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7136
- 帖子
- 511
- 主题
- 453
- 注册时间
- 2011-5-20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效法苏宁重组吉纸 券商借壳瞄准暂停上市公司
“目前新老划断尚未实施,券商要想IPO上市,恐怕还要等一段时间。因为管理层明确指出新老划断没有时间表。在这种背景下,管理层鼓励符合条件的券商上市,更多的应该是指利用借壳来实现上市。”一位创新类券商的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他透露,有的创新规范类券商正在锁定一些壳价值很低的股票,以求通过类似苏宁重组吉纸那样的模式来实现上市。 现在的证券市场上只有两家券商上市公司,分别是宏源证券和中信证券。2003年1月6日上市的中信证券是通过IPO上市的,而宏源证券的前身是1994年2月在深交所上市的新疆宏源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9月公司整体改组为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并获准开展综合类券商业务,而且取得了主承销资格,因此,公司成为了中国第一家上市证券公司。2005年,公司通过规范类券商的评审,跻身于规范类券商之列。 中信证券在业内的纵横捭阖让同行嫉妒。不再单纯地扮演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的角色,梦想自己也成为上市公司中的一员,是很多券商梦寐以求的事情。比如在2001年年底就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海通证券,2002年11月4日,公司资本金增加至87.34亿元。在长期的市场运作中,海通证券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严密的经营管理体系和风险监控体系,形成了稳健开拓的经营风格,在证券市场上创立了独特的公司品牌。目前,海通证券公司正在积极争取上市。而类似海通证券这样的券商有十几家。 “鼓励符合条件的券商成为上市公司,是监管部门一直执行的政策。随着行业的好转,一批优秀的券商也在着手研究IPO、借壳上市的工作”。这是证监会机构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的信息。正是这样的一席话,让上述券商燃起了借壳上市的激情。 分析人士指出,众所周知,IPO开闸尚不知在何时,管理层透露的这个消息其实是一种暗示:券商可以利用自已占有的投行资源优势,寻找上市公司的壳资源,然后借重组之机,实施股改,达到上市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效法苏宁重组吉纸的模式。 去年12月26日,G?ST环球(前身是吉林纸业)在暂停上市8个月之后终于恢复上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借股改东风,公司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从而脱胎换骨,完成由“丑小鸭”向“白天鹅”的嬗变。而环球集团也通过购买吉林纸业这家上市公司的“壳”实现上市,使公司、债权人、股东多方受益,塑造了一个多方共赢的新局面。 一家创新类券商内核部的人士称,G?ST环球的出现,不仅给正在进行股改的证券市场创造了一个新的股改模式,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新的股改思路,也给正处于综合治理阶段的优质券商提供了借壳上市的机会。管理层此时对于券商的表态,其重点不在IPO,而在借壳上市。 在年初举行的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确定的2006年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推动并购市场创新,改善存量上市公司结构。这位人士指出,相关措施让以吉林纸业为代表的暂停上市公司、即将暂停上市公司和绩差公司看到了重生的希望。而亟需壮大自身实力的券商在证券业的整合和“扶强汰劣”的分化格局下,借壳上市对大多数券商来说都是充满诱惑力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