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叶檀:四连阴吓坏了谁?

股市四连阴,进一步证明股市上升是业绩支撑而非货币支撑说的虚妄。在经济复苏未稳之际,虚拟市场有倒逼策的手锏。

  8月7日,四连阴当天下午3点收市的同时,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财部副部长丁学东、央行副行长苏宁给市场开出一系列安神药。

  发改委员表示,我国策不会转向,现在没有发生通胀,中国府迄今已分4批下达3800亿元中央投资。央行副行长苏宁则表示,央行不会采取规模控制的办法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货币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态微调;财部则承诺将继续关注资本市场运行的态势,配合有关部门健全和完善市场内在稳定机制,以保证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稳定健康发展。

  四连阴反映了策微调说的威力,不仅作用于国内,还反映在国际市场,就在三部委表态策不变之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企稳回升。现在,所有拿出大资金的投资者,所有虚拟经济从业者都在对赌中国的策,而中国为了经济复苏大局,不得不把实体经济的希望钉在虚拟经济的十字架上。

  但笔者则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趁金融成本较低之际,加快市场化的并购重组,调整产业结构,以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就业难题,减轻短时间内保障资金急速上升的负担。目前的做法虽然能够让下半年,甚至明年的投资增加,GDP保持在8%以上,最终将造成中国实体经济严重的产能过剩。

 有数据为证。今年上半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强劲增长7%,用电量却下滑2.24%,因而出现种种争议。最有可能的解释是,中小企业的用电量下降,没有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局本周公布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点,上半年度年产值低于500万元人币的企业用电量骤降48.9%,带动整体用电量下滑。中小企业用电量骤降的背后,是失业率的攀升,是府支付的保障不得不大笔增加。

  虚拟经济不可能成为实体经济支撑。实际上,从上半年情况来看,实体经济的紧缩与虚拟经济的通胀并行不悖。工不如商,商不如囤(货),囤不如投(机)。这是多年前商场流行的一句话,讲的就是在通胀时期的经济,实业家无心务实,而满足于买空做空。

  目前全球情况与70年前不遑多让。笔者曾经写过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连创新高,8月6日,央视《经济半小时》的采访佐证了这一点。报道称,养鹅大户都在买铝,收破烂的经理在囤铜,这与笔者听到市场人士开的玩笑在自家院子里放满铝锭可谓一脉相承。这些没有需求支撑的囤积,完全取决于货币支撑的虚拟市场信心。怪不得此次四连阴,一直在股市翻江倒海的有色股一筹莫展。

  如果维持目前的策不变,我们是将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动权拱手让给欧美,让欧美市场消费我国的过剩产能,而给未来遗留下产能过剩的顽疾。当此共度时艰之际,是市场化的最佳时间,放开中小企业准入门槛,对所有的服务业给予一定的减免税策,培育内部的消费市场。这比给中小企业补贴、弄些华而不实的不知填到哪个窟窿的创业资金要好得多。

  但我们正在反其道而行之,不仅重型工业国进退势头不减,甚至洗头洗脚行业都在酝酿准入,开展大规模的培训,让一大帮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老爷们收取培训费用。他们难道想从上千万的低级服务业从业者手中雁过拔毛吗?

  此次对付金融危机的策,让人欣慰的地方莫过于生投入增加,财经部副部长丁学东的数据是,今年中央财安排用于教育、医疗卫生、保和就业等生方面的支出有7200多亿元,比2008年增长29.4%。事实上,我国农村地区首受其惠,在免去了千年粮税之后,还逐步获得了公的保障待遇。但笔者要强调的是,对于工业化初期的人口大国,解决就业,减少受补贴人口,要比大笔保障更加合宜。

  鉴于市场与有关部门已经被四连阴吓了一大跳,笔者倒不认为市场会急挫,定心丸派发之后,会维持短时间的稳定。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