑换成本国货币,就会迫使政府大量投放本国货币。在这两方面原因之下,通货膨胀将会显著上升。可见,要想比较准确地把握通货膨胀的发展状况,必须注意全面观察各种可能的冲击将对通货膨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能否及时判断各种冲击的产生与传导,对投资者来说将是至关重要的。
  ③经济结构变动的动态比较。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活动中各种比例关系的总称,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最终需求结构等,这里只介绍产业结构变动分析,因为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化是经济结构变化的中心。
  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产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对于优化生产力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衡量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指标是产业结构变化率。对于产业结构已达到高等级的国家来说,这一指标不成为衡量经济形势的主要指标,但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产业结构需要逐步升级,因而产业结构变化率成为衡量经济形势的主要指标。这一指标的具体化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结构变化率,即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相对比重变动状况。计算GDP变化率时可用现价或不变价,如果要用于反映现状可用现价计算指标,若要反映变化规律时则必须用不变价计算。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构成国民经济的各项产业在整体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中的比例应该是在保持绝对量增长的前提下,第一产业(农业)的GDP相对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工业与建筑业)与第三产业(流通服务部门),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才能促进产业结构向高层次演变,经济增长才能更有效率。
  (3)政策措施影响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运行,通过价格杠杆与竞争机制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但是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其自身固有的缺陷或由于经济运行中种种条件的限制而使其作用无法发挥出来,因此还必须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从宏观上把握经济局势,采取一定调控措施使市场作用的机制充分发挥出来。政府的这种宏观调控主要表现为各种经济政策与经济措施,因此,对政府政策措施的影响进行分析就成为宏观分析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关于这方面的具体介绍将在本章第三节中展开。
  (4)经济运行问题的分析
经济运行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因此,对政府来说,应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以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予以解决,促进经济良性运转;对投资者来说,也应对此认真分析,预测政府可能采取的调整措施,并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战略。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依其形成原因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引起的问题。很明显,自然条件的变化如自然资源的锐减和自然灾害的发生等,都会引起经济的严重波动,给经济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第二,由于国际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引起的问题。主要指国际间政治、经济关系等的变化而引起的大的经济波动,这些变化包括战争、贸易条件急剧恶化、国际封锁和经济制裁等。
  第三,由于国内非经济条件变化引起的问题。主要指国内政治、社会环境变化对国内经济的严重干扰。例如,发生政治动乱、发生影响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事件等,都会给经济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第四,经济系统自身变动引起的问题。例如,货币发行过多引起通货膨胀,分配不公引起比较利益过低行业的衰退,价格调整不合理引起的物价上涨和生产结构扭曲,生产率和经济效率下降,财政收支失衡,利用外资与国际收支失衡等。
  对由以上原因引起的问题进行分析必须建立在前面各种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主要问题,利用一定的数据说明问题的数量特征,然后从宏观经济管理、经济管理体制、市场体系等方面的失误、不合理或条件不成熟等方面分析问题。

TOP

未来经济形势综合预测


  通过对国民经济形势的综合分析,可以基本了解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大致把握经济运行的主要方面,但是它对于经济周期的转变,特别是转变的转折点却力有未及。因此,为研究分析经济周期变化的过程,预测其转变的方向与时机,需要运用景气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景气分析是一种经济周期分析方法,它主要是指通过分析一些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动,研究经济周期变化的客观规律性,预测经济波动的趋势及其影响,为企业经营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决策依据。如前所述,经济波动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它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而且必然会通过一定的经济指标的变化反映出来。这些指标称为敏感性指标,通常按周期循环的时间性区分为三类,即领先指标、一致同步指标与滞后指标。
  领先指标是指相对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在指标的时间上领先,例如某指标走上高峰或跌入低谷比国民经济周期早若干个月,那么就称这些指标为领先指标。这些指标对即将到来的年份里的经济情况可以提供预兆。我国一般采用以下这些指标作为领先指标:轻工业总产值、一次能源生产总量、钢产量、铁矿石产量、10种有色金属产量、国内工业品纯购进、国内钢材库存、国内水泥库存、新开工项目数、基建贷款、海关出口额、经贸部出口成交额、狭义货币M1、工业贷款、工资和对个人其他支出、农产品采购支出、现金支出、商品销售收入等共18项。
  一致同步指标是指代表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的指标,这些指标的转折点大致与国民经济周期的转变同时发生,它们并不预示将来的变迁,而是表示国民经济正在发生的情况。
我国常采用如下指标作为一致同步指标:工业总产值、全民工业总产值、预算内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社会商品零售额、国内商品纯购进、国内商品纯销售、海关进口额、货币流通量、广义货币M2、银行现金收入等共10项。
  滞后指标是指相对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在指标的时间上落后,例如某指标的高峰或谷底均比国民经济周期的高峰或谷底落后若干个月,则称该指标为滞后指标。我国主要有:全民固定资产投资、商业贷款、财政收支、零售物价总指数、消费品价格指数、集市贸易价格指数等共6项。
  上述各种指标虽然可以反映预期的经济情况,但不同的指标可能向不同方向变动,这就产生如何来决定整个经济向哪个方向变动的难题。例如,若领先指标中一半向上变动,一半向下变动时,整个经济是向上还是向下变动?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编制一个复合指数称为"扩散指数(Diffussion InGdex)",以代表不同组的总的变动方向。扩散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将敏感性指标呈上升的赋值为1,持平的赋值为0.5,下降的赋值为0,利用下面的计算公式:
综合的扩散指数(DIt)=[(上升的敏感性指标数目+持平的敏感性指标数目×0.5)/敏感性指标总数]×100
DIt,表示t时刻上综合的扩散指数。在实际计算中,计算扩散指数的间隔时间有1个月、6个月、9个月不等,较长的间隔时间有利于突出短期波动的趋势。通常扩散指数是分别就领先指标组、一致同步指标组、滞后指标组计算的,即领先扩散指数、同步扩散指数、滞后扩散指数。
依据扩散指数数列可以对经济景气状况,也就是经济波动状况进行分析。一般说来,把扩散指数数列的波动分解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第一,当0<DIt<50%时,上升的指标数小于50%,但扩张因素在不断地生长,收缩因素在逐渐消失,经济形势在向扩张方向运动,这时经济运行是处于不景气空间的后期。
  第二,当50%<DIt<100%时,经济情况发生了重大转折,上升的指标数大于下降的指标数,经济处于景气空间前期,随着DIt向100%的不断趋近,经济运行当中的热度越来越高。
  第三,当100%>DIt>50%时,上升的指标数仍然大于下降的指标数,但是扩张率在不断下降,这时经济处于景气后期,由于在运行中有些变量已经达到了它们的极限,正在走下坡路,所以整个经济系数正处于降温阶段。
  第四,当50%>DIt>0时,经济运行中的力量对比又一次发生重大转折,上升的指标数小于下降的指标数,经济系数正面临全面收缩的阶段,经济形势又进入一个新的不景气空间。
  根据扩散指数变化的四个阶段特征,投资者可以通过历史比较,分析经济波动扩张和收缩过程的规律性,即扩张过程中的时间特征及其与总量波动间的数量关系;还可分析国民经济活动主要方面、主要因素在扩张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扩散指数预测未来经济形势的变化趋势及范围特征等。

TOP

国民经济形势分析技术

国民经济形势对投资的影响


  国民经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门,构成各个部门的各个行业,构成每个行业的各个企业,都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投资的全部过程,从投资愿望的产生,到投资收益的取得,都是在这个紧密联系的大环境中进行的,因而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具体来说,国民经济形势对投资的制约表现在两个方面。
  (1)国民经济形势制约着投资主观愿望的产生投资是投入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以获取预期效益的行为和过程。"获取预期效益"体现了投资的根本动机与目的,首先,任何一种投资活动都是以获取一定效益为目的的,这个效益可以是财务效益、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其次,这种效益并非是已经现实存在的,而是出于投资者的预期,是投资者主观判断的结果,这种判断以人们对整体客观经济形势的评价为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国民经济形势的好坏决定了投资的主观愿望。在国民经济形势比较景气的年份,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份额多,投资所需的资金与物资都有保证,投资的效益也较高,使投资者对投资的前途持乐观态度,因而投资的愿望就容易产生;反之,经济形势不好的年份,国民收入中大部分数额要用于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和维持社会简单再生产,投资缺少物质和资金条件,投资前途黯淡,投资愿望就不易产生。
(2)国民经济形势制约着投资实现的客观条件
投资要在经济大环境中进行,受这个大环境的调节支配。
  不同的经济气候对投资有不同的影响,从而使得投资者必须按经济运行的要求对自己的投资战略与行为进行调整与安排。就最简单的来说,国民经济会表现为繁荣景象和衰退形势,在这不同的情况下,将促使影响国民经济重要变化的各种关键因素的变量,例如利率与物价会发生提高或降低的变动。
  投资者在这种不同的环境中的投资活动,势必要受到重大影响,而不得不作出一些相应的调整和安排,以谋求发展或生存。因此投资者必须对宏观的国民经济形势作出适当的分析。
  投资者进行投资所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投资对象与投资时机的选择。投资者总希望把资金或资源投入到效益好、风险低、前途光明的部门或行业中去,同时也总希望能把握最佳投资时机,以期获取最大利润。与之相适应,投资者对国民经济形势的分析,主要应从两个层次上进行:第一个层次是对整个宏观经济形势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它大致处于经济发展的哪一阶段、未来发展的大致方向,目的在于为决定是否投资与何时投资提供依据。第二层次是对国民经济形势进行产业分析,比较各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明确各产业对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及各产业各自的发展趋势,为选择投资对象确定大致的方向。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介绍对国民经济形势的分析技术。

TOP

依据资料对指标进行分析


  利用搜集到的资料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是宏观分析的中心内容,熟悉指标与搜集资料以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为目的,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测以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的结果为依据。如果分析工作没有做好,那么不仅前一阶段的努力将付诸东流,后一阶段的预测也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分析工作必须力求完善、准确。
  宏观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按时间长短划分为短期分析、中期分析、长期分析;可以按对时点和时段的选择划分为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但从根本属性上来划分则不外乎两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定性分析则是主要凭分析者的直觉、经验,凭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相比而言,前一种方法更加科学,但需要较高深的数学知识,而后一种方法虽然较为粗糙,但在数据资料不够充分或分析者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时比较适用,更适合于一般的投资者与经济工作者。因此,本章以后几节所做的分析基本上以定性分析为主。但是必须指出,两种分析方法对数学知识的要求虽然有高有低,但并不能就此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截然划分开来。事实上,现代定性分析方法同样要采用数学工具进行计算,而定量分析则必须建立在定性预测基础上,二者相辅相成,定性是定量的依据,定量是定性的具体化,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不同的分析方法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与性能,但是都具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它们一般都是通过比较对照来分析问题和说明问题的。正是通过对各种指标的比较或不同时期同一指标的对照才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效率的高低、消耗的大小、发展速度的快慢等等,才能为作鉴别、下判断提供确凿有据的信息。因此,进行宏观分析必须重视充分发挥比较法的作用。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呢?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比较法与解剖法结合起来运用。通过解剖可以发现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与矛盾,这就为对比法提供了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
  宏观分析主要是围绕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展开的。要了解当年的国民经济形势,可以通过观察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等指标来进行;要了解当年经济形势与上年相比有何变化,可以通过将各年的总体指标值进行对比来寻找答案。但是,要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仅就笼统的总体指标是不行的,还必须把各项总体指标进行层层分解,使之成为一个个具体的分部指标,通过对比这些分部指标的变动情况,分析导致变动产生的原因,从一个个不同的侧面来反映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预测未来的经济形势。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