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8195
- 帖子
- 377
- 主题
- 147
- 注册时间
- 2011-5-26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最近两周,汪浩一直忙于招商银行H股上市项目。不过,他并不是以被业界熟知的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下称中金公司,CICC)销售交易部香港负责人的身份参与招行上市。
汪浩的新身份是中金公司销售交易部负责人。
据本报得知,中金公司原销售交易部负责人李刚已经选择“急流勇退”。这个服务过五任总裁、经历了中金经纪业务沉浮的老将“轻轻”地低调告别中金。
而在此前几个月,中金公司二号人物毕明建已经开始了退隐江湖的日子。
……
这个名单并未完结。
今年以来,中金公司已经有近十名业务骨干离开。而事实上,对于中金公司,人员流失并不是惟一的问题。
更关键的是,这个曾经的国内投行界翘楚,中国的第一家合资证券公司,走过十二年旅程后,在投资银行逐步开始告别传统“人脉”模式的今天,正在经历经营模式转变的阵痛。
李刚挂印 “非常遗憾地通知大家,李刚因个人原因,决定变换自己的职业生涯,辞去在中金的工作。李刚参与了中金经纪业务的组建和开发,为公司经纪业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请让我们共同祝愿李刚在新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绩。现任命汪浩为销售交易部负责人,全面负责该部门经纪业务在国内和海外的发展。……”
8月11日,中金公司的雇员收到了来自公司总裁兼管理委员会主席朱云来的邮件。
在李刚的辞职信中,他首先感叹了自己几年来在中金走过的道路,特别是对中金经纪业务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评判。
信中说:在中金工作的十个年头里,我服务过五任总裁。真正花大力气投入大量资源发展中金经纪业务,是云来(即朱云来)主管公司工作后的事。当时中金的经纪业务收入只有区区一百万美元,而业务环境又非常恶劣,能坚持每年数亿人民币投资在经纪业务上是需要 vision, leadership and courage(即洞见、领导力和勇气)的。如果没有这些年来坚持不懈的投资和发展,如何能有今天中金的研究品牌,经纪业务的初具规模,又从何谈起我们这些从事经纪业务同事们的事业平台呢?我非常有幸参与了中金经纪业务的组建和开发,度过了人生一段非常有意义的时光。
对于辞职的原因,李刚的说法被视为有些牵强。李刚在信中表示:投行是一个人才替代性很强的行业。年过半百仍在前线奔波的寥寥无几。而我即将过“知天命”之年,经过慎重考虑,认为是该把“接力棒”交给年富力强的同事的时候了。
“这封信,我们看后总觉得似乎欲言又止。”中金公司人士表示。
“这关系到个人的隐私,还是不说的好吧。”9月7日,李刚婉言谢绝了本报的采访。
事实上,事情在2005年底就有些端倪,当时中金公司负责香港股票和交易总经理汪浩被公司宣布另有任命,“大家都奇怪,为什么会派人替代汪浩呢”,中金内部一些人说。现在,答案终于有了,李刚的离开给当初中金的决定做了解释。由此也不难发现,李刚的走也绝非一时的决定,而是早有考虑。
“流动”频繁 事实上,李刚的辞职不过是一个缩影,从去年年底,中金公司已经有近十人离开。
最先引起人们关注的是毕明建。
毕明建是中金元老。1997年,中国移动(时称“中国电信”)作为中国第一个海外上市的大型国企,也作为中金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型项目,整个投行顾问的技术操作都是由毕明建领衔。
过去几年,毕明建也几乎经手了中金公司所有的投资银行项目。
今年年初,有关毕明建要求辞职不准,最终以“高级顾问”身份退居二线的消息就在坊间流传,而后的事实也证明了传言的真实性。
关于毕的辞职中金内部的解释也是各式各样:年龄原因、身体原因、家庭原因,凡是可以作为理由的说法都以不同的方式在公司内部流传。
“毕总的辞职对公司的损失很大。”中金公司员工直言不讳。
而几乎在毕辞职的同时,关于杨昌伯跳槽到高盛高华的传言也开始在圈内四散。甚至有消息称,杨在做完手头的招商银行项目后即赴高盛任职。
“我听说高盛高华给杨先生三倍于现在的薪水。”中金公司人士透露。
不过和杨昌伯熟识的人士向本报表示,高盛高华的确和杨接触过,但短期来看,杨不会去的,毕竟,“这是一个多重因素决定的选择”。
事实上,中金公司现有六个主要业务部门:投资银行部、资本市场部、销售交易部、研究部、固定收益部和资产管理部,几乎每个部门都遭遇人员流动的“危机”。
“无论是毕明建还是李刚,他们的离开都可以看作是中金开始了新一个阶段,过去曾经‘创业’的那批人现在也没剩下谁了。”一位从中金离开的投行人士说。
不可否认,投资银行本身就是一个人员流动极频繁的行业,“来来往往”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是,引发中金人员流动的原因则很多重。业内人士认为,原因主要是职级、薪酬体系和环境的变化。
在薪酬上,中金与外资投行相比并无优势。外资投行采取的都是全球支付体系。“还有个20多岁的投行人员,跳槽到外资投行后都获得执行董事级别,在投行体系,级别的上升会导致工资巨大的提升。”知情人士说。 内忧外患
不光是人事上,业务方面,中金也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窘境。
最先挑战中金的是中信证券这样携集团优势的券商。
虽然中金的股票定价能力和销售能力一直被业界赞誉,但中金也不否认,中信有集团优势,而中金则是依靠少数人的背景争取项目。
同时,与国内其他券商相比,中金也有劣势,国内券商多有国企背景,在做项目上比较灵活,可以花很多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培养与国内企业相关负责人的关系,这些关系在以后合作过程中十分重要。而“中金做业务时与企业关系比较短线,这让中金之后做业务十分被动。”知情人士说,“尽管从业务量上看,这几年还维持在一个比较好的水平,但这种竞争已经让中金备感压力。”
现实是残酷的。去年6月,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对参与社保基金投资的券商给出评价,在参与社保基金投资组合股票交易席位租用的14家券商中,得分最高的是申银万国证券,为73.6分;另外12家券商分数普遍集中在60-66分这一区间;而在研究水平、收益能力等各项综合实力均排名靠前的中金公司却以41.6分排在最后一名。
事实上,中金的困境和中金模式关系甚大。
中金的业务模式和市场定位一直以大型国有企业重组及海外上市融资为主,这其中有相当大的政府支持因素,因此,多是依靠少数人争取投行项目,可现在这种模式的影响在逐步弱化。“现在在中国做生意,人当然还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因素,但越来越淡了。”摩根士丹利人士说。
在没有政府直接支持的情况下,保住既有的客户并开拓新的业务,对中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实,提到中金,就不得不提到摩根士丹利,它的外资合作伙伴。
摩根士丹利与建设银行于1995年合资成立中金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合资投资银行。但自上世纪90年代末,摩根士丹利与合资公司渐行渐远,逐步淡出对公司的管理,亦从此不再输入投资银行技术,演变为被动投资者。
“坦率地说,如果不是中国国内证券牌照目前的稀缺性,摩根士丹利也许已经放弃中金了。”知情人士透露。
“如果可以寻找到新的伙伴,我希望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实际控制权。”摩根士丹利高层斩钉截铁。
同时,由于中国金融业即将全面开放,中金也面临着国外投行的压力:在定价能力和销售能力上,中金与国外的投行还有距离。而且,国外投行在进入中国时学习能力十分强,他们很快就适应了国内的游戏规则。
“中金仍旧在原先的轨迹上运行,我们内部都看到这种现象,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中金公司人士说。
2006年,中金公司的业绩中报显示,其上半年的利润1.73亿元,其排名已经在十位之后。
十二年一个轮回。现在,中金公司似乎需要一个新的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