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60
- 帖子
- 156
- 主题
- 84
- 注册时间
- 2005-3-16
- 最后登录
- 2008-7-18
|
今年以来的股市走势与宏观经济基本面形势、与金融市场资金面形势、与证券市场政策面形势明显不协调。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当前股市投资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替代效应风险。
理财产品对股票形成替代
近年来出现的货币市场基金和商业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改变了以往居民理财渠道狭窄的局面,对股市投资产生了巨大的替代效应。货币市场基金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都是央行票据、国债、金融债、协议存款等,由于其本金安全,收益可达到3%左右,对居民资金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而股市则由于缺乏赚钱效应,投资者损失巨大,只能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从货币市场基金与股票型基金销售的反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理财效应的影响。今年2月1日,南方现金增利基金创出302.16亿元纪录,春节前华安现金富利又将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刷新到314亿。2月4日招商现金增值基金规模达到213.64亿,其他许多货币市场基金也出现大额净申购。在货币市场基金春风得意的时候,股票型基金则正遭遇寒冬,华富优选基金的首发规模为6亿元,宝盈区域增长首发规模为4亿元,景顺鼎益基金首发规模为4.4亿元。
人民币理财业务也是去年出现的新事物,一推出即受到中小投资者的热烈欢迎。光大银行去年推出的“阳光理财”产品,累计募集规模达170亿元,相对该行储蓄余额增幅达44%。今年2月伊始,原来默默观望的工行、中行、建行等国有银行相继出击人民币理财市场,产品十分畅销。
大量的资金涌向新的理财产品,直接对股市资金产生了替代效应。不仅购买股票基金的投资数量减少,而且股市的新增开户人数也明显降低。今年2月份以来尽管投资者开户数由以前每天2000多户的水平上升到了4000多户,但却大大低于前几年的水平。在2004年2月份,市场开户数达到了每天1.8多万户;在2001年2月,市场日均开户数7.9万户,2000年2月约6.8万户。
那么随着债市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的走低,这些理财资金是否会转移到股市上来呢?现在看来有难度,资金要从理财产品转移到股市,需要办理赎回手续,且要增加转换成本,而有些理财产品还有时间期限的限制,因此很难指望这些资金会很快转移到股市上来。
新股对老股的替代效应
股市面临的另一替代效应是新股对老股的替代效应。今年投资者对新股扩容十分关注,一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股票,如神华、交行、中石油、中行、建行等有可能在今年登陆A股市场。这些新股质地较好,且由于受询价制及“A+H”的影响,预计其定价不会太高,相对现有市场上的老股票,其投资价值将十分突出,由此导致一些投资者产生明显的“喜新厌旧”情结。今年以来,华电国际、黔源电力等询价制新股上市后涨幅较大,更进一步增强了机构对新股的兴趣。机构资金配置向一级市场和新股的倾斜,进一步恶化了二级市场的资金面环境,使股市进一步低迷。
二线蓝筹股替代一线蓝筹股
在今年的行情中,以中集集团、贵州茅台、烟台万华、海油工程、苏宁电器、深赤湾等股票为代表的二线蓝筹股表现突出,股价不断创出新高,这些股票明显具有“绩优+成长”的特点,并正在成为机构投资者一种新的盈利模式。但市场对这种新的盈利模式认识还较少,跟者寥寥,其示范作用尚未体现出来。 二线蓝筹股的上涨也是对一线大盘蓝筹股的一种否定,机构对没有成长性的蓝筹股越来越不感兴趣,持有一线蓝筹股的机构也越来越感到不踏实,中国联通、武钢等股票的下跌已反映出这种趋势。由于一线蓝筹股对指数影响大,从而也带动了大盘一路走弱。(中国银河证券 吴祖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