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五连阴,不仅套牢了许多高位进入者,也套牢了大力建仓的新基金。令人疑惑的是,“强台风”元凶来自媒体对“微调”的误读。
上周三媒体传央行货币政策“动态微调”,引发股市微妙变化,高歌猛进的A股骤然下跌。为纠正对货币政策微调的误读,三大宏观调控部门负责人集体亮相表示:宏观政策取向不变,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证股市稳定发展。央行副行长苏宁讲得更明确:媒体误读货币政策动态微调,未反映央行原意。关键时刻权威释疑,目的为制止以惑传惑。
微调不是直接针对股市的,更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央行不把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直接调控的目标,央行不会有规模控制办法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但媒体对“微调”的误读,对股市的伤害是极大的,诱导了这两周股指几波大幅杀跌。股指经连续7个月上涨,早已积聚了调整能量,媒体误读,成了股市大震的导火线。
由此想到对好不容易得来的今天股市的向好趋势,各界都要珍惜呵护。最近,社科院某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一位研究员关于近2万亿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研究报告出炉,引发一阵骚动。研读后发现该报告用了“推断”、“可能”、“意味着”等模糊词汇作出这一“结论”,让人们对这份报告陡升疑团。虽说有信贷资金从实体经济流入股市,但还没有一个部门能统计出多少资金流入股市,老是拿这事来看空资本市场,是很不科学、很不负责的。
股市是投资和投机皆宜的市场,有泡沫是必然的。流动性推动股市是全球现象,如今年美国经济增长是负3%,它股市却接近万点大关。按此测算中国经济好转程度,A股应在4000点之上,现在3400点并不离谱。股市是国民经济晴雨表,必先于经济作出反映。从6千点跌至1600点,提前反映了经济衰退,现在涨到3400点,反映了经济正逐步复苏转暖,这才是股市上涨的内在动力。
政策调整或是A股的最大风险,如果政策发生了动摇,势必使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发生逆转,甚至半途而废,前功尽弃,这谁都不希望看到。经过一定调整后,大盘重拾升势是必然的。
|